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区划:大源村:大源村位于沙太公路与南湖交界处,太和镇东南部,全村面积共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7亩,共有23个经济合作社,全村总人口5632人,其中农业人口3941人;外来人口11320人。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933万元,比2004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9473元。2004至2005年间,村投资150多万元修建了大源小学教学楼一幢;投入400多万元扩建了村道,并铺设了水泥路面;投入20万元,安装村道路灯。 经济发展:2003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为57083万元,工业总产值22573万元,农业总产值为22018万元,财政税收、—般预算收入为1,287,500元,实际完成2,102,200元,全口径完成2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580元,与1994年相比增加2231元,增长165%。目前太和镇有民营企业28家,集体企业4家,销售产值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有胜利暖气片铸造有限公司、连友玄武岩联合加工厂、太安屠宰加工厂、丰华纸业有限公司、秦皇岛总厂黑山化工分厂。500万元以上的有太和煤矿600万元、膨润土二矿50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有国宾土矿、尖山子土矿、金城玄武岩加工厂。这些企业为太和镇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占据了镇本级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2007年,发展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1000万元以上2家。太和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锦州市文物考察队证实,镇西北龙湾村发现“春秋战国”的瓷器,小榆村史家油房发现汉墓,大菸村有辽金时代古井一口,一丈有余,至现在水清甘甜,该村常庆军在西山劳动时发现“石斧”一把,属新石器时代,自强村北山发现“红山文化”挖掘出大量的古币、陶器,大白台子村的边壕和风火台是古代战争留下的重要遗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这些充分证明在远古时期和近代,太和地区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重要地域。也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 和龙村:和龙村位于镇东南部,市一环路横穿全村,北二环高速公路东西走向,京珠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南北贯穿,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本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本村辖12个经济合作社,本地户籍人口2390人,其中农业人口560人;外来人口300人。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559万元,人均纯收入10022元。全年投入公益事业300万元,主要用于修建村内道路。 经济状况: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0.6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9亿元,财政收入931万元,农民纯收入2738元。常年蔬菜面积9200亩,年出栏生猪3.4万头,出栏肉牛796头,出栏肉羊2376只,出栏小家禽30万只,产鱼1万千克,水果400吨,并生产水稻、玉米、小麦等优质种子1090吨。农业结构动态全镇有私营企业169家,个体工商户5763户,安置从业人员14688人,其中大部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依托县城,服务县城,辐射周边,实施“菜篮子”工程。建成无污染蔬菜商品基地5200亩,年产时令蔬菜2700万千克,创产值2500万元。建设花卉园地150亩,开发水产1000亩,实施龙泉山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家乐”20多户。小城镇建设: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电话光缆、光纤电视网络已覆盖全镇所有村社。城市街道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太和大道、沱牌大道、仿唐子昂城和正在建设的西片区、涪江三桥等标志性工程为射洪赢得了“川中明珠”的美称。县城建城区正在向中等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现有中学7所,其中射洪中学已获得“国重”称号,小学(包括中心小学)33所,幼儿园4所,全镇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医疗机构3个,村卫生站26个,私人诊所86家,医疗条件居全县之冠。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七)、人文景观:著名旅游景点有花果山平安寨森林公园、螺湖公园、龙凤峡国家级地质公园,城中有新世纪公园、子昂广场等。 夏良村:夏良村坐落在106国道(旧广花路)龙归墟东侧,辖16个经济合作社。全村总面积5.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200亩。本地户籍人口5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0人;外来人口约6000人。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1.75亿元,人均收入约8761元。该村华侨有2000多人,分布在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印尼、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十年来,先后投入资金650万元建设了幼儿园、学校运动场、体育室、教学新大楼、室内运动场等等;投入了340万元建设了卫生所。 白山村:白山村地处镇东部,位于太兴公路两侧,东与八斗村相隔,西与和龙、北与头陂相连,是一个山多耕地少的村庄。