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人的生活环境,良渚文化如此的辉煌灿烂,它肯定是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那么良渚人当时有着怎样的一种自然环境,他们又是如何不断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呢?通过对大量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及对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孢粉资料的分析,我们来对古代良渚人的生活环境作一个轮廓的描述。在距今1万年左右,良渚人生活的地区是一片海水,但有两列群岛分列于今天的良渚遗址群南北两翼,此外还有许多孤岛。良渚人的祖先当时就已聚居在上述两列群岛上。当时,岛上森林茂密,溪泉充沛,良渚人的祖先在燃料和饮水方面不愁短缺,而渔猎所获的食物也非常丰富。在这些群岛上的若干山间盆地和咸潮不及的山坡地上,仍可经营小规模的农业,因为水稻种植技术在此时的良渚人的祖先身上已掌握得非常娴熟。到了距今7000年以后,海水开始退却,大大小小的丘陵开始绵延不断,丘陵间开始形成沼泽平原,平原上则分布着许多孤丘,这些孤丘较高的在海水没有退却之前就有,有些较矮的则是在海水退却以后才露出来的。此外还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湖泊当然是咸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洪水期是湖泊,枯水季则是沼泽。总的说来,此时的良渚生活地区具有一种丘陵、孤丘、河湖相间的沼泽平原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的自然环境。海退是一个持续上千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平面逐渐下降,丘陵和孤丘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不断出现新的孤丘,良渚人祖先的活动地域随之不断增加。在沼泽平原最初出现之时,这些地并没有利用价值,但是随着海岸的不断外退、河流的经年冲积,沼泽地面的高度不断增高,沼泽地的咸性程度不断给冲淡降低,沼泽平原上的植物和淡水生物开始增加,自然环境渐趋好转。良渚人祖先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了对这片沼泽平原的利用改造。起初他们仍居住在南北两列丘陵中,后来,无数的孤丘成为他们开拓沼泽平原的跳板。通过这些孤丘,他们逐渐下达到平原,从平原上比较干燥的地段渐渐向外围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咸潮和洪水的威胁,但是由于他们有孤丘作为后盾,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可以向孤丘退却,所以他们对沼泽平原的利用改造有恃无恐。他们凭借孤丘的地势,居高临下,选择有利的地形围堤筑塘,拒咸蓄淡,种植水稻,并且逐渐排干沼泽,把聚居地从丘陵、孤立移人平原,在平原上建立聚落。就这样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人的艰苦开拓,到了良渚文化的良渚人时期,即距今5000年左右,气候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暖湿阶段,气候温暖,沼泽平原上开始出现了樟树、桑树、棕榈、麻铄等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河网密布,那时候水域面积还相当大。良渚人在高于地面的土坡或土墩上生活,他们种植水稻,制作着精美的玉器、石器与陶器。他们还养蚕织丝,用树木制作成小舟,在清澈的河面上捕鱼与相互往来。良渚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他们的生活似乎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气温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气候的凉爽与干燥使河水也在向下退去,许多小河干涸了:原先被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来;沼泽明显减少了。良渚人好高兴,他们迁到了地势相对低洼、濒临水源又适宜稻作农业的地带定居。他们在土地上扩大了种植水稻的面积,又在平地上筑起了干栏式的新家,他们周围的植被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常绿阔叶林已不多见,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明显增多,开始出现柳树、松树、样树、柏树等。水生植物也越来越少了,他们没有太在意,倒是随着许多河流的消失,他们取水越来越不方便,于是,他们又学会了打井,部落的范围因此而更加扩大了。此时的良渚人意气风发,他们在适应着大自然的同时,还在积极地改造着大自然,并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先创精神创造和发展了良渚文化。岁月仍在流逝,良渚人似乎丝毫也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到了良渚文化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再一次显示了它操纵一切的威力,气候又一次转暖,海平面逐渐上升,良渚人大部分的生活地区又重新陷入一片汪洋。受海水的顶托,下江水因下泻不能而四处泛滥,良渚人突然发现,和自然界相比,他们是何等的脆弱。面对着周围白花花的一片,良渚人悲哀地发现,他们要么在洪水围困下束手待毙,要么背井离乡,重新找寻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 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衰竭吗?: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曲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糜,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非生产性的劳动支出占有相当大的社会比重,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痒痒山头的局面产生,危机四伏。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何天行与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的功臣:何天行先生(1913年——1986年),字摩什,生于浙江杭州。其父何公旦,精于医学这,擅诗词,及浙江近代名医,育有三子四女,何天行排行老三。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颇有名望,二姐何文如是原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一代画师潘天寿的夫人,胞弟何任也是名医,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何天行在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何天行先生自幼便熟读古文,背诵诗词,为此后进行文化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935年以前,当时叫杭县的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而许多石器和黑陶却少有人注意。