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爆发了一次空前的水灾,洪水把一切都吞没了,面对滔天的巨浪,人类的祖先为了保存一点人类繁衍的希望,把五十对男女分别放进了五十只大葫芦里,并把葫芦放进水里,让它随波漂流,其中的一只葫芦,随着水流,到了这片海拔近两千米的高原上。洪水退去,葫芦分成了两半,从里面走出来的一对男女,并成了今天这块土地上世居民族的祖先---“拉祜族”的祖先,所以,直至今天,拉祜族人都称自己为“葫芦里诞生的民族”,从他们世代相传的各种图腾中,以及流传至今的传说之中,都能看到拉祜族人民对“葫芦”的无限感激与崇敬。 水利、交通资源:境内有5公里以上的河流6条,径流面积56.4平方公里,全乡有水利工程245件,主要沟渠有南美大沟、南美中沟、山神大沟、南华大沟、小坟地沟、坡脚大沟。全乡通车里程87公里,但仅有23公里为弹石路,其余全部为毛路,晴通雨阻的状况突出。 教育现状:南美乡原有完小1所,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1992年成立了南美中学,在2005年教育综合改革后,合并设立了1所九年制中心学校,全面负责南美乡的教育事业。现在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郁,治学之风严谨,2006年底,共有中学部和小学部教学点10个,教职工48人,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458人,学前班学生81人。教育综合改革后,中心校积极开展“三教统筹”的办学模式,打破原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实行“一长管三校、一师任三教”的管理新机制,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整合,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各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乡中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巩固率达98%以上。 农村市场:南美拉祜族乡现有集市一个,为南美街,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全长500余米,宽20余米,地面为部分弹石路面,是全乡重要的物资交易场所。每到街天,双江县、耿马县、临翔区的商家纷纷到此进行交易,赶集人数达2000余人,交易额达10余万元。 特色产业:茶叶:2006年,全乡建成茶园7213亩(其中高优生态茶4495.42亩),为加快产业的提质增效,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南美乡一是抽调产业挂钩组,实行领导挂钩到村,职工挂钩到地块,责任包干到人,分地块进行挂钩指导,把产业的管护质量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南美乡产业管护办法》,并在年初人代会上通过后执行。三是全面推行“林粮间作”的生产模式,稳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调优进程。 新农村建设:2006年,南美村被区委确立为全区第二批100个“三村”工程示范点后,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在区新农办的精心指导和各挂钩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南美村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培育这一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为发展基础,文明建设为精神动力,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制定“一方案三规划”,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人均一亩农田地建设情况。南美村有农田地2524.8亩,人均2.6亩,已达指标。人均一亩经济林果建设情况。南美村有经济林果6045亩,其中:茶叶1785.13亩(可采摘961亩),核桃2683亩,白花木瓜1499亩,其他77.87亩,人均6.22亩,已达指标。每户一院安居房情况。南美村有安居房239间,占总户数的91.6%,仍有8.4%的村民没有安居房,其中一部分是“五保户”。洁净能源建设和安全饮用水情况。南美村有沼气池10口,但是由于气温较低加之养殖业滞后沼料不足等因素,一直无法使用,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未作推广;南美村有30户共125人用上了安全饮用水,仍有230户847人没有用上安全饮用水。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截止2007年11月,共进行科技培训33场次,参训人员达4300多人次,基本能够达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每户有一个能致富的好项目。南美村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多年来一直以种植茶叶、核桃、白花木瓜为主,考虑到南美村实际情况,着重以产业管护为主,特别是对高优生态茶园和新种植核桃的管护,以茶叶、核桃带动南美村产业的发展。每村有一个可支撑“普九”教育网络情况。乡、村结合,村、校结合,建立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已基本建立“普九”网络。每村有一个合格卫生室情况。已建成合格卫生室一个,约40平方米。每村至少有一个专业协会情况。已分别建成核桃、茶叶、白花木瓜的专业协会4个,每个协会有会员15人以上;成立党群致富联合体1个;组建新农村理事会8个。有进村入社的硬板路建设情况。已建成村委会门前硬板路面310平方米,南楞田自然村进村硬板路一条3.27公里。党员电教室和群众文化室建设情况。已建成党员电教室一间,约35平方米,群众文化室一间,约35平方米。均已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置,修建了村委会围墙、院子,并进行绿化,南美村办公和组织群众性活动的条件得到改善。有一套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的好制度建设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职责和制度上墙。明确了村两委关系和工作职责,建立党建目标“十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调解委员会职责和村规民约,民兵、治保、妇女、共青团等群团机构健全。每村有一套禁毒、“防艾”的工作制度,无新增吸毒人员情况。南美村是“无毒村”,无吸毒人员,与乡派出所、计生站联合建立了工作制度,责任到人,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有一个团结干事的好班子建设情况。南美村“两委”班子人员配备齐全,“两委”班子顾大局,团结实干,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学习和总结,为南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村科技:南美乡以乡科协为枢纽,以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验性进行科技普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做到短训、长训及实地面授等多形式结合的一体系统培训,与一事一训相结合的技术普及推广,使全乡广大群众增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共识,增强自身科技意识,使全乡各族人民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经济建设发展。