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条件:辖区内山高坡陡沟深,农业基础较差。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洋芋、红薯、豆类次之,2000年以来,我镇大力实施“药业兴镇”战略,按照“兴药、扩经、优果、强牧”的发展思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以薯芋、连翘、二花、五味子、柴胡、黄芩为主导产业,全镇种植药材5300亩,新增薯芋2800亩,花椒、杜仲基地1000亩,分布湾坪、阳坡、柳山坡等村。农业生产巩固洋芋、玉米三项技术的基础上,推广垄沟种植技术,全年夏季产量830吨,粮经比稳定调整到4:6,果业生产、结合退耕还林、扩大核桃、板栗、花椒、杜仲产业建园规模,产业建园板栗1000亩,经济林科管1500亩,良种嫁接改造3万株,退耕地、新造林1000亩。畜牧生产按照“稳定猪、改良牛、发展羊”的调整思想,突出畜禽品种改良,发展布尔山羊400只,生猪存栏5300只。基本实现户均两头商品畜,据统计2002年全年生产总值2452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150万元,增长4.6%、二产业增长镇617万元,增长2.l%,三产业685万元,增长12.6%,可支配收入1229.25万元,人均纯收入1100元,土特产品:核桃、板栗、柿饼、腊肉。长沟镇位于北京市西南,坐落于华北平原、燕山脚下,属丘陵岗台地质,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境内有南、北泉水河两条主要河流,特别是发源于镇内西北山脚下的北泉水河,流经全镇,总长6千米,泉水年流量近2000万立方米。长沟镇地下矿藏丰富。坟庄、东甘池、沿村三村地下的“草灰”资源,以其开发成本低、储藏量大、稀有而著称;白云石因洁白如雪而响誉全国;大理石与“大石窝”汉白玉,邻里一脉,声誉海内外;长沟稀土、硅石矿床也都蕴藏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历史:长沟美,美在胜泉水。区位优越,三水交汇,地蕴富足,泉涌不竭。长沟这座京畿古镇,承天霖而接地露,饱含着“京西南第一水乡”的神韵。古时东部圣水河抚其首、西部拒马河挽其身,两条水势俱旺的幽燕古河,拥抱长沟于怀,而后汇聚于南部涿州,奔腾东去。大地理环境构成了黄金三角,穿境而过两条泉水河,又一路欢歌,以坚韧不拔的气节,更唱出了“鱼米之乡”的千古绝唱。稻谷飘香扑鼻可闻,荷花绽放双目尽览,三季绿茵裹身,冬季河流氤氲。难怪250年前郁郁寡欢的清乾隆皇帝,拜谒西陵驻跸长沟时,便留下了“高低土脉皆含润,历览吾心略为宽”的感叹。悠久纳金,钟灵毓秀。良好的地缘优势使这座古镇成为五朝畿辅之地,尽得人杰地灵真谛。盛世修志,志者著书。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长沟镇以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抢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瞻眼光,在实施“水乡战略”的富民政策中,组织人力、财力开展了一项可彪史页的文化工程:搜集、整理、考据史料,并实地勘察走访,编辑出版了《京畿古镇长沟》一书。这部书以搜经寻典的手法,切入历史遗存在长沟的人文景观这个层面,力图客观、真实、全面地托出“历史上的长沟”面貌,它为系统、深入了解长沟,无疑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史料大全。从这个意义说,《京畿古镇长沟》一书,为我们启开了尘封千年的历史窗口。这是一项工程,也是一项善举。长沟,从千古尘埃中走来。夹裹着沧海桑田的雄浑,披沥着日月星辰的灵秀。顾青翠于往昔,睹旖旎于近前。春夏秋冬的交替,云卷云舒的洗礼,悠古岁月梳理出她斗转星移的容貌,却永恒着她令人青睐的靓丽。天工造物,风月无边,祖国山川锦绣的大花园,镶嵌着长沟这道精灵的北国山水。 自然风光:长沟地区气候与全区大的气候并无特殊差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1.6℃;年平均降水量为602.5毫米;冬天和春季刮偏北和西北风,夏季多行西南和偏南风;全年无霜期为191天。在享受大自然斗转星移、时令交替中,人们也不断丰富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智慧,给四季的轮回运转增加着人文气息。