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茶房乡:乡镇名称:茶房乡位于云县城的南部,东与涌宝乡相邻,南与大寨乡接壤,西与头道水乡及临沧县蚂蚁堆乡毗邻,北与晓街乡、爱华镇相连。乡政府驻地在大朝山公路32千米处附近,海拔1600米,距县城45千米。全乡总面积179.6平方千米,约26.94万亩。其中林地5.42万亩,村庄、道路4.54万亩,河流、库塘0.2万亩,耕地3.0344万亩,茶园1.572万亩,荒芜地12.173万亩。 特色产业:茶房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天然的山区红茶房乡,壤资源,气候温凉,雨量充沛,适宜茶叶生长,是西南地区传统的茶叶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茶房种植茶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云县茶房绅士石峻引进优良茶种,在茶房大规模种植,从此茶树分布于全乡大小山箐,成为民生之本。当时的茶房因地处交通要道,是大寨、大石到县城;后箐、涌宝到临沧的必经之地。大猛麻土司官员在街子桥头(古称万寿桥)开设茶坊,专以接待过往官员及客商。久而久之茶叶贸易日益繁荣,茶房成为茶马古道的起始地,茶的摇篮、茶的故乡。不管你到大户人家还是平常百姓家,为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人们总会端上一杯热茶。村民们对于茶似乎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如今的茶房街是乡政府所在地,既是一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农产品集贸地,交通方便,市场繁荣。也开有一家名叫“和谐茶坊”的“商铺”,虽说是“商铺”但它是非赢利性的,“商铺”的“店主人”是茶房乡人民政府,服务人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而且只有在街天才开门做生意,从开门起客人就络绎不绝。在这里客人们可以喝杯热茶解解乏,看看报纸,学习茶叶低改高、核桃管护的科学技术,了解邪教、毒品、赌博的危害,也可以和工作人员说说心里话或咨询当前的政策,就在这迎来送往的茶坊里,就在工作人员和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中,就在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里,和谐茶房的良好态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逐渐形成。“和谐茶坊”不是所谓的专门办理业务的便民服务中心;但它胜似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政府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换得群众的信任,既方便了赶集的群众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说是一举多得。古有万寿桥上的茶坊,繁荣了一方经济顾取名茶房,今有茶房街上的“和谐茶坊”,营造了茶房和谐的社会氛围,而这一切都缘自——茶。 行政区划:革命老区茶房位于云县南部中心腹地,介于东经100°7′至100°17′,北纬24°11′至24°24′之间,地势南北狭长,中部较低,东南两侧较高,河谷平坝分布在群山之中,形成山区、丘陵、坝区层次分明的地貌特征。最高海拔2562米,最低海拔1580米。境内以猛麻河为主干支流,水流平缓,河曲发育,形成了多级阶地,与山前坡积洪积物连为一体,构成盆地的冲积洪积小平原。距云县城43公里,是云县通往大寨镇、大朝山镇、涌宝镇、栗树乡、后箐乡等乡镇的必经之地。东与涌宝镇相邻,南与大寨镇接壤,西与临翔区蚂蚁堆乡毗邻,北与晓街乡、爱华镇相连。全乡国土面积17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44亩,辖16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 文化产业:茶房,古称勐麻,有吉祥如意之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出土的铜鼓彰显文明渊源,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天然的山区红壤资源,气候温凉,雨量充沛,适宜茶叶生长,是西南地区传统的茶叶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茶房种植茶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茶树分布于全乡大小山箐,每家每户,成为民生之本。渊源流长的种茶史,衍生出茶歌、茶舞、茶礼、茶俗、茶道、茶艺,孕育了勤劳善良、温良恭俭、锲而不舍、图强奋进的独特人文精神,形成了多民族聚集博大包容、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底蕴,茶叶贸易日益繁荣,茶房成为茶马古道的起始地,茶的摇篮、茶的故乡。涛涛不息的勐麻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汇入澜沧江,3万4千多汉、彝、傣、拉祜、布朗等多民族和谐共处,16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星星点点散落在这崇山峻岭、阡陌纵横的179.6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共同创造多姿多彩的勐麻文化。位于乡东北部的黄沙河村以汉族、拉祜族为,是汉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49人,拉祜族357人,过去在这里拉祜族是一支以打猎为主的少数民族,他们居无定所,打猎打到这里,家也就搬到了这里,从此便在这里安居乐业。当地拉祜族有个风俗习惯,只要打到猎物都要朝拜猎神,猎神就是一棵大树,他们把打到的猎物放到树下,把动物的血涂在树皮上。以示对猎神的感谢。