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地图 > 定西地图 > 安定地图 > 符家川地图
=== 安定符家川地图 ===
=== 符家川资讯概况 ===
培育产业:马铃薯产业:近几年符家川镇马铃薯产业以打造全区高产精品马铃薯第一镇为目标,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精、由劣到优、由穷到富的重大转变,呈现出整流域推进创造数量优势、早上市抢占价格优势、品种良占领质量优势的三大特点。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2.9万亩,人均2.2亩,占耕地面积的60%,建成5000亩以上示范片带2个。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四抓。一抓良种促品质。该镇马铃薯良种体系建设形成了南部以陇薯为主、北部以新大坪为主的发展布局。近几年每年易地调种300吨以上,农户互换1000吨以上,今年镇政府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调进洋芋良种140吨,符川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渭源五竹乡调进陇薯5号80吨,陇薯6号30吨,从石泉乡调进陇薯3号20吨,通过易地换种加快了良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同时加强了种子田和种子窖建设,共落实种子田1109亩,新挖种子窖2190眼。为生产精品马铃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抓示范促规模。今年建成了5000亩陇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2000亩新大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每村都有一个1000亩的示范点。基地内按照“五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订单化、科技化”的全方位展示。三抓科技促增量。在洋芋种植技术上严把“五关”。一把技术培训关。今年共组织马铃薯生产技术培训六期,培训人员21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二把种子处理关。镇上共投放高锰酸钾50公斤,稀土旱地宝6000袋,进行刀具消毒和浸种。从藏种、选种、晒种、切种到浸种每一步都由技术员跟踪把关,严管每一道程序;三把种植施肥关。在种植模式上全部实行种二空二,并扩大机械播种面积,今年全镇购买微耕机36台,累计116台,机械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在施肥上,推广“多施农家肥、足量施钾肥、推广专用肥”。四把田间管理关,从中耕培土到病虫害的防治都严格把关,全镇洋芋全部进行了中耕施肥培土,在示范点投入宝大森3000袋、代森锰锌5000袋对晚疫病等进行了全面的防治,提高了亩产和精品率。目前,洋芋长势十分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亩产可达3600斤以上。五把贮藏销售关。坚持区上提出的“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要求,加强洋芋贮藏窖建设,全镇新建20吨以上商品薯贮藏窖100个。四抓市场促营销。为了把符川镇建成全区西南部最大的马铃薯交易中心,盘活镇域经济,镇马铃薯协会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符家川镇马铃薯贸易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交易大厅1000平方米,贮藏库30个,总贮量6000吨。各村建洋芋贮藏库70座,每年有30多家外地客商在镇区收购洋芋,日均销售量1000吨,今年销量预计在6万吨以上。同时完善镇洋芋协会网络,成立了农民农资合作社,在红庄、高阳、秦岔成立了村级马铃薯产销协会,现有会员500人,定期发布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逐步向“培训、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迈进。符川镇属于半干旱、半二阴的地区,在马铃薯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种植方面为全区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该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民的致富产业、黄金产业。预计今年人均洋芋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
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镇政府在每一项工作落实上突出一个“实”字。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计划生育、整村扶贫项目等重点工作中,确定专人,细化、量化工作任务,靠实干部责任,兑现奖罚,半年来,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
社会事业取得新的突破:计划生育工作按照“抓队伍、夯底子;抓平茬、提水平;抓处罚、挤水分;抓培训、强基础”的路子,狠抓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制定了《符川镇计划生育考核办法》,切实靠实了各级干部责任。前半年全镇共落实四项手术108例,共计征收社会抚养费54250元,其中历年24590元,半年考核为全区11名。教育事业在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了红光小学的整体搬迁,黄坪小学、张家湾小学排危项目工程。今年普通高考中,本科线以上的人数达到45人,较上年增加15人,镇上主要领导对部分困难学生进行慰问鼓励。
干部管理方式上有了新的转变:按照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镇上按岗位和分工成立了党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农村工作办公室、财经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石门水库旅游服务管理站等岗位,对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对部分事业站所进行了改革。对分流的兽医站、林草管护人员,每人每年确定2600元的创收任务。从而彻底解决了人员超编、人浮于事的工作局面。
畜草产业:畜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符川镇把畜草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以草兴畜、以畜促草、改圈促养、养畜富民”的思路,坚持走“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全镇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加强管护促养殖方式的转变。首先打牢饲草料基础,2000年以来全镇退耕还林10041亩,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连年增加,种植以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为主的优质牧草9000多亩,户均有牧草3亩以上。加强了封山禁牧、抚育管护和生态修复,镇上确定了8名专职护林员与村干部配合常年抓林草管护,使全镇流域内完全实现了封山禁牧,山川日渐秀美。群众观念也从放养向舍饲养殖、从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化科学化养殖转变,形成了“走退耕路、念畜草经、发圈养财”的“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二是项目带动促养殖规模的扩张。全镇不断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以肉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逐步形成了符合全镇实际的以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结构,2005年在红庄村建成草畜转化示范点,建标准化圈舍155间,配套沼气池50座,小型铡草机50台,引进秦川黄牛108头,2006年户均出栏1头牛,6只羊,畜牧业人均收入800元。2006年建成高阳草畜转化示范点,建标准化圈舍50间,配套沼气池20座,养殖户赵永泉今年出栏1头牛3900元,7只羊3000多元;康学锋出栏1头牛5000元,人均畜牧收入过千元。2007年在秦家岔村建立畜草转化示范点,建标准化圈舍115间,引进牛75头,羊120只。配套沼气池120座,实现了“一池三改”。通过连年的示范带动,畜草产业已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态势,全镇有规模养殖户191户,共建标准化圈舍1560间,牛存栏1816头,羊存栏4250只,畜草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00元。