年内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5期,2976人次,其中三天以上培训2期,270人次,1—2天以上培训期数18期,780人次,现场培训620人次,以会代训550人次,55岁以下农村党员培训136人,村社干部培训26人。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脱毒马铃薯种繁、饲草种植管理、核桃种植管理、木瓜后期管理、玉米新品种规范种植管理技术;畜禽、山羊养殖防疫技术等,还应用科教录像放映科技片6场,观看人达66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000多份,采用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宣传,使群众“科技兴农”意识有了增强,一部分群众已尝到接受科学技术的甜头,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 扶贫开发:拉祜族属氐羌族群,发源于青海湖畔,是一个游猎民族。就南美拉祜族的历史来讲,至今不过500年,与汉族5000年悠久文化相差甚远,因游猎生活需要,南下经澜沧江河谷迁栖至南美,该民族历史上以狩猎为生,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思想意识、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仍然保留有民族习俗的残余,具体表现在:一是拉祜族一步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形态,致使拉祜族群众还保留有原始共产主义成份,私有观念淡薄,缺乏商品意识,难以接受新生事物;二是由于南美拉祜族长期过着狩猎生活,不善于从事农业生产,学会种田只有近50年历史,不会计划生产、耕作初放、广种薄收,往往是“种一皮坡、收一土锅”,大部分群众需靠国家救济度荒;三是不会安排生活,有了就吃、就喝,没了就熬、就睡,酒和辣子是生活中的两大嗜好;四是居住条件、方式十分落后,拉祜族群众由于受游猎生活影响,居无定所,95年以前全乡拉祜族群众没有一户住瓦房,住的全是简陋的草顶木掌楼,大部分群众吃、穿、住、行等所有财产加起来不超过500元,而且一家人无论几代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围住一个火塘生活,这种草房按拉祜族习俗是“三年两头换”、“人死一把火”,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建乡到1995年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对南美乡的扶贫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方法措施单一,虽有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加之由于群众素质低、基础设施薄弱,全乡发展十分缓慢。95年底,全乡人均占有粮食仅为278公斤,人均纯收入仅为272元,每年需靠县上救助救济粮20万斤方能度荒,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乡。由于以上原因,1995年底,南美乡被省政府列为了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围绕扶贫开发这一中心,先后实施了安居工程、组织生产安排生活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经济发展工程、教育科技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和民族特困乡、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以及“三村”建设等工程,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扶贫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稳定,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
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委会 掌楼 主办:中共南美拉祜族乡委员会 南美拉祜族乡人民政府 临沧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技术支持:昆明东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微软技术中心... |
临沧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的特点分析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 南美乡是临沧市临翔区境内拉祜族主要的也是最大的聚居区.南美乡具有独特的拉祜族文化,因地处高山大箐,与外界交往少,民族文化较为浓厚.南美拉祜族文化特点可概括为:... |
南美拉祜族乡_百度百科 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西南部,距区政府驻地48公里,东与博尚镇相连,北与章驮接壤,西与耿马县毗连,南与双江县相连。全乡国土面积120.85平方公里,... |
南美拉祜族乡多依村 多依村隶属于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地处乡政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东与章驮乡榨房河菜籽地河隔界,南与南美村芹菜塘河交界,西与耿马县.... |
云南:南美拉祜族乡女子采茶忙--食品资讯--食品产业网 2010年04月06日...云南:南美拉祜族乡女子采茶忙-食品产业网...在百年一遇的大旱面前,云南省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群众积极抗旱,不分昼夜地往山上担水浇茶,最终迎来... |
南美拉祜族乡酒店 南美拉祜族乡成立于1987年12月,位于临翔区西部,距城区48公里,东与博尚镇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连,西与耿马县接壤,南与双江县毗邻,全乡国土总面积120.86平方公里... |
南美乡拉祜族 南美乡拉祜族...PHOTO摄影网>作品展示>摄影乐园>纪实类 Canon QL17 GIII旁轴相机+负片+底扫 当你拍照的时候,找到事情最基本的真相,并记录下你的观点。... |
南美拉祜族乡牧场 名 称:南美拉祜族乡牧场 地 址:云南省临沧县南美乡 邮编:677004电话:08832710059 注册日期:1994传 真:注册资金:职工人数:3 联系人:经营范围:放牧 ... |
中国共产党临沧县南美拉祜族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临沧县南美拉祜族乡委员会...以上信息是中国共产党临沧县南美拉祜族乡委员会相关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