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风俗:“送祝米”,新生娃娃满月时,外婆家邀请亲朋好友准备鸡、鸭、鸡蛋、红塘、衣帽等物品到女儿婆家祝贺。女儿婆家备酒宴招待外婆家来客及远亲近邻,也叫“请汤客”。“婚俗”,旧时的婚礼程序是:查家→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现今婚礼程序比较灵活,多数只过礼、迎亲、回门,少数则只举行迎亲仪式,别的过程全免。“葬俗”,一般分为三步处理:装棺→抬人(也称发送)→扶山。 农村经济:2003年,省级工业园区落户研和,研和镇党委、政府围绕“工业强镇”的战略目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钢铁、有色金属加工及物流、仓储等大型企业的建设生产,使工业经济成为本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254731万元。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7.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地方财政收入4159万元,同比增32.95%;地方财政支出2055万元,同比增10.6%。全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365万元,比年初增16.4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153万元,比年初增长24.1%,人均储蓄金额6763元。该镇主要工业产品有:生铁、钢坯、钢材、焊管、水泥、塑钢型材等。农特产品有:板栗、梨、杨梅、葡萄、烟叶、食用菌等。 新农村建设:镇党委、政府确定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以自身角色定位,以群众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长期性工作。在试点村建设中,研和街以加快旧村改造为契机,用小宗地拍卖、区位优势竞价、引入开发商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不等不靠,提前进行项目建设。南厂洪水塘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体育活动场地安装了体育活动器材,新建党员活动室、文化室、修缮广播室,建设农贸市场、标准垃圾房、标准公厕,自建村内支道2456㎡。 农村经济: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39195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一产业完成12475万元,比上年增长3.75%,二产业完成272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4.8%,三产业完成54178万元,比上年减少11.57%,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是13:64:23。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9.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59万元,同比增32.9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研和镇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化建设统领“十一五”规划,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产兴镇,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战略。农业按照按照“稳定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扩大优化林果业、大力发展烤烟支柱产业”的思路,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6年,全镇经济林果面积15753亩,全年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为52:48,全镇水利化程度达到87.7%,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24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6.86%。工业以钢铁项目建设为龙头,形成产业群体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目前,钢铁行业已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仓储、物流业正在发展壮大中。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来推动三产业的发展,兴建了欣裕大街、福兴路、秀溪路、虎山路南段,彻底改造研兴街;投资150多万元实施了城镇亮化、绿化工程,委托开发商开发欣裕小区,目前,商业住宅区开发初具规模,路边经济自成一体,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全镇餐饮、汽修、小五金加工、汽车运输及其它社会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全镇农村拥有住宅面积196万多平方米,人均拥有47.18平方米,全镇农村有13212户拥有彩电,拥有汽车874辆,拥有拖拉机285台,拥有摩托车3392辆,安装固定电话和拥有手机农户10123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000余户。研和镇现有农村劳动力25858人,从事农、林、牧、渔的16196人,从事二、三产业的9662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的建立,农民耕地日益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成了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2004年,镇政府在全市乡镇中率先成立职业中介机构(研兴职业介绍所、研和镇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所)。现已向玉溪新兴钢铁公司等企业职介代理1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研和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对农村劳动力,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2005年起,镇政府出资对择业观念陈旧、技能单一、学历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每年开展以就业政策、消防、安全、技能、法律、环保等方面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期8—15天。从2006年起,镇政府出资,对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补助200元培训鉴定费。凡自愿上职业学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镇政府出资解决每年的学宿费,直至毕业。对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期培训;对不再上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开展为期3年的学历技能教育;2006年,全镇开办中短期培训班7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35人,解决241名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学宿费,到农职院、二职中进行为期三年的学历技能教育。通过政府引导、中介搭桥,2006年,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30人。 民风民俗:1、少数民族:研和镇少数民族有彝、哈尼、白、回等民族,彝族是研和镇内人口仅次于汉族的少数民族,也是研和镇唯一的世居少数民族。研和彝族主要聚居在可官村委会的小密罗自然村和玉屏村委会的冷水塘、玉屏、小河、黑泥等自然村。《元史地理志》和《新纂云南通志·地理考》、《仁志》等书所载:后晋天福三年(938),研和属“大理国”迤东诸蛮三十七部之步雄部(今江川)。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立境内为研和百户所,么些徒蛮步雄部龙插氏族据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撤百户所立研和县,龙插氏据域。步雄、龙插均为研和彝族早期部族的称谓,这些称谓的出现至今也有八百年的历史。研和镇彝族人口,2007年443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85%。研和彝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又都会讲汉话。如今,小密罗村的彝族,在本村或与同族交往,主要讲彝话,外出则以汉话相对答。每年阴历6月24日是彝族传统火把节,彝族人民身穿民族服装,点篝火,跳乐(彝族舞蹈)。彝族原来多住坝区,明代沐英“平滇”,兵临玉溪屯垦,大部分彝族陆续移居山区,过着“依山结茅而居”的生活。 |
玉溪市研和镇计划生育工作站|医院-多多育儿网 玉溪市研和镇计划生育工作站,医院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玉溪市研和镇计划生育工作站 玉溪市研和镇计划生育工作站 ... |
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有什么村?_待解决问题_搜狗问答 我就是研和人,是有这么个村子,具体位置在中村往哨坡方向200M左右,以前路过倒是见过一个隧道,由于离家有几个月啦,具体情况就不清楚啦~如要参与问答产品讨论,... |
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秀溪小学_小学 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秀溪小学,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秀溪小学联系电话:2997044通信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8组邮政编码:653106... |
研和镇-云南文化交流网 联系电话:0871-6066698` 研和镇-云南文化交流网... |
乡镇概况 研和镇-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人口自然增长率11.3编,人口密度320 人/平方公里。行政区划9个办事处,82个农业社,55个自 然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研和镇研新西街 中共镇党委书记张绍会.lJ书记.... |
研和镇其他文教休闲-玉溪结网 结网研和镇其他文教休闲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研和镇其他文教休闲信息。查找研和镇其他文教休闲等其他文教休闲信息,请到结网研和镇其他文教休闲频道。... |
研和镇搬家运输|研和镇搬家运输公司-玉溪结网 结网研和镇搬家运输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研和镇搬家运输|研和镇搬家运输公司信息。查找研和镇搬家运输,研和镇搬家运输公司等搬家运输信息,请到结网研和镇搬家运输频道... |
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东山小学-育儿网 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东山小学,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东山小学<br>法人代表:徐汝从...法人代表:徐汝从 联系电话:2993552 通信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3组 ... |
研和镇-红塔区-玉溪市-云南省-行政区域网 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区划代码:530402105000 研和镇... |
企业黄页网--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中国企业黄页网免费为您发布中国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资料;公司产品、公司介绍、地址、电话、联系人及电子地图等。收集企业信息。打造... |
研和镇个人黄页网--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研和镇 个人黄页网研和镇 中国地区目录 研和镇 研和镇个人黄页网--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研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