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地图 > 黄冈地图 > 红安地图 > 七里坪地图
=== 红安七里坪地图 ===
=== 七里坪资讯概况 ===
七里坪镇土特产:煨葫芦、红安荆芥、珍珠花菜、茶叶、板栗、花生、红苕……
特色资源:政治资源独特:大革命时期,七里坪镇区被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命名为“列宁市”,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是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的重建地,被誉为“将军的摇篮”,有国务院命名的以长胜街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37处,是郑位三、徐深吉、秦基伟等14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建祠:新中国成立前,黄安各宗族多建家祠,称“某氏宗祠”,为族人供奉、祭祀祖先、议决族中事务、执行族规的场所。各祠有祖产,或田地、山林,或房产、鱼塘,佃于人,收租放债,收益作祭祀和举办族间公益用。每年清明、霜降(或冬至)日,聚男姓族人于祠内祭祀祖先,然后大摆筵席,竞日而终。抗日战争时期,二程区吴、韩、陈等族,将祖产兴办延龄、昌黎、天台等小学以及联合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宗祠收归公有,大多数用作学校校舍或粮仓。
民俗风情:立嗣:七里坪革命法庭,红安素有立嗣的习俗,分“过继”和“抚婴”两种。不育夫妇或无儿的寡妇鳏夫,立兄弟或他人的儿子为嗣子(也有极少数立孙的)承接宗祧,称为“过继”。“过继”系立家族或姻亲兄弟之子侄为子,先嫡后庶,先族内后族外。一般立幼,也有少数立成年男子甚至包括其家属为嗣的。过继外姓者需改姓,一般在三代以后可恢复原姓,称“三代回宗”。立嗣者选定对象后,央人说合,经被过继者及其家长同意以及近亲认可后,举行仪式。届时,燃烛、焚香、鸣炮、叩拜,筵请对方家长、亲房、外祖舅氏和房户长出席公证,立嗣书。也有兼祧的,一子顶两门,不脱离原家庭,兼承两家宗祧。“抚婴”,系抚养多子女家庭转让或被遗弃的男婴,视为己出,不须履行任何手续。在宗族思想浓厚的村庄或当此儿与邻里发生口角时,被抚养者常受嘲讽和歧视。新中国成立后,过继习俗渐淡,多尽赡老抚幼义务,继承其遗产,礼仪和手续简化。继养有子女的夫妇,因丧偶或离异而再婚,原子女由后妻抚育,或由继父抚养,由此产生继父、继母、继子、继女,以及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也有3次嫁娶,集3户或3姓子女于一堂的。在县北老苏区,先烈生前托孤,长者收养难童,形成义父母、义子女、义兄弟、义姊妹者甚多。新中国建立前,继养须经再婚者双方自愿,子女同意,亲属认可,言明抚养与赡养义务,请房户长、近亲、媒人公证。继养双方各有抚、养职责,关系处理得好的家庭不多。后娘虐待前子女,继父歧视随母孩童的事常有。新中国成立后,丧偶后再婚的继养子女受法律保护,多数能较好地履行继养义务,部分家庭仍有虐待和歧视现象。
乡镇历史:红安七里坪镇它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红安,原名黄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七十八年前,一群年轻的共产党人领导当地的农工发动了史称“黄麻起义”的武装暴动,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鄂豫皖苏维埃红色政权。整个战争年代,共有14万红安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片被血染红了的土地上,也才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的国家主席,还有韩先楚、秦基伟等威名显赫的223名共和国的将军。红安七里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4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11月,中共黄(安)麻(城)特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到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在在七里坪誓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9年,鄂豫根据地形成,七里坪成为根据地的中心;1930年七里坪也被改名为“列宁市”。同年秋在此召开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苏维埃政府成员。1931年11月,在七里坪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是徐向前,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保存完整,现存革命旧址四十余处,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革命法庭、工会、银行、黄麻起义会场、中共黄安县委驻地、红军经济公社、列宁小学等。在七里坪镇后山上建立了纪念碑,碑上镌刻有董必武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乡镇大街:七里坪镇是红安第一大镇,自元代起就形成了集镇街道,一直是武汉的重要农副产品来源地,明清两代被称为“小汉口”,有“拖不完的七里坪”一说。七里坪镇的长胜街,是有着几百年历史明清古街。斑驳的古长胜街全长1200米,曲折逶迤。石板铺就的街面,街两旁是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老房子。老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有一层的,有两层的,高低错落。青砖,黛瓦,飞檐,马头墙,别具一格。房子内是用天井来采光。古街,房子老了,街道旧了,但保护得很好,完整地保存着三十年代时期的面貌。漫步街头,能让人感受到习习古风,依依古韵。