长沟地区四季特征鲜明,人体感应是春天爽、夏天炎、秋天凉、冬天寒。先人通过观察气象变化而发现的二十四节气是认识自然的智慧精萃。作为季节转化的标志,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千古不灭的指导作用。立春:标志着春天的来临;雨水:冬春交节雨水增多;惊蛰:春雷乍响万物萌动;春分:白昼与黑夜时间等长,恰在春天中期;清明:春光明媚,天气晴朗;谷雨:雨水显著增多,作物茁壮生长;立夏:表示夏天的开始;小满:麦类夏熟作物丰满起来;芒种:麦类有芒该收割,秋季作物应赶快下种;夏至:表示盛夏来临,白天达到最长时将渐短;小暑:夏至以后天气炎热;大暑:天气更为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立秋:秋天来临;处暑:炎热结束了,气温将逐渐下降;白露: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份可以结成露珠了;秋分:白天黑夜等长,恰在秋天中期;寒露:天气更凉了,雨水也凉了;霜降:开始降霜;立冬:冬天的开始;小雪、大雪:下雪季节;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到了,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春季,万物竞化、生气升腾的季节。和平原区域一样,长沟地区在“春打六九头”的4月6日迈入春季,开始“一年之季在于春”的谋划和耕耘,直到5月25日结束,以勃勃生机迎接茂盛而红火的夏季。长沟地区春季的天数为50天左右。这一段日子,人们经历着从寒冷到温暖的过渡,既可经受“倒春寒”的考验,又可沐浴“一场春风一场暖”的灿烂阳光。春季最明显的特征是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得快,昼夜温差也有很大差距,一般在10℃以上。4月份的温度平均为18.3℃。春季,人们用“春雨贵如油”比喻干旱;会从“一枝红杏出墙”,看到“满园春色”;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种一颗粟,秋打一石粮”的谚语激励“只争朝夕”;用“王八狗落净(杨树花),大地化通”来判断大地解冻;用“谷雨前后,安瓜点豆”、“枣芽发,种棉花”来安排农事活动;用“春捂秋冻,一辈子不生病”来规范养生。春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意味着生命、意味着青春、意味着希望,是美好的象征。夏季,繁花似锦,火热欢腾的季节。长沟地区从5月26日便可以迎接似火的骄阳,直到9月5日结束。在这长达103天的日子里,人们既可享受大汗淋漓的酣畅,又可享受“大树底下好纳凉”的惬意;既可遇到闷热的“桑拿天”,又可遇到“暑伏六月”的阴雨连绵。七月份的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6℃,有时可达31℃,近几年连37–38℃甚至更高的极度气温也不期而遇过。在夏季,和农事有关的谚语,长沟地区常听到的是“春争日,夏争时”、“立夏三天见麦芒”、“头伏的萝卜二伏的菜”;和生活有关的是“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如果伤筋动骨的病,人们往往会说:只要经过一个夏季就会痊愈的。在炎热的夏天,过水的凉面也是受欢迎的家常便饭。人们喜欢用夏季比喻事业红火,“如日中天”。夏季,也是“三夏”战犹酣的时候,“夏收小麦、夏种玉米、夏管作物”,人们在忙碌中迎朝阳送日落。秋季,意味着收获,意味着硕果累累,人们在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中感受着最舒适的季节。长沟从“一叶知秋”的9月6日开始进入秋季,到10月25日迎接寒冬的到来。长达51天的秋季温度迅速下降,10月份地面温度平均为14.4℃,给人的感觉是冷暖适宜,日间光照充足,夜间秋风瑟瑟。在秋季,人们爱说“立了秋把扇丢”、“早秋冷嗖嗖,晚秋热死牛”、“一场秋风一场寒”的生活谚语;也常说”“黍子上场,核桃落瓤”、“七月十五枣儿红圈,八月十五枣儿落杆”、“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立秋寸草结籽”的农事谚语;秋天,人们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也能感悟到“燕南飞”的规律。冬季,“天藏雨雪地藏金”草木休眠的蓄势季节。