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地图 > 大理地图 > 洱源地图 > 邓川地图
=== 洱源邓川地图 ===
=== 邓川资讯概况 ===
石窦香泉:位于邓川西面的云弄峰山腰。石窦香泉以石窦流出的水和所处的地理环境极负盛名,更以洞内的《段信苴宝摩崖碑》而著名云南。明朝通判徐震诗曰:“石岭嵯峨一窦穿,窦间自昔泻灵泉,鸣琴漱玉涓涓响,溅石跳珠颗颗圆,味胜醍醐堪去疾,香侔甘露可延年。源源不舍来何处,浸说西天法雨传”。石窦香泉有两大溶洞,南洞前有一本主庙,本主庙靠西的溶洞比较深,洞内奇石异景:石幔、石笋,石柱举目可见,顺北洞上面的山路往上攀,最高岩上,奇石悬挂,别有一景;石状如一群猪拥挤在一起,细看似有一石佛像紧镶于石缝中。这里风景优美,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洱源.邓川一带的人,几乎在读小学,中学时都游览过此地。信男善女更是络驿不绝。登临此地、北可观西湖景色:真是柳湾荻岸,烟渚渔歌。东可看弥江百里,真是如长蛇列阵,南可赏洱海风光。
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德源山经济开发区现已形成的工业、商贸、居住、旅游“四区一体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坚持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以加快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建设以蝶泉乳品公司和骏马工贸集团为龙头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努力实现把邓川建成洱源下片中心城镇的发展目标。近几年内要在进一步完善德源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亮化、美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使城镇管理工作逐步走入法制化轨道;同时,继续走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市、促进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粮食资源:邓川粮食年产量达7195吨,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啤大麦、大白芸豆、蚕豆等。
历史渊源: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奴隶主贵族兴起,境内有邓赕部落。麟德元年(664)年5月,设邓备州。神龙元年(705)年,唐御史李知古杀害了邓赕诏主丰咩。神龙三年(707)年,丰咩子咩罗皮袭邓备刺史,联合浪穹、施浪及吐蕃,杀李知古“断尸祭天”,重新归附吐蕃。开元二十五年(737),皮罗阁袭取大厘城(今喜洲),咩罗皮败走野川,不久郁愤而死,子皮罗邓回邓川,在鼎胜山北筑土城固守。开元二十六年(738)皮罗阁焚杀邓赕等五主。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吐蕃,将浪穹、施浪、邓赕三诏合并,称浪穹州。元朝元宪宗七年(1257年),置德源、浪穹为千户。元十一年(1274),邓川千户所改设为州,浪穹千户所改设为县。民国元年(1912年),浪穹县改为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1958年10月,邓川、洱源、剑川县合并为剑川大县。1959年11月,邓川奶粉厂投产,日处理鲜奶20吨。1978年6月16日,邓川瓷厂被命名为省“大庆式企业”。1985年12月16日,邓川设立镇。
象鼻塔:位于旧州村西象鼻山上,在制风塔之南,与旧州一塔、制风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为八级方形石塔,塔基长宽各4.2米,高12米。塔上序碑已损,现存一块建造碑,刻有“文光射斗”四字,碑长0.7米,宽0.3米。该塔建于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段信苴宝摩崖碑,段信苴宝摩崖碑就刻于南洞内约高3米处,全碑共四百一十三字,碑宽零点六九米,高零点九米,文十八行,行二至三十三字,楷书、阴刻。该碑是洱源县年代最早的元、明白文碑(汉字白语碑)。内容是记载捐田建寺的经过、所以又叫《舍田碑》。《新篡云南通志》金石考里对该碑有著录,从碑文首行的“大元国奉训大夫都元帅段信苴宝我立记丘系系似”来看,立碑是大理段氏第十一世总管段宝,从碑文中提到的“至正三十年”断定此碑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此碑对研究古白语和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价值。l980年和1988年先后公布为县级和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社交:镇内各族间相互交往不受限制,且交往形式多样。除一般的交往外,有“打老友”、“结拜兄弟”、“结拜姊妹”、“拜寄”等习俗。拜兄弟:几个男子因“处得拢”而常常结拜为兄弟,并以鸡血酒盟誓,患难与共、互相救助。拜姊妹:与拜兄弟相似,是在妇女之间进行,邓川一带有结“十姊妹”的习俗。拜寄:邓川各族都有把自己的孩子拜寄给别人的习俗,称为拜干爹、干妈,由干爹干妈给小孩取名字。也有把自己的孩子拜寄给本主、龙王的习俗。
