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地图 > 中山地图 > 东凤地图
=== 中山东凤地图 ===
=== 东凤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元代前,东凤大片地区为汪洋大海。元末明初,渐由西江支流冲渍淤成数个沙洲,如大坳沙,罟步沙,中沙(东海十六沙之三)。明末清初,始有人在大坳,罟步、中沙及伯公沙(大坳沙之子沙)筑成多个小围群居。移居当地的人以邻近县(市)镇居多,如小榄、黄圃和顺德大良、勒流,当时分属大榄都和黄旗都。清道光初年,分属榄镇、黄旗都。宣统二年(1910年),香山县设立区制,东凤地域属第三区、第九区。1930年,三、九区易称西海区、东海区。次年复称三、九区。1946年三区改称东海乡、九区称凤仪乡。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县(现中山市)建立新区乡体制,设10个区。东凤地域分属第三区东海乡、第九区凤仪乡。1950年凤仪乡分立为凤仪、凤鸣两乡。1951年,三区分上三区、下三区。东凤地域属下三区和第九区。1953年6月,全县设15个区,东凤地域隶属七区。1955年8月,七区易名南头区。1957年2月,东凤从南头区分出,取东海、凤仪、凤鸣三乡首字定名为东凤乡。1958年8月成立东凤人民公社,10月并入小榄大公社,称东凤耕作区。次年4月,与南头耕作区合并称南头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南头公社改称南头区,辖东凤、和平、南头3个小公社。1963年,南头区复称南头公社。1974年1月,东凤正式从南头公社分出,结束与其他辖区分合的历史,自成东凤公社,驻东凤圩(沿江路),辖同安、前进(1983年更名为安乐)、伯公、民乐、东凤、小沥、和泰、穗成、和平(1980年改称东和平)、吉昌、东罟步、西罟步、永益等13个生产大队。1983年11月,东凤公社改称东凤区,生产大队改称乡,东凤区下辖13个乡。1984年设立东凤居民委员会。1986年12月改区为镇,改乡为村民委员会。1989年设置12个管理区。1993年驻兴华中路,辖12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1997年7月,增设兴华居委会。1998年改管理区为村民委员会,驻东阜路,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委会。2001年11月,东凤居委会与兴华居委合并称东兴社区居民委员会。2005年辖同安、安乐、伯公、民乐、小沥、和泰、穗成、东和平、吉昌、东罟步、西罟步、永益等12个村民委员会和东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潮安县东凤镇:东凤镇位于韩江中下游西侧,与潮安县城接壤,镇域面积33.5平方公里,辖3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即东一、东二、东三、东四、肖洪、横江、大巷、庄西陇、新光、天宁、德修、大寮、礼阳李、礼阳陇美、沟美、礼阳郑、诗阳、、文路、文路张、博士、昆三、昆五、下张、沟边、儒士、黄厝尾、龙甲、堤边、王厝陇、陇仔、洋东、下园、仙桥、内畔等村。),总人口8.6万人,是著名的侨乡,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9.93亿元,农业产值0.97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4.18亿元,完成出口值2.35亿元,税收入库2848.5万无,人均纯收入达到4420元。建制沿革。东凤镇在宋、元、明、清至民国18年期间称南桂部,属海阳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始设潮安县南桂都民团局,并设潮安县南桂都警察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江东都、南桂都合并,称江桂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选举建立潮安县第五江桂区公所(1933年称第五区),区公所驻于鲲江振昆公祠。1937年1月,区公所改称潮安县第五区联系办事处,改里为保,同年7月,办事处撤销,仍称第五区。1939年8月,日伪汉奸将原南桂区分割成东凤乡、鲲博乡、鳌头乡和梅溪乡,四乡各成立维持会,1940年,日伪建立基层政权,成立南桂区公所,将四个乡维持会缩为东凤、鲲博、鳌头三个联乡。1941年,潮安县国民政府将第四区、第五区合并称第四区,区署设于第四区新埠文祠(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原名潮安县政府第五区),1946年元旦,裁区并乡,划出江东,建南桂乡,成立乡公所,驻鲲江五房公祠。1949年10月,全区解放,合并江东建立江桂区,区署设东凤和盛。1950年3月,改称第五区人民政府,1953年2月划出江东,南桂称第五区。1955年5月,以区公所驻地地名为区名,称东凤区。1956年2月,撤区并乡、建立四个乡,乡设人民委员会,即东凤乡、鲲江乡、礼阳乡、鳌头乡。1956年12月,将四个乡并为两个乡,东凤、礼阳二乡合称东凤乡、鲲江、鳌头二乡合称鳌头乡,建立乡人民委员会,东凤乡人委会驻于东凤村乃良公祠,鳌头乡人委会驻于内畔可楼。1958年9月,两大乡合并成立东凤人民公社,1961年4月拆社,即为东凤、鳌头两个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两公社合并,称东凤人民公社,1968年3月,成立东凤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改名为东凤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县、市合并,同年7月撤销人民公社,改名东凤区。1987年3月撤区,建立潮州市东凤镇人民政府,各乡改为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东凤镇划归潮安县管辖。工业方面。至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型工业企业1118家,其中,规模上企业20家,科技型企业12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3家,基本形成了塑料制鞋业、产品包装业、服装业和食品等四大支柱行业的经营格局。其中,塑料制鞋行业是该镇的龙头支柱产业,全镇共有制鞋企业30家,拥有各类制鞋生产产品主要有各式系列的PU、PVC泡沫全塑凉、拖鞋,产品远销世界各地。