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概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是中国苗族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县份之一。这里群体山耸立飞峰峦叠翠、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有“茁疆圣地”之美誉。享誉中外的中国苗都——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就坐落在这里。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寨,这里曾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现西江已成为苗族聚集的核心区中国苗族文化的中心。根据西江“子联父名制”推演,如今在这里的人们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苗族史祖蚩尤的子孙。这里世代和睦相处,躬耕林泉,历经风雨沧桑,在生活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演绎历史过程中依然留存着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远古遗风。折射出时光悠久、特色浓郁、底蕴深厚的文化光芒。作为世界最大的苗寨,苗都——西江,是苗族历史文化中民居建筑、宗教礼仪、信仰禁忌、饮食着装、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自古苗人住高山”,西江1200多户民居中绝大多数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能工巧匠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苗岭,深处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宏大磅礴,让人惊叹的天上楼阁口每一幢木楼的房基,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所砌的房基也就越高,为稳固起见,房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西江的“吊脚楼”实际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即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西江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层顶全盖以小青瓦。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银饰、刺绣是苗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饰物。西江的苗族银饰工匠制作的,银饰品工艺精巧,造型独特,飞针走线,把生产生活,人的灵气,图腾崇拜融为一体,绣活一方山水的苗族刺绣,想象丰富,创作夸张,色彩鲜艳,绣制的珍禽走兽,奇花异草栩栩如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这是流传于雷山的民谣,也是雷山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俗的体现。而西江这块苗族聚集地’又是节日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凸其中最庄严、最讲规矩、持续时间最长也最神秘的是13年一次的鼓藏节,即祭祀祖宗的大典。过节时,三亲六戚纷至沓来,客人们抬着糯米饭、鲜鱼、活鸭、满载殷切情感来一同祭祖庆丰收。为准备这十三年一遇的节日,家家猪满圈,粮满仓,户户杀猪过年。西江苗族儿女是最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三当地民歌“西江是个好地方,绿树荫荫绕寨旁,农闲时节更衣装,芦笙场上歌舞忙”,可见西江歌舞的形式和热衷程度。 目前资源利用情况:通过近几年的开发,粗晶石矿和大理石矿的开发利用已具备一定规模,全镇现有开采粗晶石矿的企业17家,开采大理石矿的企业4家,年开采量为:粗晶石矿20多万砘,大理石荒料2000多立方米。利用当地开采原矿,进行深加工也拉开了序幕,现有粗晶石矿粉体加工厂1家,大理石板材加工厂4家,年加工粗晶石原矿能力3万多砘,加工大理石板材能力平方米。新一届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对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重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短短的二个月时间,便与投资额近1000万元。其中以利用当地原矿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为主,现动工在建的粗晶粉体加工厂2家,编织加工厂1家,拟建的粉体加工厂3家,拟投资开采铁矿和滑石矿的企业各1家。 资源种类和分布情况:西江镇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的有粗晶石矿、大理石矿和铁矿。粗晶石矿和大理石矿储量约12000万吨,大理石矿荒料约2500万立方米,粗晶石矿的纯度较高,其白度和含量普遍都在95%以上,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矿石,可用于制做化肥、冶金用熔剂和塑化填料等。滑石矿主要分布在井塘、茶田村委会辖区内,其矿石质地较好。铁矿主要分布在双塘、铁坑村委会辖区内。 