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地图 > 凉山地图 > 木里地图 > 俄亚纳地图
=== 木里俄亚纳地图 ===
=== 俄亚纳资讯概况 ===
乡村发展:俄亚纳西族乡由于地处木里边缘,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1990年全乡扶贫建卡户192户,1500人,全乡总户数的24%,占总人口的26%,建卡户中有79户特殊建卡户。1992至1999年,共发放扶贫资金371440元。2001年10月,通过扶贫越温检查验收,越过温饱线为190户、1400人,分别占建卡户总数和建卡人口数的99%和99%。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扶贫攻坚任务。2006年,全乡务工人员达1000人(90%在乡内采金)年人均收入3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俄亚纳西族乡境内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98年8月俄碧村俄碧组遭受特大洪灾,冲毁房屋5户,两人死亡,冲走猪40头,羊50只,冲毁经济林木200多株,受灾人口350人。经济损失10万元,灾情发生后,乡政府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现场组织群众抗灾,及时救济受灾群众,迅速恢复了生产。因泥石流和洪灾等原因,乡政府和信用社1999年迁至大村杂口组。2006年,俄亚纳西族乡有农村五保户25户,25人,每人每年由政府补助1200元人民币,享受农村低保37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达100%,2006年乡信用社农户存款余额175万元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10万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各种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全乡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6年每百户群众中拥有固定电话12部,手机70部。每百户群众中,有电视机20台。全乡个体商户达35户,个体经济欠发达,基本满足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乡村经济:俄亚纳西族乡以农业为主,2006年全乡农业产值1348万元,比1990年增长60%,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元,比1990年增长16%。粮食总产2564吨,比1990年增长35%,人均粮食450公斤,比1990年增长25%,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0826亩,总产量1108吨。而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420亩,产量1100吨,玉米杂交良种推广名列全县第一,自全面推广杂交玉米以来,平均每亩比推广前增98公斤。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实施人草畜三配套的措施,积极发展畜牧业,2006年全乡大牲畜存栏达35227头(只)比1990年减少10%,人均达6.2头(只)。2006年肉类总产量586吨,人均达102公斤。人均畜业收入200元。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截止2006年全乡共退耕还林4500亩,完成荒山造林5000亩,维护了生态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随着全乡经果业的发展,全乡群众种树积极性高,2006年,核桃产量达75吨,比1990年增20%,花椒44吨,比1990年增9%,各类水果达124吨,比1990年增27%,农牧民人均从林业中增收120元。俄亚纳西族乡目前是全县不通公路乡之一,境内物资运输大多靠人背马驮,各村组之间有驿道相通。由于居住分散,地处山区,马帮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全乡的主要生活用品、农用物资以及农牧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都分别在邻界的云南省永宁乡、丽江市、香格里拉县、稻城县购卖和销售。
民族沿革:“俄亚”系纳西语,意为大岩包(因地方的土官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建在大石之上而得名)。公元1647年前俄亚为丽江土司木天王所占据,公元1647年,木天王被汉人贾卢乍击败,俄亚被中甸头人甲加家占据。公元1674年,西藏军进中甸,命木里土司出兵,木里大喇嘛桑布(松典绒布)率兵助战,击败甲加军,因作战有功,西藏五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675年9月颁发文书,将俄亚等5个村赏赐给木里,此后俄亚归木里土司管辖,直到解放前夕。
文化教育:2006年,俄亚纳西族乡有中心校1所,村小12所,有教师36名,28个教学班和1个初中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群众送子上学的积极性高。2006年有在校生650名,入学率达90.7%,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自1990年以来,共改造学校危房10所(村小),全乡青壮年脱盲率85%。脱盲人员巩固率90%。
气候特征:境内最高海拔为4418米,最低海拔四川坪子三江口,只有1200米,是木里县海拔最低处,全乡平均海拔约2200米。较大的河流有东义河、龙达河、冲天河、抓子河、金沙江。境内立体气候分布显著,高山气候寒冷,以饲养牦牛为主。居民区分布在二半山和矮山河谷地带。沿金沙江和冲天河一带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5.5℃。无霜期约260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基层组织:乡党委、政府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大力开展“双增”项目,努力争实现“双增”目标,并以稳定土地承包为核心积极倡导科技兴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玉米良种推广率达90%。2006年全乡调运良种达20吨。