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地图 > 福州地图 > 连江地图 > 透堡地图
=== 连江透堡地图 ===
=== 透堡资讯概况 ===
沿革:1952年后为区属镇。1958年属马鼻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销公社建制仍属马鼻乡。1990年9月从马鼻析出成立透堡乡。1992年8月改为镇建制。1995年透堡镇陆地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设8个村民委员会,67个村民小组,计4560户,20143人,分布12个自然村。
民兵整组:根据县武装部(4.8)民兵整组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透堡镇民兵整组工作从4月1日开始,到4月18日结束,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简介:透堡镇位于连江县的东北沿海,北靠庐峰山脉,面临罗源湾,怀抱平坦肥沃的马透平原。是著名革命老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经济建设:透堡镇西南部群山环抱,东北部为冲海积平原,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县内重要农业区。1990年后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1995年透堡镇耕地面积9133亩,粮豆总产量7307吨;山林面积16435亩;果园3200亩,年产1280吨;蔬菜产量4982吨;茶园3800亩,年产250吨;茉莉花2800亩。透堡镇茶叶多产在炉山,色质皆佳,久负盛誉,远销国内外,建有茶、花专业市场,现有精制茶厂15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有茶庄。乡镇企业已发展到378家,产值8700万元。建筑、服装、食品加工已初具规模。透堡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24亿元。镇财政收入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200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20亿元,比增21.7%,其中工业产值1.22亿元,农业产值9779万元,财政收入21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0元。
村落介绍:早期入迁透堡的居民大多聚族而居,逐步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但比较分散。由于历史上迁徙频繁,村落亦兴废无常。透堡地理位置相对较好,背山面海,地势平缓,发源于炉山的大溪,从西南向东北蜿蜒穿越透堡境内,历来是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利命脉,不少村落即沿溪而建。随着人口增加和住宅区扩大,部分村落已连成一片,形成一条约1华里长的直透的街道,俗称“透街”,其外形颇似凤鸟,故又称“凤城”,传说曾与连江县城争夺县治。明嘉靖四十年(1661年),为防倭寇侵扰,在透堡营建城堡,周310丈,设4道门,此后遂改称透堡,沿用至今。据清代《连江县志》载,透堡辖内有名称的村落计24个(详见本章第一节),透堡逐渐成为附近村落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一些居住偏僻小村的居民也逐渐向透堡及附近迁移,从而使村落规模逐步扩大。到民国后期透堡境内的自然村仅剩下15~11个。但部分历史村名仍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初,透堡曾作为第六区区委所在地,不久移驻马鼻。透堡是区属镇,至1958年9月公社化后归属马鼻公社,透堡境内有11个自然村,分设8个大队。1958年年底因兴办小型发电厂需要,炉山下自然村迁移到透堡。1992年和1996年,大溪里和上澳2个自然村,也相继搬迁到透堡与尖墩之间的三叉路旁定居。到2000年,全镇只有透堡、尖墩、龙头、塘里、陇柄、馆读6个自然村,共设8个村民委员会。其中透堡是全镇最大村落和中心集镇,为镇政府所在地,有3个村民委员会(北街、西门、南街),总人口10834人,计30个姓氏。其中林、黄、杨、郑、李姓的占86%。(一)北街村,2000年,人口4393人,23个姓氏。林、黄、郑3姓近占90%。其余20个姓仅占10%。全村耕地面积1937亩,粮食总产1635吨,水果产量403吨,肉类禽蛋产量119吨,蔬菜产量1297吨。社会总产值38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128万元,农业产值83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706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80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二)西门村,2000年,人口3613人,19个姓氏。其中,黄姓2000余人,约占55%,杨、林、颜约1200人,占33%。其余15个姓仅占12%。全村耕地1751亩,粮食总产1359吨,水果产量462吨,肉类禽蛋产量104吨,蔬菜产量1125吨。社会总产值29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70万元,农业产值694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248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232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三)南街村,2000年,人口2828人,28个姓氏,杨姓1600人,占57%,林姓600多人,占21%,李姓300多人,占11%,其余25姓仅占11%。全村耕地1299亩,粮食总产1180吨,水果产量310吨,肉类禽蛋产量88吨,蔬菜产量968吨。社会总产值317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35万元,农业产值571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550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215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0元。(四)尖墩村,为透堡镇第二大村落,在透堡东北部近1公里,紧靠罗源湾。原有田墘、上澳2个自然村已与尖墩连成一片。只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3873人,只有7个姓氏,其中,王姓3400多人,占88%,次为林姓400余人,占11%,其他5姓仅占1%。