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 > 赤峰市地图 > 林西县地图 > 统部镇地图
=== 林西县统部镇地图 ===
=== 统部镇资讯概况 ===
畜牧业发展:统部镇北方活畜市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农户—肉牛贩育—市场拓张—城镇建设—滚动发展的产业链,培育了一大批离土不离乡的专业经纪人队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就地转移,70%以上的农户在各个产业链条上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据统计,在今年的800多户养牛专业户中,有近100户是以前的贫困户,依托市场实现了致富梦。统部镇北方活畜市场真正地实现了“建一处市场,带一片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战略构想。同时通过市场专业经纪人群体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中心为窗口,举办专家讲座,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引进科技成果适用技术,实施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众多的农户接触到了更新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加油助力。统部镇拥有屠宰场冷库5个,冷冻能力在500吨以上,年加工牛羊肉2000吨左右,年产值可达2800万元以上。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镇拥有个体工商户120余家,其中餐饮占到2/5,年上缴个体工商税30余万元。市场经济和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刺激了草产业的迅猛发展。种养结合,立草为业,2001年、2002年统部镇连续两年种草超过2万亩,种草业的发展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投资1500万元,年销售收入1.4亿元的博日都饲草加工项目目前入驻林西,今年计划投资在500万元以上。今年林西县落实人工种草8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1万亩,青贮及饲料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全县的肉牛存栏已达到3.6万头,全县有育肥牛养殖大户38户,育肥牛存栏7000头,肉牛改良率达到75%以上。2007年计划新建牛改良点10处,依托龙头企业——统部镇北方活畜市场,林西县的肉牛产业在续写着辉煌。以相关产业为支撑,以产业链条为衔接,林西县的肉牛产业逐步形成农户—市场—相关产业的连锁、巩固、致富格局,通过组建养牛合作社和担保公司,每年发展存栏30头养牛大户,发展一批存栏300头的养牛基地。统部镇的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北方活畜市场成为龙型产业链的龙头老大。政策引路,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林西县的肉牛产业正在步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基本概况:统部镇地处距林西县城43公里处,东与巴林右旗相邻,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位于农牧交错带。近年来,林西县委、县政府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积极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这个镇围绕地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激活多类生产要素,通过北方活畜市场的活力扩张,既促进了环境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推进了产业群集团化发展。一排排农民入住的新楼房宽敞明亮,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花草绿地赏心悦目,寄宿制小学里书声琅琅,全镇几年间实现了程控电话,无线程控通信网络覆盖全境,广电“村村通”工程使全镇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这是几年来林西县统部镇依托地理优势,发挥资源优势,创新生产方式出现的喜人景象。以北方活畜市场为龙头,辐射、带动,把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让众多的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快速增收致富。以肉牛产业为增收点,以统部镇北方活畜市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繁、育、贩,养殖基地已经成型。2001年统部镇的牲畜饲养量达到3万头(只),比1997年市场建设前增加了3倍。全镇10头以上的育肥牛养殖户发展到831户,全镇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北方活畜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拓展,极大地刺激了林西县肉牛产业的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便民措施:林西县统部镇派出所”三张便民利民牌“获得好评林西县统部镇派出所以方便辖区群众工作、生活为着力点,推出“顺时、逆时、延时”的三张便民利民牌,解决群众的户政问题。一是顺时牌。户政窗口推行朝九晚五制推行以来,虽为一些远道而来的群众办理户政提供了方便,但却忽略了早起晚睡的农民群众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部分群众的诉求,派出所户籍室近期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上班时间,避免群众等店开门,顺时快捷的办理群众户口的问题,改变了以往群众“等店”开门的现象。二是逆时牌。星期一到星期五户籍室上班;星期六、日以及其它节假日户籍室关门。这一看似合乎常理的做法却将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以及急需办理户口业务的群众拒之“门外”。为了满足这一部分办事群众的需要,派出所在节假日时保证照常运转,满足了群众借助节假日办理户口的需求。三是延时牌。户籍室接待群众不受上下班时间的限制,手续不办结,户籍内勤不准离开工作岗位;手续齐全应尽快为群众办理,不得让群众改日再来,不让群众跑第二趟。