当时人们还看不出它们的巨大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往往随挖随弃,因此在盗坑附近常常散落着许多石器与黑陶。1935年,风华正茂的何天行先生正在复旦大学就读中国文学系四年级,在开设的课程中,有一门就是考古学课,他极有兴趣。因此,他经常利用假期到民间探访,这其中就包括了良渚,采集到了各种古器物。凭着自己掌握的古文化学识、浓厚的考古学兴趣有和才之士特有的敏感,他敏锐地意识到了那些散落在杭县良渚民间的石器、玉器和陶器决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带是一个优秀的古文化遗址。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以施昕更先生为主的省立西湖博物馆对良渚一带进行了正式发掘,正式确立了浙江远古文化----良渚文化的存在,从而也证实了何天行先生的重大发现。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遗址时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黑陶盘,上面刻有十几个符号,经过与甲骨文、金文中的符号对照分析发现,其中有七个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个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断定这些符号为初期象形文字,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把这些刻符定性为文字而非图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胆量和学识,何天行先生慧眼识珠,成为发现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发现良渚的石器与黑陶并意识到其重要价值后,何天行先生又经过反复地调查研究,多处于探考征集,于1937年4月完成出版了《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被作为吴越史地研究会丛书之第一种,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评价,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的殊荣。该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发行,1939年就流传到了海外,是较早将良渚文化介绍于海外的一本著作,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何天行的著作,《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出版后,何天行先生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像一位劳苦耕作的老家,对良渚文化痴情不已,长期默默地坚持着对良渚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并不断地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直至去世,从而为良渚文化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昕更先生(1912——1939年),出生于杭州余杭良渚镇一户家道中落的人家。他自幼聪颖,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浙大前身)学习绘图,虽因家境贫困。系半工半读,但却为今后到博物馆工作及考古发掘工作打下了基础。施昕更1936年5月,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尤其是盗挖玉器,因此,在盗坑附件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从小生长在良渚,对当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这些疑问诱发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调查的想法。经过多次的调查,施昕更先生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良渚似乎有一个古遗址的存在。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汇报后,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先生开始主持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由此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有了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后,施昕更先生便着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报告完成,题为《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称《良渚》)。书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认识到了良渚遗址古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当时认为这支古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支而与后来认定的事实有背,但是应该说,一个年仅25岁,非专业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这样的学术判断,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事实上,他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还想继续发掘考证。但是,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变爆发,粉碎了他的计划。同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写的《良渚》一书的印刷被迫中断,他携带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即投笔从戎,在瑞安县抗日自卫会工作。1938年,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帮助,几经周折,《良渚》一书才得以在上海勉强出版,而被视为珍宝的许多出土器物则因来不及搬迁而毁于战火了。