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位置:位于阜宁县中部,在阜宁县城西南15公里,和阜宁县县城被新沟镇隔开,西依苏北灌溉总渠,与芦蒲镇、羊寨镇接壤,南与板湖镇接壤,东与新沟镇、硕集镇接壤,北与郭墅镇接壤,见附图。有多条公路在陈集镇中穿过,328省道(苏北灌溉总渠沿渠公路)、310省道(阜益路)穿境而过,距宁靖盐高速、京沪高速30公里,距204国道15公里,已全面融入上海、南京3小时都市圈。 经济支柱:陈集镇地处皖西淮北平原,地势平旷,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气候宜人,一般农作物都能生长。境内谷河、钟洼大沟,黑土沟,马楼大沟依次横穿28个村委会,10千米长的丰产河贯通南北,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有小口井4000余眼,机井350眼,农用机械400余部,桥涵36座。全镇耕地面积43平方千米,均属旱田,是个农业大镇,农产品极为丰富。主要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芝麻、棉花,兼以生姜,大蒜、蔬菜,瓜果为辅。近年来,推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调整为6:4。现有1000亩的科技示范区3个,1000亩种子基地2个,良种覆盖率100%,全镇实行一年3熟制,四熟制。2004年,农业总产值13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8元。养殖业主要以养牛、猪、羊和鸡为主。1992年实施了黄牛改良计划,引进了西门塔尔,利木羊夏洛来等优良品种,并引进新西兰羊,八克侠猪,西德兔。乡镇企业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建有大型榨油厂4个,小型油厂3个,次序冻厂2个,水泥预制厂5个,养鸡场4个,养牛场2个,养猪场4个,把红芋加工成粉丝,粉皮,粉面的“三粉”加工,家家户户均可生产。闻名于省内外的陈集黄牛专业市场初兴于清末,几经沿革,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1992年6月,由临泉县工商局和陈集镇合资兴建,投资50万元,占地面积0.2平方千米。办公大楼、餐馆、厂棚、牛房。围墙等一应俱全,集商,贸、服务于一体。两湖、云贵、山东、上海等地客商经常来此洽谈谈生意。黄牛每集上市量400多头,成交量200多头,年交易额4000余万元。陈集的名优土特产有大蒜、香葱、芹菜、台湾一号无籽西瓜、“勾手”烤鸡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发展状况:高效特色农业规模巨大。食用菌生产面积达800万平方尺,蔬菜大棚60个;桑园面积7900亩,年产干茧1.5万多担;杨树5000多亩35万株;养殖禽类50多万羽。1.5万亩粳稻示范区和洪泽湖牌标准化蚕桑生产基地及1.5万亩稻麦生产基地分别通过省、市级验收。经济发展载体不断壮大。规划2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建成使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专业市场50强”。规划260亩的工业集中区启动建设。村村通上了水泥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教育事业成绩突出,陈集中学2006年中考获全区综合考评第一名。平安创建和法治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组织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37年,陈集镇丁胡同村丁来辰菏泽师范毕业后,积极投身革命,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陈集第一名党员。同年10月,中共陈集支部成立。1944年10月建立中共陈集区委员会。1948年9月陈集解放。1958年10月,陈集公社第一次党代会召开。1992年,陈集镇被菏泽地委评为“农村党建先进镇”。1997年,被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近几年来,调整充实了全镇12个村党支部。2000年底,全镇党员发展到1417人。基层政权建设1944年10月设立陈集区公所。1949年9月陈集区改为第三区。1956年3月又改为陈集区。1958年3月改为陈集乡。1958年10月建立陈集人民公社,行政机构称人民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1964年11月改称陈集公社管理委员会。1967年称陈集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3月改为陈集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1月改为陈集镇人民政府至今。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38年3月,丁来辰等人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4年,成立了抗日救国分会,后改称民主青年联合会分会。1949年3月,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区委,各行政村成立村团支部。1958年3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陈集乡团委。1958年10月改称公社团委,各大队设团支部。1984年改称镇团委,12个行政村分别设立团支部,有团员2000余人。1944年,中共陈集区委建立后,成立区妇救会,配备专职干部,各村建立妇教会及姊妹团。1945年8月成立了民主妇女联合会陈集区分会。1957年改称陈集区妇女联合会,各农业社也成立相应组织。1958年称陈集人民公社妇联,辖12个生产大队妇联。1984年改称陈集镇妇联,辖12个行政村妇联。