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蛟洋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名苏区。1928年6月爆发了闽西“四大暴动”之一的蛟洋暴动,在上杭打响了工农武装起义的第一枪。1929年,中共“闽西一大”在蛟洋文昌阁召开,毛泽东、谭震林、蔡协民、江华、曾志等同志出席并指导会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蛟洋人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在1992年,国省道改线经过蛟洋后,又为蛟洋注入新的生机,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蛟洋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乡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把调整农业结构在首要位置上来,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如今,蛟洋在发展农业生产、乡镇企业、个私经济设施,集镇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事业方面都职得了一定成绩。自国省道改造后,该乡党委、政府注重投入,同时发动乡村组织扶贫攻坚奔小康,大力改造、改进基础设施,交通、电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今,国省道途经蛟洋乡7个行政村,蛟洋乡30多公里,由此,蛟洋成为通往广东、江西和本省龙岩、厦门的交通要道。同时,25个行政村都通路通电,蛟洋乡22个村通了电话。位于国省道相接处的蛟洋新区开发,日新月异,交警、交通、电信、财政、变电、水利水电、文化中心、敬老院、土管、烟草等县、乡部门办公服务大楼拔地而起,一批商住结合楼以及加油站、歌舞厅、餐馆等鳞次栉比。蛟洋边贸商城和乡政府办公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丘坊农贸市场的改造,华家、坪埔的新村建设己取得一定成效。蛟洋人杰地灵,文教事业昌盛发达。中国清代著名画家华曲的故乡就在华家村,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傅柏翠先生创立的古蛟中学(即今蛟洋中学)早巳桃李满天下,为国家、社会培养许多栋梁之村。蛟洋乡有中学一所,完小6所,初级小学27所,中小学教职员工300余人,中小学学生达4500多人,每年中考升学率都在全县名列全矛。全乡文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乡有文化站、广播站、农民文化中心,一些村庄还有自行组织的业余文艺队、民乐队、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科技文卫:蛟洋人杰地灵,文教事业昌盛发达。我国清代著名画家华曲的故乡就在华家村,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傅柏翠先生创立的古蛟中学(即今蛟洋中学)早巳桃李满天下,为国家、社会培养许多栋梁之村.现在,该乡有中学一所,完小6所,初级小学27所,中小学教职员工300余人,中小学学生达4500多人,每年中考升学率都在全县名列全矛。全乡文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乡有文化站、广播站、农民文化中心,一些村庄还有自行组织的业余文艺队、民乐队、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乡镇建设:蛟洋乡位于国道319线和省道306线的交叉口,全乡有25个行政村;尽管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基础设施差,乡村公路路况差,人们改变现状的要求十分强烈。2003年4月开始,乡党委政府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道路硬化上,按每年完成50公里的水泥硬化任务为目标,以国家路网改造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大造“要致富,先修路”的舆论氛围,广泛发动群众出钱出力,投工投劳,在全乡掀起集资铺路的热潮。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路面硬化约100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革命基点村小和村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华丕林2003年被公推为村主任后,便一心扑在村里的事业上。由于缺口资金较大,华丕林就把自己准备建新房的6万多元垫付给工程队先期开工,并坚持在施工现场监护。后来患病转至福州某医院治疗,就在处于危险期的时候,他对来看望他的乡、村干部只字未提自己的事,而是讲要尽快把公路硬化任务早日完成。路修好了,农民出行不但方便了,而且种的反季节蔬菜也卖上了好价钱,还带动了周边养鸡场、养猪场、机砖厂和小水电的规模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桃源村原离乡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这里地处偏远,农民致富无门,被列为省重点扶持的207个贫困村之一。2008年以来,该乡争取省里的支持,征求群众意愿,把桃源村列入“造福工程”,实行整体搬迁。在省、市有关部门和福建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200万元资金建设桃源新村。如今,桃源新村就建在国道319线旁,农民就业就医、孩子就读也更方便了。 服务行业: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服务行业越来越重要。为实现科技兴农战略。该乡组建乡各科委、科协组织,加强对农技、烟草等部门人员韵技术培训。为更好地指导农民科技种养发挥"二传手"作用。 市场建设方面:位于国省道相接处的蛟洋新区开发,日新月异,交警、交通、电信、财政、变电、水利水电、文化中心、敬老院、土管、烟草等县、乡部门办公服务大楼拔地而起,一批商住结合楼以及加油站、歌舞厅、餐馆等鳞次栉比。