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镇镇政府驻麦城,两河镇地处荆楚腹地,位于当阳市东南部,因沮漳两河在此相汇而得名。两河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建制,现有仲宣楼遗址、糜城、麦城、周仓墓等古迹。全镇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002亩,水田面积19547亩,下辖12个行政村(双龙、友谊、民主、赵闸、富里寺、糜城、孙场、胡场、群丰、群合、新星),1个居委会(麦城),77个村民小组,10728户,总人口35830人。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6亿元,财政收入35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506元。两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益事业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工农业发展持续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重庆市黔江区两河镇:两河镇元明之际为酉阳土司管辖区,“改土归流”后属酉阳州。民国时期为酉阳第三区。解放初为酉阳第十区。1952年7月划入黔江。1985年辖两河、龙田、犁弯、金洞、早化5乡。1990年撤两河区,两河乡与龙乡合并建两河镇。2001年犁弯乡重新归并入两河镇。两河镇集镇坐落在阿蓬江、细沙河交汇处,于1999年被定为市级试点建设小集镇,2003年被区委、区政府纳入区级重点建设小集镇。集镇人口6800人,集镇面积0.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4.9%。政府所在地两河口。两河镇是一个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乡镇,耕地面积38319亩(田5362亩,土32975亩),农村经济以“集镇贸、工、商,沿江(阿蓬江)猪、果、桑,两盖(麒麟盖、彭家盖)烟、草、畜”的为主,以10000亩烟、8000亩桑10000担茧、10000亩草、10000亩林(经果林)基地建设为依托,形成了烟、桑、畜、林四大骨干经济,旅游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商贸经济繁荣,边贸经济兴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759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177万元,二产业产值860万元,三产业产值256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5.0:11.3:33.7;农民人均纯收入1533元;财政收入271.5万元;人均粮食498公斤。烤烟种植面积9016亩(其中地膜烟2000亩),产量179.96万斤,产值679万元;桑园面积1700亩,产茧938.8担,产值50多万元;畜牧产值1956万元;林业产值102万元;个体商户340多户,旅游业收入200万元。两河镇是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民族文化丰富,建有较为标准的民俗民族宣传文化站,建有摆手舞队、腰鼓队、狮舞队等多个民俗民族文化宣传表演队伍。集镇有光纤电视网络覆盖,电视入户率达60%以上;村村通电话,其中有9个村通程控电话,电话安装达1600多门。全镇有1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5所村级小学。在职教师171名,在校学生达3557人。设有1所中心卫生院,2所分院,13所村级医疗站,有病床20张,医务人员43名。两河镇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乡镇,呈两盖(麒麟盖、彭家盖)夹一江(阿蓬江)的南北走势,丘陵、平坝交错分布其中,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378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53.4%。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70%的村实现了通水(自来水),村村通路。两河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资源有神龟峡揽胜,细沙河漂流,潜龙洞猎奇,麒麟盖生态牧业观光等。现已开通神龟峡旅游线。其它经济资源主要有乌桕、漆树、硫磺、磷、铁、石英砂等。2007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2007〕90号)两河镇更名为阿蓬江镇,其管辖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两河镇交通网络健全,硬化程度高,仁威公路贯穿,成泸高速过境,全面实现公路社社通,部分完成便民路入户;场镇建成面积19.85平方千米,文化、餐饮、市场、娱乐、通讯等设施健全,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所,敬老院、卫生院1个,设多个合作医疗站点,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各村,移动电话通讯设施健全,实现场镇自来水、天然气入户。 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基本概况:两河镇地处盐亭县南大门、梓江、魏城河交汇于场镇,绵盐、盐三高等公路穿镇而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全镇辖两河、共和、垢溪3个办事处,18个村,195个社,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全镇有6905户,总人口25441人,其中农业人口23387人,非农业人口2054人。全年出生178人,死亡175人。年末耕地总面积18150亩,其中田7815亩,人均耕地0.96亩。全镇有党委2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39个,当小组103个,党员964名:其中2000年新发展党员17名,转正20名。2000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六好乡镇党委”,镇党委、镇政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0年度先进集体;同时荣获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市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集体,公路建设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两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235男8706女7529家庭户户数5092家庭户总人口(总)15762家庭户男8276家庭户女74860-14岁(总)38110-14岁男19400-14岁女187115-64岁(总)1133015-64岁男622815-64岁女510265岁及以上(总)109465岁及以上男53865岁及以上女55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382 历史沿革:以清河与麻柳河汇流而得名。属阳坝镇管辖。1949年解放后设两河乡,1958年成立两河人民公社,1983年由公社改为乡。1985年又由乡改为镇至今。现辖两河廖家坝、赵家坝、瓦场、巩坝、刘山、中坝、丁家山、中营、马家坝、后营、吴家营12个村委会,171个自然村。 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丰富。两河镇古寨甚多,有号称“川南第一名山”的俩母山,及以向家寨、高顶寨为首的古寨群落,风景优美,底蕴深厚,适宜避暑、度假、康体、休闲。俩母山属省级宗教活动胜地,主峰海拔834米,唐朝以来便长续香火,古庙秀山曾吸引众多文人香客,古诗曾云“百里飞龙两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云”,“压尽陵州百万峰,岿然两母在云中”。俩母山有“八景名胜”:天池甘露、向寨春风、半边古刹、五块奇峰、柜岩晚霞、香炉残月、铁门云封,各有特色,令人心驰神往。除“二寨一山”之外,动宝石、灯杆坝、放生河、太白渡、诗仙遗迹等,亦驰名遐迩。2008年,向家寨、俩母山等旅游景点的进入《威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