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平顶山市电子地图 > 新华区电子地图 > 滍阳镇电子地图
=== 新华区滍阳镇电子地图 ===
=== 滍阳镇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滍阳镇自然资源丰富。石灰石、河沙、伊利石储量大,均已开发利用,特别是伊利石矿藏居全国第一,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以伊利石为原料开发生产的塑胶填充剂已在橡塑行业得到应用,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添加剂,成为塑胶行业无机填充剂的理想换代产品。
繁荣的商业贸易:相传早在黄帝时代,因破蚩尤有功,黄帝将此地封于以鹰为图腾的应龙氏部落,并以居于滍水北而被人称为滍阳。公元前11世纪,滍阳成为西周诸侯国姬姓应国的封王之地,东汉后改为应乡,西魏、隋、唐初为滍阳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太宗李世民精兵简政,废滍阳县为镇。此后的1300余年里,滍阳镇历经风风雨雨,演绎了灿烂的商业文化史。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滍阳街开始走向鼎盛时期,大街两侧商铺林立,买卖兴隆,辐射周边数百公里。到清道光年间,滍阳街逢双日成集会,北街和东南门两个集会市场均长达一里多地。上世纪初,滍阳街东西大街“乾生”粮行、“积余厚”油坊,北街“泰顺”粮行,太华街“振兴长”油坊,东南门外“益盛祥”粮行,并称为滍阳五大商号。据《宝丰县志》记载,刚刚解放后的1951年,历经多年战争的创伤后,滍阳街还有商户130家,摊贩222家,手工作坊264家。滍阳街走向鼎盛,主要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源于粮食市场的兴起。1929年豫西北春夏大旱,粮价上涨,南阳市的方城、社旗、邓州等地粮商运粮到滍阳市场销售,粮行增加到9家,当年仅“泰顺”、“益盛祥”、“中和”三家粮行交易量就达1808万公斤。粮商卖粮之后,在东西大街买日用杂货运回南阳地区销售,主要有食盐、布匹、煤油等。洛阳客商从洛阳运来棉花、布匹、杂货,在市场销售后购回粮食,运回本地销售。与此同时,滍阳镇沙河、应河口码头上,商船往来穿梭,从下游地区运来食盐、丝绸等货物,再将从滍阳街中转的陶瓷、煤炭、布匹、中药材等,运往豫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滍阳由此成为当时豫西南最大也最有影响的货物中转站和经济贸易中心,因而民间流传着“旱洛阳,收南阳,好过滍阳”的说法。清道光年间有“帆影纾徐柳影参”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滍阳街商业发达、物流汇集的繁荣景象。
姜裘执政期间虽然天下太平,但仍不敢掉以轻心。他一方面加强各部落社会治安的管理,一方面又以联姻的方式与一些大的部落联盟集团结盟,以强化本族团执政的威信。他把蚩尤族封在了滍阳(今河南平顶山市西),把夸父族封在了蟒川(今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两族都是十分强大的部族,有这两个大部落结盟,其它的弱小部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姜裘先后与蚩尤族和夸父族联姻结盟,进一步壮大了帝挚青阳氏的势力。
农村经济:滍阳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了以西滍鱼场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园区;发展了以肉猪养殖、肉鸡为主的何庄猪场、姬庄鸡场;发展了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姬庄示范园区;发展了以焦庄、韩寨为主的民俗饮食文化村;发展了以库庄为主的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成了桂颐苑花卉苗木公司,示范作用发挥良好。
灿烂古应国文明:1979年以来,由于当地砖瓦厂取土烧砖,在北滍村西南的滍阳岭上陆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应国和友好邻邦邓国的青铜礼器,应国墓地开始被世人关注。这是一处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时期连续使用的大型古墓群,尤其以应国贵族墓和楚国贵族墓为主,因此称为应国墓地。1989年,应国墓地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省市两级文物部门长达十几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357座,计出土铜、铁、铅、锡、金、玉、石、陶、瓷、骨、牙、贝、蚌、木等各类文物万余件,其中尤以铜器和玉器为大宗。鉴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应国墓地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20世纪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鹰城即因从滍阳镇旧址——古应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象征应国的图腾标志“玉鹰”而得名,以此纪念该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光辉灿烂的古应国文明。滍阳镇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该省历史上重要的水陆码头和货物集散地。滍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何俊卿告诉记者,千年古镇滍阳是北达洛阳、西安、兰州,南抵南阳、襄樊、汉口的陆路交通咽喉,又是淮河上游的重要码头。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之交通方便,历来是南粮北盐的重要集散地。