长沟地区从10月26日开始进入冬季,经过162天的“寒冬腊月”,到来年的4月5日结束,冬季是四季中最漫长的季节,寒冷,空气干燥,平均气温在-3℃到6℃,最冷的时候是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1月下旬,常常在—10℃以下。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进入结冰期,12月中旬,河流进入结冰期。人们会数说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九九歌”迎接春天的到来;会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谚语激励自己来磨练意志;也会用刘备隆冬“三顾茅庐”和杨时“程门立雪”的典故,来警醒自己礼贤下土和尊师重道。如果下雪,人们会欣喜若狂,因为“瑞雪兆丰年”,那是洒向来年福祉的甘霖。 这是谁的侯国?,《汉书》载,西汉时期,广阳国(今良乡东北有广阳故城)前后有四个王。其中,汉武帝之子刘旦被封为“燕剌王”。刘旦曾企图谋反,败露后被昭帝刘弗陵赐死。后汉宣帝刘询即位,为拢人心计,遂封刘旦之子刘建为广阳国“广阳顷王”,刘建遂居此而为诸侯王。汉元帝时期,因刘建为武帝之孙,元帝为武帝玄孙,在当时诸侯王中,刘建是元帝最亲的长辈,故于元帝初元五年六月(公元前44年)封刘建之子刘容为西乡县“西乡顷侯”。这段记载见《汉书·王子侯表》。这是西乡县作为侯国封地最早文字记载,距今已2050余年。同时,也可看出汉代封侯往往以其家乡为其侯爵名称。之后,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后汉书·卷一·汉光武帝纪》,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二日,光武帝刘秀“甲午,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到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三月八日,改封叔父广阳王刘良为赵王。刘良广阳为王三年。从《后汉书·卷一·汉光武帝纪》记载中得知,光武帝刘秀打破古时帝王分封诸侯土地不超过百里的法制,给大国分封有四县。西乡县距离广阳县且在百里之内,广阳王刘良的封县之一当有“西乡县”。在《三国志·刘放传》中更有对汉室宗族封为“西乡侯”的记载。《三国志·刘放传》载:“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明帝即位后,对刘放“尤见宠任,同加敬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这一年为公元226年。因刘放在平定辽东时参谋有功,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又被改封为“方城侯”。刘放为“西乡侯”12年。从见于文字记载的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封刘容为“西乡顷侯”算,至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刘放改封“方城侯”止,西乡为侯国时间280余年。从文字史料中看出,西乡县为汉至三国时期侯国县确凿无疑。那么西乡县居于何处?,当今长沟镇即为西乡县治所,《中国历史地图集》明确标出了“西乡”的方位,并是二级政区。西乡距涿郡治所涿县西北二十里,广阳古城西南四十里。而此处正是当今长沟镇所在位置。这一点,明确说明了今日长沟镇即是汉时西乡侯的治所。(见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根据史料及考古成果,俱按历史面貌,对公元1840年以前我国各历史时期的政区设置和部族分布的基本概貌,纪录下了历史事实。这是一部权威的集“历史事实”于大成的地图集。地图集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为准,包括司隶部、幽州、冀州、并州、,朔方、凉州、益州、荆州、扬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交趾十三刺史部,西域都护府以及匈奴、羌、夫余、肃慎等地区,都有直观的地图反映,并对郡、国(王国)一级政区,县、邑、道、侯国二级政区加以图例注出。近代考古发现也证实了今日长沟确为古代繁华的侯国封地,为当时拥邑万户的大县治所。《北京考古四十年》有详细记载。按当时残存的城墙周长看,已超过2000米。