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旅游地图 > 龙岩旅游地图 > 漳平旅游地图 > 双洋旅游地图
=== 漳平双洋旅游地图 ===
=== 双洋资讯概况 ===
双洋民间业余汉剧团:汉剧是双洋民间传统剧种,传承至今已近百年历史,在广大的农村中生命力极强,深受群众的喜爱。汉剧也被称“外江戏”或“乱弹”,双洋镇业余汉剧团前身是1914年由吴世杰创办的“大锣天”汉剧班,当时的“大锣天”名盛一时,30余个农民演员能演百余部戏,长年在永安、漳平、苏坂等地演出。1979年更名为“双洋镇业余汉剧团”,吸收1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曾出现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1982年剧团整顿后,吸收10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到各地演出,深受群众好评。现在是由二十多个演员组成一个汉剧、木偶剧班子,到各乡镇进行演出活动,并为政府各项政策宣传服务,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都将演出近百场,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是我镇民间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双洋汉剧与闽西汉剧是同一剧种,现在汉剧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有10类518项,属第四类传统剧种92项中的一项,在传统剧种类中排名第33个,是我省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个中的一个)。
(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双洋集镇总体规划和城内新村、东洋新村、溪口新村、大窑新村详细规划进一步深化;城边南路道路改造等集镇路网改造基本完成;城内、徐溪、温坑、百种畲等村的土地项目整理进展顺利;完成宁洋桥改造,西洋村100户农村改厕项目;双洋自来水厂、双洋敬老院、双洋文化站、双洋溪治理项目和现代烟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绿、亮、美”工程深入实施。城镇规划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览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统一部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富民强镇、建设“生态型的中心城镇”为目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总体目标: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主要目标: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2%,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0%,预算内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实现“三化”良行互动,退一进二,工业经济逐步形成主导地位,三产比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社会环境更加美化、优化。科教文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信用程度更加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到2011年,全镇建立起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9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超过98%,全面完善村(居)依法自治制度。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成生态环境示范镇;镇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初步建立功能配套的集镇区,与周边中心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11年,80%农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城镇化率达到45%,自来水普及率达80%,通讯移动信号各自然村全面覆盖,初步建立和谐、安康的生活环境。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示范带动,分步实施,认真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认真落实“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工作主题,以经济建设“五项竞赛”和“双百”项目竞赛活动为载体,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之路,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引进非资源型产业,优化布局,加快集聚发展;三是注重运作,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四是重点突破,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化进程。五是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六是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加强自身建设。
历史面貌:双洋镇位于漳平西北部,北接永安市,东邻新桥镇,南连南洋乡,西与赤水乡毗邻。镇驻地距县城69公里,有公路通龙岩、白沙、新桥、漳平。双洋镇原为宁洋县治所在地,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有县城1座,以砖石砌筑城墙,高1.8丈(折合6米),周长480丈(约合1600米)。城内建有县署、学宫、文庙、武庙等一应设施。至清,已形成衙前、南门、青龙、白虎等4条主街和御史巷等十余条巷道。官府居民均为一式土木结构平房,县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西南面建4座廊柱式风雨桥通往城外。民国时期只修建一些防匪土楼,官府建筑大都因年久失修而毁坏或在战乱中被焚。新中国建立时,仅剩文庙、武庙及学宫部分建筑。50年代末,拆除城墙,拓宽街道,新建公路,将南门外沿河街道逐渐处延伸至西门,长约800米,宽约8—12米,均铺混凝土路面。沿街新建供销社百货、食杂、农资、棉布、旅社、饭店等门市部,企联社大楼、农贸市场、工商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汽车站、林业采购站等公共设施,多为2—4层砖木或砖混结构建筑。还在南门街、西门直街、城外街等街巷建有部分新店房。各街巷均铺设混凝土路面,至1990年底,街道总长达3.7公里。镇区设有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影剧院、中心卫生院、歌舞厅、录相厅等文教卫生设施。1990年,新建中小学校舍3286平方米。民居多系旧式平房。80年代新建部分砖混结构2—4层楼房。总面积达14954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32.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原有的4座风雨桥屡遭水毁,新中国建立后除多次重修外,新建3座永久性石拱桥。两水如罗带,七桥似彩虹,与城南麟山七层宝塔和烈士纪念碑交相辉映,使古城焕发青春。
圆觉塔(白塔):圆觉塔:坐落麒麟山上,塔身高七层,呈八角形,砖木结构。塔内有木梯可盘旋通达顶层,塔高约23米,底层每面墙宽3.2米,每层四向均开有落地半圆窗。圆觉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造,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塔身白色,俗称白塔。1996年9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麟山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9月立碑。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双洋镇-和谐双洋-网易博客
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简介(请看所有日志将使您更加了解双洋),双洋特产(红菇、梨菇、风鸭、水仙茶、明笋、苦笋),提升认识 共谋发展,马山风光,双洋镇马山农家鸡(土鸡),双...
双洋镇_漳平市_行政区划网 www.xzqh.org
双洋镇位于漳平市西北部,双洋溪上游,距市政府35.5千米。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有文庙、圆觉塔、青云桥等古建筑。麒麟山革命烈士纪念地在境内。...
漳平双洋镇宁洋革命烈士纪念亭揭牌--[漳平信息网]www.zp114....
漳平双洋镇宁洋革命烈士纪念亭揭牌...漳平双洋镇宁洋革命烈士纪念亭揭牌[漳平信息网]www.zp114.net 发布:2011-4-27 12:36:48 来自:漳平政府网 作者:市广电局 ...
双洋镇
双洋镇 双洋概况 当前位置:市政府网站>>走进漳平>>乡镇概况>>双洋镇 双洋镇开展福彩“扶老、济困”公益活动 2011-05-26 龙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冬桂一行到双洋镇...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溪南镇 和平镇 拱桥镇 象湖镇 赤水镇 ...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溪南镇 和平镇 拱桥镇 象湖镇 赤水镇 芦芝乡-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
双洋镇
双洋镇 双洋概况 当前位置:市政府网站>>走进漳平>>乡镇概况>>双洋镇 双洋镇基本概况 2008-07-29 双洋镇各支部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 2008-07-16...
苏坂乡 漳平市 菁城街道 桂林街道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
苏坂乡 漳平市 菁城街道 桂林街道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溪南镇 和平镇-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
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地址 地图
/龙岩-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地图 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地址 地址:邮编:详情: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双洋镇古栈道-福建龙岩双洋镇古栈道 景点照片,景区风光,...
地图小镇·旅游指南>景点照片>福建>龙岩>双洋镇古栈道 龙岩 旅游指南...
苏坂乡 漳平市 菁城街道 桂林街道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
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漳平市双洋镇员当电站
漳平市双洋镇员当电站介绍:水电...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商机-电力生产商机-福建商机-[发布商机]暂时没有相关商机 评论:漳平市双洋镇员当电站...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