2003年建立了俄亚纳西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三农”服务工作,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大力宣传“一法三规”,深入基层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村级药具发放人员的培训,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2006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30人,少生快富230人,计划生育率95%,节育率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多次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俄亚纳西族乡地处两省四县相邻地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加之地处河谷地带、气候干燥,又有丰富的矿藏,因而来流动人员多,森林防火难度大。乡党委、政府把护林防火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努力作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六长”责任制,建立巡山制度,实现了20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本地区的森林资源。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民兵、团委、妇联的作用,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努力把全乡公民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乡自1990年来,基本上杜绝了计划外超生和多胎生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境内民族团结、和谐相处、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人口卫生:2006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总面积587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纳西族,藏族、汉族、白族等四种民族,共951户,总人口5850人。其中,纳西族人口3632人,占总人口的62%;藏族人口1396人,占总人口的23.9%;汉族人口813人,占总人口的13.9%;白族人口5人,占总人口的0.1%、彝族人口4人,占总人口的0.1%。农村住户873户,农业人口5694人,占总人口的97%。建县前,俄亚属木里大寺衙门管辖,有百姓309户,佃客37户,木里土司委派当地头目作地方官,称“木官”(世袭),并授予姑擦职位。木里大寺衙门另派一名官人驻该地与木官共同管理地方事务。1953年10月划乡建政时,划设俄亚纳西族乡,隶属第一区。初建乡时全乡辖5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共388户2660人。1972年10月整建社后,改建为俄亚人民公社,共辖6个大队19个生产队。1983年恢复乡的建制,全乡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198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俄亚纳西族乡。乡政府驻俄亚大村,海拔1980米,距县城300佘公里。俄亚纳西族乡现有医院1所,医生4名,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来抓,加大重点疫病的防治,乡医院每年收治病人均约1200人次,建立村级合作医疗站4个,大力做好药品管理和监督,初步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治病难的现象。
俄亚纳西族介绍_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俄亚纳西族行政区划
木里藏族自治县辖乡。1953年设俄亚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置俄亚纳西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98公里。面积591.2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大村、...
那里的孩子急需课外书_新闻中心_湖州在线
湖州在线讯 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木板和石头砌成了校舍,墙上都是斑驳的字迹,操场上全是灰色的泥土与大大小小的石块。...
在俄亚的天空下(组图)-中国装饰界
"哈哈,吓着你了吧?"木苏郎是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的党委书记,他到县城办事,归来时正好与我们同行,"这里的呷波渡口是从四川境内进入俄亚最便捷的通道了。"...
那里的孩子急需课外书为他乡小朋友送爱心书籍活动|志愿者...
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有这样一所学校,木板和石头砌成了校舍,墙上都是斑驳的字迹,操场上全...
木里俄亚纳西民俗
2011年01月20日...凉山州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境,有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人口1000多的纳西族古寨,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古老神秘的纳西文化,被称为“纳西族古代建筑...
俄亚纪行(三)-扬之水的日志-网易博客
在院子的黑板上,写着“俄亚纳西族乡计划生育四季度一览表”(应该是2005年的),全乡总人数5727人,各村中“一村”(应即大村)的数据为:出生人数30;一孩,男2、女1;...
俄亚神秘的伙婚 凉山艺术界网论坛-0
凉山州木里县瓦厂区俄亚纳西族乡的俄亚大村,地处于云南四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
木里县项脚蒙古族乡
俄亚纳西族乡 水洛乡 牦牛坪乡 屋脚蒙古族乡 项脚蒙古族乡 李子坪乡-.俄亚纳西族乡 水洛乡 牦牛坪乡 屋脚蒙古族乡 项脚蒙古族乡 该会员更多专辑>>...
无标题文档
《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下辖村级地名名称以及地理信息》由木里藏族自治县网原创。相关搜索:俄亚纳西族乡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概况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