银饰锻制技艺:崇拜白银的民族,中国的西南部贵州雷山县,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云贵高原的密林深处,他们世代传习着一种习俗,将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入熔炉,锻造成丝,编制成花,錾刻成衣。银花、银铃、银项圈、银帽,苗女全身的银装可重达二、三十斤。上百年来,为什么白银会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苗族人又为何要用白银来包裹自己?,中国记忆摄制组和银匠师傅杨文斌一起,来到了贵州省雷山县的千户苗寨。山路很颠簸,20公里的山路我们整整走了三个半小时,才来到中国唯一的银匠村——雷山县控拜村。在雷山县的每一户苗家人几乎家家都有银装的收藏。据说每逢苗年节,苗家女子盛装披银,项戴数个娄花银项圈淹没嘴鼻,胸前配挂重大银锁,腕间携戴数对不同样式的银手镯,她们要比试谁的银装最重,谁的最大,谁的最多,获胜者将会成为芦笙场上所有小伙子追逐的目标。然而杨光斌却认为美丽并不是苗族人喜欢银饰的直接原因。追寻银饰背后的秘密,苗族人如此崇拜银饰,但是他们聚居的贵州地区并非白银产区。那么如此大量的白银究竟从哪里获得呢?,居住在控拜村的200多户苗家人,四百年多年前都是从榕江迁徙而来,频繁的商业贸易让苗族人有了打银的原料。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戴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这也许是苗族人好银的直接原因。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饰的功能性作用。苗族人的银饰可以避邪,还能去毒,防止瘟疫。村子里有一棵大枫树。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保寨树。苗族古歌里面说了,蝴蝶是从枫香树里出来的,跟水泡谈恋爱,生十二个蛋。孵蛋孵了十二年,才孵出了苗族的始祖姜央,牛,蜈蚣等等,所以它是苗族崇拜的神树。传说蝴蝶妈妈是苗族人共同的祖先。一位苗族老人保留着一套西江最早的银头饰,上面的蝴蝶玉钩就是最好的见证。在今天苗族蜡染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蝴蝶的文样,苗族人相信,“蝴蝶妈妈”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倘若有文字,苗族人这番深切的倾诉之情,想必会汇成一部史诗。但苗族人像所有没有文字的民族那样,他们只能将记忆倾泻进白色的银饰中。古老的制银工艺,控拜村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杨光斌是杨氏家族第五代传人,他打出的银饰工艺成色好、錾工精细。他正准备打造一付银角。先要将银块打制成26毫米,细如白发的银丝。这种细致的活儿很伤害视力,杨师傅说自己37岁那年就戴上了老花镜。錾刻的图案没有任何范本,木槌和砧板是他所有的工具,工艺的精细靠的就是心中有图,手中有数。之后要制作蝴蝶银花。一付银角需要203片银花焊接而成,而每一片都是要经过手工编制和焊接一点点完成。用银丝编制好的银花粘有焊液,再用吹管焊接,火力温和,这样焊接的制品没有很明显的焊点,银饰浑然天成。白铜的冲击:以假乱真在东南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的族工艺品一条街上,我们发现这里的银饰看起来发乌。杨光斌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旅游商品,用的是锌白铜,不是银,而是镀银,价格非常便宜。一套铜饰才一千多元,而银饰全套则要一万二三千元。于是很多银匠们纷纷走出银匠村自谋生路。旅游品风行一时就是苗族记忆消失的时候。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开始有了这样的设想:申报坚守在银匠村的艺人成为工匠大师,呼唤更多外出的银匠回村锻造真正的苗银。白色的银装到底能不能继续世代照耀着居住在高山深处的苗家人呢? 婚姻习俗: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雷山苗族的婚姻形式由占俗向新风转变。传统婚姻,这种婚姻是由父母作主的婚姻。当男女青年长大成人后,父母作主给儿子相亲,他们认为与某家女儿联姻恰当,男方家要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有的很了解男方家情况,认为门当户对,便欣然同意。有的对男方家不甚了解,住住作出两种姿态,既不断然拒绝,也不作出同意的决定,留一定时间考察的余地,这种情形其实被认为是有意向性的默许,男方家又择吉日第二次请媒前去说亲,女方家父母了解情况清楚后,认为门当户对,可以联蛔,便欣然同意,然后经双方父母见面协商财礼钱,决定嫁娶日期等事项。这种婚姻,婚后多数得到幸福美满。鸡眼婚姻,西江镇,这是居住在桥港、掌批、掌雷、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青年男女长大成人后,虽经媒说亲定,但不算数,还须经吃“鸡眼酒”才能不最后决定。经择吉日,男方家带一只公鸡,备一些米酒、糯米饭等礼物,邀叔伯或兄弟等人到女方家,于当晚便杀这只鸡来煮,待熟后把鸡摆在桌上,由一位长者来看鸡眼,若这只鸡的双眼睁得鼓鼓的,就认为吉利,这位长者便当即祝福道:“鸡眼好两只,富贵在两边,子孙亦发达,福气满两家,祝贺你们两亲家大吉大利”等语言,然后大家饮酒互相祝贺,这门亲事便成了。偷亲,这是苗族男女青年结婚形式之一。他们自由恋爱,苗酒叫“游方”,对唱山歌,多次接触,情投意合,双方交换信物,订下终身,然后商定嫁娶日期,到期男方备些糯米饭、酒肉、鱼等食品,并备一定数额的现金,发给女方送亲的姑娘们作为“草鞋钱”,邀请察上青年五六人去接。姑娘也早作准备,事先转移衣物、银饰等物到约定地点,待父母睡觉之后即起程。到男方家后可以举行婚礼,杀猪办酒宴请寨上亲朋。之后,请两名能言善语的兄弟或叔伯,带一些酒肉,一只鸡去向女方家父母报信,若女方家父母认为这门婚姻匹配,便欣然接待报信的客人。