三是科学服务促养殖水平的提升。镇上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科学养殖和多元化养殖。按照“三链”建设的总体思路,成立了符川镇养殖协会,现有会员80人,红庄、高阳、秦岔三个示范村成立了村级养殖协会,在红庄村、兰星村建立了优质肉牛羊冻配点,狠抓技术培训、良种引进、市场销售。形成了“产业依托协会发展、协会依托产业提升”的格局。同时加强畜牧兽医站服务体系建设,畜牧兽医站人员带头创办实体,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形成了支撑畜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全镇畜草产业走上了“品种良、标准高、效益好”的新路子,形成了“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良性循环绿色农业生态琏,畜草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重点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洋芋产业从种子处理、种植过程、田间管理、疫病防治到收获全部是标准化生产,尤其在红庄村建立了3000亩科技综合示范点,进行了不同技术、不同品种、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畜牧产业以引进优良品种为重点、引进陕西良种牛108多头、小尾寒羊260多只。劳务输出重点抓了技能培训,向劳务基地有组织输出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员814人。
三个突破:产业培育上有了新的突破:洋芋产业按照“扩大面积,扩充总量,依靠科技,提高品质,订单收购,窑存促销”的要求,重点在南山红庄、杨湾、长丰三村建成以陇薯系列为主的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北山黄坪、大岔、罗岔、秦岔四村建成5000亩新大坪示范基地。主要做到了“七个突出”。一是宣传动员突出“早”。二是面积落实突出“实”。通过到户统计,全镇洋芋种植面积达到2625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2%,人均达到2亩。三是品种选择突出“优”。采取政府组织调运和群众互相兑换的方式,加快良种的普及,镇上从鲁家沟、石泉调进陇薯3号、4号、5号155吨,新大坪60吨,农户互换优良品种504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四是示范片带突出“精”。全镇两个大的示范基地建设上全面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尤其在马家庄核心示范区五年重茬的地块上重视了钾肥、稀土旱地宝等肥。五是贮藏库群突出“多”。在鼓励千家万户深挖600多眼窖窑的同时,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建成集中的贮藏窖群2处,贮藏量在10000吨以上。六是科技培训突出“全”。以示范基地为核心,各村分期分批对群众从机械深松、品种选优处理、科学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贮藏等方面进行了一整套技术的培训,向示范基地农户印发科学种植技术要点2000份。七是订单农业突出“大”。镇、区洋芋经销协会和镇洋芋经销协会与种植协会到户签订购销订单1001亩,与企业与农户签订3500亩。其中南山5700亩,川区3700亩,北山4101亩。畜草产业坚持“以草兴畜、以畜促草、草畜并重、养畜富民”的工作思路,重点抓了红庄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在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镇上筹措资金16万元,购进砖、瓦、椽、门、水泥、围栏等物资,全面启动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已建成标准化圈舍155间,养小尾寒羊236只,养牛240头,建成沼气池40座,已大部分投入使用。镇上上报注册完善了养殖协会,全镇新建成标准化圈舍520间。发展规模养殖户76户,较为典型的是红庄的祁仁帮、王华,兰星的王叔义、李有福,高阳的秦贵信、朱文礼,黄坪的李永胜、王来诚、杨泽宝等。蔬菜产业按照“顺应市场规律、优化结构”的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高阳、兰星、金星等三村水川地带发展以甘蓝为主的蔬菜种植1520亩,现早菜销售基本结束,户均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积极性高。劳务产业突出了组织培训和能人带动两个重点,组织能人带动常年固定输出1660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输转814人,与区劳务办联系有组织输出18人,全镇输出劳动力2400多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000元。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小城镇建设按照“一年改建一条街道,一年建成一个市场,一年发展一家龙头企业”的步骤,完成7000多平方米百货市场的平整上砂、排水硬化,完成粮管所一段拆建1000平方米,新建2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市场,完成下水工程50米。在综合市场新建了垃圾台,规范了对街道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的管理。道路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对南、北两条农二级路拉运养护沙1200多方。各村在6月29日暴雨后对农路进行整修达42公里。罗(家岔)秦(家岔)农二级路3.9公里,已完成立项规划。电力工作已完成农网改造3条,6.69公里。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秦家岔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秦...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秦家岔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秦家岔村邮编,...定西市符家川镇秦家岔村邮政编码 743011 省份:甘肃省 地区:区、县、市:...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中标公告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安定区符家川镇设施农业发展走笔-农业技术网
2010年08月27日...夏末秋初的陇中大地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走进安定区符家川镇兰星村南坪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修筑塘坝的机械隆隆作响一座座日光温室主体工程...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编,,长途汽车查询,长途班车查询,公交查询,交通违章查询,列车时刻表...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中国拟在建项目网(bhi.com.cn)是国内招标、采购、拟建、规划、专题等项目信息最...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兰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兰星...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兰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兰星村邮编,...邮编首页>定西市邮政编码 定西市符家川镇兰星村邮政编码 743011 省份:甘肃省 ...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编,...邮编首页>定西市邮政编码 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 743011 省份:甘肃省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中标通知”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先登录或免费注册会员。...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工程名称: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承包方式:固定合同价...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