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设施:渔薪镇水陆交通便利,电力、邮政、电信业高速发展。省道荷沙公路与县河贯通全境,佛蒋公路连接南北,村村通渣油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镇区设交通管理站,长途客运站各1个。2003年,每天途径渔薪的长途客运班车100多班次,短途“面的”、“三轮车”80余辆,日客运量5500人次,年客运量约30余万人次。有机动运输车辆400辆,年运货量1800万吨。镇区设邮政支局1个,电信支局1个,联通和移动机站(营业厅)1个,从程控交换,光纤传输到多媒体通信,宽带接入等得到广泛应用,建成BP机、大哥大中转站,开通英特网,建有移动发射塔、IP电话,无线寻呼,133CDMA网络。2003年全镇程控电话用户5502户,移动电话用户14120户。镇区建有总面积容量8200KVA供电站,年供电量为1000万KVN,基本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镇建设:渔薪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境内共有渔薪河、灰埠头、杨家场、天门街、郑家滩5个小集镇。渔薪河在民国时期为天(门)西古镇,位于天门河南北两岸,街道为宽6米,总长780米的石板路。新中国建立后,集镇区范围逐渐扩大。1980年,集镇面积1.21平方公里。设商业网点100家,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60余家,居民749户,人口12300人。1983年,将主街道北移至人民大道,并逐步实施路面硬化和“亮、绿、美”工程,大规模地进行城镇建设。到2003年,新型集镇区面积扩大到5.73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商业、工业、文化中心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共兴建人民大道、大桥路、武圣一路、武圣二路、武圣三路、解放大道6条主街,全长5765米,街面水泥路面宽20~32米。改建和新建小区道路12条,长12835米。建下水道11条,长3705米。集镇呈“卅”字型发展,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集镇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夜晚灯火通明,交相辉映,弥漫着小城镇现代化气息。 卫生:新中国建立前,本地缺医少药,天花、霍乱、疟疾、血吸虫等急性传染病时有发生,瘟疫多次流行,人民痛苦不堪。新中国建立后,镇内先后建起了医疗诊所、中心医院、血防医院、村卫生室,引进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大力培训各级医护人员,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疾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天花已经绝迹,霍乱、头癣、梅毒、血吸虫等疾病基本消灭。麻疹、流脑、乙脑、伤寒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降低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了人口的素质。全民健康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人民的体质。1995年以来,经常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年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 概况:清道光元年(1821)为天门县上白湖村上二里(中港里)渔薪团;民国时期,先后为渔薪区、第八区、第五区。新中国建立后为渔薪区(火箭渔薪人民公社)。1984年撤区建乡时为县(市)辖镇至今。2003年,全镇辖3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有5个民族,总人口71620人,汉族人口占99.88%。总面积91.77平方公里(含蒋湖农场山地用地面积),折合137636市亩。其中属本镇所有的耕地96350市亩,是天门市人口较多和土地利用率较高的乡镇。 商贸经济:渔薪河集镇商贸经济空前繁盛。早在清末民国初年,渔薪河商贸业较为繁荣。日军入侵本镇后、市场萧条。日军投降后,有所恢复。新中国建立后,商贸业日益发展。但经营渠道单一、商业网点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生产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本镇商贸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2003年,全镇有各类商业网点535个,从业人员1456人。主要经营布匹、百货、副食品、五金、各类纺织品、日用杂品、农业生产资料、粮食、食用油、饲料、建筑材料等,年商品批发零售总额1.5亿元。渔薪河集镇建有集市贸易、粮油、建材、小商品、牲畜五大市场,建筑总面积3.4平方米。集市贸易辐射周边十多个乡镇,年市场成交额8000余万元。渔薪集贸市场是一个集农产品和副食品为一体的批零兼营的封闭式市场,总面积7000平方米,旺季日入市量约一万人次。与集贸市场连接的武圣小商品市场,为二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商居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设经营摊位260个。场内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品种丰富。同时,镇内还设有144家餐饮店。其中酒店30家,早点114家,共有从业人员420人,年营业收入2000多万元。 行政区域:渔薪镇共管辖着34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韩家口、王家湾、赵场、万家新台、新建、郑家滩、吴场、魏桥、魏家口、熊台、姚家祠、青山、灰市、蔡庙、解场、泉湖、涂家花园、渔薪、武圣庙、盛湾、杨家嘴、潘家渡、观音湖、斗笠湾、涂家嘴、万董家台、张蔡、董家塌、涂口、杨场、潘家湾、罗家亭、朱文台、杨港;渔薪镇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 渔薪高级中学介绍: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位于省道荷沙公路、市道佛蒋公路的交汇重镇渔薪,西望青山,北临柘江,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宜人,文化底蕴丰厚。