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座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在“党必须指挥枪”一文中称这条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义和昌”药铺地处上街,该药铺由三间北房和十一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均为平瓦房。北房为原建筑,中间正厅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问天住室。房门中央上方悬挂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哈达铺纪念馆”匾额。临街铺面是按原貌修建的,当年为药铺。“邮政代办所”在西距“义和昌”药铺约10米的斜对面,有两间临街铺面。“同善社”在“义和昌”药铺东南200多米处的下街,是一座紧凑的小四合院,北房是三间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楼下是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和周恩来住室,东西厢房红军警卫和通信兵居住。所有房屋均为原有建筑。“关帝庙”在离“同善社”东面约200多米之外的下街,旧建筑毁于“文革”,现大殿、左右偏殿及过厅均为1989年按原貌恢复重建。“关帝庙”东南约100米即“张家大院”,东、西、南三面房屋均是原有建筑,北房是按原貌恢复的三间二层木结构楼房,楼上是贺龙住室,楼下是任弼时、刘伯承、肖克、关向应住室;东厢房是李达住室;西厢房由警卫员居住。大门上挂着原红二万面军副总指挥肖克将军1995年题写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匾额。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红军长征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宕昌县哈达铺镇,地处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上,南距县城3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公里。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肖华将军有诗赞云:“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哈达铺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史称“红军长征,哈达铺报纸定方向”。可以说,提长征,基本上就会提及哈达铺,哈达铺已成全国著名的地方,也是宕昌旅游最知名的一个品牌。 历史沿革:红军长征途中,曾两次到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北上的伟大战略决策,被誉为长征“加油站”。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 地理环境: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1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85户,总人口28603人,森林覆盖率24.05%,最高海拔2473米,最低海拔2283米,年均气温6.3℃,年均降雨量534毫米,无霜期131天。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经济作物黄芪、红芪、大黄、当归、党参、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岷归”享誉国内外,支柱产业主要有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旅游业等。 交通条件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 城镇建设: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了“弘扬长征精神,振兴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群众创办实事,开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2001年先后被地委、行署评为“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地级文明乡镇”,被县委、县政府连续3年评为“六好先进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管武装先进单位”。哈达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洋芋淀粉加工和中药材加工规模空前,红军长征旅游产业开发全面展开。 经济概况: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5885户28603人,经济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经济作物黄芪、红芪、大黄、当归、党参、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岷归”享誉国内外,支柱产业主要有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旅游业等。 区位优势:哈达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洋芋淀粉加工和中药材加工规模空前,红军长征旅游产业开发全面展开,勤劳、朴实的哈达铺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现存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旧址组成,总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另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两处遗址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房屋18问,216平方米。 文化教育: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级党、政、军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各种社会团体及各界来此参观旅游的人士共20多万人次。老红军作家陈靖、著名作家魏巍、美国著名作家索乐等很多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都曾到哈达铺进行过长征路上的实地考察、采访。1994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20多家电影、电视、报刊都相继播放(映)、刊登了有关哈达铺纪念馆的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和论文、专题文章。哈达铺纪念馆己成为全国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分别命名、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数万人前来参观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辖区内有中小学校32所,卫生院(所)3个,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
宕昌哈达铺镇-陇南旅游景点-新疆旅游 景点编辑:fang 点击:人次 宕昌哈达铺镇|宕昌哈达铺镇.门票价格:景区其它费用:隶属单位:联络电话:1978年,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建成,之后分别被命名为全国... |
哈达铺镇_网络词语_爱词霸汉语 爱词霸汉语词典为广大网友提供哈达铺镇的解释、哈达铺镇的发音、哈达铺镇的常用...您也可以查看以下与“哈达铺镇”内容相关的词条:以下结果来自 哈达铺镇_网络... |
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哈达铺镇位于甘肃南部的宕昌县,地处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上,南距县城3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都曾经过这里。被誉为中国工农... |
哈达铺镇镇长 王彦龙--每日甘肃-甘肃 哈达铺镇镇长 王彦龙...作者:稿源:2011-02-21 15:48 编辑:耿志强 哈达铺镇镇长 王彦龙... |
点评哈达铺镇、里耶镇、麻扎村 付清远--维普资讯 哈达铺,原名哈塔川,明代设铺后更名叫哈达铺,其所属的宕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周时羌人居住,西晋永嘉元年,羌族首建宕昌国,隋朝时建... |
哈达铺开业花篮_甘肃省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开业花篮鲜花速递,... 甘肃省>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开业花篮 甘肃省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开业花篮预订 花朵朵鲜花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开业花篮,鲜花订购,... |
首页-甘肃宕昌哈达铺镇信息站-Powered by Zyctd.com! 甘肃宕昌哈达铺镇信息站 会员等级:诚实通会员第4年8月46积分你当前的位置:中药材天地网-商铺首页·怎样看待草果的行情和未来走势?... |
宕昌县哈达铺镇 爱问知识人 哈达铺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宕昌境内地形特殊,表现各异,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特别是官鹅沟AAAA级风景区,景点繁多,风光奇特,... |
哈达铺镇王家村伊甸园农家乐扫描 2011年03月03日...在朋友的引荐下,记者来到了伊甸园。年轻有为的经理马 建勋告诉记者,随着哈达铺镇的大开发,再加上兰渝铁路的开工,本地区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