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镇由来:该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强镇、壮村、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2000年度被济南市政府列为15个重点发展乡镇。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一级农机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敬老院、山东省第一次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山东省土地管理模范乡镇、山东省体育先进乡镇、山东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卫生先进镇、济南市创安工作先进集体、济南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镇、济南市“十佳”农机管理服务先进单位、济南市农机管理文明单位、济南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创安工作先进镇、济南市调解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综合治理模范镇、济南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济南市“十佳”农研会先进单位、济南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济南市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先进集体、济南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一环九射工程先进单位。 社会进步:文教科技:1911年开始办学堂,至1936年共建初级小学12处,在校学生1315人,教师46人。1940年私塾与学校并存。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到1953年小学发展到22处,在校学生2258人,教职员工96人。1957年在唐庄村西建立济南市第二十二中学,在校生224人。到1976年各村办起了10所小学,在校生达到4085人。80年代,全镇办学有了大的发展,先后投资建立了4处中学和10处小学,学校房舍、设备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90年代,镇投资4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中学1所,高标准小学5所和1处教师宿舍楼。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中心,为全镇培育农村各类技术人才累计达2417人。2000年,全镇有小学7所,中学1所,成教中心1所,在校生3579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类大中专生1351人,其中大学56名,大专135名。该镇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通过培养和引进,至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320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项。其中1990年《池塘培育大规模鱼种高产技术》获省水产局二等奖,1993年《2万亩中低产池塘开发》获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994年《3万亩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获省农业厅一等奖,1998年《池塘双季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开发》获济南市科学技术星火大奖二等奖。吴家堡镇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如集绘画、曲艺、舞蹈、音乐于一体的龙灯、狮子、高跷、彩船、跑驴等。建国后,群众文化更趋繁荣,1969年建广播站。1979年建文化站。1980年成立文化中心站。1982年投资30万元,建成1220个座位的电影院,同年建成机关、学校共用的图书阅览室。1989年元月《吴家堡镇志》编辑完毕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吴家堡镇近百年来的政治、军事、自然风貌等。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仅有5家私人药铺。1950年建立3处卫生所。1969年成立西郊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7名,设有综合门诊、药房、办公室。70年代初,各村成立了卫生室,配备了赤脚医生。1970年12月扩大了卫生院规模,占地5亩,建有门诊房27间,有职工27人。1986年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及治疗室、挂号室,放射科、化验室、五官科、制剂室,设置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职工达48人,年门诊病人7451人次。1987年,吴家堡卫生院被评为济南市卫生系统达标单位和医疗卫生先进单位。2000年,镇境内有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36处,病床120张,先进医疗设备5台件。 人物简介:董书太(1911~?)董庄人,194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入党,曾任班长、排长、指导员,在大别山战斗中牺牲。闫其昌(1921~1943)闫庄人,1942年在黄骅县白雀园区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该区区委书记。同年在河北省黄骅县被捕杀害。梁培庆(1903~1984.6)汉,中共党员,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出生于济郊北园梁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务农,是邻近四乡有名的种田、种菜能手。1952年将同村6户鳏寡孤独组成一个互助组,解决了6户温饱生活,被选为济南市农业劳动模范。1953年成立农业初级社任社长,1955年成立高级社任社长。1957年为解决吴家堡地区群众生活贫困,便毅然放弃优越条件,自愿甘当技术员,由北园迁到吴家堡镇肖屯村安家落户。当年在盐碱涝洼地里改稻成功,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之后又经多年反复实践,将该技术在全地区大面积进行推广获得成功,1963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并于1963年2月和1964年3月出席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王桂英1936年生于西沙村,中共党员,1953年吴家堡供销合作社成立,任职员,1956年工作成绩突出,提拔为吴家堡供销社经理,1959年10月出席济南市群英会,1960年1月出席省群英会。1975年提拔为国家干部,任吴家堡供销社总社工会主席。李贵仁1939年出生在七里堡村,中共党员,196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广大群众进行大面积引黄改稻,当年700亩水稻喜获丰收。至此,该村结束了每年要国家统销粮8万斤的历史,改为向国家卖余粮10万斤,该村由此成了省、市的一面旗帜。同时被选为市、县人大代表,历城县政协副主任。1977年4月提拔为国家干部并任吴家堡公社党委副书记、副主任,1984年调段店镇任副镇长,1989年12月调吴家堡镇任人大工作室主任。刘绍风1954年生,女,汉族,1971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至1976年任教于刘庄小学,1980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1981年被评为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镇教育能手,1989年9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93年被评为小学高级职称。侯延玲1947年出生,70年代在三教堂当赤脚医生。因工作成绩突出,1983年4月被选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出席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9月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五好家庭”,并出席全国“五好家庭”代表会议。1985年提拔为镇计划生育干部。刘跃1952年8月19日生,汉族,中师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75年12月参加教育工作。1975年12月至1980年12月在吴家堡镇安家庄小学任教,曾任团支部书记、教导主任等职。1987、1989、1997年分别三次被评为济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87年12月撰写的《少先队工作》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工作论文三等奖;1992年9月被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3年9月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李静敏1966年出生于三教堂村。在中、小学读书期间,热爱长跑运动。