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交通地图 > 白银交通地图 > 景泰交通地图 > 红水交通地图
=== 景泰红水交通地图 ===
=== 红水资讯概况 ===
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一是完成了镇区“两纵九横一环”总长13.5公里的路面平整和街道绿化;二是完成了总造价126万元,镇区中心“两纵三横”6公里主干街道的硬化铺油工程;三是投资5.4万元,架通了镇区中心街1.86公里的亮化设施;四是完成了总造价182万元,建筑面积3474平方米的红水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五是完成了投资28万元,占地面积6761平方米,建筑面积276平方米的红水中心汽车站建设工程;六是完成了投资30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红水卫生院门诊部建设工程;七是完成了总造价9.1万元,建筑面积198平方米的镇计生服务所扩建工程;八是完成了投资7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公里的标准化司法所建设工程;九是自筹资金5.8万元,维修了镇政府办公设施;十是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年”活动,非公有经济总量稳步扩张,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个体工商业户达到305家,新增18家,标准化商业铺面9500平方米。
资源丰富:红水资源丰富。有煤炭、石膏、铁矿石等多种矿产,尤以煤炭为最,境内煤炭企业星罗棋布,年产量约在50万吨以上,以低灰尘、高热卡、质优价廉等特点远销省内外,广泛用于炼焦、发电等行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长岭山区产食用菌及多种药材,矿产有煤炭、石灰石、石膏、陶土等,尤以煤炭为最,境内煤炭企业星罗棋布,年产量约在50万吨以上,以低灰尘、高热卡、质优价廉等特点远销甘肃省内外,广泛用于炼焦、发电等行业。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219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21万元,农业总产值769.1万元;粮食总产量517.8万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财政收入60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6487亩。其中:洋芋种植2165亩,产值217万元,蜜瓜种植1673亩,产值176万元。
经济发展:红水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按照“抓项目,促产业,兴城镇,重劳务,富农民,建新村”的发展思路,采取“筑巢引凤”、“放水养鱼”、“借地生财”的方法。以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小城镇为目标,基础设施、乡镇企业、产业开发、市场体系建设一齐抓,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一齐上,不断加快红水发展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沙漠洋芋喜获丰收,1、建成了六个示范点,一是以泰安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二是以城华为中心的千亩枸杞示范点;三是以羊城村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示范点;四是以红砂岘村、谢家梁村、曾家井村等三村为中心的能源建设示范点;五是以清河村为中心的千头奶牛养殖示范点;六是以界碑村为中心的玉米制种示范点。沙漠系列农产品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沙漠洋芋、沙漠枸杞等沙漠系列农产品以味美、色亮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昆明、西安等地,深受外来客商的青睐。红水镇累积造林面积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2、项目建设激活一池春水,先后与浙江、河南、宁夏、内蒙古等外省区客商合作,投资8335.8万元,建成工业项目4个,农业开发及服务项目7个,林业治沙项目3个,镇区开发项目4个。以投资激活民资,以民资繁荣镇区。3、乡镇企业稳步发展,1991—2000年,乡镇企业由5户发展到43户,年总产值由1991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850.5万元,年净增82万元,年均获利润63.5万元,上缴税金33.3万元,形成以煤炭、石英石、石膏等开采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建筑业为辅的发展格局。
党政领导:近年来,红水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按照“抓项目,促产业,兴城镇,重劳务,富农民,建新村”的发展思路,采取“筑巢引凤”、“放水养鱼”、“借地生财”的方法。以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小城镇为目标,基础设施、乡镇企业、产业开发、市场体系建设一齐抓,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一齐上,不断加快红水发展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三个万亩基地,一是以曾家井村为中心的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二是以羊城村为中心的万亩精品沙漠洋芋基地;三是以红砂岘村为中心的万亩啤酒大麦基地。建成了六个示范点:一是以泰安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二是以城华为中心的千亩枸杞示范点;三是以羊城村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示范点;四是以红砂岘村、谢家梁村、曾家井村等三村为中心的能源建设示范点;五是以清河村为中心的千头奶牛养殖示范点;六是以界碑村为中心的玉米制种示范点。沙漠系列农产品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沙漠洋芋、沙漠枸杞等沙漠系列农产品以味美、色亮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昆明、西安等地,深受外来客商的青睐。退耕还林还出生态建设新天地:全镇累积造林面积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项目建设激活一池春水:先后与浙江、河南、宁夏、内蒙古等外省区客商合作,投资8335.8万元,建成工业项目4个,农业开发及服务项目7个,林业治沙项目3个,镇区开发项目4个。以投资激活民资,以民资繁荣镇区。镇区地处泰安村,是一个集商贸、住宿、娱乐一体化的小城镇,现已建成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汽车站等一批基础服务基础设施。
