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区划:利民村[LiminCun]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1878人。村驻地利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利民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4年改为利民大队,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利民村。2002年与新岩村、石人村合并为利民村。龙渊村[LongyuanCun]面积9.75平方千米,人口1220人。由驻地龙渊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龙渊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龙渊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龙渊村。九龙村[JiulongCun]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471人。光绪初年建屯,九龙坪屯落后面有九个向前伸出的山头,象九条龙伸出的龙头。由此得名九龙坪。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尚仁社、志仁乡、苇兰村、春兴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属于春兴区,1956年为依兰乡九龙村。1958年为依兰人民公社九龙管理区。1961年改为九龙大队。1983年10月改为九龙村。2002年与明兴村、柳菜村合并为九龙村。春兴村[ChunxingCun]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1329人。驻地西兴屯。以原所辖春兴村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志仁社、志仁乡、苇兰村。解放后,1945年11月为春光区春兴村。1956年为春兴乡春兴村。1958年为依兰人民公社春兴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83年10月改为春兴村。2002年村屯撤并同春光村、西兴村、新光村合并为春光村。古城村[GuchengCun]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920人。驻地古城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后属志仁乡、志仁社、苇兰村。解放后1945年11月属春兴区。1956年为依兰乡古城村。1958年为依兰乡人民公社古城管理区。1961年改为古城大队。1983年改为古城村。台岩村[TaiyanCun]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1749人。因村境内山上多岩石,岩石上面比较平坦,远看象个台子,台岩村由此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区。1958年成立台岩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台岩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又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台岩村。北大村[BeidaCun]面积4.51平方千米,人口1162人。驻地北大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归延吉县公署所辖。解放后,先后归延吉县,延吉市兴安厢,兴安乡所辖。此地在日本侵占时伪日军驻地,称之为“北大营”。解放后建村。1958年称北大大队。1984年改为北大村。兴安村[XinganCun]面积5.08平方千米,人口2665人。建于1940年叫栖鹤屯,是因村东地形象降落的仙鹤而言。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公社驻地,又是大队驻地,因改成兴安村。兴安之含义是兴旺、安宁、吉祥之意。解放前归延吉县公署所辖。解放后,先后归延吉县,延吉市兴安乡所辖。1958年建兴安大队。1984年改为兴安村。东兴村[DongxingCun]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1524人。驻地东兴村。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公署烟集乡。解放后先后属延吉县延吉市兴安村、乡所辖。1958年建立东兴大队。1984年改为东兴村。2002年与清茶村、东兴农场合并为东兴村。平安村[PinganCun]面积4.23平方千米,人口1877人。驻地平安屯,因驻地而得名。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光绪初期开发。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解放后,属延吉县延吉区。1958年成立平安管理区,并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61年改为平安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兴安公社。1984年改为平安村。大成村[DachengCun]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2154人。因驻地大成村而得名。建于1921年,原称张文焕之地,其含义为大大形成之意。解放前属延吉县公署烟集乡、村所辖,解放后属大成村、兴安乡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因驻地名称而建大成大队。1984年改为大成村。兴农村[XingnongCun]面积69.3平方千米,人口3226人。村驻地兴农屯,因驻地而得名。解放前属延吉县烟集村兴隆屯。解放后属延吉县烟集乡。1955年成立兴农初级社。1958年划为延吉市兴安公社,称兴农管理区。1961年改为兴农大队,1964年划归延吉县烟集公社。1982年划归延吉市烟集公社。1984年改为兴农村。2002年与南溪村、烟河村合并为兴农村。 特色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依兰镇充分利用镇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振兴工业,扶持第三产业,现已形成具有城郊特色的经济格局。在农业生产上,对种植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制定确立了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一乡一企”、“一村子一品”农业主线。启动种子繁育建设基地,现已形成种植业、经济作物、特色作物三分天下的种植业格局。