2005年全镇制鞋行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约6.8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4.4%;完成税收约1985万元,约占全镇税收总收入的69.7%;出口总产值约2115万美元,占全镇出口总产值的72%。其中,广东众利鞋业有限公司发展迅猛,被潮州市列为二十家龙头企业之一;潮安县华达实业有限公司、潮安县鑫华实业有限公司、潮安县臻源鞋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制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方面。水稻连年亩产超吨谷;淡水养殖、芡实、蔬菜、水果种植不断发展,初具规模,其中,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芡实特产种植发展尤为迅速,种植面积达到5200亩,年创值1560万元。教育、文化、医疗方面。全镇现有完全中学(含高初中)一所,初级中学三所,小学三十一所,医院一所(东凤镇华侨医院)。此外,还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图书馆、影剧院等一批配套文化设施。基础设施方面。全镇已建成达到国家二、三级公路标准水泥化路面40公里,村道60多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拥有自来水厂6座,日供水量1万吨以上,110千伏变电站1座。
中山市东凤镇:镇情简介:东凤镇地处中山市“北大门”,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北邻顺德,南接小榄,105国道、364省道(东阜公路)和正在建设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太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面积5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3万人,外来人口约8万多人。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国小家电专业镇”和全国首个“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广东省小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中山市“工业强镇”、中山市文明镇等殊荣。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实施“经济强镇”、“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12亿元,增长20.1%;工农业总产值213.17亿元,增长24.5%;税收总额8.96亿元,增长20.5%,其中国地两税增长23.9%;财政总收入4.43亿元,增长16.3%。目前,该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2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超50亿元企业2家。
经济发展:镇村建设,1979年,以横水渡为中心延伸,在沿江路两边形成2.3平方公里的墟镇,建有镇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及商业设施。1992年后,政治、商业中心转移至兴华中路。1998年后,随政府和部分事业单位办公地址的迁移及大型厂企、购物商场落成,政治、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东阜路;文化、娱乐集中在东兴社区;城区面积扩大到9.04平方公里。2005年境内有1所国家重点职业中学、3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及1间国家一级甲等医院;建有16个大小市场及东凤公园、凤凰公园、东凤影剧院、金岛酒店、东亚酒店、电子商贸城、壹加壹购物商场,有丽景花园、逸湖半岛等商品房住宅小区。供水、供电、水利、消防等设施完善。1979年前由小榄变电站供电。1981年成立中山县农村用电管理所东凤分所。1984年5月投入运行35千伏东凤变电站,共有4000千伏安主变压器2台,备用缋线2组。1992年增加4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总用电量3155.41万千瓦时。1994年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998年接管原由各村自行管理的农村低压电网,整改10千伏和0.4千伏配网。2003年整改低压线路23公里,更换或新增公用配压器30台,架设架空线路20公里、电缆线路17公里。2005年总用电量42611万千瓦时,其中工业、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为32377、4903万千瓦时。1985~2005年总用电量年均增长20.74%。1985年前居民以饮用河水、井水为主;1985年建成东凤自来水厂,日供水量1000吨。1987年经改造镇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提高到5000吨,各村自筹兴建小型供水厂。1992年镇自来水厂扩建,铺设长达40公里的供水管道,日供水量2万吨。1995~1997年开展农村水改工作,逐步撤销村一级小型供水厂,由镇自来水厂统一供水。1998~2000年完成镇自来水厂二次扩建工程,日供水量3.7万吨。2003年接管小沥、东和平、东罟步等村的供水管理,投资改造兴华中路、永安路、沿江路等13条道路供水管网。2004年编制2004~2020年日供水量16万吨的总体规划。2005年铺设供水管网158公里,日供水量5.3万吨,全镇有自来水用户1.7万户。1979年只有几个清洁工人负责集镇的清洁,环境卫生较差。1987年,全镇掀起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高潮,全民开展灭鼠、灭蚊运动,增加环卫工人与环卫设施。1993年,兴建添利污水处理厂,妥善解决四大漂染厂的工业污水问题。1994年,投入280万元技术改造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效果进一步加强。