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建设:由于绵延高山和湍急大江的阻隔,长期以来这里的交通、通信条件很差。2004年10月1日,独龙江乡终于开通了移动电话,这是目前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信工具。但是,直到2009年5月底以前,这里的通讯设施仅能容纳18部手机同时通话。同年5月底,随着第7座移动通信基塔的建成使用,目前已经能够容纳42部手机同时通话,独龙江人已经感到前所未有的方便。在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的孔目村,已经有了第一家移动电信营业厅。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兴建了一所初级中学,不断巩固了九年义务教育,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一九九九年十月开通了贡山县城至独龙江全距96公里的乡村公路,国家主席江泽民并为独龙江公路提词:“建设好独龙江公路,促进怒江经济发展”。2000年独龙江开通了移动电话,基本解决了独龙族人民信息闭塞的问题。独龙江乡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每年仍有6个月是大雪封山,只能用电话与外界沟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变。独龙江乡大多是原始森林,是动植物基因库,可供科学家进行探索和研究。 民俗:在中国云南省雄奇险峻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雪山的莽莽林海间,奔腾着一条碧玉般美丽的独龙江。江畔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聚居着4200多名独龙族同胞,这是中国人口不到8000人的独龙族的最大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是中国人口最最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5817人,主要居住在滇西北边陲的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江乡。这里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在最高海拔为5128米的高黎贡山和最高海拔为4934米的担当力卡山之间,独龙江犹如一条永不疲倦的银色巨龙,自北向南咆哮而过,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独龙族人民就在独龙江两岸繁衍生息。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独龙族同胞所在地区的社会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靠竹、木工具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靠采集和渔猎添补家用,靠“刻木结绳记事,鸟语花开辨时节”。独龙族同胞没有姓氏、没有族称,他们以地名为姓氏,以在家中的排行为名。他们不但被称为“俅人”、“俅夷”、“野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而且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口很少而经常受到周边民族的奴役和欺侮,长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烧杀抢掠的悲惨生活。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独龙族的上层人士时根据独龙族同胞的意愿,亲自给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深山峡谷中的这一民族取名为“独龙族”。从此,独龙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族称。但由于长期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从独龙江地区通往外界只有一条简易的人马驿道,而且这条驿道一年当中半年以上的时间处于大雪封山期,因此,从这条路走出去的学生因受不了思乡之苦和长途跋涉之累,出去后没多久就一个个回到独龙江。千百年来,长期定格在独龙族同胞脑海里的是皑皑雪山和莽莽林海。一直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落后成了这个地方的代名词。 简介:独龙江乡地区处中国著名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北纬27°31′~28°24′,东经98°08′~98°30′,整个区域面积为1997.3平方公里,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91.7公里,人口密度为2.04人/平方公里,东以最高峰5128米的高黎贡山与怒江并连,西以最高峰4934米的担当力卡山与缅甸毗连,北以海拔高于3200米的西藏高原相连并与印度相近,国境线长97.3公里,境内有37号至43号7个界桩。这里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形成封闭式的地理环境。每年从12月至翌年6月间,大雪封山长达半年之久。此时交通隔断,一切行人断绝,独龙江乡完全处于与世隔离的状态。同时独龙江乡历年来时有雪灾发生,地质灾害严重。一旦发生灾情,该乡抢险救灾工作点多面广、里程长,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地理: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三江并流共同孕育了数千年的“江边文化”。独龙江乡位于“三江并流”风景区内,自“三江并流”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后,这里日益受到世界关注。但由于地处偏远,自古以来,生活在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同胞与外界联系很少。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个作为中国56个民族成员之一的独龙族兄弟的生活,多次要求尽快解决独龙江乡的交通、通讯问题。自1999年独龙江乡公路开通后,如何解决当地通讯的问题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而云南移动因为其优质的网络质量、先进的通信技术等,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成为惟一担负通信建设任务的电信运营企业,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对通讯的要求。 