全村耕地面积1770亩,粮食总产1400多吨,水产品产量1394吨,水果产量80吨,肉类禽蛋产量106吨,蔬菜产量954吨。社会总产值24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79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593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70万元,工业产值27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五)龙头村,在透堡镇东部,距镇1公里多,紧临罗源湾。因山形象龙头而得名。2000年,总人口1729人,主要聚居刘、林、郑3姓。其中,刘姓14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81%。全村耕地512亩,粮食产量500多吨,水产品产量1004吨,水果产量40吨,肉类禽蛋产量63吨,蔬菜产量339吨。社会总产值249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699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414万元,工业产值359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19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5元。(六)陇柄村,在透堡镇西南部,距镇不到1公里。因在龟山麓之后垄头而得名。历史上又称阪头、西安。现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1191人,25个姓氏,其中,杨姓10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84%。其余黄、林、陈等24个姓只占16%。全村耕地575亩,粮食总产546吨,水果产量205吨,肉类禽蛋产量59吨,蔬菜产量328吨。社会总产值239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17万元,农业产值357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301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21万元。村财政年收入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9元。(七)塘里村,在透堡镇的东部,距镇约0.5公里。古名东里,亦称东导、东阳。因“东”与“塘”音近,习惯称为塘里。古时罗源湾海域曾延伸至塘里口,可供通航。一度成为港口和货物集散地,后来逐渐淤积成陆。该村右边是岭兜自然村,90年代后,居民住宅已与塘里连成一体。因而也有合称为“塘岭”。只设1个村民委员会,叫塘里。2000年,人口1391人,有11个姓氏,以郑、杨为主,各有300多人口,陈、蔡、林、廖各有100余人。以上5姓占80%,其他6姓仅占20%。全村耕地632亩,粮食总产754吨,水果产量171吨,肉类禽蛋产量62吨,蔬菜产量406吨。社会总产值185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6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430万元,农业产值347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6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3元。(八)馆读村,在透堡镇的西北部,紧倚炉山,距镇约2公里。古时村口是罗源湾海域,经长期淤积成陆。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青铜器及石镞、石斧等文物。在金鸡座地方地层中尚有堆积的牡蛎壳。传说古时该村有一位林氏官员弃官回乡设馆收徒教读,故名馆读。现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1344人,主要聚居陈、许、黄、郑、吴、邓等6个姓。其中,陈姓为元末迁来,现有人口近800人,占一半多,其次许姓330多人,黄姓120多人,郑姓近100人。全村耕地657亩,粮食总产700多吨,水果产量179吨,肉类禽蛋产量65吨,蔬菜产量448吨。社会总产值85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81万元,工业产值213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150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12万元。村财政年收入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元。
安全措施: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有效、有序地扑救和治理处理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全面地绿化荒山。现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并结合透堡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一、组织领导,1、镇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监督、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预防与扑救工作。2、林场、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森林防火工作。3、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有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4、森林防火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签订责任状,搞好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年终考核,奖惩兑现,力争突破市、县规定的责任指标。二、火灾预防,在日常抓好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森林火险等级按县气象局发布等级实行如下操作:1、三级火险:较容易发生森林火灾,镇、林场安排专人搞好防火值班。2、四级火险:容易发生森林火灾,镇、林场安排专人值班,并组织人员巡逻检查,搞好预防。