在70年代市、县运动会上都获得优异成绩,先后被市、省体校选拔进行培养。1983年5月,打破全国第五届全运会长跑3000米纪录,达到运动健将级。1984年,获国际田径邀请赛3000米第一名。1985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三级奖章。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亩产90公斤,总产46万公斤。1951年1月,实行土地改革。1978年平均亩产293公斤,总产98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镇因地制宜、科学种田,引进小麦“泰山一号”、水稻“京引119”等新品种,改造低洼地。同时加大了水利基本建设力度,新增8条新干渠,扩增3条主河道,建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每年投入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达18万元,义务工达5600余个。2000年粮食亩产1200公斤,总产达104万公斤。1999年以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挖鱼塘1860亩,藕池3000亩;发展蔬菜大棚108个,主要种植以济南市场为主的黄瓜、豆角、芹菜、太空椒等30多种蔬菜瓜类,每年可向市场供应5100吨,亩产值达1万元。发展食用菌大棚22个,每年向市场提供平菇等菌类蔬菜77吨。该镇重视引进和推广水产养殖技术。1985年全镇水产养殖仅有248亩,单产85公斤,品种单调,以花鲢为主。1990年成功引进建鲤,1992年全面推广,当年产量过吨,产值过万元。2000年底,全镇共引进淡水白鲳、罗非、澎泽鲫、胡子鲶等十多个品种,并大量推广颗粒饲料,普及机械增氧、机械喂养设备,养殖面积扩大到1860亩,亩产量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0.55亿元。其中:种植业2250万元,养殖业1260万元,畜牧业1940万元。耕地面积114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05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9公顷。 人民生活:建国前,人民群众深受地主、恶霸、豪绅的压迫和剥削,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人年均粮食80公斤,经济收入不足40元。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70年代,农村以粗粮为主,主食为高粱、地瓜、玉米。80年代,以细粮为主,主食为小麦面粉。90年代,主要以吃好营养好为主,主食面粉加蛋、鱼、肉。穿着方面:建国前人民衣不遮体,建国初期,穿的衣服不但料粗,而且色调单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颜色多彩新颖,向着轻、柔高档发展。住的方面:经过70年代、80年代黄河淤坝搬迁和村舍不断改造,人们已经住进了宽亮、别致的新式砖房,其中有3个村10%的户住进了二层楼房。全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80年代家庭普及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手表四大件。90年代,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及各种汽车逐步进入家庭。90年代末期,全镇开始装备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电话装机总量9000部,移动电话1500余部,大屏幕彩电、高级音箱、DVD、微波炉等高档电器,进入更新和消费时期。1992年,全镇实现了三通(户户通电、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柏油路)。由于电气化、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投入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为繁荣市场增添了力量,为农户家庭增加了收入。同时,该镇尊老爱老,1992年镇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有26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1997年,该镇被评为济南市小康镇。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64元。 获得荣誉:先后获得全市农业、农机、水产系统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济南建设先进单位、经济普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乡镇建设:1968年,该镇前身太阳升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机关迁址西堡村,开始进行机关、工商业、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976年至1978年,先后建起了电影院,修建了长11.3公里的济齐路柏油公路,公社驻地基本格局已初具规模。1997年,投资540万元重修了镇驻地主要街道济齐路,拓宽加固新建了治黄路和小清河北路等,实现了境内“三纵一横”。自1998年以来,城镇建设总投资达5000万元,新建楼房30多幢,拓宽改造道路4条,建立重点规划商业街1条,总长达2公里,逐步形成了小城镇的规模。2000年,委托济南市规划设计院对该镇的城镇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出版了二幅效果图。1999年度被济南市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近几年来,该镇积极改变投资环境,美化家园。1997年将省道济齐路用混凝土拓宽30-50米,并在2公里长的路两侧,栽植松柏、小叶女贞等观赏植物,进行绿化。镇属各村积极植树、栽花,累计达30余万株,村庄四周养殖浅水藕等即有价值又具观赏性的水生植物,改变了投资环境。目前,占地1500亩的槐荫区工业园区已在该镇落户。
|
济南经过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_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路线 济南经过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_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路线...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 公交路线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公交乘换查询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查询 ... |
槐荫区吴家堡镇三教堂小学 槐荫区吴家堡镇三教堂小学...槐荫区吴家堡镇三教堂小学 槐荫区吴家堡镇三教堂小学 济南地图 济南电子地图 济南交通地图 山东地图 山东电子地图济南旅游地图... |
吴家堡镇 政区人口先后隶属郊区、历城县、槐荫区,多次变动,1985年9月吴家堡办事处改为吴家堡镇至今。2010年底,全镇辖33个行政村,面积34.7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 |
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车站,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路线查询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车站... 公交 查询 您的位置:首页>全国公交查询>济南>吴家堡镇政府 吴家堡镇政府 公交车站公交线路信息 26路... |
吴家堡镇政府 站牌_济南公交 在下面输入公交车车次:您选择的城市为:济南车站为 吴家堡镇政府,经过的公交车如下:济南市26路公共汽车,具体路线如下:济南市77路公共汽车,具体路线如下:... |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地图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查询-...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地图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查询-济南市公交...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查询 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公交换乘查询 ... |
济南市_济南市吴家堡镇人大_地址_百度地图 济南市吴家堡镇人大 详细信息:类别:兴趣点-政府机构-机关单位-其他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济齐路149号 电话:(0531)85976338... |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车 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查询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车 吴家堡镇政府公交线路,公交车路线查询-吴家堡镇政府... 济南-吴家堡镇政府公交车(共1条线路)... |
槐荫区-吴家堡镇卫星地图 济南卫星地图 济南行政地图.济南市吴家堡镇委 济南市吴家堡镇人大 济南市吴家堡镇工商所 济南市沃家工商所济南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