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永兴镇位于尉氏县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分别与扶沟、通许县接壤。尉(氏)—扶(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3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8000亩,人口63000人。1995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2年被评为第一批“科技示范乡镇”,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乡镇”,连续四年保持开封市“十八强”地位。棉花面积、产量均占全县五分之一,小麦总产量占全县的八分之一。尉氏县第一职业高中设于此地。全镇初中升学总数占全县第一,尉氏一中在校学生中永兴学生占三分之一。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永兴镇:永兴镇共有20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小组,4805个农户,总人口22472人,其中农业人口17522人,劳动力6895个,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1公顷。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亿元,农业产值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83元,比上年增加827元,增幅22%。在2004年年终考评中,永兴镇获得乡镇经济综合考核第一名以及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个单项考核第一名,被湖北省授予“平安乡镇”称号。永兴镇紧邻京山工业园区,皂当公路、长荆铁路、随岳高速公路横贯其中(随岳高速公路在永兴设有入口),交通极其发达,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永兴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硅石品位极高,是生产水泥、石灰、碎石的优质原材料。2004年,浙江井田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8.1亿元在盘堰村兴建日产1万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投资2.4亿元的第一期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已于2005年8月8日顺利竣工投产。永兴镇是全国著名的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大镇,现有中华鳖、乌鳢、黄颡鱼、南美白对虾、网箱养鳝等多种名特优水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其中中华鳖养殖起步早、规模大、养殖技术含量高,被誉为“神州养鳖第一镇”。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永兴镇位于盐边县中北部216省道632公里处,是中北部片区8个乡镇(江西、强胜、岩门、箐河、温泉、岩口、洼落)的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东与渔门、新坪相邻;南接渔门;西与江西、强胜相连;北与岩门、箐河接壤。幅员面积77.4平方公里,环绕10余个乡镇的永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温适中,平均气温19~23℃,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最低海拔1150米,最高海拔2480米,镇政府所在地标高1245米,境内有兴盐寺风景区、天生桥自然风景区2处。辖7个村委会,41个合作社,2个居民小组。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永兴镇位于湄潭县东部,湄江河上游,326国道横穿境内,全镇辖区13个村2个居委会,镇内有流河渡、永兴两个集镇,建镇历史悠久,商贸云集,文化底蕴丰富,素有黔北重镇的美称,总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万人,全镇地方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12978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26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23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94元,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城西部,距离湄潭县城、凤岗县城均20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2000余人。永兴场,昔名马桑坪,明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二十二日开市更名兴场,时为"万商幅凑,百货云集,黔省一大市镇也"。集镇一街八巷,呈柳叶状。街道两旁遮檐长伸,街中两米宽的石板路为骆马道。朝南的下街逢雨而成洼地,三五天不能下脚行走。为行走方便,街道两边各置十二步石墩形成"二十四步干跳墩."上街龙泉堡属典形的插花地,有"一脚踏三县"之说,即西南为湄潭,东南为施秉,西北为石阡各辖.由于当时特殊的地理条件组成的集镇,形成各地行商的理想"金三角".集市商贸的繁荣应该与此分不开。近年来,永兴镇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规划为龙头,道路为框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发展,全镇新建城镇商住房90000平方米,改造硬化乡村公路80公里,改造修建村级公路90公里,已建办公楼7栋,面积3000平方米.镇域自来水普及90%以上,用电普及达100%,闭路电视、通讯覆盖普及达80%,城镇硬化达到95%,绿化覆盖达40%,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有办公楼,电话、电视。永兴镇文化底蕴丰富,辖区内有中学3间,完小5间村级小学10间,幼儿园5间,在校学生9300人,在职教师职工423人,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永兴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依托县城,辐射周边,发展城镇、服务农业、活跃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安排今年各项工作,推进城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出夯实一个基础(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四大产业(以茶叶产业、茅贡产米业、畜牧产业、烤烟产业);促进三个带动(城镇建设和管理带动二、三产业);以农产品为加工带动经济发展,搞好四个保障(抓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经济建设,抓干部作风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抓好环境建设,保障发展后劲,抓精神文明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抓住机遇,把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永兴镇党委、政府多元化筹集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市场设施,生产设施和公路设施,努力打造商贸小城镇,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该镇现在三年内全面建设完成"三纵四横"道路框架中剩下的"一纵一横"并新建蛋禽市场、生猪定点屠宰市场、辣椒市场,粮食市场、畜牧市场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正在规划和修建停车场,小百货商品贸易中心和垃圾处理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卫等市政设施,使城镇环境得到充分改善,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辅助力,同时改造完成了街道的路灯98盏,并加强管理,确保亮化达99%以上,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永兴镇党委、政府按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指导思想推行建管并举,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专门机构,明确专人常抓常管,明确职责,把环卫工作作为城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镇共有环卫车1辆,垃圾清理车5辆,垃圾中转池1个,垃圾处理场1个,环卫工作人员7人,加大了环卫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确保了人居生活环境舒适亮丽,同时广泛动员街道群众积极参与城管工作,协调各方力量,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大力整治镇容镇貌,以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已彻底取缔了占道经营和撑杆达蓬,努力改善人居环境,重塑黔北重镇雄风,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永兴镇:概况:永兴系名山的大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辖14个村(青江、三岔、瓦窑、大堂、化城、江落、金桥、箭道、沿河、笔山、郑岩、双墙、古房、马头)、87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18000多人,幅原面积34平方公里。旧<<县志>>载:“永兴场、明末建,后毁于火,清初重建,取其永远兴旺之意,”永兴地形平坝、浅丘、山地相间,共有耕地14732亩,其中国11783亩,素有名同粮仓之称,且是全区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