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澜沧文东佤族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人类、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及风、雨、电等自然现象都是有灵魂的,并称为鬼神。由于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都是由鬼神主宰,故宗教活动很多。如今,当地的佤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佛教。 乡情概况:文东佤族乡位于县境最北部,地处北纬23度04分~23度15分、东经99度49分~100度15分,东邻富东乡,南面、西面接上允镇,北隔小黑江与临沧地区双江县为邻,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文东小寨,海拨1980米,距县城130余公里。文东乡最高海拔1998米,最低海拔800米,是县海拔较高乡之一。气候较冷,霜期长,雨量充沛。境内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蚕豆、玉米、大豆、洋芋、荞子、油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有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全乡有林地面积11.8万余亩;水资源丰富,山高水高,到2007年止,全乡累计投资271万元,投劳15万人次,建成年蓄水池30余立方米水库2座,水利工程68件,共有大小沟渠544条,沟总长为5440公里,解决了15个自然寨1151户4604人和2878头大牲畜饮水问题,并有6个行政村46个自然寨通了电。 社会保障:文东乡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民政和社会保障的作用,切实关心城乡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把因残致贫、因病致贫、下岗失业人员及孤寡老人等各类弱势人群纳入受保范围,受保面广,受保人口多,广大贫困人群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全乡享受各类保障人员达到5129人,享受比例达到38.7%。 扶贫开发:文东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扶贫成果。近五年来,乡党委、政府结合农村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民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把扶贫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开展产业建设、道路交通、民居改造为重点的扶贫攻坚工作,一大批扶贫项目得到较好的解决落实,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旧貌换新颜。至2007年,茅草房改造达到1000户,受益人口3526人,广大群众告别了低矮、简陋、不安全的茅草房、杈杈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实施了水塘村、多依树村等以茶叶开发、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重点扶持村、人口较少民族项目,群众的生产条件及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变。县乡24公里的道路实现了油路改造,彻底告别了晴通雨阻的历史。村村寨寨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小额信贷扶贫效益明显,共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30万元,受益107户。 文东乡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得到改变,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至2007年末,全乡共有居民3096户,12647人,居住着佤、汉、拉祜、布朗、哈尼、彝、傣、回等9种民族。其中佤族人口6854人,占总人口的54.20%;汉族人口4192人,占总人口的33.14%;其他民族人口1601人,占总人口的12.66%。 茶叶产业:文东乡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一项主要经济产业来抓,推动茶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效益不断提高。全乡茶叶总面积达到4615亩,干茶产量达到111吨。生态茶、乔木茶的品牌效益显著,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经营模式基本形成,引进多家个私经济实体进行茶叶的初加工。 农业生产:文东乡政府始终把农业生产作为稳民、安民之根本,不断加大以改良土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大力实施农业先进科技,一些农业先进技术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粮食单产总产的逐年增加。大力引进良种良法,提高良种覆盖面。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900亩,良种覆盖率占总面积的90.7%。特别是杂交玉米的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进推广了会单4号、兴黄单892、农大3138等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最高时达到了21000亩。2007年全乡总耕地46899亩,其中水田7256亩,台地39634亩,并种有茶叶4651亩,甘蔗6590亩,花椒11亩,有人工造林(速生丰产林)7421亩。全乡粮食播种面积37512亩,总产753万公斤,增长4.2%,平均单产200公斤,增长1%;2005/2006榨季甘蔗入榨量达到13678吨,产值达180万元;共有茶地面积4615亩,采摘面积4251亩,干茶产量达111吨,实现产值166万元,完成茶叶新种植面积700亩。全乡农业总产值1576.9万元。生猪存栏16139头,出栏8884头,增长10.4%,大牲畜存栏5837头,肉类产品消费量达到720吨。在粮、蔗、茶增长的同时,多种经营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粮、蔗、茶、畜牧等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贸易为一体的生产格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贯彻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把每一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户手中,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党的好政策。 历史文化:石人山:石人山,因山上有一个石头雕刻的佛像而得名,系澜沧芒大佛时期的佛像。山顶有一处可以积水的大洼地,传说是因为古时候有星星掉下来而形成的。据当地老百姓讲述,芒大佛到澜沧后最初把佛寺建在多依树村石人山,后来因为天干缺水,不得不迁到如今文东乡小寨村芒大(芒大寨亦因芒大佛得名)寨,目前尚存的芒大寨芒大佛遗址和石人山石人可以作为物证。正因为石人山的缺水,使得当地老百姓不知从哪年开始有了每年5月到石人山上求雨的风俗,可贵的是这一风俗直到今天还没有消失,每到5月的属猪日,当地的长者就带领着老百姓到石人山上祭天求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石人山的特殊历史和这一风俗的长期流传,求雨已经成为在当地老百姓中影响较大的民族民间活动。据调查,前来参加求雨活动的有来自上允镇、安康、临沧双江县的佤族、汉族、傣族等多种民族。 |
澜沧县文东佤族乡 提供澜沧县文东佤族乡在线下载查询....中共文东佤族乡委员会 文东佤族乡人民政府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水塘村芒令组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技术支持:...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人民政府乡镇企业办公室-度市黄页...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人民政府乡镇企业办公室-度市黄页-新媒体,新...度市黄页:提供基于新媒体(web\sms\wap\smartphone)的各类商务黄页及本地化生活... |
傻目录-文东佤族乡毡呢网络档案 文东佤族乡毡呢,...-相关的商家档案没有被收录?请现在添加您知道的商家档案。谢谢!在 文东佤族乡 毡呢 目录下没有查找到相关的商家档案...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卫生院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卫生院的简介及联系方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卫生院 名 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卫生院 地 址:文东乡 邮 编:665608 ... |
文东佤族乡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文东佤族乡 您现在的位置:文东佤族乡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
中国共产党文东佤族乡委员会 企业名称:中国共产党文东佤族乡委员会,文东佤族乡党委,党务管理工作...中国共产党文东佤族乡委员会 主营产品:Products:Party management ...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 数字乡村 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关注农村 关心农业 关爱农民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佤族乡... |
中国共产党文东佤族乡委员会_外贸企业网 中国共产党文东佤族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文东佤族乡党委联系人鲍文华,主要从事项目为:党务管理工作,在职员工7名... |
澜沧县-文东佤族乡-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中国农产品信息连锁超市是由“临沂市先河科技有限公司”依据国家“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综合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