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藤桥的故事:安宣慰断藤桥,说的是水西宣慰使安坤夫人禄华于猴儿关计架藤桥,破敌取胜的一段传奇故事。禄华系乌蒙土司后裔,安坤妻,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助清平叛,功封柔远夫人,颇有军事才干,水西战争爆发后,她随营策划军务,助安坤指挥部下与吴军周旋。安坤退守白泥屯后,在前敌指挥建关、设卡、筑墙、修闸布防,禄华则坐镇糯溪骂衣以那粮仓掌管粮草。猴儿关地处屯北正面防守的要冲,是百兴、阳长、河溪三条大道的交叉路口,上有瀑布飞流直泻,如银帘倒挂。下有直径约30米围圆的小石潭一口,潭水清冽。河溪小河由东向西流经关前汇入刘家渡口,对面是营盘坡,两岸箐深林密,树枝藤蔓交叉覆盖于其上。关的右侧背面在要隘处依山设卡,乃从北面进入白泥屯上之“咽喉”。水西军一到白泥屯,安坤立即集重兵于关上,加固围墙,增设垛口,置火药大炮、擂木滚石,严阵以待。吴三桂过水城穿大箐由纳雍河上游抵母河段的彭家渡口进入纳雍海座,扎营于羊猫山,隔河溪小河与猴儿关对峙,敌对双方,旗鼓相望。形势紧逼,安坤遂集众将于糯溪骂衣商议迎战之策。禄华提出,吴军来势汹涌,锐气方刚,不可与之正面交锋,宜用计方能破敌取胜。安坤依其言,随命禄华全权指挥。禄华当即召部将阿五、阿于二人密授机宜,要他们在一夜之间于猴儿关与营盘坡的岩上打眼,隔河拉上藤索,将绳头扣牢于两边岩眼之内。在两岸交叉的藤蔓上搭一座浮桥,用泥土盖上,使敌人不易察觉。同时挑精兵在岩眼处埋伏。此外。在羊角上捆灯笼,晚上把羊子赶到藤桥上,点上灯笼火把,击鼓吹角诱敌。何五、阿于二将依计而行。入夜。关上灯笼火把亮如白昼,鼓角齐鸣。吴三桂在海座羊猫山大营观察,疑水西军偷袭,即命大队人马出击,倏忽冲到桥上,闻关上三声炮响,才知上了当,但撤退已来不及。这时伏于岩眼处的水西军,一齐动手,挥动斧头、刀、锯砍断藤索,吴三桂的人马皆坠入桥下死于水中。相传吴三桂的胭脂马也坠入潭中淹死。《大定县志·平水西逸事》记述“把总王乙及三百人咸坠岩死”。战后,猴儿关前尸横遍野。后来,由地方里、甲将两军阵亡的将士骸骨在幺哥营安埋,人称万人坟。昔日雄关要隘而今已变通途。李琼瑶、尚崇俊有《咏猴儿关》诗云:高飞瀑布泻银涛,倒挂藤萝千万条。峰岭崔嵬升碧汉,层峦耸翠达青霄。千车负运煤千吨,二水川流关二桥。牛马猪羊集市上,鼎新开放喜今朝 简介:百兴,原名白泥屯。位于纳雍县南面,距离县城约50公里,地处织金、六枝、水城与纳雍四县(区)边缘结合部,是纳雍经阳长、出六枝、进贵阳的主要交通要道。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71个村民组,10个居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白、蒙古、侗、穿青、蔡家、仡佬等民族,2003年末总户数10080户,总人口37000余万人。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460米,年平均气温13.8℃,降雨量1230毫米,无霜期264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小区气候独特,适宜玉米、小麦、水稻、洋芋、烤烟、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仅仅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欣欣向荣,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卡门传奇:加科和平村老虎洞下的大冲卡门,也是水西安坤在白泥屯上与补洞、猴儿关、栏马墙一道修筑的屯西要隘。在这一带有着动人的传奇。七块大石搭成的狗桥卡门下面纳雍河上游的抵母河段,是白泥屯西南纳雍与水城、六枝特区的界河。这里坡陡谷深,水势急湍。十八罗汉山、大熊猫山、垛泥小尖山、铁盖梁子等山脉沿河西绵延数十里,山势巍峨,挺拔雄奇,隔河耸峙于卡门之前,若站在老虎洞顶上遥观,有若大将点兵。