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馆——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中共仙居县委旧址座落在上张乡姚岸村,是仙居县革命老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是红十三军活动的主要地区,1948年中共仙临黄边区委员会成立后,边区委曾多次在此办公,并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49年6月18日,中共仙居县委进驻上张乡姚岸村,设立临时县委,做好解放仙居的接管工作。期间,横溪、田市、朱溪、下各等四个区在此筹建。姚岸村为仙居解放作出重要贡献。7月8日,仙居县城解放后,中共仙居县委撤离姚岸村。为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2004年10月中旬,仙居县委决定在姚岸村重修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从2005年开始筹建,到2006年7月建成。重建后的仙居县委旧址为5间砖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230平方米。整个基地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包括主建筑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古树群落、体育场地等。目前已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馆藏文物有当年红十三军和浙南游击队三五支队战斗用过的刀、枪等实物,同时摆列了当年的农具,如蓑衣、草鞋及制作工具、捣球、犁具等;陈设有原县委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文字介绍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支柱产业:上张乡立足山区实际,发挥生态优势,推进以千亩高山蔬菜、千亩稻田养鱼、千亩高山西瓜等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同时,在杨柳下、善音、西塘、米坑等村,发动家家户户进行“种植水果、养猪、养鸡、养鱼”和“优质米种植+养鱼”等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每户养鸡(全放养)不超过30只、肉猪不超过3头(禁止用饲料),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建成米坑、田洋等村的200亩山地微蓄微灌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姚岸100亩香榧基地,苗辽100亩“雪莲果”水果型蕃薯基地,方山50亩日本藤稔二代葡萄基地,不断增强新品种、新科技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注重对现有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扶持,推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强全乡13000亩竹笋两用林和5000亩杨梅的抚育管理工作,新增、改造了竹笋两用林1000亩,抓好41省道沿线生态景观林的抚育与管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素质工程建设,至目前,已先后邀请农林专家来乡授课9次,受训700多人次,内容涉及高山蔬菜、毛竹、杨梅的栽培管理和稻田养鱼等各个层面;组织核心农户、贩销大户到诸暨学习考察香榧生产经营技术,进一步拓宽群众视野,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民间艺术:周氏宗祠木雕:历史沿革:方山周氏宗祠,建造于清朝,具体年代不祥,宗祠建筑中的木雕艺术十分花哨华丽,雕工十分精湛,艺术水平很高。方山宗祠是方山周氏先人集资建造的,当时遍请了附近各村及“下三府”杭州地区的木雕艺人近40多人,历经2个多月精心细雕而成,雕刻艺术叹为现止。宗祠占地约540平方,座北朝南,门楼、门厅、大厅、东西两厢,四个部分,门厅保存完好,屋顶为硬山式两坡顶,内部为穹顶的弧形,造型气派、大方;柱头拱檐枋雕饰十分花哨华丽,内客有龙凤花草等,皆矫健灵动,瑰丽豪雄。所有雕刻刻工十分精湛,艺术水平很高。大厅、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柱头拱、牛腿、黄梁上雕刻着龙凤花草。人物等。变态多姿,奇趣黄生,雕刻风格遒劲高迈,而又清丽细致,栩栩如生、形象其切动人,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地理环境:方山宗祠位于方山村内。方山村地处山区。山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以木料结构的宗祠祠堂建造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原材料。据现存方山村老人叙述当时方山村民特别喜爱木工雕刻,本村也有木雕艺人,在人力不足情况下,遍请40多人起雕刻。制作工艺流程:选好木料,取好材配,]刨光,用铅笔在木料上进行素描,把要刻的人物鸟类,花卉等用素描方法描在木料上,根据线条,用雕刀刻,木锯条锯(一种很细的木据雕刻艺人的专用锯条),进行抛光(砂纸搓)上漆、描绘。工艺材质:以木回树,香樟,枫树等阔叶林树种为主,因这几种阔林质地柔和、洁白。保存发展情况:该周氏宗祠的木雕保存比较完整,许许多雕刻风格遒劲,清丽细致栩栩如生,形象真切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简介:区位条件:上张乡距仙居县城25公里,南与温州市永嘉县接壤,41省道仙清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条件较为便捷。