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政权建设:1945年9月建立博山市八陡区区公所,后改为淄博特区八陡区区公所。1955年3月,建立黑山办事处。1958年4月,建立黑山镇政府。1958年10月,建立黑山人民公社,1962年3月改为八陡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改为八陡镇至今。 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50公斤,总产121.1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464公斤,总产374.5万公斤。2000年亩产540公斤,总产435.9万公斤。建国初期,全镇农业总产值196万元,1978年为125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镇广泛开展了“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使主导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2000年全镇农业经营大户发展到283户,承包粮田287公顷。大力发展“冬季农业”,1997年建冬暖型塑料大棚69个,其中蔬菜大棚40个,花卉大棚5个,养殖棚圈104间。大力发展畜牧规模养殖,2000年全镇规模养殖大户已达46户,除鹿、狐狸等特色养殖外,发展万只鸡以上养殖大户6家,青石关村是博山区命名的养鸡专业村。福山村的“淄博和平鸽良种开发中心”,是以饲养、繁殖、科研、加工、回收、开发为主业,集科工贸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型企业。现拥有美国落地王鸽、上海白羽王鸽、泰国红玉鸽等6大品系的6万余对优良鸽种,资产达6063万元,年产值过亿元。全镇重视林果及种植业生产,积极开发千亩烟台大樱桃基地建设,现已种植40公顷。千亩红叶围镇工程已完成600余亩,植火炬、黄栌、五角枫等红叶树种2.5万株。大力推行林业大户承包,开展全民义务植树。1994年通过山东省荒山绿化达标,2000年增福村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888万元,其中种植业1805万元,林业210万元,畜牧养殖业873万元。粮经作物产值之比为3∶2。 村庄介绍:八陡村:位于博山城东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黑山脚下。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994户,5,683人。耕地1,982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树造林。经济树有苹果、桃等。工副业有玻璃制品、陶瓷、耐火材料、制修、石料等。年产值3,534,916元。《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宇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重修《薛氏世谱》载:“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于斯。”《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居山东淄川县道凯庄。二世珂祖迁于八陡。”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八陡”。据此,宋代即已建村。据77岁退休教师任玉林讲:八陡是个古老的庄。日伪时期因地面辽阔分为南,青石关;北,北河口;东,东顶;西,二郎寨四个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又改称东头和西头,亦即八陡、黑山两庄。早年地图上只标八陡而无黑山,故有“先有八陡,后有黑山”之说。后因人口繁衍,房屋鳞次栉比,故与黑山分开,以便管理。因庄外有东顶、南天门、南崖头、八古台等八个斜度很大的陡坡,故得名“八陡”。 镇村建设:八陡镇地处黑山、大福山、刁花峪之间,岳阳河纵横交错穿越全境,村庄建设多依山就势。昔日的八陡,岳阳河河道曲折,沙石淤积,岸滩不分,河路一体。每至雨季,河水暴涨,泛滥成灾,交通隔绝。1945年7月26日,凌晨暴雨,一小时降雨200毫米,山洪暴发,八陡北河口、石炭坞及山头镇山头等村冲毁房屋4250间,窑户100余家,死者上千人。建国后,八陡镇首先治理了八陡庄里的河道,河两岸用料石砌成石壁,形成固定的河床。同时又修建了宽6米、长2150米的八陡庄里公路。1984年又集中治理了石炭坞河段,修筑了宽7米、长2506米的石炭坞沿河柏油公路,并安装了路灯。近年来为彻底解决镇内交通,镇政府先后投资和集资380万元,对境内的八陡庄里路、南福路、茂岭路、北苏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八陡镇在70年代扩建新村,90年代旧村改造时,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1993年开工建设向阳小区,2000年已建成6层36户的楼房20栋,建筑面积达5.82万平方米,有450多户乔迁新居。另外,福山、景园、杏花园等居民小区也部分竣工交付使用。沿街商品楼已竣工6458平方米,全部交付使用。为改善环保状况,镇投资126万元建成岳阳河污水处理站。1994年新设了环境卫生管理所,全面负责镇内环境卫生的清理与监督。全镇划分了卫生区、片,实行了门前三包。虎头崖、杏花崖等村投资280余万元建成黑山八大景山庄、黑山公园、桃园山庄、望景山庄等。集体福利1984年6月建立八陡镇敬老院,收养孤寡老人。镇办企业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农民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享受退休养老金,享有人寿保险、卫生保健。特困生享受资助,优秀生享有奖学金。下岗特困户有特殊资助。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1256人,其中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人,培养1230人。获72项省、市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项、省内空白2项,被淄博市评为科技示范镇。八陡镇设立文化站一处,有专人管理镇文化中心、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农民文化业校,指导村文化大院活动。每年都组织春节、元宵节、夏季纳凉晚会等大型活动。1991年成立博山区首家农民管弦乐队,承办了全市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歌舞联谊会,举办了庆“七一”党员之声演唱会。1991年被淄博市评为“社会文化先进镇”。1991年建立广播电视管理站,是全市第一家普及有线电视的乡镇,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1994年在华东六省一市广播电视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被评为国家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 第二产业:建国前,镇内的煤炭分别被买办资本悦升公司和官僚资本信成公司垄断,地方工业主要有红炉锻打镰刀,铁工厂铸造铁锅、鏊子,另有木工、石灰窑等小型企业,从业人员480人,年产值5.6万元。建国后,八陡镇充分利用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张八铁路直达八陡,博沂公路、仲临公路、湖南公路纵横穿过八陡的有利条件,迅速恢复了煤炭、炼焦、采石等资源型企业和镰刀、铁锅、木工等传统企业。1978年从业人员5506人,年产值8600万元,利税890万元。