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介绍:自然环境:泥阳镇位于县城西北52公里,平均海拔在1100米,年均降雨760毫米,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4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417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5882万亩。行政区划:辖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16个。 区域优势:泥阳镇交通便利,江武公路穿境而过,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并在逐步实建设。200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走项目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拆迁改建并硬化了街道,为小城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分别实施了投资192万元的节水滴灌示范项目,投资200万元的两期高效农业开发项目,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实现了柳巷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的立项,全面带动了泥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镇建成钢筋架大栅60座,主要用于反季节藏莱栽培;有784户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有效,镇区市场繁华,从事个体商业的户共702户,从事交通运输业87户。有农业中介组织3个,社会服务职能建全。 地方特色:徽县泥阳镇,传说因洪水挟泥沙淤积河谷川坝,造成渍泥殃,据此演变雅化而得名,其独特的泥土质地为泥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出自瓦匠之手的脊兽、瓦当等建筑构件,以泥阳黄土和成泥、手工捏制,经火烧而成,因其质量上乘而在当地很有名气。彩绘泥塑工艺品,旧时称“耍货”,其代表作品“胖娃、鸡咕咕、黑狗哨”df等人们喜爱的热门货。泥阳彩塑泥塑,始于两周时代,流传民间已三千年之久,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手工艺品,它与陕西风翔泥塑基本同出一脉。经有关民俗学者考证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相同之处。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创意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了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它的制作很讲究,以泥阳黄土调和成泥作胚料,经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再精抛、彩绘、出线、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以及它粗犷夸张、简练概括的原始美而深受群众喜爱,在老百姓眼里,它是镇宅避邪、赐福降祥、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彩绘泥塑的色彩和纹样有着特定的寓意,绿色意万年长青、红色意四季红火、石榴意多子多福、艾草意去毒避邪、海棠意富贵、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贯钱意万贯利钱等。在这些观念的统摄下,串联组合成了一件件完整的艺术品。泥阳泥塑被人们产生新的认识,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组织作品参展,向外界宣传推介,使泥阳泥塑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爱好者,民间艺人们,把从师傅那里继承的泥塑手艺结合新时代美学知识,用最原始的、最淳朴的艺术作品,为文化事业添了一景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16个,通邮的村16个,通电话的村16个,通公路的村16个。通自来水的村6个,通有线电,视的村9个。 特色村屯:徽县泥阳镇成庄村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浅山沟村庄,全村辖6个合作社,276户农民,农业人口1129人,现在劳动力578人,耕地面积2467亩。如今除去420亩退耕还林面积,全村仅剩下2050亩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2亩,村民们长期过着“丰年粮足,灾年粮缺”极不宽松的生活。该村党支部、村委会面对本村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的现状,积极响应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号召,广泛宣传国家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动员和组织青年农民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向外出务工的农民搜集、发布用工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务工由自发分散型向有组织型、苦力型向技能型、就地转移向省外输转转变,实现了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截止7月底,全村劳务输转人数达到281人,其中:就地转移72人,外出务工198人,实现劳务收入57.1万元,人均劳务收入506元,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从农民外出务工的流向看,这些务工农民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深圳、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就业岗位看,主要从事的工种有计算机操作、厨师、汽车驾驶、电子技术、车床工等,技能型务工占输转总数的62%。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务工增收创业带头人。如该村村民仲勇荣,年仅27岁,1999年就开始在北京运输公司从事汽车驾驶,月工次3000多元。