秦汉时期,一般大县的标准为“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汉尺千丈约合今2000米。可见当时西乡县的治所规模。 “西乡”曾是汉时侯国封地:《三国志》对张飞的记述虽简洁,但很明确:“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张飞生年无考,被部将刺死于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到底张飞是涿郡哪个地方人,《三国志》无准确交代,也许正是留下了这个空间,后人便顺理成章地把张飞当成了涿县人。在时代变迁中,涿郡与涿县并非同一个概念,涿县不能等同于涿郡。有幸,《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为张飞的家乡确切地址提出了一个佐证:“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策曰:“朕承天序,嗣奉洪业,除残靖乱,未烛厥理……”非常耐人寻味的这句话提出了封张飞为“西乡侯”,那么“西乡”为何地?为何封其为“西乡侯”?如果考据出这两点,便可为张飞故居的准确地址提出一个判定方向。《汉书·地理志·涿郡》条有这样的记载,西乡县为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所置,涿郡辖,属幽州29县之一,并明确点出:“西乡,侯国。” |
下“江南”赏油菜花 房山长沟游玩攻略_旅游频道_深圳之窗 房山长沟镇油菜花:种植类型为春油菜,面积共计2100亩,其中有一块成方连片的地块,面积近1000亩预计花期:5月25日-6月20日。... |
长沟镇_搜狗地图 名称:长沟镇 所属分类:地名 发表关于长沟镇的评论(限500字)长沟镇... |
长沟镇政府_北京长沟镇政府_长沟镇政府地图_北京公交长沟镇政府... 更新于2011-05-16,爱帮公交网站点查询提供北京长沟镇政府周边信息,包括所有经过长沟镇政府的公交车,经过长沟镇政府的地铁,长沟镇政府附近的公交站点,周边的生活... |
北京长沟镇政府-长沟镇政府公交站点 北京公交网提供最准确的北京长沟镇政府公交站点信息,经过长沟镇政府公交车站的公交线路,并附有长沟镇政府公交站点图... |
房山区长沟镇开展环境整治迎接北京国际长走大会 从长沟镇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出发,经云居寺路、龙泉湖、南甘池村、西甘池村、北甘池村、三座庵村至云居寺路回到起点。该镇制定了沿线环境整治方案,实施沿线绿化景观... |
特色七月郊区游旅游攻略,集体冲刺幽静田园长沟镇-『灌水... 特色七月郊区游旅游攻略,集体冲刺幽静田园长沟镇 田园,攻略,郊区,特色,七月可以说是入夏以来最炎热的一个月份,我们时常被热的心情烦躁着,七月周末郊区游旅游... |
房山区-长沟镇旅游地图 北京地图网为您提供长沟镇旅游地图查询服务....04.20 长沟镇旅游:品位京南第一水乡的民宿旅游文化 04.19 雨若风清04.18 碎梦 版块排行 更多>>活跃会员,您可能认识... |
长沟镇政府_北京长沟镇政府_长沟镇政府地图_北京公交长沟镇政府... 更新于2010-07-15,爱帮公交网站点查询提供北京长沟镇政府周边信息,包括所有经过长沟镇政府的公交车,经过长沟镇政府的地铁,长沟镇政府附近的公交站点,周边的生活... |
京南水乡长沟镇-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 2009年10月25日...京南水乡长沟镇-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京南水乡... |
素有“京南水乡”美誉的长沟镇,啊~我的心都醉了!!!-... 长沟镇利用长年不息的天然泉水资源打造“京南水乡”休闲度假区,是北京市极具吸引力的著名历史文化旅游聚集区。长沟镇是房山西南综合经济区及邻近地区的经济中心,... |
北京房山举办春季国际长走大会-Micro Reading 2011年05月14日...5月14日,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在房山长沟镇举行。此次长走大会是由北京团市委和房山区共同 举办。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5月14日,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在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