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况:古城乡位于颍上县城北部15.5公里处,东临谢桥镇,西靠江口镇,南至颍河与黄桥镇交接,北到济河与陈桥镇为邻。全乡总面积57.2平方公里,耕地48750亩,辖19个行政村,113个自然庄,8976户,38426口人,全系汉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刘庄煤矿的开发建设,古城正逐步成为颍上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济发展:古城乡是洛阳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经过全乡近4万名群众努力圆满完成了征地、拆迁、补偿、环境协调、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任务,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处处一派热火朝天、塔吊林立的喜人景象,新区秀丽形象初步显现。截止2005年5月,开元大道、王城大道、体育大道、政府东路、政府西路、大学路、瀛洲路、英才路、景观大道等30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先后完成2000万余亩征地任务,陈李寨、小寨、夜叉磨、杨庄、孙庄、范滩、八里凹、老贯庄等13个村3000余户民宅、60余家企业拆迁完毕;河科大、工业高专、洛阳大学等大专院校一期工程已竣工。古城卫生事业10年来又有了较大发展,乡卫生院通过改扩建,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街道个体诊所随处可见,方便了群众就医,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近年来,古城乡先后被授予“洛阳市文明单位”、“洛阳市治安模范乡”、“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洛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市级五好党委”等荣誉称号,经济实力逐年上升,2004年位居全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17名,比2003年的25名提升了8个位次,成为洛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星乡镇。 经济发展:县乡主公路--威曹公路已于2004年6月全面油铺。北部山区气候相对冷凉,是黄芪、党参、甘草等药材的适宜栽培区。所产药材因药物含量高、药用价值好而远销安徽亳州、广东等大中城市。全乡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人均药材收入达到100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型产业逐年增加,全乡现有果园面积9093亩,洋芋种植面积3000亩,订单蔬菜面积300亩。养殖业继续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在现有160座暖棚式牛舍的基础上,从外地引进优良秦川牛50头,使上程村牛饲养量达900头。并积极发展养牛重点社6个,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古城乡乡镇企业发突飞猛进,1998年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46家,从业人员6025人,固家资产总值15000万元,其中有投资500万元的清丰县第一玉米淀粉厂,200万元的中原兽药厂,200万元的古城有机肥料厂等,其主导产品玉米淀粉,氯化胆碱,有机肥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全乡畜牧养殖业十分发达,蛋鸡饲养量常年保持在200万只,禽蛋产品远销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全乡蛋鸡饲养专业村达12个,专业户达1580户,是豫东北部重要的蛋鸡生产基地乡,199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畜牧养殖产业化先进乡镇"。古城乡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线电视,境内公路贯穿全境,南与107国道相连.全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达到160公里.通信光缆覆盖全乡,可开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全乡电话装机总量达到1000多部,1996年乡卫生院被卫生部门授一级甲等卫生院,1999年,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农村高低压电网改造. 经济发展:古城乡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南北多种作物生长,现已建成小麦育种基地,花生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等高科技农业开发基地,每年培育小麦2500吨,年产花生2833吨,畜禽250万只。古城乡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工富农,现已形成了以永新面粉厂为龙头的靖宇面粉公司,年生产面粉2万多吨,面粉广销湖北、东北等省,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以及新世纪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掺量粉煤灰墙体砖,豫南非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白云石粉,莹石粉等一批乡镇企业的产品,广销周围各县市。以龙华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殖业,年出栏肉鸡100多万只,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世行肉牛育肥厂为龙头的肉牛养殖业,年出栏肉牛i000多头,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古城乡经济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