学校始建于1947年11月,当时校名为“天门县私立柘江初级中学”,解放后,曾更名为“天门县第一初级中学”、“天门二中”,1958年开办高中,是一所向高等院校培养合格新生的全日制高中,至今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全体教职员工近十年的奋斗,如今的渔薪高中,高楼林立,错落有致,绿草如茵,花木掩映;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离,布局合理;花坛景点、雕塑亭阁,点缀其间;文化广场,健身器材,是师生修身养性的好去处;白天,鲜花馨香扑鼻,晚上,华灯灿烂迷人……学校分南北两院,2004年,新增东区校园,整个校园面积近92400平方米,固定资产2200万元,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澡堂、教工单元、办公大楼共计18栋,建筑总面积达3363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约21030平方米。学校主要设施有:普通教室50间,理化生实验室4间,语音室、信息技术专用教室4间,音乐、美术、劳技、书法等专用教室4间。学校有运动场一个,内含400m环形跑道和标准的足球场,排球场2个,篮球场5个,乒乓球台10个,户外健身器材多套。学校常年订阅各种报刊120余种,图书室藏书75000余册,阅览室100平方米,办公楼1000平方米,学生公寓3300个床位,共9400平方米;两层楼的学生食堂约3200平方米,可容纳2500名学生同时进餐;医务室60平方米,各班配有闭路电视和有线广播,电教仪器、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劳器材设备一应俱全,远程教育网、校园局域网联接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学校现有教学班49个,在校学生42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政治素质高,科技含量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职教师中,学历达标率90%,高级教师占22%,研究生毕业或在读的6人,全国劳模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省优秀教师(含省模范班主任)14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32人,受市级奖励和表彰的教师共134人次,48人次在省市级教学论文评选和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和夺魁。学校现有国家级学科教学学会会员8人,省级学科教学学会会员22人,近几年来,学校总有43位教师主编或参加省、市《高中复习》资料的编写工作,共有150余篇教学论文和教研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获奖40余篇。渔薪高级中学建校60年来,共培养了6万余名初、高中生,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合格新生12000余名,其中500多人已成为博士后、博士、硕士和留学生。少将2名,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防、科研、工业、农业、教育、卫生、金融、文化、宣传等战线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渔薪镇成立专班指导农民抗旱保春播_城市圈联播_新闻中心_长江网... 2011年05月09日...渔薪镇杨港村3组村民刘爱 枝在麦地空隙打好钵洞,准备栽营养钵,看着镇干部搬运过来的清水,高兴地说。渔薪镇 共有水稻面积6600亩,棉花面积4.2万亩... |
彭国来-天门市渔薪镇涂口村民委员会---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天门市渔薪镇涂口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在渔薪镇涂口村村长彭国来,主要从事项目为:暂无... |
天门渔薪镇_二手轿车_出售-同城生活信息好帮手,就上爱城市!... 渔薪镇二手轿车-出售 选择所在区县:选择供求:出售 天门渔薪镇二手轿车信息 天门渔薪镇二手轿车信息 合作伙伴:暂无 天门同城生活信息好帮手,就上爱城市!... |
郝在新-天门市渔薪镇潘渡村民委员会---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天门市渔薪镇潘渡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在渔薪镇潘渡村村长郝在新,主要从事项目为:暂无... |
渔薪镇其他文教休闲-湖北省直辖结网 结网渔薪镇其他文教休闲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渔薪镇其他文教休闲信息。查找渔薪镇其他文教休闲等其他文教休闲信息,请到结网渔薪镇其他文教休闲频道。... |
什么是渔薪镇-好多折百科 天门市渔薪镇渔薪镇位于天门市中西部,东距市治竟陵17.5公里,为天门市四大古镇之一。清道光元年(1821)为天门县上白湖村上二里(中港里)渔薪团;民国时期,先后为渔薪区... |
渔薪镇人民法院 渔薪镇人民法院的企业介绍、公司简介、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联系方式,以及渔薪镇人民法院最新产品,服务,场所,城市转让,城市批发,城市活动,城市人物信息。... |
渔薪开业花篮_湖北天门市渔薪镇开业花篮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您现在的位置:湖北>天门市>渔薪镇开业花篮 湖北天门市渔薪镇开业花篮预订 花朵朵鲜花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开业花篮,鲜花订购,... |
天门渔薪镇一家四人被害案告破_网易新闻中心 2010年10月16日...天门渔薪镇一家四人被害案告破,天门 芦某 陈某...天门警方宣布:渔薪镇陈某一家四口被害案(本报13日曾作报道)告破。犯罪嫌疑人、陈某的女婿芦某于10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