长胜街:长胜街是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花岗石条砌成。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由于七里坪地处鄂豫交界,长胜街上商贸十分兴隆,街道两边居民都从事工商贸易。据红安县志记载“1927年长胜街从南到北仅经营粮油的漕行就有30多家”,居民们每天把收来的粮油山货特产等,用竹排从倒河运向阳逻,销往武汉,再从武汉把当地群众需要的工业品、生活用品运载回来,销往各地,当时人称七里坪为“小汉口”,称长胜街为“六渡桥”。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掀开了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最早武装暴动之一,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930年党中央鉴于鄂豫皖地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为了指导革命顺利发展,委派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鄂豫皖苏区,在七里坪文昌宫主持召开了原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平汉特区行动委员会、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经鄂豫皖特委研究决定,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七里坪命名为“列宁市”,把长胜街命名为“杨殷街”。并在长胜街48号建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发行纸币壹元、伍角、贰串3种,铜币面值伍拾文1种,油布凭票(经济公社流通券)有壹串文、贰串文两种。在长胜街49号设立中西药局,为红军医院供应药品,保障了伤病员的治疗,在长胜街52—54号创办了鄂豫皖特区第一个苏维埃经济公社,为农民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用品。长胜街29号设立饭堂合作社,相当于招待所,持苏区政府或红军介绍信的可免费就餐,并在河街创办了鄂豫皖苏维埃小学,当时命名为“列宁小学”。
黄麻起义策源地: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全镇有以长胜街革命遗址遗迹群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七里坪镇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七里坪长胜街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
红安县-七里坪镇交通地图
湖北地图网为您提供七里坪镇交通地图查询服务....红安县七里坪镇卫生院 医疗、预防、保健 随州市金瑞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汽车及其配件五金建材农副土特产服装钢材 松滋市...
七里坪镇_论文下载
娃哈哈集团公司捐资25万元援建的红安县七里坪镇希望小学奠基仪式隆重举行。【下载论文】娃哈哈捐建20所希望小学陆续建成【标题】立下凌云志 当好接班人【作者】无 ...
红安县七里坪镇计划投2亿元发展红色旅游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4月11日...红安县七里坪镇计划投2亿元发展红色旅游,七里坪 红安县 红色旅游...目前全县有40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七里坪镇就占了37个。作者:左砚文 曹磊 周治涛 ...
红安县七里坪镇马鞍石小学_小学
红安县七里坪镇马鞍石小学,红安县七里坪镇马鞍石小学联系电话:5516191通信地址: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马鞍石邮政编码:438403...
七里坪镇花店_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
全镇版土面积328平方公里,辖69个村、一个居委会,全镇有20755户,总人口9.1万人。七里坪镇背靠大别山,南接大武汉,北离河南新县火车站30公里,西距京珠高速公路35...
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镇河街邮编-地图-公交-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
黄冈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镇河街的邮编号码,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镇河街的地图位置,附近的公交路线,银行,邮局,加油站,小学,中学,餐馆,宾馆,超市等商户信息。...
七里坪镇食品公司
七里坪镇食品公司的企业介绍、公司简介、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联系方式,以及七里坪镇食品公司最新产品,服务,场所,城市转让,城市批发,城市活动,城市人物...
红安县七里坪镇幼儿园_幼儿园
红安县七里坪镇幼儿园,经营范围:教学地址: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邮编:438403电话:5510205...
七里坪镇商店|七里坪镇店铺-黄冈结网
结网七里坪镇商店店铺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七里坪镇商店|七里坪镇店铺信息。查找七里坪镇商店 七里坪镇店铺 七里坪镇企业黄页 七里坪镇黄页 七里坪镇企业大全等商店店铺...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