河上的郑家渡口是水城、六枝特区通往白泥屯上的水上交通要道。安坤建立十八屯时修筑驿道,正好从糯溪骂衣经卡门下郑家渡口直抵水城阿扎屯,这条驿道往东北又可经猴儿关、归宗纳志、卧这过木空河通往明、清时水西首府大定城(今大方县)的九层衙,是当时水西境内从东北到西南的水陆通衢。那时郑家渡口,是一个大转湾潭,水深流急。驿道修筑至此,安坤在此修一座石桥。桥高5丈,长16丈,宽1丈2尺,请高手石工,一律用青石,每天上千人上工。不到半年,一座单孔石拱桥修架于罗汉山脚与大转湾潭之间。当时,正要加桥尖石落成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衣着褴褛,手拄拐杖,须发斑白的老人,向监工声言他要踩桥。监工见老人形容憔悴如乞丐,心存鄙弃,说老人这副模样不配踩桥。监工话音未落,老人忽然不见,顿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河水陡涨,把石桥冲走。一时雨过天晴,水势恢复如初,老人忽又出现在工地上,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道:“人心不古,故遭惩罚,待我随便捡几块石头修座便桥给你们看看。”言毕,老人将手中拐杖一挥,一眨眼从四面飞来大小不一,形象各异,每块重约数万斤的七块大石,相互依靠,平平稳稳地飘浮于原先架桥处的水面之上,石下清流哗哗,河水依然。老人又指着七块大石对在场的人说:“我这座便桥不要说行人来往,就是狗也能从上面跳过。”说罢飘然而去,监工骇然,面面相觑。从此人们便将这里命名“狗桥”。后来,传说是太白星君显圣,从此经过的行人,都惊叹这样重的大石不沉河底而飘浮于河水之上,实非人力所能及,世所罕见。至今安宣慰修的石桥桥基尚存,两岸还有当年打来修桥未被大水冲走的料石。秋冬雨水干枯季节,行人确实从七块大石上行走。1981年,水城王家寨的王德学、王祖发两人筹资在此用钢丝搭板桥,1988年将板桥改为铁索桥,用吊斗拉滑丝溜渡,两岸行人来往比以前又更方便。石龙吐水狗桥西面山上的十八个山头,俨若十八个形态各异的大佛,人称十八罗汉。传说十八罗汉得知太白星君架桥的奇闻之后,一时兴起,便乘着一条石龙来抵母河观看虚实。见狗桥奇特非属一般,深为叹服。的确,紧挨桥西的一堵悬岩,形如张着大口的龙头,角、眼、须、爪,形象逼真,在离河面丈许处,有一股水桶粗细的泉水,如银练,常年水色不变,正好从龙口里直泻河中,与抵母河水融汇,说是十八罗汉乘坐的石龙喷出来的唾沫,与狗桥相映成趣,蔚为奇观,人们名石龙吐水。夹凤岩边的犀牛水沿狗桥东岸直上200米处,有一面高耸入云的石壁,传说,远古时候,有一只凤凰从远方飞来站在石壁上,石壁突然分开把凤凰夹死,人们称为夹凤岩。夹凤岩右侧的李家树林是一座挺拔的大石山。形似一头奋蹄扬威的牛,矗立在东面的河岸上。靠岸处有一个洞穴,往里一直延伸,洞口有两米高,深不可测。离地面10米处的牛头上,分左右各有一个牛鼻子洞,洞里喷出泉水,悬空飞泻,如仙女散花。泉水不是同时由两个牛鼻孔里流出,而是轮换吐水,左边鼻孔喷七天,右边鼻孔喷七天。轮流喷泻,令人费解。李家树林上边的加科和平,清时属大定府嘉禾里八甲。树林右侧的河坡,是寨中常年放牛的草山,山上长着嫩绿的青草,还有化香树和小豆柴,河岸上全是芦苇。相传康熙年问,和平坝子的人放牛到河坡上,晚上放牛回家的时候,有一头形如小牛夹杂在牛群之中,谁家也不敢认,后来还是里正(古代乡里小吏)把这头小牛和他家的水牛一起关进圈里。寨民感到奇怪。第二天放牛的时候,大家都跟着到河坡上去看。哪知牛群一到李家树林,这头小牛一下子钻进洞穴不见了。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头犀牛,于是人们便把牛鼻子洞里流出的泉水称为犀牛水。 栏马墙与观音阁:栏马墙百兴镇东北,距镇上4公里处是一个深谷小坝子,三岔河水从坝子中间流过,东面有高耸的高屯与北面的三锅桩森林覆盖,大树参天。三锅桩因山顶有三个尖峰形似鼎足而得名。这里是水西古迹栏马墙。也是安坤在白泥屯东北修来抵御吴军的主要险隘。《大定县志·古迹志》载:“栏马墙,在城西二百五十里,白泥屯宣慰安坤所筑。”