现在当地村民虽不再打猎但这一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变成了祈福。他们还有一支专业的打歌、唱调和鼓吹队伍,每逢祭祀或节日村民们都会烧起篝火男女来少围着火堆唱起拉祜族调子跳起他们独特的舞蹈尽情欢庆。 教育情况:茶房乡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的今天关系着茶房的明天。文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革命老区两所中学,在校学生2365人,教师87人;小学校点23个,在校学生3271人,教师163人。中小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完学率均达100%,素质教育不断加强,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茶房乡:乡镇简介:仪陇县辖乡。1953年建茶房乡,1955年并入立山乡,1961年复置茶房乡,1992年并入立山镇,1994年复置茶房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辖三溪寺、戴冠石、回龙庙、马槽溪、陈家岭、双牛石、高岩口、石板店、马跪石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籽、西瓜等。 基础建设:革命老区茶房乡基础建设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共完成新农村建设投资2968.77万元,其中上级拨款323.488万元。占总投资的11%,群众自筹2645.28万元,占总投资的89%;完成进村入户水泥硬板路建设23条32.29公里;进村入户岔道572条18.8公里,完成大垭口、大河边、响水等三个村8.5公里乡村公路建设,210个村民小组中190个基本通公路,基本通路率达90.5%,建成移动、联通基站7座,全乡农户基本通电,通电率达100%。完成安居房建设274户,其中新建27户,改造247户;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2187口,完成投资861.35万元;建成村级活动场所5个1090平方米;新建自然村文化活动室2个160平方米。通达工程全面推进,共完成路面开挖35.6公里,完成总投资290.56万元。2007年修复沟渠400余条,塘坝97个,完成土石方工程量50万立方米,投工投劳73万个,新增灌溉面积180亩,改造灌溉面积10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平方公里,改造低产田3000亩,建成三面光沟2公里。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991男3586女3405家庭户户数1918家庭户总人口(总)6991家庭户男3586家庭户女34050-14岁(总)19570-14岁男10590-14岁女89815-64岁(总)446815-64岁男223115-64岁女223765岁及以上(总)56665岁及以上男29665岁及以上女27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876 |
茶房乡开业花篮_四川南充仪陇县茶房乡开业花篮鲜花速递,鲜花...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南充>仪陇县>茶房乡开业花篮 四川南充仪陇县茶房乡开业花篮预订 花篮网鲜花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开业花篮,鲜花订购... |
云县茶房乡响水电站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云县茶房乡响水电站响水村村 邮政编码675808 办公电话3850011... |
思德乡 秋垭乡 大罗乡 义门乡 合作乡 阳通乡 茶房乡 龙桥乡-...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茶房乡地图_仪陇县茶房乡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茶房乡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茶房乡,地理上属于仪陇县,周边有义门乡,义路镇,大罗乡,周河镇,杨桥镇,乐兴乡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
茶房乡蛋糕店_云南临沧临沧市云县茶房乡蛋糕店蛋糕速递,蛋糕...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蛋糕配送店,蛋糕店加盟区域中的茶房乡位于县城的南部,东与涌宝乡相邻,南与大寨乡接壤,西与头道水乡及临沧县蚂蚁堆乡毗邻,北与晓街乡、... |
仪陇县茶房乡人民政府 仪陇县茶房乡人民政府的企业介绍、公司简介、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联系方式,以及仪陇县茶房乡人民政府最新产品,服务,场所,城市转让,城市批发,城市活动,... |
思德乡 秋垭乡 大罗乡 义门乡 合作乡 阳通乡 茶房乡 龙桥乡-...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
茶房乡以“六个新”、“十要求”推进第五批新农村建设工作-茶房... 结合学习杨善洲精神和茶房乡实际,张队长提出“六个新”、“十要求”推进茶房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六个新”:一是发展新产业,以烤烟种植项目为锲机,推进创新企业... |
茶房乡鲜花预订_云南临沧临沧市云县茶房乡鲜花预定鲜花速递,...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鲜花配送店,鲜花店加盟区域中的茶房乡位于县城的南部,东与涌宝乡相邻,南与大寨乡接壤,西与头道水乡及临沧县蚂蚁堆乡毗邻,北与晓街乡、爱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