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高县城区街道地图 ===
=== 高县资讯概况 ===
风土人情:清末至民间时期,常有文人吟诗作赋,民国25年(1936)成立高县民众教育馆,设于高县柳湖公园。民国时,县人洪小康以人物画,壁画见长,特别是泥塑,纸扎更具一绝,纸扎龙头,七宝寺的“三仙姑”形神兼备,在川南县颇有名气。1951年冬天始有幻灯,并总结出开展幻灯放映活动经验文章《活跃在山区的一支幻灯队》、《活跃在山区的一支文化轻骑队-大桥幻灯队》,先后在《新华日报》上发表。80-90年代,诗歌、散文、书画等创作活动活跃,《欢聚在重庆》被北京第八届亚运会组委会收藏。1981年,秦运梁创作的歌曲《小伙儿回娘家》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节日播放,流传较广。1987年7月,独幕话剧《画出阳关》获四川省首届巴蜀之花业余小戏调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全国首届艺术节演出奖。发掘整理民间童谣161首,民间舞蹈有耍龙灯、耍狮子、车车灯、牛牛灯、连枪花船、芦笙舞等。戏剧团体有高县剧团、高县文艺工作团、高县文艺宣传队、业余川剧团、高县业余广播文工团,前三者现已解散。报刊主要是《高县报》,创刊于1950年,高县县委宣传部将《工作周刊》扩版为《高县农民报》,1952年改为《高县群众报》1958年10月,更名为《高县报》,1962年停刊,1993年12月复刊,李鹏总理题写报名,每周1期,每期印刷6000-7000份。高县民风历来古朴淳厚,诸如勤俭相素、尊老爱幼、乐办公益、真诚宽容世代相传。解放后,倡新风、弃陋习,社会新风蔚然兴起,50年代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文化大革命”中新风尚和传流美德同时遭到破坏,正气下降,邪气上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高尚,开创新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舍已救人1983年,高县农村妇女夏明齐为救被电击倒的三姐妹,造成终身残废,四川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拾金不昧1990年11月20日,县城个体户刘贵成在宜宾金江铁路桥下,拾得7千元人民币,就地等待,将钱交还失主。见义勇为1990年9月1日,高县实验小学代万安急中生智,将70岁邻家老奶奶从房门紧闭浓烟滚滚的房内救出,四川省学赖宁活动委员会授予代万安“四川省学赖宁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和荣誉证书。

历史名人:1、革命烈士李硕勋,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人。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阳翰笙,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罗场镇人。3、留学莫斯科的红军高级将领张锡龙,四川省庆符县人。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