改革开放以后,八陡镇实施“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创汇强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镇抓镇办,村抓村办”的工业发展路子,以工业为重点,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坚持集体个体一齐上,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抓投入,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淄博涤纶厂等一批技术先进的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八陡镇制定的“由重工型向重轻合理型转变,由资源型向商品型转变,由劳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全镇建设指导方针。全镇形成了化纤纺织、玻璃器皿、陶瓷、冶金、建材、铸造、机电、木器家俱等10个系列,重轻比例协调的工业体系。全镇共实施技改、新上项目186项,新增产值5.1亿元,利税6515万元。二、抓对外开放。每年都组织企业参加经贸洽谈活动,大力开发出口新产品。2000年自营出口创汇额达到453.6万美元。三、抓企业改制。根据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原则,全镇结合实际,因企制宜,对部分小企业和亏损企业实行兼并、拍卖和破产,让企业重新出现生机。1997年7月,原镇办企业博山社会福利毛纺厂破产。11月,淄博涤纶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2月,八陡耐火材料厂、黑山玻璃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8年5月,博山区福山粘土矿(含博山盛达水泵厂)破产。8月,博山硅砂开发实业公司(原八陡矽砂厂)破产。4月至11月,博山福利橡胶厂、博山名士家俱公司、福山耐火材料厂、八陡被服厂、博山金福来电器厂等先后改制为私营企业。9月30日,将淄博涤纶厂镇有股本抽回,转为职工个人股份合作制企业。10月,博山陶粒厂转由北河口村经营。现全镇有镇办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9家,村办企业99家,中外合资企业9家,个体企业354个,从业人员10061人。2000年实现总产值13.65亿元,利税1.19亿元。八陡建安公司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3086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完成总产值1.27亿元,实现利税730万元。 基本概述:沿革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县时始建镇,因地处岳阳河谷地,周围有东顶、南天门、八古台等八个较大的陡坡,故名八陡镇。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陡镇升为博山县三区驻地。1955年3月,因境内有黑山而置淄博市黑山区(县级),1958年置黑山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八陡镇至今。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第一、二产业的衰弱而萧条。八陡镇的第三产业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七七事变前的繁荣时期,自宋到金、元时期,八陡镇的煤炭、陶瓷、炼焦、铁器的兴起和发展,必然促进交换的发展。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八陡镰刀、铁锅、煤炭久负盛名,产品遍及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服务业的发达和繁荣。康熙年间,镇内八陡、福山大街上商号、杂货店、布店、窑货店、小铺比比皆是。每逢大集,粮食布匹、日用百货、蔬菜水果大批拥入集市,其繁华程度为博山县内各乡镇之最。二、1953年至1978年国营企业独家经营时期。1948年,博山华昌贸易支公司成立,在八陡设营业组,国营商业进入八陡镇。1952年9月,八陡镇北河口村群众集资5100元,成立淄博市第三区联村供销社,即现在的八陡商业服务公司。1956年个体商业分别组成石炭坞商店、福山商店。博山区粮食局在八陡设立八陡粮管所,统一供应粮食;博山区蔬菜公司在八陡设立蔬菜商店,统管全镇蔬菜供应;博山区商业服务公司在八陡镇设立照相馆、理发店、饭店、旅馆。1978年从业人员210人,产值2.8万元,利税3000元。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市场经济时期。八陡镇政府迅速恢复和扩大了八陡、福山、石炭坞三个集市,新建石炭坞等8个农贸市场和淄博畜禽交易市场。镇村改造实行统一规划,凡临街楼房一层均为商店,鼓励农民和下岗职工从事商业、饮食业。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达2672户,从业人员4792人,实现产值1.21亿元,创利税3200万元。特色产业八陡镰刀、铁锅、煤炭为八陡镇的传统特色产业。玻璃制品、日用陶瓷、金属铸件及高档耐火材料、实木家俱为八陡镇新兴的特色产业。 |
详细页-全搜索-八陡镇经济委员会 公司企业>>交通运输业>>八陡镇经济委员会 服务整体感觉环境性价 电话:4518219 地址:西园路72号 简介:具体位置:服务整体感觉环境性价 用户帐号:用户密码:... |
博山区八陡镇苏家沟小学_小学 博山区八陡镇苏家沟小学,博山区八陡镇苏家沟小学联系电话:4590101通信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苏家沟村邮政编码:255210... |
难忘八陡镇河南旅游资讯网 八陡镇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那是一个很小的城镇,以前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因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3个月,度过了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冬季。... |
八陡镇_八陡镇图片_图片百科 八陡镇_八陡镇图片_图片百科...八陡镇八陡镇位于博山区东南部,地跨东经117°56′-117°59′,北纬36°18′-36°20′。镇机关驻地距博山区政府所在地9公里。... |
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文化站---海阔天空企业名片 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文化站的办公室在八陡镇西园,主要从事项目为:群众文化... |
八陡镇重奖纳税功臣---淄博时空新闻网(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 2011年03月17日...这是在八陡镇“2011年度工作 会议”上,八陡镇党委、政府共计拿出50余万元资金,对富源履带、山东路桥等纳税30强企业 和优秀的企业家们进行了重奖,... |
八陡镇花店_山东淄博博山区八陡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八陡镇位于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15公里处,是博山区的近郊工业重镇和重要交通枢纽,山东省百强乡镇之一,2005年综合经济实力列全市第16位。全镇辖17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
淄博市八陡镇行政地图 山东潍坊旅游交通:潍坊综合店一览-山东潍坊.102.沂源县历山中学综合商店 城北环路北首 103.博山区八陡镇东顶百货门市部 八陡镇东顶村 104.萌水南塘光清综合商店.... |
博山区八陡镇向阳煤渣砖厂 所属行业:经营范围:煤渣砖//地 址:,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向阳 邮 编:255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