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云南省沙河乡地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东与勐勐镇相邻,南与沧源县团结乡隔江相望,西与耿马县四排山乡、勐撒镇毗邻,北与勐库镇接壤,南北最长29.5公里,东西最宽18.4公里,214国道横穿乡境43公里,交通便利,具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全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邦木后山2753米,最低海拔小黑江河谷900米,相对高差1853米,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9.50C,年平均降雨量1010.9毫米,年无霜期352天,年日照时数2223.3小时,形成了坝区炎热,半山区温和,高山寒冷的立体气候。国土面积41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392.5公里,占总面积95%,实典型的山坝结合的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乡。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坝区主要产水稻、甘蔗、蔬菜、适宜发展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山区主产玉米、茶叶、适宜种植竹子、核桃、生物药材等经济林木。全乡耕地面积57599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093吨,人均口粮401公斤,经济总收入557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18元,达1296元。财政收入115.4万元,同比增长11%,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4564万元,同比增长15%。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8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乡域内居住着以拉、佤、布、傣、汉等为主的14种民族。2006年底全乡总人口28522人,其中:农业人口6192户25752人,城镇人口711户2211人,有少数民族13380人,占总人口47%,全乡16个党支部723名党员;11个村建立了村级医疗卫生室,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校点42所(13所完小),有教职工253人,在校生3554人。 经济发展:沙河乡能源和物产丰富,水电、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在近年的招商引资大潮中显出了勃勃生机。引进浙江丽水商人投资6000余万元兴建了牛山河电站,装机总容量7200千瓦;河南怀远、湖北鄂州等地客商在沙河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了慧斌矿业、裕翔矿业、华慧矿业、三利矿业等矿产开发公司,进行铁矿开发。同时,绿色食品、建材、中药材等方面的开发也初见成效。为改变全乡单一的以种粮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形式,沙河乡党委、政府坚定信心,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放手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之路,目前已成为“全国灵芝第一乡”、“安徽银杏第一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元,乡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特色产业:按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个重点,结合县委、政府建设“三条经济带”和“一体两翼”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乡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党建有亮点,经济有发展,农民有增收”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一体两会”联动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四大支柱(蔗、茶、林、畜)产业,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双赢”,为2020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努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让农民得实惠,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围绕龙头企业做基地,围绕市场抓产业的总体思路,对“蔗、茶、林、畜”四大支柱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和优化。 经济发展:境内种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叶青花椒、天府十号花生、黑山羊、宝顶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沙河乡是建设中的万亩花椒之乡,蚕桑生产、黑山羊、良种生猪养殖初具规模。大量的绿色无污染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沙河输送到县城及市内、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改造着沙河,建设小而美、富而强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远不懈的追求。2006年末,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5.3万元,财政收入为9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67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2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8万元,城乡储蓄余额达3000万元,完成政府性消债100余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4932人。2006年,长龙乡蚕桑生产发种1353张,产茧42720公斤,实现茧收入80万元;培育生猪养殖大户10户,出栏生猪4.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推行一村一品,努力发展多经作物。龙田、龙安、高桥村以发展蔬菜为特色,朝阳村以发展?头为特色,长久、长堰村以发展青蒿为特色,石水村以发展生姜为特色,长龙村以发展癞苦瓜为特色。长龙乡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抓,作为农村第一经济来培育。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加强与输出地联系,引导劳务有序输出。2006年,培养劳务经纪人2—3个,新增劳务输出2000人,县外劳务输出5000人、县内外劳务输出80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0万元。2006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沼气建设移民国债项目,长龙乡5个移民安置村,高标准建设105口沼气,改善和美化农村环境。 旅游资源:沙河乡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旅游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刘邓大军指挥部遗址恢复保护工作,已进行了前期规划设计。境内的康王寨是国家级天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至今保存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珍珠黄扬、水杉、大鲵、麝香等珍稀动植物丰富。分布在其主峰附近的三省垴、棋盘石、抗日战场等景观引人入胜。置身于这样一个天然氧吧,看壮观宏伟的日出,听康王寨神奇的传说,真是令人舒畅、催人奋进,位子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共产党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坐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的专家组多方对比考证,命名为“安徽银杏王”。另外,境内还有花娘寨、黄石寨、牛山河古桥、滴水岩瀑布、龙潭河峡谷、青鱼庙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