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1958年建黄石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4.3万,辖沙坂、水南、登瀛、井后、和平、清前、横塘、七境、瑶台、凤山、定庄、沙堤、天马、惠上、惠下、屏山、斗南、东山、东源、东埭、金山、徐厝、东甲、遮浪、海滨、江东、华东、华中、华堤、桥兜、下埭、下江头、西利、西洪、清中、清后36个村委会和黄石居委会。黄石镇,梅妃故里。地处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下游,是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的交通枢纽,福厦高速公路、荔秀路、涵黄路、黄北交战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1984年12月社改镇,面积61.5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14.8万人,拥有耕地面积50826亩,滩涂面积4578亩,境内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宁海初日”、“天马晴岚”、“谷城梅雪”三景以及省级文物宁海桥、浦口宫、镇海堤、“金墩黄氏祖祠”(黄府进士三尚书,金墩入阁两相国)等名胜古迹。其黄石镇籍迁台金墩裔显者有黄辰明:1717年至1720年任台湾知府、1723年至1727年转任台湾御史兼学政。黄立本:1722年至1724年任台湾知府,1725年至1728年以中宪大夫在籍调用兼署台湾知府。黄叔璥:1722年,巡台御史。(与吴达礼共任)和黄彦鸿(1866~1923年)清代台湾四大翰林之一。建镇以来,黄石镇紧紧依托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工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四大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发展迅猛,形成了以鞋革、石材、食品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全镇现有各类企业5910家,其中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0家。商贸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新街、东井街等12条长达10公里的商业街,建有一个日供水量2.5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35千伏和一座110千伏输变电站,2个农贸市场,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9.8亿元,财政收入2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88元,分别比增9.8%,308%,2%。“建立工业园区,推动新一轮创业”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目前,遵循高起点、高标准、园林式、生态型、多功能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的黄石工业园区已列入福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园区,成为开发投资的新亮点。现有华丰鞋业、奇佳树脂等2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掀起了新一轮创业的热潮。黄石镇地处木兰溪下游,是城厢区、涵江、秀屿的交通枢纽,福厦高速公路、荔秀路、涵黄路、黄北交战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1984年12月社改镇,面积61.5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14.8万人,拥有耕地面积50826亩,滩涂面积4578亩,境内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宁海初日”、“天马晴岚”、“谷城梅雪”三景以及省级文物宁海桥、浦口宫、镇海堤、“金墩黄氏祖祠(黄府进士三尚书,金墩入阁两相国)即明刑部尚书黄光升、明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明礼部尚书黄汝良;清文华殿大学士黄机、清东阁大学士黄锡衮”和“文武两状元黄观、黄钺、榜眼黄凤翔、探花黄叔琳、文解元黄初、黄志清,武解黄元钟、黄锡履,贡元黄胜字应孙,父子进士黄府、黄安石”古有读书亭、金墩黄庙书舍等名胜古迹。 基础建设:镇旧街自明代倭乱后重建,长2公里,宽不足7米。沿街多土木结构平房,商店只50多家。镇内有古代建筑物宁海桥、浦口宫、红泉宫。建国后,建有镇政府综合楼、公安派出所、法庭、税务、邮电、银行和镇办企业等单位办公楼、住宅,建筑总面积21683.76平方米;文教卫生区,建有三层砖混结构,跨度23米,1616个座位的影剧院,图书馆阅览室、文化中心站各—座,建筑面积4537平方米;黄石一中、黄石镇中学的教学楼、实验室、教学园地,建筑面积15810.37平方米;镇卫生院占地3公顷,精神病院和福利院占地1.09公顷。1985年,在安兴头路新建商业街,长350米,宽16米,路面铺棋格石,路旁建有3层砖混结构楼房150幢,底层为店房,2、3层为住房,建筑面积10326平方米。1986年由群众集资兴建汀坛新街,有砖混结构的3层楼房82幢,建筑面积9764.42平方米。1989年建四脚亭至度尾新街,宽16米,路旁建3~4层砖混结构楼房,建筑面积3959.52平方米,自来水厂建筑面积822平方米,与供电、给排水、泄防工程相配套。新辟塘头工业区的青顺鞋业有限公司,拥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厂房宿舍等建筑面积7412.12平方米;度尾路工业区的黄石鞋业有限公司,拥有厂房、车间、餐厅等建筑物,建筑面积6991.54平方米。此外,大发泡棉厂、石雕厂和出口创汇的兴化米粉厂等,建筑面积5279.58平方米。 历史沿革:解放前,该镇属黄石乡,解放后属第辖区乡,1951年建立黄石镇,1956年撤区并乡属黄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石公社,1961年实行区管为区属社,1984年成立黄石镇,1995年底原芭茅洲乡并入黄石镇。