资源特色:土地资源:邓川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有耕地总面积9949.58亩(其中:水田7703.15亩,旱地2246.43亩),占全镇国土面积的15.8%。全镇未利用的土地面积有40106.5亩,占总面积的51.26%。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7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大蒜、蔬菜等作物;有林地面积31372.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1325.6亩,人均拥有经济林果地面积0.09亩,主要种植梨、梅子、桉树等经济林果;有水面面积3000多亩(含河流),其中养殖面积1196亩;有荒山荒地面积9322.29亩。全镇不少地方分布有钛矿、石矿、石英砂等矿产资源。
民族宗教:民族:邓川镇是白族聚居地,2006年末,境内有白族10906人、汉族5294人、傣族55人、纳西族29人、回族47人、苗族4人、傈僳4人。(1)白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明清以后,汉语称之为“白家”,纳西语称之为“勒布”,傈僳语称之为“勒墨。1956年11月正式确定以“白族”为该民族的统一族称。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语文有两种说法,一为白语文,二为彝语文。历史上,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白、汉两族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白语中汉语词汇较多,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是白族习用的通行文字。历史上白族人民曾借用汉字标记自语,称为“汉字白读”。白族源流有土著说,汉人迁来说,焚人迁来说,哀牢九隆族说,多种民族融合说,氏羌族源说,西寨白蛮说等多种,而以后两说的赞同者较多。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农村姑娘常系白围裙,小伙子喜穿白汗衫。山区大人小孩喜披羊皮。20世纪30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废止。80年代后,白族服饰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现今,境内白族已基本被汉化。白族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平不同,具有多样的建筑形式。镇内农村白族人民多居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城乡多有钢混结构的房屋。白族住房院落宽敞,照壁建筑和谐优美,门楼建造精巧,独具风格。白族民居基本特点:封闭式院落;布局严谨,有一主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进而有六合同春等组合;石基土墙木屋架,瓦顶覆盖,石灰粉墙青砖包墙角;一坊房屋多为三开间二层楼;大门豪华,门窗装饰讲究。白族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除同姓同宗不婚外,在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通婚均不受限制。现结婚程序大多汉化。家庭组织以小家庭为主,少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财产继承男女平等。白族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也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巫教崇拜,还信仰本主。采用木棺土葬。节庆主要有“过年”(春节)、“二月八”、“火把节”、“渔潭会”等,和汉族一样,也过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节。白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创世纪》、《火烧松明楼》、《鸟吊山》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为白族人民世代传诵。白族人民勤劳勇敢,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2)汉族:远在公元前4——5世纪,邓川即为滇藏古道的必经之地,蜀、楚、粤商贾沿途留居下来,成为境内汉族的先民。此后诸葛武侯南征入益州邵,诸葛亮南定益州后,派蜀汉官吏,通过各族贵族统治己定地区,又有一些汉族进入境内。唐时,邓川是南诏统治的腹地之一,统治者曾破成都,掠回“数万子女工技”。天宝年间,唐王朝3次攻伐南诏又遗留一些汉族官兵。元初忽必烈“留三百军户”时设立有浪寄、德源两个千户所,使得不少汉人留居境内。明代,汉人大量涌入县境。