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颇具潜力:杏陈镇牢固树立“工业立镇”的思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4条水泥公路纵贯镇区,一条大口径自来水输水管道,可满足企业生产用水,东山“22万伏”输变电线路和向东渠引水工程经过其间,素有东山水、电、路“三头”之称。辖区内设立15平方公里的"杏陈生态工业园区"正在启动.现在拥有全部工业307家,其中规模工业10家。抓住杏陈工业园区启动的有利时机,整合"两桥"沿路的土地资源,作为工业项目用地,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杏陈镇发展工业氛围十分浓厚,区位优势凸显、地势平坦、交通便捷,适合发展新型工业企业。 3、自然环境。东山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福建省环境最佳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8℃,冬暖夏凉。园区拥有小山丘、树林、贯穿园区的纳潮河及绵延十几公里的海岸线,海水习习,环境幽凉,尤宜人居创业。 台侨旅外同胞众多:杏陈镇历史上一直与海外和台湾有着广泛的联系,全镇现有旅外侨胞1765人,台胞1598人,重点人士较多,影响较大,其后代遍布海外,是著名的“侨乡”、“台胞祖居地”。杏陈镇侨属台属众多,引进外资企业颇具优势。 科技文化发展较快:杏陈镇是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镇人口2万多人,有2所初级中学,10个行政村有8所小学、10多所幼儿园;镇设有文化技术学校,通过省级教育"两基"验收;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电视、电信、移动通信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建有杏陈镇中心市场,市场繁荣,物资充沛,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发展工业企业的理想地方。 开发成效显著:杏陈是一个以高优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1181亩,山地面积10996亩,滩涂面积19540亩,盐田面积10438亩。"蓝色产业"走高投入、高产出、基地化、规模化养殖路子。建有全省最大的八尺门网箱养殖基地,拥有网箱养鱼1.2万箱,虾鳗养殖4100多亩,中华乌塘鳢700多亩,台湾文蛤5500亩,泥蚶1933亩,形成贝、藻、鱼、虾等四大综合养殖基地,年产值可达1.6亿元,推出"青鳗"、"乌塘鳢"、"东风螺"、"泥蚶"等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绿色产业”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综合开发,建立芦笋、水果、蔬菜三大种植基地。巩固发展芦笋产业,重点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荷兰4号芦笋;种植荔枝、龙眼、台湾芭乐等名优水果,发展无公害适时应市蔬菜。全镇宜林地森林覆盖率95%。杏陈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引进发展“农”字号深加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