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地图 > 泉州地图 > 安溪地图 > 感德地图
=== 安溪感德地图 ===
=== 感德资讯概况 ===
水资源:感德降雨量多,且河谷狭窄,河道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全镇已建成的水电站18座,35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在投建中。
侨乡风采:感德虽地处偏僻山区,然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上出过不少俊才。如清代的林有怀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登进士第,任宁波知府;林廷沐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官至内阁中书;陈其登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武举人。现代学有所成的有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高级工程师汪秋兰,留美工程博士汪金通,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汪文鼎等。感德是个侨乡,不少人在外事业有成。原籍感德洪佑的章文双(1885—1975年),童年南渡马来西亚谋生,为该国居銮的开埠功臣,后经商,先后创设万和利等公司,成为居銮富商和著名的实业家。文双事业有成后,不忘教育等公益事业及社会福利事业,先后创办多所华侨中学,筹创多个华侨社团组织,深受当地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好评,先后获马来西亚国家元首颁赠的建国纪念勋章、柔佛州苏丹封赠准拿督勋衔。1953年,柔佛州安溪公会成立,文双被推举为公会的名誉会长。他的后裔均学有所成。长子士荣,毕业于暨南大学,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次子士庆,为柔佛州安溪公会首任会长;五子士怡,毕业于澳州大学,曾任安溪公会会长;八子士信,以其父名誉捐建感德文双小学。此外,文双的后裔共有10多人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捐资在马来西亚设立柔佛州准拿督章文双大学贷学基金。
主要街巷:(一)感德街,位于洪佑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初期临溪仅有一条长30米的小街道,两边搭寮,供商贩摆摊设点,俗称旧圩。因临溪,地势较低,每逢下雨,洪水威胁甚大。感德供销社在旧圩设市后,曾被洪水冲损三四次。新中国成立后,1975年供销社在感德往福德公路边另开辟新街,兴建门市综合楼,建筑面积2369平方米。感德人民公社成立后,相应设置金融、税务所、供销社、食品站、茶站、粮站、卫生院等企事业单位,沿公路两侧兴建住宅和办公楼。20世纪70年代后期,感德大力发展名茶铁观音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安溪铁观音主产区。改革开放后,感德矿藏也得到有效开发,铁矿、水泥、锰铁、茶叶、竹木器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感德的集市建设也加快进行,形成一条东自三怀庵,西至丽堂楼(粮站)的水泥路面街道,长850米,宽8米。1985年,为适应不断增长的茶叶购销和农副产品的交易的需要,在街的中段西侧建设一个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并开辟一条南自旧电厂、镜器店,北至供销社与新街交汇的水泥路面——南北小街,长150米,宽6米。1995年,投资4000万元建成的感德商业大街,长1200米。2000年后,感德茶叶知名度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上升,市场更加繁荣。2004年,商业大街更名为感德茶叶街,店铺的租金不亚于县城。(二)福德街,位于福德村小山坡,街道长80米。清末,炉地李谦峨等集资在街尾土法炼铁。解放初,建有一座福德私营炼铁厂,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后成为地方国营剑斗铁厂福德分厂。1958年全民炼铁时,高炉林立,非常热闹。1958年冬,漳(平)泉(州)铁路自漳平梅水坑从大深进入县境,开便道至福德,路基至后坪山;1961年全线停建,该地成为安溪通往漳平、龙岩、三明的步行小道的停靠站。1965年5月,在原铁厂兴建县造纸厂,并设立汽车站、供销社,经营食杂、百货、农资、土产和饮食店。1967年后,铁路再续建。1970年8月通车,该地成为安溪通往外地一个重要窗口和货物集散地。潘田的铁矿苗通过空中索道运至福德火车站,再转运三明一带。1978年福德至剑斗铁路段通车。1995年纸厂破产停办,福德街日渐凋零。(三)槐植圩,位于槐植村。1996年,投资800万元兴建槐植茶叶市场。21世纪以来,因此地所产安溪铁观音香高韵浓,受到省内外茶商的青睐,产茶季节,万商云集,热闹异常。(四)霞春圩,位于霞春村,又称三角庭。1992年,投资1300万元兴建霞春市场。(五)大格圩,位于大格村。
基本概况:感德镇地处北纬25°18′,东经117°51′。感德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境内有远近闻名的潘田铁矿,有漳泉肖铁路第一桥尾厝大桥,有近5000米长的华东最长隧道坑仔口隧道。1997年,面积221.8平方千米,人口5.1万。
