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全镇有耕地62989.05亩,人均占有耕地1.04亩,2007年,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着力抓好产业培植。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推广良种7.62万斤,规划完成综合配套措施2万多亩,其中四配套9369亩,三配套10415亩,水稻917亩,实施县镇样板2452亩,其中县样板1350亩。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规划完成烤烟种植4000亩,其中省基地烟1250亩,截止9月25日,完成烤烟收购35.47万公斤,占任务数的70.94%,其中上等烟12.42万公斤,占收购数的35.02%,中等烟18.47万公斤,占收购数的52.08%,目前库存6.5万公斤,估计未烤烟叶4.5万公斤;规划种植洋芋13374亩,反季蔬菜3319亩,其中向家湾新农村示范点引进种植优质蔬菜300亩,大棚2.4亩;高规格种植土瓜1774亩,其中基地样板1000亩;完成魔芋种植7867亩,其中连片示范种植1000亩;引进种植雪莲果2亩,西瓜20亩,蚕桑287亩,优质核桃300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余人。三是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紧紧围绕“种、料、管、防”四个环节,淘汰劣质公牛78头,实施黄牛冻精改良125窝(次),完成生猪杂交550窝(次),上半年完成畜禽存栏71715只(头、匹),出栏畜禽29185只(头、匹),实现肉蛋产量1609.1吨,产值达1294.52万元,完成青绿饲料种植7240亩,推广青贮饲料1630吨,混合饲料1740吨,浓缩饲料13.5吨,添加剂2.8吨。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毛坪、洛泽河、龙潭等村铅、锌等金属矿品位高,已探明储量为18.5万金属吨。发路、簸迤、仓盈、大寨、龙潭、太坪、笋叶等村煤炭资源丰富,特别是发路村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的优质无烟煤现已探明储量为360万吨,远景储量为7600万吨。全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为主,龙潭坝子盛产的“龙潭米”以质优、清香久负盛名。粮烟综合示范区仓盈、簸迤、献鸡三个村烤烟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量突破67万斤,产值达96万余元,收购均价名列全县前矛。河谷经济林果区雄快、岭东、毛坪等村土瓜、椪柑、柑橘、樱桃等水果种植历史悠久,畅销省内外。二半山粮林区虎丘、大寨、龙潭、太坪、发路等村魔芋、花椒产量大,核桃、板栗已初步形成市场。虎丘、大寨、龙潭、太坪上半村和笋叶村高寒畜牧区牧草地近万亩,畜牧业产业发展潜力大。境内洛泽河矿冶加工基地为推进全镇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注入新的活力,龙潭村向家湾新农村示范点成功创建经验、昭彝公路万亩核桃长廊的启动实施,为加快洛泽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位置:洛泽河位于东经104°28′38″—104°35′35″,北纬27°41′45″—27°52′45″之间,彝良县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毛坪集镇距离县城11公里,是省、市进入彝良的南大门。东邻本县龙街、奎香两乡镇,南与贵州威宁石门、云贵两乡接壤,西与昭阳区盘河、北闸、小龙洞等乡镇相界,北靠本县角奎镇。最高海拔2780米,最底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国土面积296.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595亩,退耕还林林8843亩,林地129289.9亩,荒山荒坡8000亩,牧草地900亩。年平均气温16℃,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5℃,年日照时数1080小时,天霜期305天左右,是一个集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立体气候突出,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 基础设施:“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洛泽河镇加大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毛坪、龙潭两个集镇硬化亮化工程,随着集镇人口的增加,毛坪、彝河、龙潭三个集镇农产品流通市场扩大,簸迤集镇大牲畜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原昭彝公路、新建昭彝公路、内昆铁路分别过境53公里、30.867公里和23.15公里,全镇有乡村公路9条,村社公路32条,里程达107.37公里,覆盖13个村102个村民小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的目标,社通达率34.4%;有机动车辆465辆,其中货运车197辆,客运车50辆,电三轮108辆,摩托33辆,其它车辆55辆。2006年投资196万元,完成仓盈村烟水配套工程,启动实施献鸡、簸迤两村烟水配套工程,烟区灌溉问题将得到缓解。2005—2006年完成洛泽河、仓盈、毛坪、雄块4个村50余个村民小组农网改造,毛坪集镇,发路、岭东2村农网改造正在实施,部分农户生产生活用电质量有所提高。2007年板桥电站、龙潭三级电站、龙潭堰电站基础工程正在建设中,2008年3座新建电站竣工投产。 基层组织:洛泽河镇有基层党总支(支部)25个,其中农村党总支13个,企业支部1个,有党员1147人,其中农村党员679人,占59.1%,企业党员11人,占0.09%,妇女党员197人,占17%,少数民族党员165人,占14.3%,60岁以上党员264人,占23.01%,25岁以下党员157人,占13.6%,预备党员25人,党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9人,占0.4%,中专及高中254人,占22.14%,初中373人,占32.5%,文盲党员271人,占23.6%。2007年镇党委在所属13个农村党总支无职党员中广泛开展“设岗定责、五星联创”主题活动,结合农村党员弱化倾向,为了调动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村13个农村支部开展“设岗定责、星旗联创”活动,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以支部为单位,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各支部总体上设置了“政策宣传岗、经济帮带岗、村务监督岗、科技推广岗、扶贫帮困岗、信息传递岗、小康建设示范岗、文化新风倡导岗,遵纪守法岗”10个岗位,同时按照党支部“五个好”的标准,民民主评议产生“宗旨星、团结星、遵纪星、正气星、义务星、参政议政星、致富星、文明星、形象星”根据党员得星情况,民主评议推荐产生“红旗党小组”,为在党员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