1998年后,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再次掀起整治环境脏乱差、除害防病的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开展除“四害”及改建农村厕所工作。2000年创建为市卫生镇;2003年创建为省卫生镇;2005年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全部村(社区)均创建为省卫生村。交通,建国前,道路多为泥土小路,凹凸不平。20世纪70年代初,小农艇、机船是村民出行的交通工具。1974~1975年,始建成境内第一条水泥道路(兴华西路)。1979年后,逐年把主要道路修筑成混凝土路与105国道相接。1987年初步形成交通网络,建成兴华路、兴宁路、环镇路、沿江路、永安路、永乐路、东堤路和西堤路等镇内公路。1995年与阜沙镇合资建成东阜公路,全长16.2公里,其中东凤路段长8.52公里,镇内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1996年市公共汽车公司开通石岐至东凤的第20路中巴。1998年设立东凤车站,开通四川泸洲市和兴文县、河南南阳及湖北襄樊线路。2002年设市第38路中巴(博爱医院开往黄圃车站)上落站。2004年开设市第60路中巴(东凤医院开往东罟步村)。至2005年,镇内建成主要道路55条35.88公里,镇区过境道路8.5公里,过境国道4.4公里,公路密度1.46公里/平方公里。105国道南北贯穿镇西北部,364省道穿越中心全境与105国道相交会,成为东凤纵、横两大交通动脉。邮政·电信,1979年前设邮电支局负责境内邮件投递及电话业务,固定电话用户仅31户。1983年开通程控电话。1984年开办报刊杂志订销业务。1987年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同年6月引进数字程控电话,成为市首批开通数字程控电话的镇区之一。1992年开设无线寻呼业务。1993年建立数字移动电话基站,开办数字移动电话业务。1995年开设特快专递业务。1997年开通国际互联网和广东视聆通信息网。1998年7月,全镇有程控电话用户1.07万户,电话普及率81%,成为中山市第14个电话达标镇;10月邮电分营,分为邮政、电信、寻呼业和移动通信。2000年随移动电话的普及,寻呼机逐渐退出市场。2001年开通宽带网,2002年完成宽带网“村村通”工程。2003年开办小灵通业务。2005年有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1万户,小灵通用户2.74万户;邮电业务总量6124万元。教育,建国初,各村办有简易小学,家庭富裕者子弟方可入学,女孩一般没有机会进学校。1958年9月,创办南头中学(当时东凤属南头公社),境内教育落后状况逐步改善。1979年办中学2所,小学13所,附设学前班。1981年完成扫盲任务。1982年普及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93.8%。1985年建成第三中学,成立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学校。1984~1986年,逐步结束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历史。1987年建成第四中学,次年普及初中教育。1990年起全面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全镇中小学实行“两聘两制一包一奖”制度,创建“四优”达标学校和市、省一级学校。1994年东凤中学创建为市一级学校。1995年东凤中学被评为中山市教学设备建设先进单位,9月建成职业高中——东凤理工学校。1996年普及高中教育,被评为中山市普及高中教育镇、发展教育事业先进镇。1997年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学校与东凤理工学校联合办校,在东凤理工学校开办各种成人大专班、中专班、高考辅导班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2000年,村村实现独立办园,4~6周岁幼儿入幼率95.3%;全镇18所中小学均达市“四优”学校标准。同年,被评为中山市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镇、普及学前教育达标镇。2001年起,全面实施科教兴镇和创建教育强镇战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东凤四中并入东凤三中。2004年穗成小学以承包方式转为民办学校,更名为穗成新徽小学,对外招收中小学生源。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争妍,职教与成教蓬勃发展。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2005年,全镇有初中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所(含民办1所),幼儿园13所;其中国家重点职业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3所、市一级学校4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初中升高中升学率96.4%,195人被市以上重点中学录取;中小学生17295人(不含在园儿童2814人),教职工769人;校园校舍总面积34.9万平方米;8所学校建校园网,全部中小学建有计算机室并实现光纤上网,学生用机比例为8∶1;教师达标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文化,1966年成立文化站,2支流动电影放映队定期到农村放电影,各村设文化活动室。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出现书店、录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但规模较小,档次较低。1993年建成东凤图书馆,有藏书1万册。1994年成立东凤镇文化娱乐发展公司。1995年7月建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东凤影剧院,设观众席839个,成为镇内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90年代末,民间书画、音乐、摄影艺术爱好者增多。