经过五年的务工生涯,积蓄了丰厚的收入。回乡后,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铲车及制砖设备,在本村创办了砖厂。2006年10月份已投入生产,预计年生产建筑用砖800万片,产值12万元,利润4万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36人。泥阳镇成庄村大力发展劳力经济,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也为当地发展三蒜、经济林等农业特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2008年,该村新发展三蒜576亩,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268亩。劳力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农业发展: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全热闹的大蒜交易市场,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特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立足“三蒜”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泥阳镇素有“大蒜之乡”的美称,家家户户都有种“三蒜”(蒜苗、蒜苔、大蒜)的历史,这里产出的“三蒜”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保健性强,经国家农业部成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泥阳三蒜为:绿色、无公害蔬菜。全镇每年蔬菜播种面积13000多亩,占全镇耕地的一半以上。每年阳春三月,初夏四月,11月,蒜苗、蒜苔、大蒜收获上市,四方客商云集泥阳,蔬菜市场异常热闹,车水马龙、川流不息。1000多万斤蒜苗、1000多万斤大蒜、400多万斤蒜苔,被运往祖国各地,为人们的餐桌上增加了美味菜肴。在抓好“三蒜”生产的同时,镇政府科学指导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搞菜粮间作,立体栽培,探索出蔬菜立体栽培模式八类三十二种,年产甘蓝、辣椒、洋葱、大白菜及其它蔬菜1600万斤,蔬菜收入达到1600万元,占全镇工农业收入的4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为了切实做好全镇蔬菜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镇上还专门成立了蔬菜协会,引导全镇蔬菜生产,促进全镇蔬菜销售。发展生态农业,做强核桃产业。为了改善全镇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镇政府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狠抓优质核桃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建园及原有核桃品种高接换优技术的示范推广。全镇核桃园面积达到2000亩,同时还建成了泥阳镇300亩优质核桃接种园,以备优质核桃品种在全镇及周边县乡快速推广运用。全镇年产优质核桃100多万斤,且产量在逐年递增。狠抓畜牧产业,发展生猪养殖。泥阳镇饲料粮源丰富,农民群众科技致富意识强,养猪既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能增肥地力,增加农业后劲。为此,镇政府号召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圈舍改造,大力推广科学养猪技术,全面发展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全镇已有95%以上的农户改建了新式冬暖棚猪圈,户均年生猪出栏4头以上,户均年生猪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 |
徽县泥阳镇蔬菜俏销四方_阿里巴巴汽车资讯 2006年12月04日...泥阳镇蔬菜专业协会在李磨村党支部书记杜克荣的带领下,以支部成员为主,吸纳本村能人大户,依托陇南蔬菜市场,在泥阳镇蔬菜批发购销公司的基础上... |
各种蔬菜,建材,化肥 徽县泥阳镇蔬菜专业协会 阿里巴巴 徽县泥阳镇蔬菜专业协会位于甘肃陇南,主营各种蔬菜,建材,化肥...徽县泥阳镇蔬菜专业协会 供应信息 供应信息 徽县泥阳镇蔬菜专业协会还未在阿里巴巴发布供应信息... |
甘肃泥阳镇农业科技示范亮点多 甘肃泥阳镇农业科技示范亮点多--泥阳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着力在办好科技示范点上下... |
徽县泥阳镇苟庄村学-主页|网站|产品|市场|销售|招聘|联系方式... 徽县泥阳镇苟庄村学,,教育,甘肃省,陇南地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社会福利业,甘肃企业黄页,甘肃企业名录,最全的甘肃企业黄页企业名录,中国企业名录大全,中国... |
徽县泥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 工程名称:徽县泥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报名开始时间:2009-3-2 报名结束时间:2009-3-9招标登记编号:622620090302001 详细信息:招标公告 徽县泥阳镇中心小学教学... |
徽县泥阳镇柳巷木器加工厂--火车票网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徽县泥阳镇柳巷木器加工厂柳巷 邮政编码742307 办公电话... |
徽县泥阳镇万人筑起同心堤_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8月24日讯(通讯员李军虎)8.12特大暴雨灾害造成徽县泥阳镇郑垭、雷庄、苟庄、成庄、李磨、中集、柳巷、寇庄等8村严重受灾,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
傻目录-泥阳镇PS板网络档案 泥阳镇ps板,...商家列表 中国>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镇:行业选择:在泥阳镇 PS板 目录下没有查找到相关的商家档案-相关的商家档案没有被收录?... |
徽县泥阳镇粮食收储站 法人名称:徽县泥阳镇粮食收储站 地址:泥阳镇 行政区号:621227 邮编:742307 电话:0939-7565069 注册资金:47(万元)营业范围:粮油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