蛟洋边贸商城和乡政府办公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丘坊农贸市场的改造,华家、坪埔的新村建设己取得一定成效。 特色村屯:桃源村是蛟洋乡最为偏远的行政村之一,全村一半都是低收入户、贫困户、救济户。2002年,该村开始组织实施造福工程整村搬迁工程。搬迁地点确定在距蛟洋集镇中心仅800米、距中心小学仅600米、位于319国道旁的马坪里。项目共投入各项资金260多万元,主要包括省财政捆绑扶贫资金、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挂钩帮扶资金、造福工程资金、社会各界和地方配套资金等。先后完成了征地、整基、房屋基脚、人饮工程、电网(包括路灯)、排污及后山防洪沟、1.1公里长的村主道硬化、8段总长约400米的挡墙、护坡砌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于2006年桃源造福新村已全面建成。桃源造福新村规划总用地面积2.1万㎡,建筑总占地面积6500㎡,总建筑面积16000㎡,建筑密度31%,容积率0.76,绿化率35%。75户村民全部完成住宅建设并搬入居住,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建好两层以上住房,建筑物全部采用别墅式设计。同时,还建造了一幢占地面积165平方米、建筑面积386平方米的村部综合大楼,完成了标准室外篮球场、健身路径、中心花园等健身休闲设施,村民住房全部接通了闭路电视,基本安装了程控电话,绝大多数空闲地都已完成绿化。为保持村容整洁,全部住房建有卫生间,生活污水全部经排污管排放,生活垃圾每日由专人清运并作无害化处理。一个交通便利、规划整齐、设施完善、卫生整洁的准城市化小区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楼房井然有序,村道宽阔整洁,绿化设施优美。 基础设施建设:自国省道改造后,该乡党委、政府注重投入,同时发动乡村组织扶贫攻坚奔小康,大力改造、改进基础设施,交通、电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今,国省道途经该乡7个行政村,全乡30多公里,由此,蛟洋成为通往广东、江西和本省龙岩、厦门的交通要道。同时,25个行政村都通路通电,全乡22个村通了电话。 沿革区划:收获的喜悦,1950年设蛟洋乡,1958年改上游公社,1965年更名蛟洋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222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下道湖村、坪埔村、崇头村、蛟洋村、塘厦村、东乾村、阵坊村、文地村、杨梅坑村、桃源村、达理村、丘坊村、苏坑村、梅坝村、小和村、秋竹村、丰年村、贵竹村、华家村、文都村、再兴村、邹坑村、中村村、坪上村、磜嘉村2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丘坊。2000年,蛟洋乡政府驻地从丘坊村迁移到蛟洋村。 |
驻上杭县蛟洋乡杨梅坑村工作总结 杨梅坑村距蛟洋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人口居住分散,村头至村尾7公里,共135户,总人口471人,劳动力217人(外出务工76人)。现有党员20人(女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
蛟洋乡 实现村村通公路-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蛟洋乡 实现村村通公路-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条目出处】上杭县年鉴,【主 编】张斯良【主编单位】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栏目文章】说明:与本条目同... |
上杭县蛟洋乡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站-中国食品信息网企业全库 联系人:职位:行政区划:350823 地址:福建省上杭县蛟洋乡 电话:0597-3621469-传真:移动电话:邮政编码:364204 电子信箱:网址:行业代码:A051 ... |
太拔乡 溪口乡 茶地乡 泮境乡 蛟洋乡 步云乡 旧县乡 通贤乡 ... 太拔乡 溪口乡 茶地乡 泮境乡 蛟洋乡 步云乡 旧县乡 通贤乡 官庄畲族乡-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 |
龙岩上杭县蛟洋乡邹坑村邮编-地图-公交-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 淄博龙岩上杭县蛟洋乡邹坑村的邮编号码,龙岩上杭县蛟洋乡邹坑村的地图位置,附近的公交路线,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中学,餐馆,宾馆,超市等商户信息。... |
太拔乡 溪口乡 茶地乡 泮境乡 蛟洋乡 步云乡 旧县乡 通贤乡 ... 太拔乡 溪口乡 茶地乡 泮境乡 蛟洋乡 步云乡 旧县乡 通贤乡 官庄畲族乡-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 |
太拔乡 溪口乡 茶地乡 泮境乡 蛟洋乡 步云乡 旧县乡 通贤乡 ... 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
蛟洋乡-SWiki-The Smart Keyword Service 蛟洋乡-SWiki-The Smart Keyword Service...上杭县教育局 上杭教育城乡网,上杭教育信息网。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提供教育信息公开、教育资源、在线办事、互动... |
龙岩上杭县蛟洋乡坪上村邮编-地图-公交-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 莱芜龙岩上杭县蛟洋乡坪上村的邮编号码,龙岩上杭县蛟洋乡坪上村的地图位置,附近的公交路线,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中学,餐馆,宾馆,超市等商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