在蔬菜生产上,以棚室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行“绿色革命”,采取夏菜冬种、山菜家种、南菜北种、洋菜中种的方法,实现了品种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无污染等系列化生产体系,现有棚室面积72.8万平方米,能充分满足县内市场的供给,并有部分外销周边市县。畜牧业生产全面普及科学饲养和良种繁育技术,加大养殖规模,使畜牧业成为我镇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镇现有千头养猪场3个,万头养猪场1个,黄牛、家禽生产也都具有一定规模。在乡镇企业,依兰镇现有“四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镇村企业十户,主要从事建筑、房地产、装璜、蔬菜脱水、果汁饮料等产业。四通公司现已组建了集团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总资产达到7,200万元,业务遍及省内及沿海一些省份,累计为镇域经济纳税达到8,000万元,四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等乡企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镇内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餐饮、服装、运输业都以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然资源:依兰镇境内大部分为山区,森林、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存有延吉市唯一的原始红松林。盛产苹果梨、烟叶、苏子叶、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品和多种山野菜。北部山区还有储量较大的沸石矿产。草原资源较为丰富,全镇共有优质草场7600公顷,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浓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乡镇简介:依兰镇隶属依兰县管辖。位于县境西部,濒临松花江南岸的牡丹江口与倭肯河口,城区北、西、东三面环水,东、西两面的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和拉哈福山(俗称西山)形成自然屏障,素有“东北重镇,遐迩通衢”之称。依兰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县属工商企业集中于镇内。镇办工业有机电厂、涂料厂、纸箱厂、豆浆晶厂、编织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450万元。镇郊有耕地4.17万亩,近郊以种植蔬菜为主;远郊以种粮豆为主,兼种蔬菜。全镇共辖7个街道和朝阳、镇东、同大、五国城、福兴、吉兴、马大、兴胜、保平、沿江等10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3万人;满、回、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镇政府驻于镇内。城北“五国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于1982年6月设碑存志。镇郊牡丹江西马大屯,为元代“斡朵怜军民万户府”驻地。 |
延吉市依兰镇共产党沟--2009.1.1 延吉市依兰镇共产党沟--2009.1.1 延吉市依兰镇--2009.1.延吉市依兰镇--2009.1.延吉市依兰镇--2009.1.延吉市依兰镇--2009.1.延吉市依兰镇--2009.1.... |
长山乡 兴隆乡 二河乡 山河屯林业局 依兰县 依兰镇 达连河镇-... 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
依兰镇物流|依兰镇货运|依兰镇快递-哈尔滨结网 结网依兰镇物流|货运|快递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依兰镇物流|依兰镇货运|依兰镇快递信息。查找依兰镇物流|依兰镇货运|依兰镇快递等物流|货运|快递信息,请到结网依兰镇... |
依兰镇花店_吉林延边延吉市依兰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鲜花配送店,鲜花店加盟区域中的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是由原兴安乡、烟集乡、依兰镇三个乡镇合并组成的。全镇下辖区29个行政村,一个农场,... |
【依兰镇分类信息】依兰镇免费发布信息-依兰镇红百度RedBaidu... 红百度redbaidu依兰镇分类信息网,为你提供房产、车辆、招工、兼职、黄页等海量依兰镇分类信息,满足您不同的依兰镇免费发布信息需求。依兰镇红百度redbaidu,最好的... |
依兰镇新农村视窗 依兰镇新农村建设视窗 依兰镇新农村建设魅力... 延吉市依兰镇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延吉市依兰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民生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结合实情,因地制宜,灵活操作,解决老百姓最关心、... |
依兰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良种牛登记信息>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依兰镇... |
依兰镇卫生院-育儿资讯-育儿网 依兰镇卫生院,依兰镇卫生院院长:玄常旭联系电话:0433-2592109邮编:133004地址...欢迎来到我们依兰镇卫生院 依兰镇卫生院 院长:玄常旭 联系电话:0433-2592109 ... |
依兰县依兰镇马大小学_小学 依兰县依兰镇马大小学,依兰县依兰镇马大小学联系电话:7286548通信地址: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马大邮政编码:154800...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_依兰镇中心医院兴安门诊(延吉)_地址_百度地图... 依兰镇中心医院兴安门诊(延吉)详细信息:类别:兴趣点-医疗-综合医院-其他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北大街 电话:(0433)2651075... |
延吉依兰镇被列入吉林省“十强镇”-延边新闻网 延吉依兰镇被列入吉林省“十强镇”,...延吉市依兰镇被列入吉林省“十强镇”秦俑摄“十强镇”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改革试点镇,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