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辖:该镇下辖村:新墙镇下辖村:植山村板桥村方杨村草岭村沙河村辽原村园艺村前进村松元村桃源村大桂村马形村四义村毛杨村双枫村周邓村上游村袁岭村先锋村清水村红光村进塘村金桥村寺塘村双港村联河村高桥村水库村 特色:新墙河镇区形成集市甚早。明朝弘治年间,这里有府、县修建的驿站大道,长沙至岳州的驿道经青冈驿走新墙渡口在此经过,新墙河每天停泊帆船三、四百艘,来往不断,水陆交通方便,客商络绎不绝,逐渐在今牌头村河铺子屋场傍河兴起店铺,后因河床阻塞常被水淹,逐渐上迁至老鸦洲。后有人在萧家湾地方建起一栋高房,新墙四无遮拦地显露于平阳之地,成为人们问路、指路的标识,久而久之远近皆以“新墙”称之,人口聚居达千余人,形成了上街、下街、观街、横街,一时成为纵横百里以及岳阳“48洞”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地。晚清时期四街铺起了五米宽的麻石街道800余米,有南百、布匹、钱庄、百货、饮食、客栈、药铺、米行、当铺、染坊、副食品加工、屠坊、木工制作、铁铺、银楼及大小商贩一百多家,有“小汉口”之称,为岳阳县当时与城陵矶并列的两大重镇之一。建国后历为区、乡、社、镇政府驻地,镇区规模日渐扩展。1989年107国道拓宽改道,由于交通优势的位移,在107国道与荣田公路交汇处扩建新区。因此地距县城12公里,又称“十二公里”。至1990年,建成区面积0.44平方公里,街道总长6.25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2.5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3000余人。2000年,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多人。现驻镇企事业单位30多个、企业35个,主要产品有酱色食品、建材,货销日本及港、台地区,企业3个,年创汇30万美元。个体经营户400余家,农贸市场2个,大型湘北竹制品批发市场1个。2000年产生于镇区的国内生产总值6800万元,各类税收170万元,财政收入200万元。驻镇县级高中1所,中心小学、幼儿园各1所,医院2家。镇区南有“相公庙”移址,相传屈原流放曾居此。庙门上有联云:“香草环生,此地曾留夫子迹;楚王何在,至今犹道相公家”,一直脍炙人口。1939年这一带曾发生抵抗日寇的湘北大会战,又称新墙河战役,由此新墙河名扬中外。? 人口: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7661男14569女13092家庭户户数8227家庭户总人口(总)27317家庭户男14320家庭户女129970-14岁(总)66700-14岁男36880-14岁女298215-64岁(总)1879715-64岁男980615-64岁女899165岁及以上(总)219465岁及以上男107565岁及以上女111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645 新墙镇:新墙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处新墙河下游南岸。民国初分全县为21镇,新墙镇为其一,后分隶复兴、自强乡。1949年为2区自强乡;1951年置新墙镇,隶5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新华、新河、五垸乡及新墙镇;1958年3乡1镇建为新墙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为3社及新墙镇;1984年社改乡,1987年新墙乡并入新墙镇。1995年与五垸乡合并建新墙镇。该镇域面积76.89平方千米,拥有耕地2.8万亩。镇域东靠筻口、柏祥镇,西连荣湾镇、黄沙街镇,南接长湖乡,北邻新开塘镇。辖28个村、2个居委会、300多个村、居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十二公里。该镇辖区丘陵、垸区各半,主产粮食、棉花、油菜、麻类及猪、鱼、禽,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3639万元,各类税收300万元,财政总收入380万元。镇人民政府驻十二公里。镇区滨临新墙河南岸,107国道从镇区穿过。该镇建国后历为区、乡、社、镇政府驻地,镇区规模日渐扩展。1989年107国道拓宽改道,由于交通优势的位移,在107国道与荣田公路交汇处扩建新区。因此地距县城12公里,又称“十二公里”。至1990年,建成区面积0.44平方公里,街道总长6.25公里,房屋建筑面积12.5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3000余人。2000年,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多人。该镇现驻镇企事业单位30多个、企业35个,主要产品有酱色食品、建材,货销日本及港、台地区,企业3个,年创汇30万美元。个体经营户400余家,农贸市场2个,大型湘北竹制品批发市场1个。2000年产生于镇区的国内生产总值6800万元,各类税收170万元,财政收入200万元。该镇特色农产品:稻谷,棉花,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