人文景观:感德镇是“保生大帝”的出生地,也是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翠岗起伏、绿水长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俗姓吴名夲,字华基,号云冲,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由贡举授御史。其父吴通、母黄月华,北宋年间由安溪入居白礁(今漳州龙海)。17岁起,吴夲云游四方,拜各地名医为师,苦学医学本领,在白礁龙渊庵畔结茅为舍,修身养性,采药炼丹,悬壶济世,成为一代灵医。仁宗时,医帝母后愈,炼丹救世、恩泽一方。宋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在龙海白礁显化。自宋至明,被敕封15次,为“恩主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位尊至极。吴夲也从一代名医而成为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地方神灵。现海外崇奉保生大帝的道教文化日涨,吴真人更被誉为泉南道教第一人。近年来,经各地专家考证,吴真人系感德石门村人,故闽台奉祀保生大帝的庙宇数百座,独石门的“玉湖殿”称之为“殿”。石门,别称“玉湖”,是安溪县西北重镇感德的一个行政村,入村处的石古格有三方巨石,天然构成石洞,洞可通人,酷似石门,海拔千余米的石门尖和石门村因此而得名。玉湖殿地处戴云山脉石门尖畔,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青山蜿蜒环后,浑圆山包在前,上仰苍天,下俯家邦,形如“蜈蚣吐珠”,气势雄浑,景色宜人。殿中悬挂“真人古地”之匾,内祀保生大帝塑像,殿中柱联分别为:“保佑遍寰区,大道为公扬佛法;生成周海宇,帝心天威著神恩。”“保佑家邦,大道洋洋光祖宇;生成民物,帝恩浩浩达九霄。”千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闽台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在台湾,吴真人的民间信仰,发展极为迅速,其影响仅次于妈祖。岛内现有奉祀吴真人的宫庙270多座,并成立吴真人庙宇联谊会。1999年以后,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多次组团到石门玉湖殿谒祖参拜。2001年1月,玉湖殿供奉的保生大帝真身被台湾青年道教协会奉迎到台湾参加祭天大会。历史上,侨居他国的泉漳人也把吴真人分炉到居住国奉祀。现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中,保生大帝的信仰人数众多。近年来,厦、漳、泉及台湾宗教界、学术界、文艺界相继联合举办有关吴真人生平事迹、医药等学术活动、纪念活动,著书立说,挖掘宝贵医学遗产,大力弘扬吴真人慈惠济世的精神,开发史迹,发展旅游,加强与海外亲人的联系,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镇境内部分区域属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为太华尖主要山峰,海拔1226.3米,跨感德、福田、桃舟三个乡镇,山势突兀,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流瀑飞溅,云雾缭绕,原始森林茂密,植被保护完好,是集休闲、度假、避暑、娱乐,科研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经济状况:感德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境内多山,泉甘土赤,土壤肥沃,大多数地区海拔高程500多米,十分适宜茶树及各种林木的生长。感德产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是名茶铁观音主产区之一,以其“质优、味香、韵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镇拥有茶园面积2100多公顷,年产量3200吨,茶叶产值超过5亿元。近年来,感德镇根据全镇茶叶生产实际和内外销市场的变化,适时提出“精品、优质、名牌”的茶叶发展战略,实施“建基地、创名牌、拓市场”的三步走战略。广大茶农在制茶工艺上,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与时俱进,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生产出各种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特别是积极探索推广空调制茶技术,更为安溪茶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茶农们在夏暑茶制作中,利用空调的低温、低湿,控制“做青环境”的技术,随着气候变化而灵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突破传统乌龙茶加工“看天做青”的难题,拓宽了茶叶制作技术的新领域。空调制茶技术的推广,既增强人在控制茶叶质量上的主动性,又缩小了不同季节茶叶质量的差别,大大增加高档茶的数量,满足消费者对高档茶的需求,同时大大增加茶农的收入。空调制茶技术的领头人岐阳村茶农王奕荣,因科技致富,于2002年11月应邀赴省参加中央电视台“省长访谈录”录制现场,2003年9月被县委确定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2004年被评为泉州市劳动模范。广大茶农还将传统民间的斗茶习俗逐步发展为以市场推广为目的的茶王赛,多次利用茶叶生产季节,巧搭各种合作交流平台,在全国各地频频举办茶王赛及其他茶事活动,宣传名茶铁观音,弘扬安溪茶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辟茶海明珠感德镇更加广阔的前景。充分展现茶乡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时代风貌。
历史人物:著名书画家汪济诚,号一愚,民国7年(1918年)出生于感德霞春,曾师从清代文学家、泉州的汪家辉攻读古文诗词,研习书法。抗日战争胜利后,济诚往台,曾担任台北安溪同乡会总干事、福建同乡会文教委员等职。济诚一生沉浸诗书,历60余载,其书法具诗书画之效,久享盛誉,被东南亚爱好艺文人士誉为“三绝”,其作品数十次在国外参展,并在历届中日文化交流国际书法展上获首奖。在本土安溪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期间,专门举行济诚画展和作品义卖活动。他爱土爱乡,捐资支持霞春中学建设。现代知名企业家有汪全读、杨景对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清万等。
