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情概况:基本情况:白水镇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东部24公里处,辖白水、尖山、新排、小塘、勺达、中心、座棚、大德、王官营、马场、岗路、下坡、潘家洞13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58个自然村,其中民族村委会1个、民族村民小组3个。全镇平均海拔2077米,最高海拔在新铺马鞍山,海拔2381米,最低海拔在勺达口子村,海拔2042米,年平均气温13℃。全镇国土总面积3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12亩,其中水田8052亩,占耕地面积的17.1%;旱地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9%,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亩。 交通、工业:白水镇内交通十分便捷,2208铁路线、320国道、曲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建沪昆高铁穿境而过。白水镇经济实力十分雄厚,是以煤业、铝业、电业、铁厂、建筑材料业为主导的工业强镇,农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2007年该镇中心村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评为“绿色小康村”。2005年被国家评为“全国文明镇”。 行政区划:白水镇下辖村:席家亭村赵衙里村喜善村湘江村竹山塘村新屋塘村石山村七星村烟塘村火冲村石龙村升级村花桥村菜园村岗强村西洲村文武村老窖村普济桥村新春村渔塘村上凉村向阳村木梓村护国村柴塘村青丰村先锋村少白村坝上村龙塘村万家冲村成功冲村里丫塘村刘福桥村朱家桥村三湾头村岩门村温村村廖村村冷水铺村福田村井水冲村两江口村联江村洲上里村沙子岭村铁炉村人和村联盟村三江村三丰村新中村毛家村联丰村湘湖村杨桥村东川本委会桥口村仁冲村小湖村花广村唐家村铁龙村仁亲村珠陵村珠玉村屯山村金塘村横塘村上马村 楼埭糖果加工区:楼埭糖果加工区以楼埭村为中心,涵盖金鳌、井园、西凤等村,以漳龙食品有限公司、庆丰食品有限公司、恒盛食品有限公司、正大南方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楼埭糖果加工区开发面积50多亩,有糖果加工专业户70多家,主要从事糖果、鱼皮花生、贡糖、饼干、蛋卷等食品的加工和销售。其中,楼埭村生产的“白水贡糖”年代久远,闻名遐迩。据传当年乾隆皇帝喜好游山玩水,一日乔装打扮来到白水镇玳瑁山金仙岩小憩,寺僧端出本山采制的乌龙茶和当地名点“白水贡糖”款待,乾隆大悦,赐名为“佛手茶”,并钦点“白水贡糖”为贡品。从此,“白水贡糖”声名大振,“白水贡糖”的制作工艺也就世代相传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白水糖果生产业又增加了鱼皮花生、小馒头、果汁软糖等新品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也不断改良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业主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大增强,纷纷为自已的产品注册商标,其中,“恒盛牌”白水贡糖、“源发牌”鱼皮花生等产品走出了小山村,进入了上海、厦门、广东等大中城市的超级市场,并漂洋过海远销至东南亚地区,销量年年增加。部分企业主看到了电子商务的优越前景,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已的企业网站来销售自已的产品。这种新的销售渠道使白水镇的糖果产业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以正大南方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联泰牌”鱼皮花生有85%以上是在网络上交易成功的,实现了足不出户销八方。2004年上半年,漳龙食品有限公司还成功取得了食品出口自营权。 历史沿革:在县境南部偏东,南溪南岸。东与浮宫镇毗连,西与东泗乡接壤,南界漳浦县境,北隔南溪与东园乡境相望。面积80.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设在白水营碧溪路,距县城22公里。镇境原属漳浦县二十八都五图地,隆庆六年(1572年)划归海澄县管辖。清乾隆年间属海澄县城外南路所辖部分保甲。民国28年属海澄县第二区(浮宫)白水营镇和白南乡;35年5月撤区改为白水镇。建国初期属海澄县第一区(城关),1950年10月划为海澄县第五区。1956年7月回并城关区,称白水镇。1957年9月划漳浦县的三美、山边归海澄县本镇管辖。1958年4月撤区并乡称白水乡,9月撤乡属卫星公社,1959年3月改属浮宫公社。1961年从浮宫公社分出设白水公社。1984年下半年撤销公社改为白水镇。1991年底辖1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民委员会及2个镇办农林茶场。 经济发展:全镇以工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为辅,年工农业总产值1.2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800余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782万元,第二产业1901万元,第三产业112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5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99元,年财政收入达450余万元。全镇农业总产值2600余万元,粮食年产量4300余吨,年水果产量300余吨,年生猪出栏1.8万余头,羊出栏1000余只,小家禽出栏50000余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镇党委、政府"本着群众自愿,业主开发,大户带动,政府服务"的指导思想,面向农民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把该镇建设成为生态、畜牧、茶叶、中药材等为主的专业镇搞好辐射带动,现己引进年宰生猪5万余头的肉联厂、养殖蛋鸡3万余只,日产蛋量1吨的养鸡厂各一座,带动了全镇种养殖业的发展,现已发展年出栏50头的养猪大户50户,其中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大户一户,500头以上的2户,建南江黄羊养殖专业村2个口从而带动了种草养畜的发展。全镇现己种植以紫盲宿、鲁梅克斯、宦宦草为主的草场500余亩。同时,借助退耕还林政策这契机,狠抓水果、干果、茶园建设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推动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工业上,依托丰富的煤炭、矿石等地下资源,已开办煤矿企业8个,井口23个,年产原煤8万吨,原广旺矿务局旺苍煤矿、白水煤矿坐落到镇境内(两矿人口1万余人),地下企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地面企业现己发展机械化洗选企业3个,焦广6座,年产精煤10万吨,焦煤4万吨,办有一个年产页岩机砖1100万匹砖厂一座,国家四级建筑企业一个,已引进年产值40余万元的纸厂一座(重庆一企业在该镇投资1000余万元的灵芝生产加工企业正在筹建之中,已进入土地征用阶段,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小城镇建设己初具规模,服装市场、蔬菜市场、牲畜市场、批发市场已形成规模,现正在开发面积达20余亩的西坝市场,城镇人口1.1万余人(含两个社区),己列入省小城镇建设开发重点城镇。 自然资源:截至2007年,全镇国土面积235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9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山区面积13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耕地面积57736亩,其中水田15432亩,旱地4230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8亩。 人口分布:全镇辖桃园、红杏、巨木、善导、益谷、既庶、黑龙、无浪、果衣、直邑、平田、山黑12个村民委员会,68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51067人,其中男26784人,占52.45%;女24283人,占47.55%;农业人口49305人,少数民族人口1539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6.7%、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