1996年组建曲艺社,在节假日到村镇表演。2000年7月,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2002年组建书法协会。2003年建成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内设舞蹈排练厅、综艺厅、培训中心等。2005年全镇有影剧院1间、老人活动中心4个、村级文化室13间、大型娱乐场所2间,图书馆18个(含17所中小学图书馆),共有图书43万册。12月成立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会员300人,下设舞蹈、曲艺、书法、文学、音乐、摄影、美术等协会。1959年开办公社广播站,以广播宣传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广播站原单一的农村有线广播转为有线广播电视,可传输珠江台、中山台、香港翡翠台和亚洲台4套电视节目。1987年东凤有线广播电视站成立,新增中央台、明珠台2套电视节目。1995年全镇1.33万用户实现电视天线联网,占用户总数的80%;10月,建成东凤电视大楼。1996年7月成立东凤有线广播电视台。1998年投入100万元完成有线电视线路光纤工程,全镇电视传输扩宽到550兆,可提供23套节目;自办东凤电视频道,播出自编自采新闻和综合专题节目,现场直播大型文艺演出。2005年电视信号覆盖率100%,播出电视节目36套,采编新闻1162篇,制作电视专题片12辑,用户1.55万户。体育,群众喜爱游泳、篮球、乒乓球、赛艇等传统体育运动。1964年成立的东罟小学游泳队,多次参加市(县)游泳比赛位列前茅。1985年东罟小学被市教育局、体育局命名为市体育传统游泳项目学校。五人飞艇赛是东凤传统的群众性赛事,有100多年历史。1994年国庆期间,镇政府组办第一届五人飞艇大赛,以后每隔1~2年举办1次,吸引众多群众观看。1999年6月建成东凤镇韦权开游泳场。2001年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体育设施。2004年投入2000万元改建东凤公园,改建后,成功为东凤人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特色体育成效显著,2005年东罟小学被评为市优秀游泳传统项目学校,永益小学被命名为中山市武术传统项目学校。1979~2005年,共为上级输送优秀运动员52人,其中国家游泳队2人(冯强标、彭泳斯),省游泳队3人,八一队游泳队2人,市体校游泳队9人,篮球队2人,武术队12人,田径队16人。2000~2005年,共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32场次,参加人数1.2万人次,连续5年被评为市体育先进镇。至2005年底,全镇有篮球场85个(其中灯光球场38个)、游泳池3个,足球场5个,200米田径场11个,400米田径场2个,乒乓球桌200张。医疗卫生,1961年,建成南头卫生院东凤分院(1974年与南头分开,称东凤卫生院)。1979年有卫生院1间,各村设简易卫生站13间。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保健制度。1986~1989年开展肠道传染病检查监控。1992年建成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东凤医院,有医护人员92人。1993年被评为“市一级甲等医院”,1994年被授予“国家爱婴医院”称号。1995年3月,被国家卫生部评委会评为“一级甲等医院”。1998年东凤成为初保达标镇,同年,东凤医院被评为省百家文明医院。1999年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85%。2005年全镇有国家一级甲等医院1间,医院分院2间,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11所,卫生技术人员227人;医疗设备总值6070万元,留医病床160张,年门诊量79.73万人次;6.55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农村人口98.5%。人民生活,1979年,农民食物多为自种自养的农副产品,煮饭用稻草、木柴作燃料。主要生活用品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20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元。1985年,集体、个体工商企业迅速发展,许多农民到工厂当工人,收入来源从单一的农业、副业发展到工业、服务业,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2元。经济较好的家庭开始有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等;普通家庭有自行车、电饭煲、录音机。20世纪80年代末,居民开始普及用燃气炉具煮食。90年代起,食物品种丰富,副食增多,注重健康饮食。1995年东凤被评为中山市农村小康达标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300元。居民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经济条件较好者喜欢到酒楼饮茶吃饭,晚上到歌舞厅唱歌、跳舞、喝酒。1999年开办中山国旅东凤营业部,当年400人次参加国内游,30人次参加国外游。2000~2005年一般家庭住房配置空调、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大型家用电器,小部分家庭购买小轿车,居民喜外出旅游、订阅报刊。2001年全镇居民有汽车3134辆,摩托车12371辆,程控电话36423部,家庭电脑进入平常百姓家。2005年,镇内旅游者达1.3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8129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9万元,与1979年相比,分别增长35.95倍和47.69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1981年77.5元增至2005年2.84万元;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由2001年的3539万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的4903万千瓦时,增长38.54%;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79年6.1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48平方米,增长6.87倍,年均增长7.6%。