,栏马墙横亘于高屯与三锅桩之间,康熙三年安坤命部众用毛石垒筑,石头大者重千斤以上。栏马墙长200米,高5米,厚3米,无石灰勾缝,有三道卷洞门。每道卷洞门之间,距离60米,中间一道略高,与两边卷洞门成“品”字形。下面修水门,用条石在两边河岸固定,再用厚木枋闸放人槽内,如吊桥一般,可升降堵水、放水。卷洞门、水门均用细錾条石。高屯上有一四方洞,可容百人驻扎。周围筑石墙,有栅门。有两条路口,沿栏马墙左边一小道可通。还修筑嘹望哨所。里面放置擂木滚石,乃木石结构。敌人来时,将擂木滚石从高处放下,杀伤敌人。吴三桂攻猴儿关失利之后,抽调一支人马,突破栏马墙攻入白泥屯,哪知安坤早已得报,加派兵力固守,吴军至,双方于关前展开激烈战斗。吴军炮轰三锅桩,岩坠山下,焚族一寨村民被压死。安坤大怒,命军士抽闸放水,淹死吴军千余人。观音阁栏马墙右面有一如幔帐的石壁,下面有一个形似鸡罩的岩洞,可住几十人。不知何年何月,有人在洞左的岩壁上刻“头顶五落坡,脚踏三岔河。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等字。右边转弯处有一蓬芦茅竹,高丈余,常年青绿。距洞6米,离地4米的岩壁上,钟乳石凝结成形如观音大士的石像,端坐于莲台之上。石壁左上方有一个椭圆形石洞,里面石乳如一对鸽子,相互依偎,令人称绝。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游民周丙午带18个人来鸡罩洞驻扎,日偷夜抢,在白泥屯上骚扰,团头胡云轩率众用火攻将周丙午等18人活活闷死于洞内。那时乡人迷信,认为周丙午凶死于此,会给地方上带来不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经商来栏马墙定居的四川人张洪顺出资修一座庙,罩住观音石像,像一座依石壁而立的阁楼。此庙名观音阁。阁前两柱头上,有对联:岩生紫竹林润洒西天三月雨;庙似白鹊寺飞来南海一枝春。从此,这一带的人把观音石像当“神”供奉,每年逢农历二、六、九月十九那天,白泥屯上朝山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织金、六枝特区、水城等县也有人从远处赶来上香。有时赶庙会或旅游观光的不下万余人次,商贩也在庙会期间来观音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十分热闹。 乡镇经济:纳雍电厂的建设投产,五轮山煤矿的开工建设,也有效地拉动了百兴镇公路建设、运输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镇19个村已全部通公路,171个村民组有165个组通了公路。流经本镇的纳雍河属支流流入乌江水系,“黔中枢纽”工程已在纳雍河流域测设规划坝区,流域内建有装机容量275千瓦、400千瓦的小水电站各一座;今年德科、陈家寨两个村农网改造已纳入规划,年底结束后全镇实现同网同价,辖区高、低压输电线已并入南方电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规划区程控电话管道铺设工程一期已装机1000多门,2005年10月1日开通宽带网,移动通讯覆盖全镇19个村;全镇电话覆盖率达100%。煤炭是百兴的一大支柱产业,已探明储量达10.8亿吨以上,且煤质好,具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等,是电厂用煤供应地之一。目前已成功引进水城、贵阳等地老板投资建了石煤洞、顺风、滑石板、麻柳塘等煤矿,解决了近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百兴镇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很迅速,据统计,现在该镇有企业及个体工商业662个,其中农业7个、加工业230个、建筑建材业8个、交通运输业164个,批发零售贸易业235个,旅游饮食服务业122个,其它企业6个。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3亿元,第一产业1.02亿元;第二产业0.97亿元;第三产业0.3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44%、42%、14%。金融运行平稳,信用社存款余额1640万元、贷款余额2378万元。2007年大牲畜存栏12380头(匹),出栏3462头(匹);家禽存栏86671(羽),出栏84664(羽)。 |
