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杂粮产业:环县种植各类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品质独特。每年种植的荞麦、糜子、谷子、玉米、绿豆、豌豆、燕麦、苦荞等小杂粮达20种,面积30万亩左右,总产在300万公斤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保健和绿色食品著称的荞麦、燕麦、谷子等小杂粮开发前景愈加广阔。环县荞麦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所含的“芦丁”和“烟酸”,是治疗高血压的辅助剂,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小米含有多种脂肪酸、维生素,有养肾健胃、消渴利便的作用;豌豆、扁豆、小绿豆、小红豆等豆类杂粮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0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清热解毒,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基于上述认识,环县提出了“压夏扩秋,压主扩杂”的新思路,把小杂粮当作特色产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组织实施。第一步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加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在土地广阔的县北部,夏秋作物面积由原来的6:4调整到4:6,其中小杂粮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50%。1999年至2001年,环县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由于采取了决战小秋、决战小杂粮的补救措施,全县三年累计种植的230万亩小杂粮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平均亩产在100公斤以上,有效地遏制了粮食减产和农村经济下滑的局势。大旱之年,小杂粮丰收的事实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于是,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实施百万亩小杂粮工程这一宏伟目标。为使工程顺利进行,县上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在当地适种的优良品种,从小块试种到大田推广,抽组农技人员进大田进行技术指导,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抓落实,及早联系销路。2002年由于天帮忙、人努力,100万亩小杂粮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均增收225元。小杂粮丰收不仅满足了农民的粮囤子,而且促使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走出土地,成为运销户,既方便了群众,又成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领头人。为使小杂粮产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县上走的第二步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兴办小杂粮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已建成的企业有年产1500吨“甜龙牌”荞面系列产品的甜水飞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50吨“荞花牌”食醋、荞挂面系列产品的环县欣荣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50吨“雨林牌”豌豆粉系列产品的环县鑫泰杂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0吨“百一牌”黄酒、白酒系列产品的甘肃百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五谷牌”杂粮产品的长丰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办小型加工厂100户,年加工小杂粮3050吨,完成产值1714万元,销售收入1671万元,实现利润155.8万元,上缴税金71万元。生产的荞麦精粉、荞挂面、荞香酥、荞面凉皮、豌豆粉、小米、小绿豆、黄酒、白酒等9个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小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产业基地的形成,帮助农民实现了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架起了农户与市场连通的桥梁,为农业结构调整开拓了广阔的空间。2003年,环县继续在小杂粮产业开发上做文章,种植面积100万亩,人均3亩,预计总产量1.3亿公斤,可为农民人均增收230元。曲子、木钵、洪德、毛井四乡镇已建立小杂粮绿色产品生产基地222.5亩,全部采用农家肥种植,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田推广,力争年底通过绿色认证。 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位于洪德乡河连湾村,距县城25公里,1936年7月至1937年4月中共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1936年11月18日晚,周恩来、彭德怀、肖劲光、赖传珠、陈赓在这里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下辖赤安、华池、环县、曲子、定边、固北、豫旺、豫海等18个县,时任省委书记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马锡五带领这里的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63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县政府修建“中共陕甘宁省委、陕甘宁省政府旧址”青石纪念碑一座。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75万元,新建了革命文物展厅,李富春、马锡五故居、纪念碑等景点和仿古门面。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红色旅游景点。 灵武台公园:灵武台公园位于县城北关,是依托宋代砖塔、灵武古台、宋城墙、烽火台等遗迹和灵武庙规划修建的县城综合性公园。2006年实施了380万元的一期工程,建成了仿古(宋)牌楼、八卦平台、塔台护坡、登山踏步、艺术花梯等景点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形成了旅游观光景观,目前已对游人开放。 文化考古:周汉古墓出珍品:庆阳是周人的发祥地之一,人皆知之。《庆阳县志》周祖遗陵记载:“周祖遗陵在县城东山,相传为周祖不穴出之陵墓”。明代大诗人李梦阳在其《秋怀》一诗中也称赞曰:“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穴出坟。”但是,环县是否周人的发祥地之一,还不为人所知。自从曲子镇周代古墓挖掘出大量文物,才证实环县确是周人的发祥地之一。