以文固本: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围绕“大感德、大发展、大和谐”发展主线,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步伐,通过组织开展全民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爱感德、爱学习、促发展”的学习理念,不断提高“创业、创新、创造”的能力,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感德镇有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21所,公立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网络,逐步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善教为乐”的社会氛围。许多人才从这里出发,走向全省、全国乃至海外,有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汪文顶、莆田师院党委书记陈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高级工程师汪秋兰、留美工程博士汪金通、留美博士黄振超和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任教的青年医学科学家吴先仁等等。做好宗教文化工作。感德石门村是保生大帝——吴真人的出生地,在石门村奉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玉湖殿”,千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闽台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在台湾,保生大帝——吴真人的民间信仰,发展极为迅速,其影响仅次于妈祖。近年来,厦、漳、泉及台湾宗教界、学术界、文化界相继联合举办有关吴真人生平事迹、医药等学术活动、纪念活动,著书立说,挖掘宝贵医学遗产,大力弘扬保生大帝的慈济精神。目前,以开发史迹为中心的保生大帝旅游风景区正在加紧建设中,这对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合作与交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好地发挥对台作用。发展旅游文化。着手开展“云中山养生旅游区、茶叶观赏园、龙通土楼旅游”规划工作,搭建基本旅游框架。筹建感德星级大酒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繁荣旅游业。建设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及老人活动中心,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河滨休闲文化广场,提高镇区品位。实施文明工程。加大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力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真、善、美的良好形象,努力提升全民的文明素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在深入实施“大感德、大发展、大和谐”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勤劳智慧的感德人民正以空前高涨的创业热情,在这片飘香热土上,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感德镇花店_福建泉州安溪县感德镇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鲜花配送店,鲜花店加盟区域中的感德镇地处安溪西北部,辖22个行政村和3个镇办场,总人口53000多人,全镇有完中和初中校各1所,24所小学。...
安溪感德镇去年茶叶产值超10亿元_阿里巴巴食品资讯
2010年11月14日...具有悠久产茶历史的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茶叶第一镇",其授牌仪式12日晚在安溪的"中国茶都"举行。...
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在线观看-时尚视频-爱西柚
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是我国铁观音核心产区。生产的铁观音质优价廉、货真价实、茶农直销、货到付款、诚信经营。,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
安溪县感德镇霞春村民委员会-泉州-口碑网
泉州安溪县感德镇霞春村民委员会地址、电话、简介,并提供泉州安溪县感德镇霞春村民委员会价格、点评、电话、优惠打折信息,以及泉州安溪县感德镇霞春村民委员会所有...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信息...
感德镇-泉州实景逛街
易经店,泉州逛街、实景照片、店名搜索,易经店是还一个集合实景地图的街道具体形象店搜索的商城,本站将三维实景与电子地图结合,提供泉州地图、等全国各主要城市地图...
一个种茶村庄(安溪县感德镇槐植村)的富裕样本齐福铁观音 ...
感德镇槐植村是安溪茶叶富民的一个缩影。2005年至2007年3年间,安溪茶业分别实现45亿元、50亿元、57亿元的行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因茶致富的安溪,...
感德镇评选"榜样茶农"阿里巴巴 exkmy的博客 BLOG
感德镇评选“榜样茶农”,本报讯 在安溪铁观音春茶集中上市之际,5月2日至20日,感德镇将举办百名“榜样茶农”评选活动,让全国各地茶商...
阮厝感德镇中国茶叶第一镇-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
2011年01月27日...2010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茶叶第一镇”揭牌仪式在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举行。感德镇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茶叶第一镇”。...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