主要优势:1、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红水镇长岭山区有广阔的草场,特别是昌林、松林等林缘的二阴山区水草丰茂,可适度发展规模养殖牛羊。90年代,由于山区群众多迁移灌区,山区近万亩的旱地效益不高,多已弃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红水镇把退耕还林(草)作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发展畜牧业,争取国家投资,发挥二阴山区适宜种植甘草等中药材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00年,清河村百亩梨园种植示范。在宜林沙化地栽植梨树100亩,户均约1亩。梨园苗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1996年,在大咀子、双和等村试种蜜瓜。由于沙漠气候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蜜瓜含糖量高、个大、皮薄、肉厚、瓤甜,倍受顾客青睐,亩产值可达1200—3000元。2000年蜜瓜种植在规模上由1999年的400亩增加到1567亩,面积最大的村达到近600亩,占总播面积的50%;在区域布局上,由原来的大咀子、双和两村辐射到红水镇10个村;品种由单一到多样,引进武威金苹果公司的郁金香、珍珠香、新红蜜、银兔、早黄30、抗病蜜宝王、红宝石及酒泉农科所的优质白兰瓜8个品种。3、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区:2000年,红水镇完成规范化间套复带11414亩,占总播面积的79%,形成总四支以红兴、清河、双和、大咀子为重点,总干渠以昌林、红砚、三道沟等村为重点的两个5000亩的科技示范园区,地膜早熟洋芋种植4285亩,蜜瓜种植2064亩,枸杞子栽植148亩。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昌林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昌林村...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昌林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昌林村邮编,...白银市红水镇昌林村邮政编码 730407 省份:甘肃省 地区:区、县、市:景泰县 ...
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走遍中国
近年来,红水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按照“抓项目,促产业,兴城镇,重劳务,富农民,建新村”的发展思路,采取“筑巢引凤”、“放水养鱼”、“借地生财”...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共建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共建村...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共建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共建村邮编,...白银市红水镇共建村邮政编码 730407 省份:甘肃省 地区:区、县、市:景泰县 ...
景泰县红水镇界碑村土地开发项目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公告-...
景泰县红水镇界碑村土地开发项目工程已由白银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发[2011]116号文批准建设,其建设资金省级财政投资。受白银市国土资源局及景泰县国土资源局委托,...
景泰县红水镇
提供景泰县红水镇在线下载查询....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泰安村党支部书记 王永玲金昌市金川区金冶里社区党工委书记、社工委主任.武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企业黄页网--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中国企业黄页网免费为您发布中国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资料;公司产品、公司介绍、地址、电话、联系人及电子地图等。收集企业信息。打造...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羊城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羊城村...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羊城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羊城村邮编,...白银市红水镇羊城村邮政编码 730407 省份:甘肃省 地区:区、县、市:景泰县 ...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红沙岘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红沙岘...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红沙岘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红沙岘村邮编,...邮编首页>白银市邮政编码 白银市红水镇红沙岘村邮政编码 730407 省份:甘肃省 ...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界碑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界碑村...
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界碑村邮政编码,730407白银市红水镇界碑村邮编,...白银市红水镇界碑村邮政编码 730407 省份:甘肃省 地区:区、县、市:景泰县 ...
景泰县红水镇成功劝回一名吸毒人员-缉毒一线--法制网--甘肃禁毒...
经白银市景泰县禁毒办通知,红水镇宋家庄村发现一名吸毒人员余某。得此消息后,红水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关于查找外流吸毒人员专题会议,并根据实际情况...
平川区养殖大户到景泰县红水镇观摩学习-甘肃省白银市景泰网...
11月2日,白银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平川区养殖大户来到景泰县红水镇观摩学习养殖业发展情况。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彭武奎,平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宋玉魁,...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