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五指山市区街道地图 ===
=== 五指山市资讯概况 ===
经济概况: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度全市生产总值(GDP)135086万元(不含农垦),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55万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6万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80275万元,增长22.9%。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5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6%。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折合1923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233万元,比上年增加11590万元,增长65.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31万元,增长67.0%。
收入增加来源: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26023吨,比上年下降0.8%;蔬菜16117吨,增长16.1%;水果17647吨,增长6.6%;花生705吨,增长8.0%;甘蔗1860吨,增长10.4%;茶叶19.6吨,增长3.2%。全年肉猪出栏量42845头,增长30.1%;肉牛出栏量2805头,增长4.0%;肉羊出栏量687头,增长31.4%;肉鸽当年出栏162300只,增长7.9%;畜禽总肉量4449吨,增长25.6%。全年橡胶干胶产量5698吨,增长17.3%;胡椒干粒208吨,与上年持平;槟榔干果产量1326吨,增长7.0%;椰子产量144.6万个,增长2.0%。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8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17万元,下降0.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265万元,增长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6045万元,比上年增加38577万元,增长44.1%。市场商品供需两旺。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分城乡来看,市区零售额36751万元,增长13.4%;农村零售额3393万元,增长18.7%。旅游业经济较快提高。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57万人,比上年增长10.7%。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星级饭店收入2511万元,增长33.3%;景区景点及其他收入3989万元,增长26.5%。星级饭店客房开房率64.8%,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星级饭店有6家。
风土人情:黎族纹身习俗: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纹身绣面纹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再则,在上古时代,种族之间常发生互相残杀的悲剧,把俘虏妇女作为战利品。由于种种原因,妇女将成年时,务必进行纹身,易于辨识,亦藉免为俘虏。所以,“黎家男女周岁即纹其身”。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绝不能假借紊乱。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不幸与世长辞,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不然,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不同支系的黎族有不同的纹法。现在的黎族年轻女子已经不再纹身,留纹身的祗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专家呼吁尽快对黎族纹身这一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据了解,黎族纹身去年九月被列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黎族的“跳竹竿”:“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苗族的斗牛活动: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是在锣鼓喧天的气氛中进行的。比赛那天,各个苗家寨子精心挑选最好的牛参加比赛。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穿上最考究的服装前往观看。场中央的栏杆中有几十头群众自家养的公牛,头头体壮膘肥。在开始斗架之前,牛的主人要请牛喝糯米酒,使公牛更凶狠。开始斗牛时,把两头牛的牛眼用树叶掩盖,牵到场地中后再揭开,两牛照面后怒目相视。主持斗牛的人一声令下,牛离开了主人,开始互相进攻,对撞牛角,进行决斗。周围的人热烈呐喊助威,调皮锣打鼓。经过激烈的角逐,斗上几个回合就可见分晓,败者或许败下阵来,或许当场死去,也有两败俱伤的。最后剩下优胜者。获胜的公牛身披红绸,角装银饰,昂首挺立、活像一位真正的英雄,张开大嘴,吼叫了几声。人们这时将三尺六寸的红绸布挂在牛犄角上,以示奖励。紧接着绕场一周,在鞭炮声中回寨。还摆庆功酒,喜庆斗牛胜利,奖励养牛有功的人。海南苗族斗牛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养牛技术的比赛,从而可促进养牛活动。