西千侯沫英请置勋庄,以籽粒为国赋,招来以汉族为主的庄民。云南平定之后,随征大军中的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连同妻小奉命留住,成为现在邓川魏军屯等地汉族居民的祖先。清代,因实行绿营兵制,境内设置的关、塘、哨、汛多个,这些交通要道上派驻的兵士大多是内地汉人,兵士一面完成军事任务,一面就地屯垦,兵制的改变又拓宽了汉族的居民点。现邓川建有工业园区,各地客商络绎不绝,镇内汉族人口逐渐增多。邓川汉族,因长期与白族等其他民族朝夕相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许多汉族人都听得懂且会说白族话。(3)傣族:明洪武元年(1368),“车里作乱”,威远州(今景谷)深受威胁,世居威远州的傣族贵族刀哀父子被迫率亲族及兵士避难于老挝,继又迁移到楚雄元谋县,后迁到邓川州羊塘里定居。明洪武十六年(1383),都督沫英、征南将军傅友德与元右丞普颜笃、土官高大惠大战于佛光寨,经年不下。刀哀及其长子阿这、次子阿世英率羊塘里的戎兵“投军效”,协助沫英攻破佛光等寨,擒获高大惠,为平叛立下汗马功劳。刀哀“未封而卒”,阿这和阿世英分别被授为邓川州土知州及罗川土千户。阿这被封为世袭知州后创州治。部分傣族人迁往旧州。后因阿氏世袭邓川知州,族人在当地得以繁衍生息。阿氏授封知州13代,袭职12代。从《阿氏族普》来看,阿氏傣族的后裔在镇内的主要居住地有:旧州、百岁坊、德源村。为保持傣族风俗,阿氏的前八代土官都只在本族内联姻,不与他族通婚。后因当地白族及其他民族势力较大,被称为“摆夷”傣族从第九代土官起开始与其他民族联姻。同时许多傣族已从羊塘里迁往邓川其他地方,同当地人民同生活共劳动,并逐步融合在当地汉、白等族中,自认汉族或白族了。现居境内的傣族也并非阿氏家族的后裔,而是近代才从西双版纳等地迁来的,其生产生活习俗与当地白、汉等族相近。(4)回族:蒙古成阳王赛典赤开发云南时,有千余名回族留居邓川旧州。明成化年间,泥石流冲毁旧州城及附近一些村寨后,回族便搬到士庞村居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本民族内使用阿拉伯文讲阿拉伯语,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通用汉文,讲汉话及白族话。回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早年仅在本民族内通婚,近年可与外族通婚,但只有在新人同意加入伊斯兰教之后,婚礼主持人才按回族的仪式为其主持婚礼。回族采用白布裹身土葬方法。节庆主要有圣纪节、开斋节。(5)傈僳族、苗族:我镇纳西族、傈僳族、苗族属机关单位,并没有单独的聚居地。
邓川镇旅游概况
邓川镇旅游概况 2008年10月24日 11:34 邓川镇距洱源县城对公里,古为邓赕诏地,境内三江平列如"川",故名邓川。明成化年间设邓川驿,崇帧十四年(1641年),邓川州城由...
邓川镇蛋糕店_云南大理洱源县邓川镇蛋糕店蛋糕速递,蛋糕预定,...
其中奶牛兼为品种优良的改良邓川乳牛。3、大蒜资源。邓川镇大蒜种植面积达1800亩、产量达3000吨,主要品种有无公害高原早熟独头蒜、珍珠蒜、丫蒜、三丫蒜。....
洱源县邓川镇腾龙卫生室|医院-多多育儿网
洱源县邓川镇腾龙卫生室,医院地址:云南省洱源县邓川镇腾龙村委会...
一片丹心护法 大爱无疆为民记邓川镇人民法庭庭长李炬海_...
2010年12月23日...一片丹心护法 大爱无疆为民记邓川镇人民法庭庭长李炬海...李炬海在从事司法工作的24个年头中,有20年是扎根在邓川镇人民法庭。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
[游记]邓川镇,票价查询
邓川镇是洱源县东南4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是苍山洱海的尽头,山垂海错,有水运码头,是邓丽公路 的起点,滇藏公路穿镇东而过,交通十分方便。...
邓川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医院-多多育儿网
邓川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医院地址:云南省洱源县邓川镇新州村委会...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邓川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邓川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更多图片|...
洱源县邓川镇
索引 号:532930-003879-20081129-0001 发文日期:2008-11-29 名 称:2008年邓川镇人民政府镇长社会承诺完成情况 邓川镇人民政府镇长承诺事项及完成情况 ...
邓川鲜花预订_云南大理洱源县邓川镇鲜花预定鲜花速递,鲜花...
其中奶牛兼为品种优良的改良邓川乳牛。3、大蒜资源。邓川镇大蒜种植面积达1800亩、产量达3000吨,主要品种有无公害高原早熟独头蒜、珍珠蒜、丫蒜、三丫蒜。....
邓川镇水管站-水利企业大全-企业大全-环球水网http://www....
邓川镇水管站-环球水网-水处理的学习天地,提供水质标准、水质检测、水质分析、学术论文等资料的下载。...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