有的认为这门亲亭虽然不很般配,但生米已煮成熟饭,结婚已成事实,做错事是青年人的事,不关来报信者,也照样接待报信的客人,但口后财礼钱可能要得很高。有的得到报信后,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把报信者拒之门外。有的青年男女“游方”认识后,决定结为伴侣,他们把自己的终身诉诸父母,也取得双方父母的同意,经协商好财礼钱,订下嫁娶日期,经双方父母协商采用“偷亲”方式进行,他们认为这样做既吉利,又省钱。这种方式也叫做“公开的偷亲”。新风古俗,这是新时代常见的婚礼现象。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游方对歌,建立感情,情投意合,愿结为伴侣,双方都告之父母同意,然而男方家请叔伯,或兄弟,或“命好”的两个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之后按传统习俗,来一个“三回九转”方式,把订亲、讲财礼钱、嫁娶日期等事项办妥。接亲时,男方备下酒肉、糯米饭等礼物,邀请兄弟、叔伯等若千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由男方家亲自操办第一席酒饭,宴请女方家父母及亲友,然后再由女方家办酒宴请男方家来接亲的客人。新娘接到家时第一步先给新娘接伞,第二步新娘进门时,先用左脚跨门槛进屋;新娘进屋时,新郎必须避开,以防日后夫妻不和睦。新娘到家卸装后,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嫂或姑带路到水井挑第一挑水,第二件亭待鱼煮熟后,与新郎一起在祭台前拈捏点酒肉和饭于地祭诅,仪式毕,大家便用餐。新娘于当日就跟送亲的姐妹们回娘家,过—段时间,男方才亲自去接新媳妇回家,并举行一定仪式,让新媳妇“端甑饭”,这样,媳妇便成了男方家的正式家庭成员。 |
西江镇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西江镇 您现在的位置:西江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
西江镇地图_岷县西江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西江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西江镇,地理上属于岷县,周边有堡子乡,茶埠镇,南关新华街,钟楼巷,白马街,正南街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 地 址:西江镇平寨村 邮 编:557106 电 话:3348013 注册日期:5/1/1951 行政区号:522634 注册资金:0(万元)职工人数:20(人)... |
西江镇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西江镇 您现在的位置:西江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
德育报社再次牵手岷县西江镇中心小学_大众网 2011年04月06日...近日,德育报社再次向岷县西江镇中心小学赠送了96份《德育报·家庭教育版》,这是继去年3 月10日、今年3月16日赠报后的第三次赠报,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次... |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大沟分院-企业库-医疗器械网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大沟分院-联系方式: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大沟村 邮编:557106 电话号码:以上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大沟分院 信息是... |
西江镇春节黄金周旅游创收高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雷山县西江镇坚持“旅游富镇”的方针,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宣传力度,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等工作,加上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天气较好,... |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查询_招聘_联系方式 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查询 医疗、卫生、防疫、保健。暂时没有添加产品!雷山县西江镇中心卫生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志成 电话:3348013 地址:西江镇平寨村 ... |
蒋建平-岷县西江镇卫生院---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岷县西江镇卫生院的办公室在西江镇西江村院长蒋建平,主要从事项目为:医疗、防保,在职员工5名... |
岷县-西江镇 甘肃地图网为您提供西江镇查询服务....有黄平旧州镇、黎平德凤镇和雷山西江镇等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黄平、麻江铜鼓和剑河温泉等三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农民画之乡... |
连州东岳山上有黄金-清远(广东)人与自然登山网-搜狐空间 黑豆告诉大家,西江镇东面、南面毗邻阳山县的黄坌镇和小江镇,西面、北面与连州市龙坪镇接壤,距离连州市区26公里。正说话间,一块巨大的圆石傲然屹立,挡住了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