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0亩,全村有8个经济社,村常住人口2055人,其中农业人口1230人;外来人口360人。全村共引进了7家企业。2005年村可支配的年收入约75万元,经济社可支配的年收入约85万元。人均纯收入7865元。2005年,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投资了500多万元对乐百氏门口至庙仔坪河段长700米一河两岸工程进行了整治。 规定定位:按照市、区关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太和镇作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建设的中心镇,将以“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以未来的广州市城区作为发展目标。2004年6月,广州市委林树森书记到太和调研时指出,太和镇要着力于促进“五个协调发展”,把太和镇建设成为实施“北优”发展战略、协调发展的样板中心镇。目前,根据上述目标,太和镇制订了“以山兴镇,以工富镇,以商旺镇,生态建镇,文化立镇,统筹活镇”的24字发展方针,现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中心镇的总体建设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打下了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抓紧组织实施。按照目前规划成果,太和中心镇将以原太和镇中心建设区为依托,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向西、向东、向南三个方向扩延,形成“一中心、一组团、一区”的空间发展与用地布局态势。依托镇中心建设区“一个中心”为基准,西北部片区以民营科技园为基础发展镇的工业产业组团;东北部形成以贸易、货运仓储和相关的服务为主体、居住用地配套发展的综合建设区,成为以货运仓储和商业贸易为主体的北部储运组团(物流组团)、以居住用地为主的东北部居住组团和以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的中北部商贸组团;西南部通过新行政办公区的迁入和一系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布置以及居住用地的配置建设形成新太和的行政与文化中心组团。整合发展“一组团”,通过对大源村与同和相连处已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工业片区、商业贸易区(大型货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形成南部产业发展与居住建设组团。积极发展“一区”,依托和龙水库、铜锣湾水库、帽峰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依照广州市及白云区对这一地区的规划,形成休闲度假旅游及科技发展区。 自然资源:太和镇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平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雨930毫米,年均气温17.3℃,年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6324℃,无霜期284天,适宜各类作物生长发育。耕地以紫色土为主,质地理想,养分丰富,宜种性广,保水保肥力强,广寒渠、前锋渠、人民渠控灌全境,以种植粮棉油桑果林最为适宜。农业和农村经济依托县城,服务县城,农民商品意识强,现金收入渠道广,庭院开发水平高,养殖业发展基础好,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 |
西昌 太和镇餐厅美食-饭统网 饭统网 太和镇餐厅为您提供大量真实的 太和镇信息,包括与 太和镇相关的预订,打折,优惠券信息,最好的 太和镇餐饮美食指南就在饭统网。... |
清新县太和镇中心幼儿园 清新县太和镇中心幼儿园,包括老师和家长交流平台,老师博客,宝宝博客,班级圈子-----无忧幼儿园网站(www.51yey.com)提供... |
太和镇志-新方志-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清远太和镇酒店、宾馆、住宿、旅馆推荐九游网 九游网是国内知名的酒店宾馆预订网站,为您提供清远太和镇附近酒店预订,清远太和镇附近宾馆预订,清远太和镇附近旅馆预订服务,还包括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快捷酒店、... |
明年太和镇将告别水荒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11年03月05日...太和镇党委书记史冠贤介绍,位于广州市北部城乡接合部的太和镇,在2005年一 度出现了“闹水荒”的现象,广州各大媒体曾报道太和人民“满大街拎着... |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_风光旅行_大洋... [原创][/photoinfo]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黄庄大街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体现:无人管,无政府,占有.,大洋论坛... |
太和镇政府站_广州公交站点_爱帮公交网 太和镇政府站 广州公交站点 公交站点查询 热门...所有途径太和镇政府的线路-(共4条)线路:837路上行 020-87423233 白云区太和镇朝亮中路78号... |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_互动百科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太和医院隶属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位于风景如画的帽峰山麓,医院环境优美,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广从一级公路、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三路交汇处... |
太和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和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太和镇可以指:太和镇(广州市),中国白云区下辖的一个镇。太和镇(清新县),中国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下辖的一个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