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城厢开发较早,据考古调查,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至今,镇境内仍保存着诸多文物古迹。民国28年(1939年)和1955年,集美学校、省文管会泉州办事处与县文化管理部门先后在土楼村顶园山南坡发现5个唐朝贵族墓,出土唐瓷明器124件。墓中出土的古砖,印有“上柱国刺史武吕,乾封三年中”12字。乾封三年系公元667年,比安溪置县还早288年。据《唐书·礼乐志》载:“上柱国为正二品”,爵位很高。此外,“未有安溪县,先有廖长官”之称的廖俨,墓葬员宅村埔土寻,土名“乌鸦墓”,1985年10月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安溪县城西侧2.5公里处的城厢镇同美村有座名山,名叫阆山,主峰海拔500余米,因山势似蹙浪而来,故又名“浪来山”。在阆山海拔400米处的卧狮形岩上有座古刹,称阆苑岩。岩始建于唐,岩中主奉阆苑祖师(菩提达摩圆觉禅),为安溪名岩之一。在岩宇北侧,有一峭拔石笋,高15.8米,周长18.3米,色如琥珀;上覆一石,面平可坐十多人;石笋与石崖仅裂一罅,岈然成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洞而出,蔚为奇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游览至此,标题“阆岩夕照”,为“清溪八景”之一。其中值得一书的是,历史上的阆苑岩曾以产白茶而闻名。岩宇北侧石笋与崖壁间原有古白茶数株,茶质特异,叶有白毛,泡而无色,其味奇香,价格昂贵,故岩寺大殿大门阴镌着一副古茶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1985年10月,阆苑岩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阆苑岩风景区被列入安溪一日游精品路线——茶都风光线,香客、游客纷至沓来,千年古刹成为人们朝圣、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土楼村南山之麓有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的千年古刹宗教院,是安溪置县之前已经兴建的少数佛寺之一,又是县境内最早传播宗教经典文化的发祥圣地。寺院建于“龙霞出海”穴位之上,初名龙霞寺,奉祀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宋时增奉清水祖师。世传朱熹游览安溪胜景时,曾称赞宗教院为“状元圣地”。仙苑村至今保存有“仙苑”碑,碑面阴镌“仙苑”二字,笔法苍劲,署款“晦翁书”,碑背阴楷:“此碑原在薛坂,相传没潭中,每夜有光,渔人以为怪,采得之乃出,置磐石上。其渡遂以‘仙苑’名。丙申书院成徙此。”后署“邑令曾之传记”。民国期间,书院废,碑仍归立于古仙苑渡头旁的小山包上。在县城南部城厢镇砖文村绿树成阴的五美山麓,有座始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的道观,名为福美宫(又称福尔宫、福尾宫,后人以闽南方言“美”与“尾”近音而改称今名),崇祀玄武大帝。福美宫建在“风水”所说的“龟穴”上,聚天地精华,得山水灵气,自建成就非常灵应,求者无虚日。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康熙年间,白头贼蔡寅攻城,里人祷于神,扶乩批示,有‘六桥烧断无人烟,明日西方失大将’之语。次日,贼断龙津浮桥十八艘,贼骁将攻城,果中炮死。人服其灵。”早在明清时期,福美宫玄武大帝就作为乡人的信奉之神,随着安溪乡亲入台开拓而分炉至台湾、金门等地,先后兴建了诸多分庙。历经沧桑的福美宫印证了安台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对研究闽台道教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实物例证。1996年12月30日,福美宫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厢还有许多远近知名的寺庙和文物古迹。奉祀由民及神的打虎英雄的灵著庙,位于员宅村埔土寻,五代时由小溪场长官廖俨建,是置县前安溪兴建的少数道观之一。始建于唐大顺中(890—891年)的显应庙,位于砖文村,奉祀感应尊王诸神;1986年重建显应庙时,出土“郡主墓道”碑刻,推断为唐中后期遗物,说明城厢厚安一带曾埋葬过皇亲国戚。闽王王审知建左都营于砖文村柳亭。路英村出土宋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余克济先祖墓碑“余氏祖茔”。厚安谢氏家庙右侧有一处地名后詹埔,并称后詹井,相传是开先县令詹敦仁居住于厚安时所凿。路英村南山下有一处地名产坑,是唐末名士周朴隐居之地。元代厚安各族人先后建午峰岩、三峰岩、大峰岩,所奉祀伽蓝尊王,即周朴化身。 农业生产:是一个城市、农村相结合的农业大镇,农业户5558户,20510人,耕地面积15929.18亩(其中田9917.64亩,地6011.54亩)。一年种三季,大春主产水稻(属省定优质稻生产基地)、玉米、洋芋、荞子、燕麦;小春主产大麦、小麦、油菜;晚秋主产秋荞、秋豌豆。其它农业产品有茶叶、苹果、柿子、葡萄、核桃、花椒;畜牧产品有牛、羊、马及家禽家畜。全镇九千余亩良田,有提灌站5座,大小沟堰39条(其中重点大堰有4条)保证其灌溉。近几年来均对大小沟堰进行了修治,尤其对4条大堰进行了重点维修,三面浆砌。在农业科技措施上,大力推广规范栽培,综合增产科技措施;选用良种,种子处理,两段育秧,旱育秧、抛秧,宽窄行移栽,玉米地膜栽培,宽窄行栽培,稻麦双免耕,合理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防治,取得很好的成效。 简介:城厢镇位于安溪县东部,东经118°10′,北纬25°03′,因紧邻安溪县城,故称城厢。镇境东南与参内乡和南安市仑苍镇、翔云镇接壤,西南和官桥镇毗邻,北与魁斗镇相连,西北与蓬莱镇交界,面积107.2平方公里。宋时,城厢分属归善乡长泰、永安、光德三里;明清时分属长泰、永安、光德里;民国先属县城区、第一区,后分属城苑镇和泰安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龙城区、第一区、第二区、城关区,1958年11月成立城厢人民公社;1984年4月成立城厢乡;1991年11月改为城厢镇。2006年,辖砖文、雅兴、码头、上营、光德、仙苑、中标、团结、霞宝、同美、勤内、古山、南坪、过溪、员宅、石古、土楼、路英、墩坂、玉田、经兜、经岭、南英、涝港24个行政村及茶都社区居委会、冬青果场,总人口68095人。 教育卫生:县城住房建设,60年代,建造二至三层的兰芬堂新村和学校弄新村。70年代,在新川路、川黄路等地建造三至五层楼住宅一批。80年代,在城南路、南桥路、川环西路等地建造了五六层楼的大批住宅群。自1966~1985年共建住宅247768平方米,人均面积9.3平方米。今县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布局全新。