商人们用畜驮、车载、肩挑、背扛等原始的运输手段,把民众急需的食盐、粮食、棉花、花生、茶叶、瓷器等生活用品运往滍阳进行交易,使滍阳镇“商贾云集,行店林立”。据史料记载,早在金代,陕、冀、晋等地的一些商人就看中了滍阳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经商。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滍阳街开始走向鼎盛时期,大街两侧商铺林立,买卖兴隆,辐射周边数百公里。到清道光年间,清军曾国藩部和太平天国军队激战于湖南,长江水路运输线被切断。长期依赖水路运输供应食盐的鄂西、豫南民众,食盐奇缺。此时,鄂西、豫南的商人先在当地购买粮食再运到滍阳兑换食盐,晋、洛两地的商人则把大批食盐运往滍阳出售。滍阳的商人也把握住这次商机,开设粮行、盐店,一时间滍阳的集市上粮车排成长龙,南北客商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滍阳街逢双日成集会,北街和东南门两个集会市场均长约500米。上世纪初,滍阳街东西大街“乾生”粮行、“积余厚”油坊,北街“泰顺”粮行,太华街“振兴长”油坊,东南门外“益盛祥”粮行,并称为滍阳五大商号。据《宝丰县志》记载,至1951年,滍阳街还有商户130家,摊贩222家,手工作坊264家。滍阳街走向鼎盛,主要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源于粮食市场的兴起。1929年豫西北春夏大旱,粮价上涨,南阳市的方城、社旗、邓州等地粮商运粮到滍阳市场销售,粮行增加到9家,当年仅“泰顺”、“益盛祥”、“中和”三家粮行交易量就达1808万公斤。粮商卖粮之后,在东西大街买日用杂货运回南阳地区销售,主要有食盐、布匹、煤油等。洛阳客商从洛阳运来棉花、布匹、杂货,在市场销售后购回粮食,运回本地销售。与此同时,滍阳镇沙河、应河口码头上,商船往来穿梭,从下游地区运来食盐、丝绸等货物,再将从滍阳街中转来陶瓷、煤炭、布匹、中药材等,运往豫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滍阳由此成为当时豫西南最大也最有影响的货物中转站和经济贸易中心。
滍阳镇为烈士立传
滍阳镇为烈士立传 2007-07-29 09:08:23 本报讯 新华区滍阳镇为辖区20名革命烈士编纂生平传略。昨日,记者在该镇得知,这些传略将被收录进该镇编纂的《滍阳春秋》一书。...
商都频道--滍阳镇惊现罕见铜钱串 时间超千年
2008年04月24日...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平顶山日报报道:(谢运和 何俊卿)由多个朝代的铜钱组成的一钱串惊现新华区滍阳镇薛东村。昨日,根据新华区滍阳镇薛东村村民曲建民...
滍阳镇鲜花|滍阳镇鲜花店|滍阳镇鲜花速递|滍阳镇鲜花预定|滍阳...
专业为您提供滍阳镇鲜花服务,滍阳镇本地实体鲜花店,最快捷的滍阳镇鲜花速递,您可以在这里订鲜花,也可以在这里滍阳镇鲜花预定...
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治村邮政编码,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治...
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治村邮政编码,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治村邮编,...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治村邮政编码 467041 省份:河南省 地区:区、县、市:新华区...
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周庄村邮政编码,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周庄...
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周庄村邮政编码,467041平顶山市滍阳镇周庄村邮编,...平顶山市滍阳镇周庄村邮政编码 467041 省份:河南省 地区:区、县、市:新华区...
滍阳镇 简介_飘雨的黄昏_百度空间
滍阳镇设立于1965年,位于市区西部,新城区5公里处,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平顶山又名鹰城,即是从滍阳镇旧址-----古应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象征应国图腾标志的"玉鹰"...
滍阳镇整治污染源
滍阳镇整治污染源 2004年8月16日 16:54:41 本报讯(记者王春生 实习生赵金萍)昨日,新华区滍阳镇派出近200人的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的10座土石灰窑进行了强制拆除。...
千年古都----滍阳镇_三江源_新浪博客
千年古都----滍阳镇_三江源_新浪博客,三江源,地名故事千年古都----滍阳镇新华区滍阳镇位于市区西部,紧临新城区。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滍阳是应国国都的所在地。据传说...
滍阳镇村民养殖“另类”蟹,农业资讯频道,中国农业网资讯,中国...
中国渔业网讯 近日,新华区滍阳镇西太平村部分村民所养的一种“另类”蟹涌上我市水产品市场,它与本地蟹外观不同之处在于腿上有细毛。...
滍阳异地送蛋糕_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异地送蛋糕蛋糕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异地送蛋糕 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异地送蛋糕...
傻目录-滍阳镇旅游漫记网络档案
滍阳镇旅游漫记,滍阳镇本区杂谈,滍阳镇情感驿站,滍阳镇社会聚焦,滍阳镇理财风向标,滍阳镇旅游漫记,滍阳镇娱乐影音,滍阳镇文化沙龙,滍阳镇邻里互助,滍阳镇消费共享,...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