1988年陈集镇妇联被省妇联授予“妇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被省妇联评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儿童团,人数不一,解放后改称儿童队,1953年称少年先锋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少先队,各学校设专兼职少先队辅导员,学校设大队,有队旗,班级设中队,队员配带红领巾。抗日战争时期,部分村庄建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农救会)。解放战争时期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农会)。建国后,农民组织自行解散。1965年,陈集公社贫下中农协会(贫协)成立,辖12个生产大队贫协分会,各生产队设贫协小组,1984年4月撤销。1982年,陈集公社成立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1984年改称陈集镇科协。1985年成立12个行政村科协,58个自然村成立了科普小组。1952年,工商联合会陈集分会成立。1983年成立陈集镇公社个体劳动者协会。1982年又成立陈集镇计划生育协会。1990年成立陈集镇消费者协会。 历史:陈集,在明朝时叫李凤集。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有个小集镇,镇上有一李家酒店。酒店老板凭着手艺和热情,把小店开得红红火火。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巡游江南,路经至此,住进李家酒店。酒店有个姑娘叫李凤姐。芳龄二八,粉红的脸蛋象三月的桃花鲜艳,腰肢象初春的柳枝那样轻柔。武宗皇帝本是风流天子,便要纳李凤姐为贵妃。李凤姐不依,武宗皇自称是当今天子,并取龙袍和玉玺,凤姐见后,方拜龙恩。后来武宗回京,便册封李凤姐为贵妃,派车马迎贵妃进京。李凤姐不幸红颜薄命,在武宗走后不久病故。后有文人据此编出一出戏《游龙戏凤》,故名李凤集。后因陈氏子孙繁衍居首,改称陈集。解放前夕,陈集是豫皖革命根据地之一,1962年设立陈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陈集乡政府,1992年改为陈集镇。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陈集的古会日。逢会期间,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洽谈生意,互相交流,热闹非凡。 |
陈集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集镇为下列多处中国县级行政区(特别是「县」与「县级市」)之下区划单位「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可以指:这是一个消歧义页,罗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标题,... |
陈集镇铁棍山药 陈集镇铁棍山药:中国食品商务网会员,主营...“陈集山药”是定陶县陈集镇的一大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人文因素。“陈集山药”,又称“鸡皮糙山药... |
【定陶】市民政局副局长王爱华昨日到陈集镇检查指导工作 2011年06月01日...市民政局副局长王爱华昨日到陈集镇检查指导工作。实地查看了中沙海村民族敬老院建设情况,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对该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
陈集镇组织群众趁墒抢夏种 陈集镇组织群众趁墒抢夏种 近阶段,陈集镇党委、政府针对夏收进度快这一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镇干部群众,采取边收边种的办法,在全镇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夏种... |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学校地址:安徽省临泉县陈集镇彭营村...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小学>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 更多图片|... |
定陶陈集镇招聘物流/仓储-菏泽分类信息网 菏泽定陶陈集镇分类信息网物流仓储频道为您提供定陶陈集镇物流仓储信息,包含:定陶陈集镇招聘物流/仓储等信息,您还可以免费发布、查询定陶陈集镇物流仓储信息。... |
陈集镇-河南省-行政区划网 陈集镇位于永城市中部,距市区13千米。辖陈集、姚楼、郭庄、刘河、韩松元、刘寨、刘楼、胡井、候庄、贾庄、王善庄、望庄、豆油坊、练花元、代井、高庙、大陈庄、... |
陈集镇地图_永城市陈集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陈集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 陈集镇地图 陈集镇,地理上属于永城市,周边有马桥镇,府西胡同,酇城乡,人民东路,... |
陈集镇地图 江苏地图网为您提供陈集镇地图查询服务....永城市陈集镇天源面粉厂 主营产品:加工面粉 企业概况调查报告 信用财务调查报告 信用评估调查报告 信用深度调查.... |
固始县陈集镇政府网 欢迎访问陈集镇政府网!政务公开 领导信息... |
生猪养殖者:迎风直上还是退避三舍?--propensity1976 鼓励农民流动养柴鸡。到2007年,全市有800多户农户在林下轮牧养柴鸡。19记者来到定陶县陈集镇台楼的村头养殖场的时候,正看到养殖户台令强往玉米地里赶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