教育文化:1953年,当时的丽江专署给贡山县分配了15名教师,并在独龙江乡开办了第一所学校,当年共招收了5个班63名学生,占当时独龙族适龄儿童的比例不到4%,这就是独龙族有史以来第一批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在独龙族的教育史上起着里程碑的作用。1956年,又在独龙江乡的巴坡、献九当和龙元三个村委会新建了三所小学,直到1959年,独龙江乡一共有5所小学,教职工12人。1968年至1969年,独龙江乡的办学规模空前发展,一共有16所小学,教职工达到了28人,在校学生达490人。尽管这些学生在适龄儿童中的比例已经接近30%,但这些学生小学毕业后只有极少数人能到山外继续求学,有的学生即使到了山外也因语言障碍和气候不适等原因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弃学回家。独龙江乡是国家级扶贫攻坚乡,教育教学设施非常落后。2004年,贡山县委、县人民政府针对贡山县地广人稀、山高坡陡、居住分散、校点布局不合理、办学形不成规模,教育资源得不到很好利用的实际,决定“撤并部分教学点,实行集中办学,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2006年,在独龙江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为独龙江地区的初中生就近入学、提高入学率和控制辍学率提供了保证。独龙江乡党委政府于1995年制定了《贡山县独龙江乡扫除青壮年文盲实施办法》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主任的独龙江乡扫盲领导小组,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方针,在全乡6个村委会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扫盲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青壮年人口总数达2677人,其中:农业人口2492人,非农业人口185人,非文盲率为97.68%。2007年,15周岁人口95人,其中受完初等教育人数93人,非文盲率100%。历年来脱盲人员共计710人。全乡青壮年人口中有剩余文盲75人(不含丧失学习能力的人员13人),文盲率降到2.4%。在扫盲工作中,独龙江乡还结合实际情况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班,2006年全乡累计科技培训3期,受培训人数1200人次,为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
独龙江乡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江乡地处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交界结合部,全乡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国境线长91.7千米,是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全乡辖六个行政村,42个... |
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怒江结网 提供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企业自助建站、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企业营销服务、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企业业务管理、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企业在线建站、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企业... |
独龙江乡-云南文化交流网 独龙江乡 文化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关于独龙江乡 点击排行榜... |
[云南]电力电信部门积极推进怒江独龙江乡整乡推进帮扶工作--... 2011年01月02日...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云南]电力电信部门积极推进怒江独龙江乡整乡推进帮扶工作... |
独龙江乡孔当村寻访纹面女 独龙江乡孔当村寻访纹面女 这个小组的背包的也喜欢去.一个人旅行(37486)一起去旅行(61736)独自去远方(44419)你住过的国际青年旅舍(34728)旅行指南Travel ... |
怒江州独龙江乡行政地图 该行政村隶属贡山县独龙江乡,地处独龙江乡北边,距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 10公里,到乡道路为通路,交通方便,距县106公里。东邻孔当村,南邻孔当,西邻缅甸,北邻龙元...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文章来源:云南省怒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 发布人:乡管理员 独龙乡录属于贡山县,距县城96公里,由于半年雪封山,交通不方便,现有农户943户,... |
独龙江乡_论文下载 【摘要】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深入到独龙江乡调研时强调: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具有十分... |
独龙江_独龙江乡图片_图片百科 独龙江_独龙江乡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图片标题独龙江 所属词条独龙江乡[进入词条][进入独龙江乡维吧]图片尺寸... |
独龙江乡、村信息导航 独龙江乡、村信息导航 独龙江乡、村信息导航 信息导航 地方关键词导航申请下列关键词链接 独龙江乡 申请>孔当村 申请>孟当村... |
云南怒江部分地区暴雨成灾 独龙江乡电力中断_大众网 2011年03月23日...此次强降雨导致独龙江乡农业、畜牧业方面受灾严重,灾情正在统计中。贡山独龙族怒 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地处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交界结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