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沥花边:“萧山花边”,亦称“萧山万缕丝”,又名“万里斯”,浙江著名传统手工艺品,因产于萧山区而得名。萧山花边是直接用线编结挑绣花边,在欧洲中世纪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抽纱刺绣,与我国民间抽纱技艺交融,花边工艺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区各镇首位。2010年,瓜沥镇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8.34亿元,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增长20.4%,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区各镇首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房产销售势头强劲,餐饮娱乐、商贸批发等行业加快发展,航坞山旅游开发持续升温,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扎实推进。 乡村特色:航民村成功地走出了农村工业化致富的路子。1979年以6万元集体积累创建的第一家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到1982年利润突破百万元,航民成为当时萧山第一个“百万富翁村”。此后采用母鸡下蛋的办法,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走出去,请进来,成功地办起一个又一个企业。随着印染规模的扩大,染料供应日趋紧张,村里下自己办了一个染料厂。染料问题解决了,纺织化纤原料又非常紧缺,又上马了一家纺丝厂。依托印染主业带动,前后延伸,配套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以印染为主,纺织、染料、热电相配套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航民村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适应村级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原来的承包到户,家家有地,人人种田,过渡到土地归总、规模经营,专门成立了农场和畜禽养殖场。全村23个农业工人,依靠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耕作着700多亩土地,管理着120亩鱼塘,还饲养禽畜、鸵鸟,种梨、种桃等。农业工人人均生产粮食4万斤,人均农业产值4万元。全村村民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老年村民享有退休金、养老金。全村液化气、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普及,户户住上庭园式楼房和别墅。集体经济温暖家家户户,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发展。随着村民转变身份务工经商的人日渐增多,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7年,村民主动要求村里收回承包责任地,村里顺应民意,发挥集体经济力量大的优势,建设起机械化农场和养殖场,仅用23人,就对700亩耕地进行了集约化粮食生产经营;仅用20,就对养殖场进行了科学化生产管理。这样,全村1033人口中,当农民的只有43人,全部由村里发工资,其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全部交集体,村里再按各户人口以内部价供应给村民,剩余的则投向市场。航民村就这样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奔上了既富又稳的共同致富发展大道。航民村干部走访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步子,如今,航民的村容村貌建设已达到现代城镇化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和其它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费用都由集体经费支付;统一推行了村民养老金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村民、职工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条件;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早已进村入户。在分配体制上,航民村既坚持了共同富裕的方向,又不搞平均主义,营造出一个“充分就业+按劳、按股分配+社会福利”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发展目标。航民村先后被省和中央授予“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村镇建设文明村”等称号,村和公司党委数度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巩固发展集体经济,是航民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村庄小康建设全面推进的根本保证。航民村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村庄建设、村民社会福利保障、科教文化、生活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小康建设全面推进,根源在于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现实使干部群众认识到,如果不壮大集体经济,航民村就不会有现在的面貌,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可能家家都是富裕户。1999年在坚持集体资产控股地位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构建村民、职工、经营者与企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根据村民意愿,提出了集体控股、量化股权的产权改革方案。把全村的股权进一步明晰,由村集体控股56%,量化44%给村民、职工和管理技术人员。每年按资分红,把原来集体资产看似“天上的月亮”,天天看得见,就是摸不着,转化为照亮每家每户的“温暖阳光”。“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让村民觉得搞集体经济有出息,有奔头,也让人感到依靠集体有前途、有保障。集体经济能够发展壮大,与领导班子及其主要成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密不可分。航民村的带头人朱重庆是航民村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在进行产权改革时他坚持自己同其他职工和村民同样量化股权,分红加工资奖金收入不及厂长、经理和销售人员一半。