最近几年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1999年清逐临时工24人,2000年机关行政干部提前退休9人,2002年,在乡镇站所改革中,撤并七站八所为农牧技术站、水利管理站、计划生育服务所、林业站、文化广播服务站、国土城建环保站,全镇有事业编干部职工30人,行编干部14人。。 [基本概况]:黄石镇地处东江上游,龙川中西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镇内现有10个行政村(原14个行政村撤并为1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共89个自然村,总人口17000人。 人口数据:黄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970男10633女9337家庭户户数5673家庭户总人口(总)19445家庭户男10275家庭户女91700-14岁(总)34160-14岁男17550-14岁女166115-64岁(总)1454915-64岁男785315-64岁女669665岁及以上(总)200565岁及以上男102565岁及以上女98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456 [历史沿革]:据考证,在远古时代东江河床中心,曾浮起一块状如小岛的石舟,颜色呈黄色,故得名“黄石”。根据县志记载:宋哲元符二年(1098年)黄石隶属“龙川高共都”管辖。清嘉庆14年设黄石约。1987年设黄石镇。1949年,东江纵队二支队在这里取得大水坑之战的胜利,全歼伪军两个连,缴获军用物资一批。 全面发展文教医疗事业:辖区内现有2所完全中学(莆田八中和田家炳中学),3所独立初中校(清江、东洋、沙堤中学),1所职业中学(海峡职校),33所小学(其中5所中心校),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商贸物流园、新镇政中心、七境片区、院前片区布等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中。有惠洋“十音”、澄云柴脚(高跷)、和平弄九鲤、沙坂舞狮、江东男女舞龙等特色民间艺术,节日踩街民俗活动的彩车、彩架、男女车鼓队、十音八乐队、腰鼓队、采茶舞、伞舞等民间艺术表演队达100多支。2007年,惠洋“十音”和沟边“九鲤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荔城区医院、黄石卫生院二所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先进,2009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 持续稳固安定稳定局势:注重治安机制创新和平台建设,构建平安和谐黄石。成立了群众投诉受理调处中心和工业园区平安协会,38个村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平安协会和综治机构,建立了“五五”治安防范体系,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平安协会和全市第一个农村治安联防指挥中心,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乡镇治安联防指挥中心,设立了全市第一个宽带网视频监控系统。近年,投资150万元建设15个治安岗亭,投资202万元安装202个视频探头。 |
黄石镇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黄石镇 您现在的位置:黄石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
黄石镇 漆河镇 理公港镇 观音寺镇 龙潭镇 三阳港镇 剪市镇-...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黄石镇地图_宁都县黄石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黄石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 黄石镇地图 黄石镇,地理上属于宁都县,周边有胜利南路,林管站,红山岭,... |
荔城区黄石镇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机构职能>... 荔城区黄石镇政府...pt02903-0100-2010-00052关于成立黄石镇2010年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黄石镇人民政府10-10-08... |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民政府_ 经济类型:国有经济 人数:210 单位名称: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林伟新 电话:2197201 传真: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黄石街市下埕12号 邮编:... |
黄石镇、村信息导航 数字地球中国城镇社区中国新农村申请超级自主网站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黄石镇、村信息导航 黄石镇、村信息导航 门户网站导航 地方关键词导航申请下列关键词链接 ... |
黄石镇人才职业网--黄石镇人才招聘,黄石镇人才网,黄石镇招聘网,... 黄石镇 您现在的位置:黄石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
黄石镇新湾村邮编_常德市桃源县黄石镇新湾村邮编_常德市桃源县... 8684邮编查询网提供常德市桃源县黄石镇新湾村的邮编、区号及相关信息... |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东山村闹元宵活动之一 跳火-视频-... 2011年02月14日...跳火 闹元宵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东山村闹元宵活动之一 跳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