农民大多建有钢筋混凝土的平房或二至三层的楼房。社会福利事业不断进步,受益人群覆盖面更广。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受到社会的帮助和照顾,贫困学生上学得到资助。1999年,全镇恢复合作医疗制度。2001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5.9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1.2%。2003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55万,占农村人口98.5%。参加社会保险人数(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从2000年2.29万人次增至2005年12.62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6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5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6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3.16万人次,生育保险参保38人次。同时,全镇实施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使鳏寡孤独的老人和经济困难的家庭生活有了保障。
教育改革: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今年秋季,东凤镇对镇内六所学校进行了合并,其中,东凤中学与东凤三中合并,中心小学与伯公小学合并;民乐小学与和泰小学合并,并更名为民和小学。像这种合并力度,在东凤甚至在全市尚属首次。但合并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个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合并过程中难度重重。但是,我们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目前,合并效果较理想。”作为主管教育的副镇长,陈汝坤面对记者的采访坦言道,“合并,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只有合并了,才能达到规模办学,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提高教育教学竞争力,节省了办公经费,为人民子女提供优质学位。”,同时,该镇自2004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之后,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育发展后劲。措施之一: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中小学整合布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半年,该镇六所中小学按计划调整布局。据悉,该镇投入8000万元的新东凤中学第一期工程于7月份竣工,东凤中学与东凤三中9月份合并后,搬进了新校。民乐、和泰小学的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严重阻碍了两校的发展。两村、校领导在合并的问题上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克服困难,因势利导,为顺利合并创设良好的条件。2007年4月份签订了合并协议,9月份搬进原东凤三中。中心小学与伯公小学的合并已是进展顺利,9月份合并后搬进原东凤中学。实事求是地调整学校布局,逐步实现了全镇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措施之二:强化德育常规,提高德育实效,为强化德育常规,提高德育实效,该镇各校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规范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坚持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同时,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比如,小沥小学、安乐小学、永益小学等每天开展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同安小学继续开展关心孤寡老人活动;中心小学、东罟小学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德育工作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组织实施者,是学校德育制度规范执行的主力军。该镇各校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落实班主任待遇,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建立班主任培训新体系,强化新班主任岗前培训,实行在职班主任岗位培训和优秀班主任专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机制,定期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措施之三: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校努力规范教学行为,积极加强教学研究,以新课程实施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为追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研究的科学化、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学质量的优质化。