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易县城区街道地图 ===
=== 易县资讯概况 ===
交通运输:易县虽属山区,但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铁路、公路齐备,京源铁路从北部穿过,高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津同、易保、易定、泥岭、良川等主要干线交汇于县城,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另外张石高速已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张石高速第二通道正在建设中。能源供应充裕,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既与国家大电网相连、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供电网络。该县是全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万门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连网,近年内交换能力将达到3万门以上。易县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骨干行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依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科学地制定了《易县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规划设计了120万千瓦发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先后成立项目办、外资办、招商局及“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及服务机构,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来易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近两年该县积极响应“三年大变样”号召,旧城区改造顺利推进;西关大桥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等重点工程先后完工。千年古县正在重新焕发青春。另外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易水河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中。
历史沿革:1.北福地史前村遗址,北福地位于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北福地史前村遗址,入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了8000年前的陶刻面具、磨制石耜和精美玉器。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一种填补空白的新的史前地域文化类型;一个地层关系确切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系统;一批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史前宗教或巫术假面面具;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史前祭祀场地”。说明易县这个地方有着最早的史前农耕文明。2.夏朝,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这一时期,易水流域有个民族叫有易氏。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前到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96年,有易氏、白狄、鲜虞、中山国世居易水。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被称为“商人”的鼻祖,曾经在有易氏部落中做买卖,因为他行淫享乐被杀。为此,他的儿子上甲微借河伯之兵讨伐并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这个故事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有详细记载。据说中国饮食业的鼻祖易牙也来自于易水流域的白狄部落。3.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召公封地在燕,即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燕昭王迁都于易水,建燕下都。在这里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使得燕国一度强盛起来。后来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4.秦朝,秦朝时,易地分属上谷郡、广阳郡。故紫荆关西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陉、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古人有“风雄秦上谷,气压赵娄烦”的诗句。《史记》中记载了西汉周勃以将军的身份跟随高帝在易水附近打败了举兵反叛的燕王臧荼。东汉末年曹操北征乌桓时,他的第一谋士郭嘉病死在易县城,并在这里留下了“遗计定辽东”的美谈。5.北魏,北魏定州地方官为纪念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东巡、回归平城时于路演示神射而立《皇帝东巡之碑》,即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滱水注徐水条所称《御射碑》,曾立于今易县南管头之北画猫村漕河(古徐水)西岸。傅增湘、周肇祥曾前往摹拓,今原碑已毁,唯存拓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6.隋朝,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7年)置易县,上属易州。五代时期属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属辽。7.五代十国,五代时期,易县蚕姑坨上修建灵峰院,传说曾有孙方简、孙兴友在此聚义抗击契丹。在云蒙山下的太宁寺村有一座冯道吟诗台,传说是五代时曾任四朝宰辅的冯道隐居吟诗的地方。8.宋朝,宋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改属武遂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复归辽,改属高阳军。金天会(公元1133年)十一年归属金。9.元朝,元代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属顺天府。这一时期,易县有著名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有著名思想家刘因。10.明朝,易县城有卧牛城的说法,在明代嘉靖年间,易县搞城区改造的时候,有个先生做了个规划图,根据周围的地形山川他给易县的规划是一头卧着的牛的形状,一般牛吃饱了喝足了,卧下了,就是说它非常温顺老实,这寓意安定淳朴和谐。”不知是不是易县城的风水好,明代时易县出了很多大官,像官至大明朝礼部尚书的刘斯洁、抗倭名将万民英等。明代留下来的东西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紫荆关石城和位于今天土地管理局西南面的那段老城墙了。11.清朝,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县升州,领涞水、广昌(今涞源)两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降州为县。田文镜,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人物,官至当时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河南总督。初入仕途时,做过易州知州,死后,葬在易州城南柳林庄西。1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设易满徐县、定易涞县、易县、龙华县。1946年恢复易县。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属保定地区,1970年属保定地区,1994年属保定市。现全县辖8镇469个行政村(含6个居委会),人口55.74万人,有汉、满、回、蒙等22个民族。清西陵驻地西陵镇为典型的满族聚居区;城内、西水冶、马家庄是典型的回族聚居村点,马家庄村回民占100%。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6.30亿元。易县旅游资源丰富。神奇的大自然为易县创造了众多的秀丽河山,悠久的历史为易县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于县内星罗棋布。目前,仅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7处,其中清西陵、燕下都、紫荆关、老子道德经幢4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要旅游景点有: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荆轲塔、南湖、紫荆关、道德经幢、龙湖、洪崖山、云蒙山、满族风情村、战国文化城等。除上述景观外,还有双塔庵的双塔、造型新颖的千佛宝塔、为燕太子丹而建的太子塔、云蒙叠翠的云蒙山、孔山望月等等。
行政区域: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村乡、高陌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凌云册回族满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