正在加紧施工中的诸(诸暨)永(永嘉)高速公路建成后,上张乡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打岩号子:历史沿革:打岩号子,产生于打岩人,在打岩,搬石头等劳动中按照自己的劳动节奏,自然而形成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激励自己劳动潜能,缓解疲劳的顺口溜。古时,打岩没机械,山区人民为了建设自己家园,一般一家人或亲戚朋友一起上山手工开采岩石,为了缓解劳动的辛苦和枯燥,便有这样形式。据传说,从前在上张生活着一个名叫张三仙的能人,一天路过寺前,(现为善音村)看到一伙人很吃力地在打岩(敲岩)搬岩、为他们编了顺口溜:嗨哟……,桐籽花开像酒蛊,嗨哟……,栀籽开花像毛蚣,于是便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号子内容越来越丰富。上张的打岩号子据打岩人叙述,是上辈人流传相承下来的,主要形式是三人为一组,一人拿铁杆、两人挥捶,挥锤二人轮流唱,一人一句,一般针对过路人,特别女人经过编的顺口溜。象:十八小猪、大面娘等。以诙谐、嬉要的语言,来减轻劳强度。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甚是鼎盛立,农村基本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如:造地,兴修水利,这都是以岩石头为主要建造材料,因而打岩人、劈岩人、石工、石匠、越来越多。现在由于现代技术迅速发展,手工操作也越来越少,在上张流传,能唱这种号子也为数不多,大概还有60来人。目前继承与发展情况:目前,会打岩的人大概有60来人,分布在上张乡的善音村、方山村、姚岸村、汤口等村、主要以善音为主。1、日出东方一点红,漂漂四海影无踪。三岁寒童千两重,宝珠过海去京东。2、桐籽开花象酒蛊,栀籽开花象毛蚣。紫爿开花满山红,敢柒开花白濛濛,女人开花月月红。3、大姑娘大表嫂,眉毛弯弯象把刀。两隔壁床头前,指头尖尖难做人。4、十八小猪面皮黄,手套戒指十八双。有人问我戒指何处来,一个戒指一个郎。生好小猪苍蜂腰(蜜蜂),半斤米饭赖得做,放掉织机千斤重,肚上载郎轻如风。生好小猪长蛮长,赛过深山冷岙竹杆娘(草名),长长竹竿没处用,短短竹干做文章。生好小猪面皮黄,赛过深山冷岙毛竹种。毛竹重头(竹底下)出好笋,小猪越老越风光。5、老太婆匹猪娘肚,越吃越越会补。表演形式和特征:工具是铁杆、铁锤、麻绳。在形式上打岩一般三人一组,上山打岩采石,一人提拿铁干,二人较流一人一句唱,拿铁干一个附和着。是伴随打岩节奏而歌唱,一种带有呼号歌曲,没有音符即兴呼号。形式上采取比喻拟人、顺口溜方式、以诙谐、嬉耍语言取悦、自悦。 |
仙居县上张乡田洋完全小学-育儿网 仙居县上张乡田洋完全小学,仙居县上张乡田洋完全小学<br>法人代表:张焕水<br...仙居县上张乡田洋完全小学 仙居县上张乡田洋完全小学 法人代表:张焕水... |
仙居县上张乡卫生院|医院-多多育儿网 仙居县上张乡卫生院,医院地址:浙江省仙居县上张村...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仙居县上张乡卫生院 仙居县上张乡卫生院 更多图片|... |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姚岸村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姚岸村 领导班子 村委员:村委员:村委员:支部委员兼文书:劳务供需 乡村新貌 信息公告... |
傻目录-上张乡商场网络档案 上张乡商场,台州华顶特产超市,台州市黄岩城关雅居家私商场,中洋百货有限公司,华丽百货商行,耀达商场有限公司杜桥商场,黄岩百货有限公司,耀达商场有限公司大田商场,兴... |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邵弄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邵弄 乡村新貌 工业贸易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浏览器... |
台州仙居县上张乡上林村邮编-地图-公交-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 北京台州仙居县上张乡上林村的邮编号码,台州仙居县上张乡上林村的地图位置,附近的公交路线,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中学,餐馆,宾馆,超市等商户信息。... |
仙居县上张乡打好“清洁家园”攻坚战 力争“中国优美乡村”... 2010年08月30日...仙居县上张乡打好“清洁家园”攻坚战 力争“中国优美乡村”,房地产,房产,买房,租房,二手房,家居,装修,物业,房贷,写字楼... |
溪港乡 湫山乡 皤滩乡 淡竹乡 步路乡 上张乡 广度乡 大战乡-... 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汤口村 台州市仙居县上张乡汤口村 用户名 领导班子 村文书:女委员:村委会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劳务供需 乡村新貌 信息公告... |
上张乡蛋糕店_浙江省台州仙居县上张乡蛋糕店蛋糕速递,蛋糕... 1949年设上张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1.3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仙(居)温(州)公路经此。辖米坑、坦头、田垟陈、大张、... |
上张乡鲜花预订_浙江省台州仙居县上张乡鲜花预定鲜花速递,... 1949年设上张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1.3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仙(居)温(州)公路经此。辖米坑、坦头、田垟陈、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