更不幸的是,这位本来还应该能够在良渚遗址发掘研究上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施昕更的考古发掘报告,何天行与施昕更两位先生对良渚文化发掘研究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发现才会有今天的,他们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两位先驱。 历史沿革:据方志记记载,“良渚”一名最早见于宋代,称“梁渚里”。“梁渚”转而为"良渚"应在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具体时间不可考。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的各种《杭州府志》均已称“良渚”。“良”,在《说文》里被解释为“善也”,即美好之意;“渚”,在《尔雅·释水》这部文献里说:“水中可居者味曰‘洲’,小洲曰‘渚’。”“良”与“渚”的组合,即是“美好的水中之洲”的意思,这与河港密布的良渚镇地理环境相符。 工业经济:近年来,良渚镇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瞄准发展都市工业,工业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至2009年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1007家,其中规模企业235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74.6亿元,分别为上年同期的108.12%和111.63%。出口创汇19.1亿元,技改投入5.4亿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17.43%;实现工业利润6.57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53.73%,工业增加值完成43.01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26.95%,完成计划的165.44%。全年完成区外内资21584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96.22%;市外内资24915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289.71%。现有国家级高新企业15家,市高新企业3家。全年专利申报量为120余件,授权量为80多件,全镇专利拥有量已超过500件。名牌产品省级3个、市级8个、区级8个。完善工业园区基础环境方面,2009年,我镇破解管线上改下的瓶颈,全面完成勾运路拓宽工程建设。完成良渚新材料工业功能区块内道路管网埋设和基础层浇筑。强化企业属地管理方面,通过积极走访、加强协调,意博高科、人民复合包装等7家企业于09年纳入我镇管理。不断促进优质企业成长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真情服务,2009年我镇优质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积极促进银企合作,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困难。华光焊料、兴源过滤机、胜利锅炉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长相知”品牌继获得杭州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后,又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
【良渚镇房屋出租|良渚镇个人房屋出租信息】-良渚镇安得房 安得房杭州租房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良渚镇房屋出售信息,查找良渚镇租房信息,个人房屋出租,个人转让信息,中介租房信息,请到杭州安得房,良渚镇租房频道。... |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卫生院|医院-多多育儿网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卫生院,医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月琮路...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卫生院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卫生院 ... |
良渚镇法庭附近酒店价格_同程网预订平台 良渚镇法庭附近酒店价格查询,同程网提供良渚镇法庭附近(杭州余杭区良渚镇法庭附近)酒店价格。为您整理了距离良渚镇法庭附近最近的所有的酒店、宾馆、旅馆、旅社。... |
杭州良渚镇附近酒店 在线预订杭州良渚镇附近酒店2-7折起,杭州良渚镇附近酒店周边旅馆价格查询预定,品牌连锁旅店,杭州良渚镇附近酒店附近住宿订房,通过住哪网预订杭州良渚镇附近酒店可获得... |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大陆村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大陆村...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在这个“七一”建党之日,大陆村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义务劳动庆党建”的清洁活动。... |
【良渚镇二手房网-杭州良渚镇房屋出售】-九九房-99fang.com 【5分钟前更新,良渚镇二手房信息】-九九房_良渚镇二手房网是国内最专业的房产搜索引擎,为您搜索包括良渚镇二手房出售信息在内的300个城市10000家网站信息,每天更新... |
【良渚镇分类信息】良渚镇免费发布信息-良渚镇红百度RedBaidu... 红百度redbaidu良渚镇分类信息网,为你提供房产、车辆、招工、兼职、黄页等海量良渚镇分类信息,满足您不同的良渚镇免费发布信息需求。良渚镇红百度redbaidu,最好的... |
【良渚镇二手房出售信息】-良渚镇安得房 安得房杭州二手房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杭州良渚镇房屋出售信息,查找良渚镇二手房交易,二手房转让,二手房中介信息,请到杭州安得房,良渚镇二手房频道。... |
良渚镇安溪中心小学新星校区【图】_新浪生活_新浪网 特 色:这个商户现在还没有点评信息 快去写下你的点评,抢占沙发吧! 点评良渚镇安溪中心小学新星校区 到 公交线路 驾车路线 附近其它教育推荐... |
良渚镇望城1月首推11000 存5万抵12万(图)_望城_打折_新浪房产_... 良渚望城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镇,东西大道与良平路的交界处,紧邻2号线,距良渚博物馆约1.5公里。周边交通网络成熟,紧靠104国道、古墩路延伸段和绕城高速良渚出口;... |
良渚镇-余杭区-政府网址导航-找政府网-zhaozhengfu.cn-网址大全...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人民政府-政府导航,http://www.zhaozhengfu.cn,找政府网,政府网址导航大全,中国政府网站,中国政府网址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