苗家姐妹节: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是居住在五指山市和保亭县交界处的陡水河畔苗家村寨姑娘们欢度传统节日――姐妹节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按照海南苗家的传统习俗,要吃姐妹饭。姐妹饭是姑娘们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叶,用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熟而成的,吃罢姐妹饭,姑娘与小伙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和民族服装,欢天喜地来到陡水河畔,参加娱乐与体育活动:游方唱山歌、吹芦笙、沙滩踩鼓、鸣锣击鼓、跳芦笙舞、划船、斗牛等。相传,关于姐妹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陡水河畔居住着不少美丽迷人、聪明伶俐的姑娘,她们勤劳、智慧,用双手创造物质财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山高路遥,与外地隔绝,鸡犬之声相闻不相往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少姑娘年纪大了,依然找不到终身伴侣。后来,想出一个美好的法子,正值山青草绿的三月,让姑娘们每人拿出一些米来,邀请外地姑娘和年轻小伙子们前来聚餐。在聚餐的同时,进行有声有色的活动:有的歌舞、有的赛马、有踩鼓、有的斗牛。天长日久,本地的姑娘们与小伙子们慢慢地建立起了深情厚谊,逐渐结成了终身伴侣。就这样,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便成为苗家村寨姑娘与小伙子们共同欢度的美好节日――姐妹节。
鼻箫:鼻箫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是用五指区特产的白竹制用而成。箫管约60厘米长,两端各有一小圆孔,距两端约10厘米处也各有一小圆孔,共有4个小孔,可以奏出7个音节,为适应鼻孔运气吹奏,箫身很细,直径只1厘米左右。鼻箫音质很好,曲调优美,别具一格。关于鼻很箫的产生,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爱了。临结婚之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被抓起来,峒主硬迫着姑娘嫁给他。姑娘不允,便被关起来。小伙子找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洞里。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知道后,又把小伙子抓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砍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姑娘心领意会,感动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悲痛欲绝,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然且,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小伙子墓前。以后,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黎舞:
跳柴舞:黎族地区,山高林密,相传先民们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跃。这情形颇具趣味,逐渐形成了“跳柴”。“跳柴”,黎语称“转涉”。人们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地摆开两条小腿般粗的四方木(木桁条)或圆木,其上横架上若干手腕般粗的圆木条,打柴者相对地双手各执着一根圆木条的尾端,按一致的节拍将圆木条与四方木,圆木条与圆木条相互叩击,这叫“打柴”。在有规律、有节奏的叩击声里,跳柴者在圆木条分合的瞬间空隙中,不但要敏捷地进进退退,还要自然地做各种花样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这就叫“跳柴”。
钱铃双刀舞黎族男子很崇尚武艺。钱铃棍有两尺长,两端各系着一串铜钱。有钱铃棍意喻扁担,钱铃则意喻山兰丰收(一种旱稻)的说法。舞时,身装传统服饰,一大汉手执八寸双刀,与另一手持钱铃棍者对斗。那闪亮的双刀四面勇猛地向持钱铃棍者佯刺,跳这舞时,往往在一个特制的大簸箕里进行,需要要刺者有血战到底的武士气概,而挡者则需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舂米舞:与粗犷剽悍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的黎族女子,勤劳、温顺、柔韧。舂米舞正反映了这个特点。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者也就是舞者。以四人舂米为例:相对站立舂米的两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对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的动作。当其中的一对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对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有的却在臼餐撞击。总之,要同时响起两种不同声音却同一节奏的音律,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有趣的"啯--啪!啯啪啯啯啪啪!啯啯啪"声。有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哪怕是舂上三四个钟点,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欢快而挺拔的舂米动作,自然呈现出了健美的舞蹈姿态。
