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产业:牛泉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农民收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分别以大红袍花椒、鸡腿葱、黑耳长毛兔为主的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蓬勃发展,素有“中国花椒之乡”、“华东最大的兔毛集散地”等美誉。花椒总产量和购销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和1/3。通过基因工程所繁育的黑耳长毛兔已申请专利,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牛泉镇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铁矿石、煤炭、石灰石、陶土、石膏、硫磺、石英石、燕子石等十多种,其中石灰石、陶土独具特色,以此兴起的石灰烧制和陶业加工闻名遐迩。镇工业基础相对较强,200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5500万元,税收3700万元。境内有金牛矿业公司、鲁中水泥有限公司、鲁中变压器有限公司等8处乡镇企业。由省地质勘察院、新汶矿业集团和该镇合作开发的莱新铁矿,总投资1.28亿元,矿石储量4700万吨(含铁量55%以上),现已投资9000万元,各种装备已齐全,预计2004年3月开始投产。可年产矿石50万吨,铁精粉30万吨,年可实现利税2400万元,全镇还有村办企业26处,个体私营企业45处。牛泉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云台山生态旅游区,现已完成投资800万元。2001年又重修了第一界莱芜县委旧址——云台山和尚洞,并修建了山东省工委书记、第一任莱芜县委书记刘仲莹雕像,和原中顾委常委杨得志题写的“红旗飘万代”一起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阵地,云台山已建成市级森林公园,现正在审批省级森林公园。这里及周围有鹁鸽洞、鸡心洞、碧霞元君行宫、黄巢落马处、一步三眼井、亓老敬故居等多处自然、人文景点。在风光旖旎的笔架山上,由镇政府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社会各界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王曦之碑林,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碑林,经勘察论证,现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9.8亿元,全镇财政收入达326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752元,农民人均收入3583元。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1:1.08:1.19,党建工作、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十几项工作分别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 历史沿革:牛泉镇为明朝洪武年间亲幸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此地所建。传说村西有泉,有一牧者,牧牛九十九;常驱牛于泉边饮水,数则多,至归,复数为九十九,传为神牛。并借以命泉,曰“牛王泉”。村同泉名。1949年后简称牛泉。明天顺年间,境内属汶南乡毛埠保、南宫保、汶南保诸保所辖。清袭明制。民国初年属汶南区,鲁西区所辖。1939年划归泰山特委直属县(南部行署),10月归莱芜县。1941年春莱芜划为三县后属新浦县,同年4月至9月属新泰县,10月复归新浦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旧制归圣井区。1951年3月为五区。1955年10月改称为牛泉公社时辖6个管区、69个行政村。1984年4月改称为牛泉办事处。1985年11月处改镇,辖4个管区、32个行政村。2000年牛泉镇与圣井乡合并称为牛泉镇,下辖69个行政村。 矿产资源:牛泉镇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经济利用价值高。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铁矿、煤矿、石灰石、白云岩、陶土、石膏、石英石等十多种。其中石灰石、陶土独具特色。以此兴起的石灰烧制业和陶加工业闻名遐迩。最近几年铁矿石开采冶炼兴起并具一定规模。 城镇建设:1997年,牛泉镇被省政府定位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莱芜市四个中心镇之一。该镇严格按照“科学规划、政策驱动、强化建设、超前发展”的原则。坚持走以城带镇、以镇带村、以经济带建设、以建设促经济,滚动发展的路子,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形成了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娱乐区、旅游区、房地产开发区六大功能区域,以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和各类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莱芜经济发展的中心乡镇,现代化小城镇雏形已经形成。为推动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发展规模经济、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外资和引导农民进城经商、实现多元化投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奠定了基础。 下辖村:东牛泉村西牛泉村杜官庄村南刘家庄村马家庄村南宫村东泉河村西泉河村亓毛埠村鹿毛埠村毕毛埠村南三官庙村大庄村双泉村西上庄村纪家庄村东上庄村西五斗村东五斗村大荒峪村八里沟村侯家沟村吴小庄村王小庄村任小庄村吴桥村中小庄村贺小庄村马小庄村杨小庄村朱小庄村吕小庄村圣井村将山后村青沙沟村王楼村石门村向阳村茂盛堂村张积庄村鹁鸽楼村新张积庄村祥沟村范庄村鹿家庄村上峪村积家庄村吕家楼村渐河村绿凡崖村庞家庄村李条庄村蔺家庄村东风阳村西风阳村任家庄村蒲洼村东王庄村西王庄村亓家省庄村刘家省庄村曹家省庄村南白塔村中白塔村北白塔村店子村南徐冶村中徐冶村冯徐冶村 水力资源:牛泉镇位于牟汶河莱芜市市域区段的下游地区,整个镇域内的地表水系都属于牟汶河流域,全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3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20万立方米,地下水210万立方米。