3、五级火险: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镇、林场安排专人值班,由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带班发布戒严令或通知严禁野外一切用火,做好扑火准备工作。三、扑救工作,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其它林地起火的),村一级及时报告,镇、村组织扑火队30人以上进行扑救。由镇分管林业领导或在家副局级领导负责指挥。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村一级及时报告,镇、村组织扑火队100人以上进行扑救。由镇长或党委书记负责指挥,并立即报告县防火办。3、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要及时报告,镇、村组织扑火队300人以上进行扑救,镇主要领导和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县指挥部成员到现场,由县府分管领导负责指挥,必要时,请求部队救援。4、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一千公顷以上的)和起火24小时明火未扑灭的,或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镇及时报告,组织扑火队500人以上进行扑救。县森防指挥成员全部到现场,由县委、县府主要领导负责指挥,请求部队救援,并向省、市防火指挥总汇报。5、发生毗邻地区的森林火灾(指跨镇)要发扬风格,先发动当地群众上山扑救,本县区的由县防火指挥部负责协调。6、凡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当地都要尽快组织扑火队伍上山扑灭,要充分发挥通讯和扑火机具的作用,在山火未彻底扑灭之前,不得离开火场,以防死灰、暗火复燃。7、部门协作,大力支持。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气象部门负责火险等级预报,电信部门按“特急”电话挂发,交通部门负责火场用具,医疗卫生部门负责救护工作,民政部门负责灾民、灾后等项工作。8、扑火补贴问题。按误工等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四、案件处理,1、发生火警,由镇、林场自行处理,报县防火办备案。2、发生火灾,由县林业公安负责查处,防火办、资源站派员配合。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公安局、检察院派员协助,火场踏看林业局要派一名助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负责踏查。3、凡发生火灾的行政村、自然村都应积极主动配合,协助查处,并注意做好起火点的现场保护工作。4、跨界的火灾处理,由县林业公安、县防火指挥部负责处理。5、火灾案件查处,实行依法治林,依法治火,不搞以罚代刑。2008年3月14日,抄报:县林业局、县森防办,孙副县长,抄送:镇党政领导、人大主席,林业站,存档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战略高速方针,《民兵工作条例》、《兵役法》以及县部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摸清透堡镇民兵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实加强对民兵组织的管理,提高民兵的军政素质。
二、整组内容:1、对透堡镇行政村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了解各村的实际情况。2、建立健全民兵组织,按照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的原则,进行调整编组,搞好出入转队。3、搞好基干民兵政治、年龄、身体、文化审查,召开官兵相识会,宣布编组名单,任命干部、张榜公布。4、完善各类资料,搞好总结汇报。5、进行检查验收。
连江县透堡镇推广种植800亩良种萝卜
透堡镇是省定贫困镇,地处连江县偏僻山区,在今年春耕生产中,该镇大胆调整种植结构,从广东引进具有产量高、成本低、长速快、蕊实、颗大、质脆和抗病虫害强等特点的...
透堡镇交通地图
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交通地图...透堡镇交通地图 透堡镇地图 透堡镇电子地图 连江地图 连江电子地图透堡镇旅游地图 透堡镇卫星地图 透堡镇行政地图 ...
透堡镇介绍_福建福州连江县透堡镇行政区划
透堡镇区划 350122108201 121 北街村 350122108202 122 西门村 350122108203 122 南街村 350122108204 220 陇柄村 350122108205 220 塘里村 350122108206 220 官读村 ...
福州连江县透堡镇西门村西门新村邮编-地图-公交-银行-邮局-加油...
北京福州连江县透堡镇西门村西门新村的邮编号码,福州连江县透堡镇西门村西门新村的地图位置,附近的公交路线,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中学,餐馆,宾馆,超市等...
连江透堡镇南街村:红色透堡里重教之风延续不绝_连江之窗_新浪...
连江透堡镇南街村:红色透堡里重教之风延续不绝_连江之窗_新浪博客,连江之窗,...记者来到连江透堡镇南街村杨而菖的故里,感受透堡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
傻目录-透堡镇房屋装修网络档案
透堡镇房屋装修,龙凤吉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华居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冠耀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天轩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万合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华盈装饰装修...
透堡开业花篮_福建福州连江县透堡镇开业花篮鲜花速递,鲜花...
您现在的位置:福建>福州>连江县>透堡镇开业花篮 福建福州连江县透堡镇开业花篮预订 花篮网鲜花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开业花篮,鲜花订购...
连江县透堡镇和兴茶厂
连江县透堡镇和兴茶厂 企业机构:连江县透堡镇和兴茶厂 经营范围:茶叶加工 所属行业:饮料制造业-区位信息:福建-相关连接:福建饮料制造业-福建精制茶加工-...
社的家-透堡镇
透堡镇 社区栏目 热度社区 友好社区 社区更新 09-17 09-17 09-12 09-09...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