黎族纺织工艺:黎族的工艺美术,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纺织工艺上,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崖州被”曾远销中原。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中,曾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的生动情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夜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黎族的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富有自己的特色,妇女们用简单的工具(踞织机)织出有精美图案花纹的黎绵、黎幕、黎单、桶裙、花布、头巾等用品,其图案的特点是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圆形等,构成富有装饰价值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百多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的图案花纹。主要图案有“渔猎农耕图”、“纪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彩色一般用红、黄、黑、白、绿、青等几种,配色调和,精致新颖。“颉染”是黎族特有的一种染色法,先在经线上扎成花纹,然后染色再织成桶布。刺绣工艺以双面绣最为出色,一般用于妇女服饰上,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有些织绣品上嵌缀金丝银箔、云母片、羽毛、贝壳、穿珠、铜钱等,更显得鲜艳夺目,华丽雅致。有些采用变形夸张的线条绣出富有黎家乡土气息的精致黎锦、黎幕、黎单、桶裙、头巾、花带等雅致独特,绚丽多彩,十分惹人喜爱,成为海南独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黎族歌谣: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黎族歌谣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种。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多为传统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个音节一句,但每首没有固定的句数,小调之类大体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黎族民谣多是独唱、对唱,用黎特有的民乐伴奏,往往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来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虽、轮唱、合唱,并有乐器伴奏。黎族歌谣关于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情歌在黎族民歌中为数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谣,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一般是男女对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吐倾爱意,寻找情侣。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在一些家族性的庆典上,德高望重的长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罗万象的经典黎歌,这种吟唱通宵达旦。在革命战争时期,黎族歌谣又有新的发展。如《五指山上五条河》,坚定乐观的情绪,欣喜深情的唱词,表达了黎族人民坚强的革命信念,听后使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黎族歌谣,以其内容丰富的歌词配以形式多样的曲调,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的性格。
三月三:三月三是海南省黎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爱情节,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黎族地区过三月三,目的是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祝农作、狩猎丰收。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观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当夜晚来临,河岸边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身着艳丽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镯头,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开始欢庆活动。人们对歌、摔跤、拔河、射击、有的还荡秋千。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黎族青年们翩翩起舞,跳起了打柴舞,打猎舞。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耳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阿妹的发髻上,相约来年的三月三再相会。
民族服饰:黎锦文化服饰:黎族人民创造了中国服饰大系中堪称一绝的黎锦文化,其服饰花纹图案是黎族先民在积累热带柔韧纤维编织经验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色彩绚丽鲜艳、种类变化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曾经成为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黎族的服饰不仅在色彩、款式、图案上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就是在黎族的五大支系中,也各有特点,各放异彩。目前,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黎族男子的服饰已完全现代化。在交通方便的城乡妇女也极少穿着民族服饰,仅在传统的节日和婚丧时穿戴。
黎族男子服饰:黎族男子不像妇女服饰那样类型繁多,但却具有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用红色或黑色头巾在头上缠绕成各种各样的鬃结于前额、脑后或头顶部中间。其缠绕的顺序、形状相当严格,不能相互假借和抄袭,它含有民族标志之意。结鬃时,他们还喜欢插一些骨、银、铜等发簪和雁领以及毫猪毛等,而颈部则挂鬃色或黑色的圆珠项链和骨质或银质的装饰品。黎族男子服饰上衣差别不大,而下底有明显的地区差别。例如哈方言和润方言男子上着对襟、无领、无纽扣的麻或棉质上衣,有的衣背或下摆有简单的花纹,下身穿“犊鼻裤”;杞方言和赛方言男子上穿对襟、无领、无纽的麻或棉质上衣,下着左右开叉的短裙;美孚方言男子上着对襟、无领、短袖黑色的上衣,领际缀两片长方形布块,背部缀方布一幅,下穿前后开叉的黑色短裙。
