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客家探源:在惠阳98%以上的本地人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勤劳、节俭却又有点封闭的群体,主要从事农耕。客家人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开始了长期的移民。当时是为了逃避战乱和灾荒,后来是由于人口膨胀而不得不扩张地盘而移民。唐朝末年,当华北地区爆发黄巢的农民起义时,一群华北人迁徙到南方的福建和广东省。约在13世纪时进入广东。由于平原和三角洲地带已被别人占领,所以,他们只好定居在较为贫瘠的山区。其中一些人来到了惠阳,他们发现这里山水相宜,尤其是周围与世隔绝的山岭给了他们的安全感,于是定居下来。经过辛勤的耕耘,使这里成为适宜耕作的地方。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一直遭受当地人的排挤和迫害。但不管走到哪里,客家人始终保持着他们的风俗和语言,保持其相对的族群独立性。甚至比现在的中原人保持更多的唐代的中原文化。(这一点我将在《客家方言》一章里加以论述)。很少与族群外的人通婚,也没有实行妇女绑脚的封建陋习。客家妇女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女人。她们从来没有绑脚,她们需要下田工作,还要经常逃避战乱。由于她们和男人一起工作,所以与别的地方的女人相比,她们的社会地位是较高的。有一个传说:南宋时期,一群操着扁担下田的客家妇女曾吓倒了追赶南宋皇帝的元兵,从而救了皇帝。 1.刘氏宗祠(马鞍山祠堂):根据刘氏族谱可知黄沙洞村自明代初年就有刘姓祖先自中原而来开垦这片土地,因此这座刘氏宗祠有一定的建筑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黄沙洞“马鞍山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鼎盛时期,为江西省黎姓风水先生点穴,本族邦相等宗长主修,后于民国二年(1913年)再次修缮一新,宗祠至今约已经历200年风雨洗刷,全赖后裔的全力维护。 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增长16.1%;外贸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增长5%。在2003年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价中,惠阳由2001年第二届的第45位上升为第40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坚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采取“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及举办各类招商活动等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外向型工业蓬勃发展,达到了“让外商发财,促惠阳发展”的目的。2003年8月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惠阳区首届投资环境推介会,大力宣传、推介了惠阳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展现了撤市设区后惠阳的新形象、新风貌。共签约项目合同或协议55个,总投资9.26亿美元,其中外资项目42个,投资金额6.4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投资金额2.86亿美元。2002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使全区现有外资企业达697家,其中“三资”企业205家,“三来一补”492家;工业总产值141.17亿元,其中外向型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园区经济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工业园区12个,规划面积23.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87家,累计投资2.1亿美元,2002年完成工业产值84.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9%。一批如联想集团、中建电讯、东亚电子、中狮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2002年联想、中建科技园分别实现工业产值42.4亿元和10.3亿元,比增36.2%和24.7%;新圩东亚集团总投资9000万美元,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电子音箱,音箱产量占全球的23%,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实现产值工业22亿元,发挥了促进惠阳区工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采用股份制、集约化等方式,建办起优质谷、荔枝、蔬菜、西瓜、速生丰产林等“三高”农业生产基地113个,面积8.1万亩;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5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4家,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商品率达75%。2002年农业总产值10.1亿元,其中“三高”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全区有各类市场52个,总面积20.4万平方米,形成了农村集贸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市场网络。其中投资1.8亿元、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山商贸广场是目前粤东南商贸设施之最;平潭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日成交量1.25万吨。有酒店、宾馆45家,其中三星级宾馆5家。各种市场要素不断完善和活跃,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全区目前有民营企业1226家,注册资金14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超千万元的27家,进入惠州市“私营企业100强”的13家;个体工商户9168家,注册资金9102万元,从业人员2.1万人,去年上缴税收8926万元,占全区税收的27.1%。2002年,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元。良好的投资环境。位于惠阳大亚湾的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惠澳提路贯穿境内直达惠州港,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深汕、惠深、广惠高速公路穿越境内,惠澳大道、惠淡公路将惠阳区与惠城区连成一片,全区公路通车里程646.6公里,公路密度为70.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4万门,已开通程控电话11.6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8.4%,国际互联网连接所有城镇,邮政营业基本实现电子化。全区拥有输变电站12座,其中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9座;有日供水40万吨供水系统。供电供水充盈,完全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全区有派出所22个,民警1016人。建立和健全各项防范机制,创建了安全文明小区,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供水、供电、通信、税费、用地等优惠措施,实行了“一个窗口”收费和办理投资手续“一栋楼、一站式”办妥制度,不断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黄沙洞温泉度假区,黄沙洞温泉度假区(又称:矮坡温泉)位于惠城区横沥镇中北部的黄沙洞村,是惠州市最高尚的度假区之一,珠三角绿道网3号绿道进入横沥镇后就绕开了东江,沿着X203县道往东北方向延伸,终点就是黄沙洞温泉度假区。 叶亚来:叶亚来又称叶德来,叶德来是他担任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叶亚来出生于现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1854年,17岁的叶亚来被当成“契约华工”(即俗称的“猪仔”)卖到马六甲。另一说是,太平军兵败后,清廷实行血腥大屠杀,叶亚来就是为逃避清军剿杀而被迫逃至马来西亚谋生的。在由争夺锡矿利益引起的雪兰莪内战中,叶亚来三次光复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任吉隆坡地区行政首长,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称。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区划:全区辖4个街道(淡水、霞涌、澳头、秋长)、6个镇(永湖良井平潭沙田新圩镇隆)。其中,澳头街道、霞涌街道,以及大亚湾西区办事处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
惠阳区自驾车路线查询-自驾车路线 惠阳区惠城区46.2千米48分钟惠阳区→金惠大道→人民四路→人民三路→人民二路→358省道/桥北路→惠深高速→仲恺大道→鹅岭南路→鹅岭立交→鹅岭西路→鳄湖路→共联... |
惠州市 惠阳区 惠州市惠阳区 行业信息导航惠州市惠阳区 街道社区(镇村)信息导航 惠州市 惠阳区... |
惠州市惠阳区 单位名称已公开信息数·区代建局181·惠阳区人民政府176·区环保局162·区住建局158·区食品药品监管局80·区国土资源分局51·区民政局44·区林业局32·区审计局28... |
惠州市惠阳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平台 主办: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惠州市惠阳区信息产业局 项目审批 项目建设管理... |
惠阳区_百度百科 惠阳区 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 |
惠州惠阳区酒店预订_惠州惠阳区酒店查询_惠州惠阳区酒店价格_订... 东北旅游网为广大用户提供惠州惠阳区酒店介绍,惠州惠阳区酒店价格,惠州惠阳区酒店查询与预订等服务... |
.惠州市惠阳区晟鑫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惠州市惠阳区晟鑫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原惠州市惠阳区百利宏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以“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的方针,... |
惠州市惠阳区总工会 (4月14日)本站由惠州市惠阳区总工会主办 联系电话(传真):0752--3370153 电子邮箱:惠州市惠阳区信息产业局网络技术科制作及技术支持... |
惠州市惠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办公地址:惠阳区投资服务中心(地址:惠阳区淡水立交桥西侧工商银行二楼),联系电话:3779815。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 |
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欢迎光临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区建设局信息公开指南... |
惠阳区行政区划 惠阳区(7分)05-19 10:27 协作者:百科小神仙 浏览量:2012 惠州市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中下游。总面积1262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