据介绍,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创新的主要渠道。小沥小学、中心小学、安乐小学积极推进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积极挖掘本校、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学校特色课程。记者了解到,该镇各中小学一方面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在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队伍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工作、课程教学改革、减负增效等方面有新突破。5月份,民乐小学“扬长教育”课题结题,深受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安乐小学“构建课堂生态”市立项课题也顺利开题。措施之四:落实校本培训,培养教育名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该镇各学校积极推动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综合能力。据介绍,该镇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其中,东凤中学通过采取自我反思、集体学习、专家讲座、名师讲课等方式逐步提高教师水平。东凤二中通过观摩研讨、分享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导师指导等模式开展校本培训。同安小学面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研究恰当的培训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理工学校、中心小学、小沥小学、永益小学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立足内训外引,打造名师成长平台”是该镇培育名师的又一途径。学校造就名师,名师推动名校,已成为共识。各学校围绕名师队伍建设问题,确定培养对象、健全培养制度、落实培养措施、完善名师管理等工作,为名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心理环境。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建成达到国家二、三级公路标准水泥化路面40公里,村道60多公里,与潮汕、护堤两大公路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拥有楼房化校舍30多所,占地22亩、设备—流的新建华侨医院1座,以及一批配套的文化活动设施。全镇拥有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量1万吨以上;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万门,并设立移动电话基地站,开设了邮政特快专递,信息畅通无阻;农电改造建设加快,供电实现城乡同价。110千伏东凤变电站的建设正在抓紧进行,该站的建成交付使用,将全面提高供电水平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1)位于中山北大门,珠江三角洲中部,往广州、珠海、深圳均为1个小时车程距离。(2)从佛山市顺德区到中山的小榄镇,全长约22公里,被誉为中国“家电黄金走廊”,东凤镇处于走廊之中,境内6公里。(3)方圆100公里左右有5大机场;半小时之内可达3大港口(中山、顺德、小榄)。
东凤二手房|中山东凤镇二手房源信息|东凤楼盘|中山东凤镇新楼盘...
中山东凤二手房网,中山东凤楼盘网,中山东凤房地产网为您提供全面的东凤楼盘、东凤镇二手房、东凤租房。...
东凤镇花店|东凤镇订花|东凤镇送花|东凤镇买花最大的鲜花实体店...
东凤镇花店,七仙女鲜花网东凤镇的鲜花分店,提供东凤镇订花、东凤镇买花、武汉武昌区鲜花配送、东凤镇送花服务,东凤镇市区免费配送鲜花,东凤镇花店服务周到,品质...
潮安县东凤镇芝润副食品厂--公司首页
潮安县东凤镇芝润副食品厂创于1995年,(原名潮安县东凤镇清河<BR>农副产品加工厂)是一家以地方名、优、特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私营企业<BR>。在多年的艰苦创业中,...
潮安县东凤镇鸿展不锈钢制品厂
这是潮安县东凤镇鸿展不锈钢制品厂公司网站...潮安县东凤镇鸿展不锈钢制品厂 潮安县东凤镇鸿展不锈钢制品厂...
东凤镇
提供东凤镇附近交通、生活与商业等电子地图信息...金融行业:农业银行工行东凤支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东凤营业部农行东凤镇分理处工行东凤兴华分理处...
中山市东凤镇百事替货运部
中山市东凤镇百事替货运部在北京、广州等地设有分点,专线直达。使您的货物更加安全的到达指定地点,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中山物流公司。中山市东凤镇百事替货运部凭着...
中山市东凤镇湛电燃具厂
叫卖网 湛电燃具厂座落于闻名中外的珠江三角洲--中山市东凤镇,自九十年代初就致力于生产:不锈钢圆型电热开水桶、不锈钢方型电热开水器、快速不锈钢电水壶、快速塑料电...
东凤镇(中山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凤镇是中国中山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中山市北部,面积54.8平方千米,人口约14万。“东凤”一名取自于近代的三个辖区:东海,凤仪,凤鸣。但现在的含义已转变为一向...
中山东凤镇酒店预订-eLong.com艺龙旅行网
中山东凤镇酒店预订,艺龙旅行网提供中山酒店详细介绍,中山酒店最新价格及优惠,中山酒店电子地图,中山酒店用户评论.商旅出差,旅游度假,免费预订查询中山酒店宾馆...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