地理位置:统部镇是百年小镇,现辖7个行政村(统部村、吉林坝村、水泉村、曹家屯村、两间房村、小井子村、甘珠庙村),4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14000口人。其中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并以汉族为多数。统部镇系浅山丘陵高寒山区,周边高、中间低,镇所在地海拔为900米,南北川高为107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温只4℃,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统部地区山川秀丽,比较富庶。可渭人杰地灵。
农机合作社:林西县出现了不少农民自发组成的农机合作社。这些农机合作社,以股份制的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在解决单户农民浪费农机资源,使用农机具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提升农机户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农机现代化的进程。统部镇双赢农机合作社这几天挺热闹,农民正在忙着对农机具进行检修。这家新近成立的股份制农机合作社目前已拥有农机具70多台套,注册资金近100万元。合作社由22户农机户以主机入股的形式自愿结成,作业统一调配,机具统一使用,利润按股分红。林西县象这样的股份制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18家,成为推动当地农机现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大气降水为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据林西县气象局提供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49毫米,最大冻土层1.90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8月份占全年问题的74%,3-5月份降水量只有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1.5%。自然地理环境该乡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属大兴安岭西南边缘的浅山丘陵地形,区内地形构造简单、开阔,无地质灾害隐患,工程建筑物可不进行设防。
优势资源:(1)地处要塞,204国道与嘎九线于此交汇,南连内地,北接草原,东西贯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2)物产丰富,农畜土特产品十分丰富,每年除交易大量活畜、肉食、皮张外,还大量收购禽蛋,野生药材、蘑茹、厥菜等当地土特产品,特别是肉食、蘑茹、蕨菜等大量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3)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己发现矿点、矿化点18处,现已开采的有锡、莹石、煤、砷和澎润土矿,尚未开采的有中型钼矿和氧化铜矿,据地质部门勘探资料,该矿具有矿石品位高、储量大且集中的特点,开发前景十分可观。(4)集市贸易初具规模,现有北方活畜交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皮毛交易市场等,不但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质量好等特点、而且辐射面广,有些土特产品跨出了国门,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很大。(5)统部被列为县内经济开发试验区,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是以1995年税费为基数,超收自留,用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县内放权,赋予部分或全部县级权力;三是除食盐、医药、烟草外,其它商品全部放开经营。
林西县统部镇板石房子村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队
林西县统部镇板石房子村为更好地预防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业增收,在县农业局和镇农业站的支持下,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队。防治队设有领导小组,...
统部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林西党建
统部镇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新班子到任伊始,统部镇党委、政府已开始谋划、部署2011年各项工作,做到了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3月21日镇党委、...
林西县统部镇发挥党组织作用,全力推进合作社建设
林西县统部镇进一步深化和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突出服务职能的重新定位和重要转型,除重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外,围绕合作社建设、规范与发展,...
林西县统部镇曹家屯村卫生室,内蒙古医院数据大全,快易捷药品...
地址:内蒙林西县统部镇曹家屯 邮编:025257 区号:0476 电话:5516001 负责人:付长君 简介:拥有优秀的医师队伍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是一所设施先进、专科齐全、...
林西县统部镇中心校
名 称:林西县统部镇中心校 地 址:内蒙林西县统部乡 邮 编:025257电 话:注册日期:1979传 真:注册资金:职工人数:272 联系人:经营范围:小教 省市:内蒙...
梁勇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
2010年06月04日...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 赤峰市林西县统部镇西营子翻唱单曲...
林西县统部镇粮站
名 称:林西县统部镇粮站 地 址:内蒙林西县统部镇 邮编:025257电话:04765322193 注册日期:1950传 真:注册资金:职工人数:22 联系人:经营范围:粮食流通管理 ...
统部镇农民靠养殖业过上了好日子,综合新闻,赤峰日报电子版,...
2009年09月08日...统部镇农民靠养殖业过上了好日子,目前,全镇10头以上的育肥牛养殖户发展到831户。5万头,肉羊存栏达到15万只。统部镇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建设绿色...
统部镇“1+3”模式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在统部镇绿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大田蔬菜种植,实行统一购进种子、统一耕作、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而社员分户管理入社土地,...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