镇区内共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7座,总蓄水量约为1350万立方米,另有塘坝约60座,总蓄水量约为230万立方米[1],年总径流量约为4500万立方。地下水是目前镇域农业、工业、及村镇用水的主要来源,可利用量约为1536万立方米。镇域内有机井、大口井81眼,小口井约300眼[2]。 农业发展:牛泉镇党委政府把农民增收的“富民强村”工程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牛泉镇是莱芜著名的“三辣一麻”主产区。花椒总产量和购销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和1/3。牛泉镇突出农业特色抓调整,主要发展以花椒为主的林果业,以生姜、大葱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长毛兔、合同鸭为主的畜牧业,形成了干鲜果、蔬菜、畜牧养殖等商品基地和主导产业,其中,以“大红袍”为主的花椒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品”,鸡腿葱以其香辣味浓,被誉为“山东名产”。牛泉镇作为莱芜“三辣一麻"主产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共种植生姜1.1万亩,大葱1.85万亩,花椒2.8万亩,新发展其它经济作物2500亩,全镇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万亩。农业产业化、产品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产业化方面,以镇东西主干路、圣井片、吕楼、庞家庄片为重点,全镇从事花椒、羊绒等农副产品加工、购销的民营大户发展到360多家,购销专业村11个,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购销能力达20万吨。其中,圣井姜华农产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600吨,产值500万元。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全镇共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葱1.2万亩、生姜1万亩、马铃薯4500亩。共建成无公害花椒等林果基地3万亩,其中,“春平”、“春腾”、“裕泉”牌花椒、大葱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产品,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阳光劳务输出公司为龙头,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友好乡镇,打造输出平台,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培训基地,走先培训后输出的路子,使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有序的轨道。2004年,依托劳务输出公司,全镇有组织的输出2286人,自发外出打工的6000多人。全镇在外务工人员年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收入660元。牛泉镇还突出以生猪、鸭、兔为主的畜牧业,大力推进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全镇已发展畜牧小区32处。其中,大型畜牧小区8处。搭建养鸭大棚240个,年出栏商品鸭330万只,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100元。 |
傻目录-牛泉镇批发市场网络档案 牛泉镇批发市场,阳光商贸有限公司,益丰经贸有限公司,益鑫泰经贸有限公司,银宝商贸有限公司,赢宇贸易有限公司,友华经贸有限公司,中立经贸有限公司,鑫隆工贸有限公司,... |
牛泉镇蛋糕店_山东莱芜莱城区牛泉镇蛋糕店蛋糕速递,蛋糕预定,... 是由原牛泉镇和圣井乡于2000年底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万亩,山场7.5万亩,丘陵7.5万亩,所辖69个行政村,7.5万口人,其中城镇居民1.2万人,... |
牛泉镇积极创建安全、健康、文明校园 4月28日,牛泉镇召开全镇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大举措,推进安全、健康、文明校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
牛泉镇“两新”会上“晒”目标--山东频道--人民网 牛泉镇强化村级主体队伍建设,变年终考核为阶段评定,细化、量化任务,推行两月一排名、重点村每周一调度、半年评比、年终表彰的工作机制,调动了各村发展的积极性和... |
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八里沟加油站_地图_公交信息 爱帮公交网提供到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八里沟加油站的公交路线信息,驾车路线信息,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八里沟加油站周边地图,附近的公交线路,附近标志性建筑,电子... |
牛泉鲜花预订_山东莱芜莱城区牛泉镇鲜花预定鲜花速递,鲜花... 其中城镇居民1.2万人,农村人口6.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3万人。近年来,牛泉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农民收入为促进... |
小山村里发生的大事件_鲁中晨刊_20091030_XPLUS喜阅网 引言:祥沟村,是一个坐落在牛泉镇南部的小山村。祥沟村原名降寇村,村里的很多景点远近闻名:唐槐、一步三眼井、黄巢落马处。据说这里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的... |
傻目录-牛泉镇家用燃气用具网络档案 牛泉镇家用燃气用具,锦州市古塔区百乐燃气具专卖店,锦州市迅达煤气燃气具专营商店,锦州市宏兴煤气燃气具商店,河津市燃气具公司,科可燃气具有限公司,合州燃气具电器... |
牛泉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牛泉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商家归类:农林牧渔>商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商家人气:1134 商家级别:--收藏|打印|纠错|匿名 点评时间:2011-6-10 6: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