黎族妇女服饰:黎族妇女的服饰极为绚丽多彩,五大支系“侾”、“杞”、“润”、“美孚”、“赛”妇女的服饰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不同。
杞方言妇女的服饰:杞方言主要分在琼中、五指山和保亭一带,乐东、昌江、东方、万宁、三亚和陵水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其妇女头系黑色长巾,部分地区系黑色两端以红黄线织出菱形方格花纹,并挂以流苏的花头巾。上身内着菱形胸挂,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上衣的对襟是青、蓝色无领或矮领,对襟处下部两边并排有只作装饰用的金属扣鉓,闪闪发光。长袖口的白布镶边间有二条红道。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植物花纹,内容繁多。下身穿绣花、紧身过膝筒裙,筒裙由筒头、筒腰和筒身三幅缝接而成。筒裙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内容丰富。有的只织出各色花纹;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还有的地区用彩绒绣,色彩鲜艳夺目。但筒裙的一大特点是花纹以人纹为主,象征人丁繁衍,并以深色线“夹牵”法绣出反差较大的明暗感。琼中西南、五指山一带妇女的服装属于同一类型,只有细微的差别。五指山一带女上衣前有袋花,后有腰花,多斑鸠纹和人纹,衣脊中有作为族系标志的长柱花(人祖纹);在琼中的红毛、什运,女衫的袋花和腰花多为甘工鸟纹,腰花之上有族系标志的短柱花。胸前系红花黑布肚兜。五指山市的毛阳、冲山的女衫已无花、腰花也趋向简单。琼中东南的女衫式样和红毛地区相同,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绣有背花、肩花,筒裙纹与五指山一带相同,但为单色的夹牵。
润方言的妇女的服饰:“润”亦称本地黎,主要聚居在白沙县,妇女头缠厚厚的黑头巾,似戴一无顶宽边黑帽,发髻插一大型刻花骨簪或插雕刻精美的武士盔簪。用红绿线挂穗,飘于左右两侧或一侧。上着黑色无领贯头衣,领口前后均呈“V”字形,或仅前呈“V”字形,(是中央前后开口和中央前开口两种型制)有的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衣身前后用小珠串连成方格的彩色图案;袖口和下摆均饰以贝纹为底,人和动物纹为主体图案的彩色绣花布。妇女上衣多在衣的两侧绣花,衣襟下边沿,衣背下半部绣有宽边横幅花纹;衣背横幅宽边上方绣有图腾标志的植物花纹。这种衣侧的双面绣是润方言衣饰的特点,尤以牙叉、南叉、南开、金波最具特色。同时,上衣缀有贝壳、穿珠、铜钱、鎏苏等。润方言妇女的上衣和衣两侧花纹图案,在构图造型、色彩和表现方法上都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双面彩绣,绣工精湛、谐美。下身穿紧身超短筒裙,其裙是黎族妇女筒裙最短的,个别筒裙上下长仅为28厘米。筒裙在膝以上20厘米左右,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坐时下拉,走时上提。是黎族筒裙中款式最古老的一种,素有“超短裙”之称。筒裙由筒头、筒腰、筒身三节缝制而成。花纹以人和动物为主,内容复杂,繁缛多变,但色调比较单纯,花纹多为单面积,也有双面织的著名“双面绣”,在织造时还嵌入了金银箔、云毌片和羽毛。小腿缠黑布绑腿,上方用红线所结。美孚方言妇女的服饰:
赛方言妇女服饰:赛方言主要聚居在保亭加茂镇,陵水英州镇和三亚藤桥镇三地交界的地区,妇女系长黑巾飘于身后。保亭的加茂镇赛方言的妇女,用一条长约三尺的黑布套在头上,再在脑后发髻下面打结,形成两根一长一短的垂带。长的垂至背后腰间,短的仅至颈部或齐肩,头顶和发鬓均露在头巾之外。妇女穿浅蓝色右衽高领衣,大衣襟,向右开,从领向左斜的一排布纽扣一直到下摆,上衣素面镶边,穿长筒裙,长达小腿部。裙尾织有花纹,有些还嵌入云毌片,远远望云闪闪发亮。裙身多是黑色或横细线几何形条纹,图案较简单。
哈方言妇女服饰:哈方言也称侾方言,其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主要分布在乐东、东方、陵水、三亚、昌江等市县,白沙、保亭、琼中、儋州等市县有少量分布。哈方言内部又有许多自称,主要分为“罗活”、“抱怀”、“哈应”三种称呼。哈方言妇女服饰式样最多,花纹图案最为复杂,且不同地区服饰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头发分拨两边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不一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哈方言妇女上衣一般是对襟,“罗活”和“哈应”的衣领是直领,前襟长、后襟短,沿边绣花,质地为买来的棉纱。“罗活”的盛装女服,上衣前后沿边都绣几何花纹,脊背间有部落图腾花纹,筒裙多织抽象化的动物纹,衣的下沿多系以铜钱、铜铃、绒穗。平时女装的式样较多,有些甚繁,衫筒皆织花;有些甚简,只在衣沿绣几个点,或在筒身绣一条或几条细线。“哈应”的衫和筒裙都很宽大,制作精致。上衣前有对襟花,多绣菱形几何纹,后有腰花,以菱形骨架的满地锦式为主花,多绣蝶翅或鸟纹,衣脊有图腾纹。长筒布满花纹,筒腰为彩条经纬线,筒头多几何、人物、动植物等图案。筒身是筒裙的主要部位,多描绘婚娶礼仪中的人物。筒尾布满横列点锦纹。整条裙的色调华丽大方,画面结构协调琳琅满目。这种筒裙在陵水的东北地区渐渐演变为几何形纹为主,甚至仅剩下横条纹。“抱怀”的女士上衣则为圆领衣襟,绣花,镶有蓝或绿布的边鉓,布料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青色布,“抱怀”的筒裙保留较多的传统,也是从腰至下底都织满花,但仅有几种定型式,普遍流行的是乌鸦花。平时穿的筒裙仅织一排花纹。筒裙有长有短,其中长筒裙较宽,短筒裙则窄,筒裙大都是由筒头、筒腰、筒身和筒尾四幅缝接而成,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的。这些织花的筒裙经纬密度大、质地厚,特别耐穿。筒裙和上衣一样都是买棉纱经染色后自织的。“罗活”穿短筒,“抱怀”筒裙则中等偏长,“哈应”穿长筒。
特殊服饰:道公、娘母从事宗教活动时穿的服饰。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