位于环县曲子镇双城南侧的马莲台和南庄的台地上,东靠山麓,西至台边,南临马莲沟,北接古城,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80米的区域之间,有一周、汉时期的古墓群,现已暴露于地表的有墓葬、灰坑和灰层。灰层厚度达1米左右。此墓葬区较为宏大,墓区内已发掘较为完整的瓮棺、瓦棺葬各1处,砖墓葬3处。现已发掘出西周时期的泥质灰陶豆、甑、罐、铜鼎、铜鬲及灰陶鬲残体碎片等文物多件;汉代的灰陶罐、盆、甑、灶、茧型壶和绳纹瓦等文物多件。1975年4月,又在周、汉古墓群南部毗邻的五里桥发现一座汉代砖墓,从中获取一批青铜器,有铜鼎、铜釜甑、博山炉、焦斗,另有陶猪、陶狗各1件。周、汉青铜器,其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制作工艺精致,堪称环县境内青铜器之珍品,如:西周铜鬲,呈三足若袋状,腹部外突,内腔呈椭圆体,两耳对称,通高14cm,口径14cm,是环县出土周代最完整的青铜器之一,为国家二级文物。西周铜鼎,三足呈圆柱形,口面圆形,内壁稍薄,无纹饰,双直耳(一耳残缺),足高8.5cm,通高26cm,口径17cm,是环县又一西周文物珍品,亦为国家二级文物。汉代铜鼎,为三足带盖,口径16cm,通高16cm,足高6.5cm,无纹饰,盖上有三个马蹄形环扣,分开可作为一个完整的盘形器。其造形别致精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铜鼎、鬲的用途,一般是:大者用于“礼器”,小者用于“食器”或称“炊器”。亦有礼、食兼用者。汉代铜釜甑,分釜、甑两层,通高28cm,釜口径25.5cm,上下层用途分明,腹部有两个马蹄形扣。其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是保存完好的青铜器精品之一。周、汉古墓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是研究环县在周、汉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活动的重要文物资料。曲子双城在明代以前就有一故城遗迹,旧《环县志》载,明永乐初征西将军何福筑曲子城时,亦记载此地以前有故城遗迹。此城建于何时,现已难以考查。但从曲子双城周、汉古墓群的出土文物和故城遗迹来看,它们同处于一地,这说明曲子双城一带至少从西周至汉代的近千年时间里,一直有先民在这里生存居住。周代,曲子双城已是周人支脉的一个部落居住地。从周人墓葬的随葬品不难看出,珍贵的铜鬲、铜鼎,绝非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庭所有。当时能有这种随葬品的,只少是一个较为尊贵的族人首领。再从青铜器的做工造型来看,当时周人的青铜器制造业已相当发达,工艺也很先进,说明环县周人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活动已相当文明进步。既然这里有周人先民的墓葬,更说明环县是周人的发祥地之一。汉代,环县的墓葬遗址更为丰富。仅从曲子镇沿环江而上至甜水镇,汉墓群遗址就有5处之多。出土文物更为丰富,是研究环县汉代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料。 经济发展: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环县历来是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全县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半农半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草畜、洋芋、小杂粮三大特色产业,壮大油料、药材、苗木、果杏、黄花、花椒等区域优势产业;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快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三项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
【环县生活服务-分类信息】-品牌互动网 环县分类信息网为您提供环县生活服务信息,广告服务。免费发布查看本地分类信息,找男友,找女友,家政服务,住宅租售,ktv招聘,汽车租赁,摩托车。... |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电子地图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电子地图...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卫星地图、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电子地图、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旅游地图,地图加载中.请稍候... |
环县 环县 数字庆阳数字甘肃数字中国数字地球中国城镇社区中国新农村申请超级自主网站 当前位置:庆阳市环县 行业门户网站导航庆阳市环县 乡镇村(社区)门户网站导航... |
环县二手车-环县二手汽车|环县二手车网|环县二手车交易市场|... 环县二手车,环县二手车网是环县地区最完善的二手车交易网站和二手车信息平台,提供:环县二手汽车,环县2手车交易市场信息,环县二手车交易市场,环县2手车市场价格,二手... |
环县人才网-环县人才招聘信息 环县人才网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专业的环县人才招聘服务,环县人才网专注于环县地区招聘求职事业,每天提供大量招聘求职信息,欢迎使用免费的环县人才网!... |
环县地图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军主力集结隐蔽于甘萧环县以北的山城堡地区待机。当胡宗南的78师侵占山城堡.当时,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整整覆盖了左权住处的一面墙壁。... |
环县人才网_环县招聘网_环县人才网招聘信息-168人才网 环县人才网、环县招聘网是环县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为环县人才提供环县最新招聘信息,为环县企业提供环县人才简历,在环县招聘人才找工作,就选▇█环县168人才网█▇... |
甘肃环县北部地区探明一大油田 储量超过1亿吨_财经_凤凰网 2010年12月13日...甘肃环县北部地区探明一大油田 储量超过1亿吨.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之声最新消息.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宣布.在甘肃环县北部地区... |
甘肃省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皮影 香包 剪纸 刺绣 ... 甘肃省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皮影 香包 剪纸 刺绣 饰品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By 甘肃省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
环县仪器仪表-公司产品选购服务中心甘肃骏凯 甘肃骏凯支持环县仪器仪表发展,为了方便环县仪器仪表用户选购产品,中国骏凯环县仪器仪表为您提供质量有保证的仪器仪表。... |
甘肃环县油田能给甘肃带来什么好处 我今年十九周岁,作为环县长庆油田的一名勘探工人,深受感受,我们环县是一个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我希望我们的县政府领导能为百姓着想,从大局出发,现在的信息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