他稳健低调,严于律己,他爱人一直干着出纳员,他一贯不讲排场、摆阔气,一直坐普通轿车。他先后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国第二届杰出青年、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航民村控股的浙江省最大的村级企业集团,注册资本32518万元,地处美丽富饶的钱塘江南岸,位于著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市萧山区东部,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500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航民村热电公司航民集团控股的航民股份已经于2004年8月份上市发行。航民集团积极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非织造布项目生产效益快速增长,电解铜产销两旺,中外合资的黄金饰品加工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在杭州城里人们谈论的拉闸限电问题,在这里不存在。他们为自己生产配套的热电公司年发电1.7亿度,成为杭州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行业最大规模工业企业,浙江省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航民的主业纺织印染业的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产品质量与国际主流市场接轨,1/4的产品销往国外,日生产能力达到1500公里,可以铺到北京天安门,号称“航民印染,一日千里”,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印染企业。由于印染以及与其配套的热电等项目都是有污染的,航民村为此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重视环境治理,热电厂实行集中供热,拆除分散在各厂的小锅炉,关停水泥厂立窑,净化大气环境;建造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是同行业规模最大的。浙江省第一个村级大型污水处理厂近日竣工投产,这个工厂是由杭州萧山区航民村出资6000万元建成的,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吨。一个村拿出如此巨资建环保项目,这在中国农村实属罕见。历史上航民村靠印染起家,迄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印染基地,年印染布匹的总量达到4.2亿米。在经过20多年的大建厂房、大搞基建之后,航民村又开始了另一番特殊的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项目在航民村出现,如非织造布、印染科研中心等。污水处理厂建成不久,村民们发现,所有的印染污水经过处理之后,臭味没有了,流出的水变清了。 沈云英:沈云英(1624-1660),女,明代女将,瓜沥镇长巷村人,自幼饱读经史,尤喜看宋朝胡国安的《春秋战》,更爱习武,善骑射,虽是裙钗女,却与众不同,出身武职世家,资兼文武。明崇祯十六年(1643),其父沈至绪(武进士出身),时为湖南道州守备,沈云英待父左右。时值张献忠起兵作乱,进攻道州,势甚狂,兵临城下。沈至绪领兵守卫,两军相争阵前,沈守备不敌战死沙场。沈云英闻讯后,束发披甲,领兵数十骑,英勇杀敌,直趋义军营寨,拼力夺因为父尸,并大败义兵,奋勇不减男子,白领其父旧部继续与张献忠部坚持战斗,逐解道州之危。后湖南巡抚把此事上奏朝延,明朝延发诏赠沈至绪为昭武将军,力日沈云英为游击将军,明令率父旧部守卫道州。不久,由于张、李(张献忠、李自成)联合义兵势盛,战争更加激烈,沈云英夫贾万策又战死阵前,女将悲痛欲绝,只得受诏扶父夫两灵枢回乡安葬,料理后事。回乡后在长巷家祠内办起了私学,亲自讲学,训练族中子女,习武学文,激励后人爱国,培养有用之人才。后明朝自张献忠、李白成一闹一闯后元气大伤,加上洪承畴、吴三桂叛明投清,引清兵入三海关,兵进如潮,势如破竹。时隔不久明清大战,最后决战于钱塘江两岸,再由胸怀二心的马士英、方国安二奸作梗,成败在此一举的划江之战,以清胜明败而告终。女将军报国无门,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秋忧郁而死,乡民八方举哀,后葬于今衙前境内水搬山上(长巷村属地)。"将军讲学处"石匾今还留存于长巷沈氏宗祠内。乡人为纪念这位巾中国先烈,解放前后昭东一带曾以"云英乡"命名。为了纪念这位巾帽英雄,中国京剧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她本人一生的传奇故事,编演了京剧《沈云英》,该剧己在2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播出。该剧的上演播出,对这位女将军的爱国、报国精神进行了传颂,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现长巷村委己同区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准备修建将军坟墓。修建后能使更多的后人知晓家乡的历史,更好地激励后人传承发扬爱国、敬业的精神。 历史人物:任伯年:任伯年,名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萧山瓜沥镇人,祖籍山服,后辄署名山服任伯年。劝承家学,其后得任熊(一八二三一一八五七)推介,师承任熏(一八三五一一八九三),画艺益进。卖画海上,声誉赫然,是为上海画派重要创始人,影响深选。任氏擅长花鸟及人物,画法工意俱佳,有独特个人风格。花鸟远绍宋人双法而加以变化,赋色浓厚却见明快生动。人物颇近陈洪续(一五九八一一六五二)、黄慎(一六八七一一七六八后)。画历史人物,民间及风俗人情,造型奇古,线描劲健。尤长于肖像画,能巧妙捕捉人物感情神态,间作山水,书法亦参画意。任伯年纪念碑位于瓜沥镇航坞公园内。先生之作“用古人之新意,以我法造天地”将个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和时代需求有机结合,形成明快、温馨、清新之画风,兼具率真、机变之意趣,画面别具丘壑,气象万千。成为晚清画坛振衰起弊、继往开来的重要代表之一。先生绘画艺术,垂范后世,是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2000年11月25日,为纪念任伯年先生诞辰160周年,由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发起,由萧山瓜沥镇人民政府承办,萧山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美协和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纪念任伯年先生诞辰160周年暨“四任画派”学术研讨会在瓜沥镇隆重举行,并在瓜沥航坞公园树立了纪念碑。任伯年先生诞生在萧山,是萧山文化名人当中的一座丰碑,是萧山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体现,更值得瓜沥人民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