人民大会堂在西泥路(1958年建),川沙剧场在石皮路(1979年重建),文化馆在东城壕路(1979年),工人俱乐部在西市街(1961年),书场在南市街(1962年),图书馆在川黄路(1980年),体育场在川北路(1958年),川沙影剧院在新川路(1985年)。还扩建了川沙中学、五三中学和城厢镇小学等,教师进修学校在西城河东畔。新建的川沙人民医院在北门,中医院在南门,川沙气象站在南门。烈士公墓在北门体育场东首。 经济发展(川沙镇包括原城厢镇):按照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建设川沙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原川沙集镇及浦东运河以东、川杨河以南、川南奉公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北地块,用地面积20.4平方公里。川沙新城是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核心城区,以旅游服务、临空服务配套和历史文化为特色,人口规模约在30万人。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川沙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村级企业上市公司一界龙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批以房地产、生物制药、彩印包装、工艺玩具为主的亿元企业群。川沙未来的产业导向是发展低能耗、无污染、技术密集型,以航空运输为资源配置手段,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临空产业。随着地区面积的扩大和国际空港二期工程的实施,使航空运输服务和拓展城市功能的第三产业蕴含了巨大的市场。随着川沙发展规划的实施到位,经过若干年努力,川沙将成为继陆家嘴之后的一个浦东中心城的辅中心。川沙功能区域(新镇)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共同参与描绘川沙美好的画景,共图大业,共同走向辉煌。川沙镇是浦东东南的主要交通集散地。镇区交通体系完备。距浦东国际机场5公里。龙东路、迎宾大道两条市级快速干道穿越腹地,直接和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内环线、外环线连接。贯穿镇区的川杨河、浦东运河“十五”期间将拓展为连接黄浦江和沿海港口的重要内河运输航道。全镇有各类公交公司10多家,日投入大中巴客运车900多辆,日客流量近10万人次,以川沙为连接的公交线路有近200条,辐射面达南汇、奉贤、金山、江、浙、皖、赣、蜀、闽等地区。 经济:近年来,城厢镇紧紧围绕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城市化,全力发展内外资",注重依托——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优势。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75亿元。全年新批内外资项目80家,注册外资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引进内资注册资本2亿元,实际到帐资金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8亿元截止目前,全镇已有工业企业近600家,其中外资企业150多家。城厢已成为国内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之一。 气候特点:城厢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冬暖春旱、降雨充分、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春旱突出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3.8℃,常年平均雨量1094毫米,日照时数2079小时,日照率为47%,年平均相对湿度69%,无霜期235天。夏季凉爽,适合多种作物、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 气候环境:城厢镇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无霜期长,常年气温15.8℃,降雨量952.4毫米,无霜期279天。城厢镇地貌属川西平原,都江堰自流灌区,海拔451—480米,镇内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无不良层次,质地沙粘适中,养分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能排能灌,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 |
城厢镇_互动百科 城厢镇-城厢镇位于安溪县东部,北纬25°03′,东经118°10′。因紧邻安溪县城,故称城厢。镇境东南与参内乡和南安市仑苍镇、翔云镇接壤,西南和官桥镇毗邻,北与魁斗... |
城厢镇第三小学_互动百科 城厢镇第三小学-城厢镇第三小学位于太仓市城厢镇郑和西路58号,2007-2008学年度该校共有教职员工73人(在编教师63人、其中下乡锻炼2人、全民工人2人、临时工8人),退休... |
太仓市城厢镇豪艺装饰设计室-企业首页 太仓市城厢镇豪艺装饰设计室的企业首页...太仓市城厢镇豪艺装饰设计室 百家信建材网(原中国建材网)会员:2007 年开始合作 请选择网页颜色... |
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 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 浏览次数:3042 地址:洛阳路1号 电话:0512-53510231 交通:太仓市城厢镇第三小学... |
苏州城厢镇附近酒店_苏州城厢镇附近宾馆_金黔商旅频道 苏州城厢镇附近酒店,金黔在线商旅频道为你提供苏州城厢镇附近宾馆价格、地址、评价等信息,为您解决苏州城厢镇附近宾馆预订问题,在线预订苏州城厢镇附近宾馆、苏州... |
武鸣县城厢镇第三小学 武鸣县城厢镇第三小学、第三小学、小学、武鸣三小、城厢镇第三小学... |
苏州城厢镇附近宾馆酒店【地址 价格 评价】同程网预订 苏州城厢镇附近酒店2-7折在线预订,同程网为您提供位于苏州城厢镇服务质量最好、价格最便宜的宾馆旅馆,让您的出行更加方便。... |
:::中国东林::: 地址: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 联系电话:051253428000 传真:051253428000 E-mail:... |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农业网--首页 祝贺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农业网网站开通!绿色产品 友情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