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陈集镇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地处仪征市北部中后山区,总面积81.6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4个街道居委会,人口38728人。镇域内333省道纵贯南北,扬冶线公路横穿东西,得交通之便,享商贸之利。陈集是一个历史古镇。原名大唐村,宋、元时改名为孟家岗,明初,因官封监察御史、云南巡按的陈琰曾居于此,遂改名陈御史集,又称陈家集。陈集原属江都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分江都置甘泉县,从此时至清末陈集一直属甘泉县。因陈集地理位置适中,地当扬州通六合、天长官道,往来车马不断,甘泉县移上官巡检司于此,管辖扬州西山的十三集,江(都)甘(泉)食盐总店又设于此,负责经销扬州西北乡十三集的食盐,陈集逐渐发展成为西山十三集之首。陈集镇是扬州西部的重镇,历史因其商贸繁荣而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清朝林溥《西山小记》有诗形容:“西山自古擅风流,乔木森森棨戟修。甲第极多商贾盛,由来人说小扬州。”,陈集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陈集是八路军湖西办事处所在地,同时,也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征县第一届县委就诞生在此;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甘泉县委和甘泉县地方抗日武装甘泉支队也诞生在陈集。陈集是一个新型集镇。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陈集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仪征市中后山区的金融财税中心、司法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医药卫生中心、交通邮电中心和菜鹅基地。1999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陈集乡设立陈集镇,2000年4月区划调整时,将原高集乡的9个行政村并入,2004年划出2个村,陈集镇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陈集镇提出了建设一流强镇、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陈集镇围绕富民强镇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技推动、外向牵动、规模拉动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市场专业化、农村城镇化,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90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4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482万元(工业9641万元,建筑业384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687万元。完成三业总产值9604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974万元,工业总产值48450万元,建筑施工总产值16258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836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565.3万元,工商税收11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6元,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亩产65公斤,总产36.8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362公斤,总产1050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境内河流进行了多次疏浚、整治。2000年,全镇机井保有量804眼,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占可耕地面积的71%。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总产达1913万公斤。90年代以来,全镇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到2000年底,全镇共建冬暧式大棚203个,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10余个品种,亩产值1.8万元。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654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48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538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225万元,渔业总产值408万元。第二产业建国前,仅有少数砖瓦窑、白铁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初,境内仅有少量手工业作坊。1959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面粉厂、砖厂、农机厂等小型企业。1960~1977年,先后创办了中沙海裘皮厂、前沙海裘皮厂、陈集公社裘皮综合厂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社队企业。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144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58万元。1985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户等多种形式办企业的局面。是年,镇办企业总产值380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1220万元。90年代后,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调整联合、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都庆、国华、菏达、盛华达和前、中沙海皮厂等六大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围绕六大企业集团兴起的小型企业数以千计。2000年,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逾千家,从业人员2万多名,完成企业总产值13.2亿元,创利税1.22亿元。该镇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羊毛地毯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基地。都庆、菏达两家企业相继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都庆”牌麦芽糊精获山东省名牌产品标号,“蔬而康”冲剂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健字号”保健食品,在菏泽市尚属首家。第三产业建国前,境内陈集、沙海、张庄、谷庄等几个大村有集市,商业、饮食业店号较多。建国后,集体商业日益壮大,各行政村都有供销合作社的营业网点。1978年以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商业、服务业网点大多实行了集体承包或私人承包。近年来,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先后建起沙海、陈集两个农贸市场,扩建、改建、新建粮油瓜菜、家电、餐饮服务一条街,又建起两个专业村和一处个体私营经济园区。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800余户,私营企业186家,年末实现产值9亿元,创利税9500万元。特色产业陈集镇有6家省级以上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构成了该镇的经济特色,镇内一、二、三产业大都是围绕六大企业集团兴起,以服务于六大企业集团为特色。 强镇由来:该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作者谷梁赤故里,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该镇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列全县第一,相继获得全国科普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明星乡镇和安全文明镇等部省级以上荣誉60余项,姜春云、邹家华、费孝通、李春亭等几十位省级以上领导先后亲临视察,并誉之为“鲁西南的一颗明星”。1996年5月菏泽地委、行署把陈集镇列为外向型经济示范镇。 自然状况:全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略北洼东低、西南平、中间高。土质西淤、南沙、东北碱、中间“火龙岗”。碱地、涝洼地各占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现均已改造成稳、高产田。东西最大距离5.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0.3公里,全镇占地面积49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371公顷。主要河流有洙水河、薛寨沟、南干渠、柳林河,境内流长15.5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蔬菜、中药材等。全镇植被面积3981公顷,覆盖率81%。全镇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全镇少数民族只有回族,人口635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8.6%。全镇有张、王、李、赵、刘等39个姓氏,其中张姓人口最多。 |
陈集镇曹楼村邮编_荷泽市定陶县陈集镇曹楼村邮编_荷泽市定陶县... 8684邮编查询网提供荷泽市定陶县陈集镇曹楼村的邮编、区号及相关信息... |
陈集镇地图_定陶县陈集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陈集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推荐 陈集镇地图 陈集镇,地理上属于定陶县,周边有冉固镇,... |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学校地址:安徽省临泉县陈集镇彭营村...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小学>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 临泉县陈集镇彭营小学 更多图片|... |
陈集镇组织群众趁墒抢夏种 陈集镇组织群众趁墒抢夏种 近阶段,陈集镇党委、政府针对夏收进度快这一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镇干部群众,采取边收边种的办法,在全镇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夏种... |
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酒店价格_同程网预订平台 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酒店价格查询,同程网提供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菏泽定陶县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酒店价格。为您整理了距离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最近的所有的酒店、宾馆... |
永城市陈集镇上半年工作综述 今年伊始,陈集镇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立。镇党委书记刘军和镇长肖守峰都刚到新单位工作,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首先熟悉了全镇基本情况。陈集镇位于永城市北... |
陈集镇地图_永城市陈集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陈集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 陈集镇地图 陈集镇,地理上属于永城市,周边有马桥镇,府西胡同,酇城乡,人民东路,... |
中共肥东县委宣传网-要闻传递-宣丽玲到陈集镇调研 宣丽玲对陈集镇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陈集的发展理念和定位比较准,较为超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将环保和绿化进行了很好的结合。陈集镇在发展中一定要... |
固始县陈集镇政府网 欢迎访问陈集镇政府网!政务公开 领导信息... |
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夏圩村 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夏圩村三年发展规划及设想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工作规范、与时俱进、争先创优、让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 |
定陶陈集镇招聘物流/仓储-菏泽分类信息网 菏泽定陶陈集镇分类信息网物流仓储频道为您提供定陶陈集镇物流仓储信息,包含:定陶陈集镇招聘物流/仓储等信息,您还可以免费发布、查询定陶陈集镇物流仓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