百兴镇农业科技 引领农民“点土成金”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06年06月07日...百兴镇农业科技 引领农民“点土成金”...金黔在线讯 在水城做泥水工已经七八年的纳雍县百兴镇刘家寨村农民吴长云,没与家人商量,2005年8月跑到上海,... |
相册-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水寨小学 师资力量 知名度 硬件设施 位于:贵州-毕节 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水寨小学 管理员:空缺中 欢迎来到我们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水寨小学 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水寨小学的精彩... |
纳雍县百兴镇财政所-贵州工商企业名录|组织机构黄页-名录集... 下面是纳雍县百兴镇财政所的地址“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百兴镇财政所”的电子地图,点击地图中按钮可移动、缩放,让您看到纳雍县百兴镇财政所怎么走、位于什么方位等... |
阳长镇 维新镇 龙场镇 乐治镇 王家寨镇 百兴镇 张家湾镇 ...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百兴镇德科村邮编-电话区号邮政编码-... 地址:(如:街道/乡镇/村名等,不包括省/市/县)省份:贵州省城市:毕节地区 区县:纳雍县地址:百兴镇德科村 邮编:553309区号:0857... |
纳雍县百兴镇麻柳塘煤矿--火车票网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纳雍县百兴镇麻柳塘煤矿百兴镇麻柳塘 邮政编码553309 办公电话3700718... |
阳长镇 维新镇 龙场镇 乐治镇 王家寨镇 百兴镇 张家湾镇 ...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傻目录-百兴镇化工原料网络档案 百兴镇化工原料,百兴镇无机基础化学原料,百兴镇有机化学原料,百兴镇贵金属化合物及其他基础化学品,贵阳南明大成化工有限公司,贵阳朝晖滤清器有限公司,贵阳市医荮公司... |
范文百兴镇中心校2006 年 阳光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我校是经省阳光办审核认定具有培训资质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单位。我们认为:职。范文百兴镇中心校2006 年 阳光工程... |
阳长镇 维新镇 龙场镇 乐治镇 王家寨镇 百兴镇 张家湾镇 ... 阳长镇 维新镇 龙场镇 乐治镇 王家寨镇 百兴镇 张家湾镇 勺窝乡-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 |
纳雍县百兴镇水利站-贵州工商企业名录|组织机构黄页-名录集... 经营范围:经济行业:9400(国家机关)经济类型:注册日期:行政区号:522426(毕节地区-纳雍县)机构地址:百兴镇 邮政编码:553309 电话号码:注册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