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喜德县秦时为蜀郡辖地;三国两晋及隋唐因之;元时属建昌卫之苏祈县;明属宁番卫冕山千户所;清为西昌和冕宁两县所辖。1952年8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西昌红毛妈姑彝族自治区和冕宁靖远区合并,于1953-2-24日建立喜德县至今。县政府设在甘相营,彝语称“夕夺拉达”意指制造铠甲的地方。根据“夕夺”二字的汉语谐音,而命名为“喜德”县。在奴隶社会的漫漫长夜里,喜德人民靠着火塘中的火种驱散寒冷与迷茫,靠着刀耕火种取得糊口之食,靠着自己的韧性抗争天灾人祸,顽强地生存繁衍。喜德建县至今,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然而就是这一瞬间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喜德历史上的三次大跨越:1953年,民主改革,一步跨越两千年,全县各族人民跃进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天地;1979年,改革开放,勤劳致富奔小康;新世纪,西部大开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找到了富民强县的好路子,?年,喜德县辖:光明镇、冕山镇、洛哈镇、两河口镇、米市镇、红莫镇、尼波镇、巴久乡、北山乡、东河乡、乐武乡、且拖乡、西河乡、拉克乡、李子乡、沙马拉达乡、依洛乡、贺波洛乡、热柯依达乡、鲁基乡(13)等等。2000年,喜德县辖7个镇、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7676人,其中:光明镇10384、冕山镇11573、红莫镇8977、两河口镇9172、米市镇5840、洛哈镇4929、尼波镇6611、拉克乡7181、则约乡2752、贺波洛乡7582、鲁基乡7252、李子乡6189、北山乡4050、西河乡2487、东河乡4853、且拖乡3822、博洛拉达乡1989、沙马拉达乡3802、巴久乡3931、洛奠乡3094、依洛乡2898、热柯依达乡2482、额尼乡2139、乐武乡4687。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喜德县辖7个镇(光明、冕山、尼波、红莫、洛哈、米市、两河口)、17个乡(贺波洛、拉克、且拖、巴久、李子、东河、乐武、沙马拉达、热柯依达、依洛、鲁基、北山、西河、则约、博洛拉达、额尼、洛莫)。 社会事业:【扶贫开发】坚持统筹型、捆绑式开发模式,健全“1+9”扶贫开发机制,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544万元,增长16%,中央扶贫贷款1000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3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其它资金1705万元。投入1463.8万元,实施7个新村建设、移民扶贫120户600人、“三房”改造1400户,完成人畜饮水、通村公路等四小工程25个。到年末,全县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从26186人、23543人降到20186人和20543人。【社会事业】继续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十年行动计划”,“两个示范县”创建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得到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投入1127万元,改扩建校舍11899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两免一补”扩面增量,免除3096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8300名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东河瓦尔九年制学校建设进展顺利,校长公选聘任上岗试点取得成功,公开录用140名教师。投入450万元改扩建县医院,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新农合”有序推进,参合农民12.7万人,参合率达85.02%,村乡覆盖率100%。加大计生宣传力度,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三查”工作,完成计生服务站综合楼建设。全面恢复24个乡镇文化站机构,启动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新建18个“农村书屋”,扎实推进“2131”电影惠民工程。成功申报彝族漆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玛牧特依》、《勒俄特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535人,养老金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42人,当年新增32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12人,新增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面扩大,纳入保障2240户4171人,比上年增加167户272人,发放保障金59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515户27096人,发放保障金970.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880户901人,抚恤补助对象213人,发放补助金64.1万元,其中抚恤对象76人,发放补助金26.4万元,定期补助对象139人,发放补助金37.7万元。 文化教育:建县初,喜德仅有6所小学,220名学生,15名教师。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常抓不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改善办学条件。继1997年“双基”验收合格后,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1035万元,改造和兴建教室16492.94平方米。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充分发挥教育规模效益,已将全县202所小学撤并为156所,9所中学并为7所,目前在校生17867人,教职工总数1242人。初步形成了融普通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双语教学为一体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三是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全县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上升,并拥有7名全国优秀教师和3名特级教师。四是民族教育规模空前。全县三类寄宿制学生已达5700名,创历史新高。学龄儿童入学率92%,巩固率95.3%,有效巩固了“双基”成果,正向“普九”迈进。 文化旅游:喜德有着灿烂的彝族文化和渊源历史。1953年成立的县文化馆先后编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看礼花》、《酒歌》等获省优秀创作奖,《牧羊姑娘》、《学文化》等作品获表演优秀奖。1984年成立的喜德县农村业余演出队,被誉为“大凉山上的乌兰牧骑”,至今仍活跃在城乡,它曾被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和文明演出队称号。 旅游资源:54平方公里的小相岭更是风光无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景区群山叠翠、沟谷纵横、森林茂密、草甸成片、峰壑松石、奇花异草、既有冰川湖泊群,又有杜鹊花海3万亩,黄背高山栎林3000亩,原始冷杉林万余亩,还有形似逼真的双龟山、奇山怪石的盆景沟。此外,生产的晶莹芳香、绵软醇厚的“火把液”系列美酒和特色浓郁、古朴精美的彝族漆器手工艺品倍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
喜德县旅游地图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6月伊始,凉山州喜德县小相岭山上的杜娟花正次递开放。本网从喜德县旅游局了解到,杜鹃花在小相岭的森林中开的灿烂,为植被繁多的森林风光点缀了一... |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今天明天最近五天天气,喜德县一周天气预报...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今天明天最近五天天气,喜德县一周天气预报... |
喜德县情感速配,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喜德县情感速配网,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爱在中国旗下网站。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 |
喜德县美女相册,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喜德县美女相册,凉山州喜德县美女相册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喜德县征婚启事,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喜德县征婚启事,凉山州喜德县征婚启事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喜德县男人相册,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喜德县男人相册网,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爱在中国旗下网站。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公开课-视频 ... 2010年10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公开课-视频-优酷...四年级音乐 身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基础教育在艰难探索... |
喜德县医疗卫生人才网-提供2011年医生护士招聘信息-喜德县医院... 喜德县医疗卫生人才网又名万行医疗卫生人才网,网站创办于2002年,是一家提供卫生人才信息,医院招聘,医疗机构招聘,医生护士求职的专业性网站。信息覆盖了全国31个... |
2010喜德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喜德县教育局引进高中教师的... 喜德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喜德县教育局引进高中教师的公告 为深化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扩大中学教育规模,补充喜德中学、民族中学紧缺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高中... |
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小学_小学 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小学,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小学联系电话:7470309通信地址:四川省喜德县瓦尔邮政编码:616755... |
凉山州喜德县卫星地图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卫星地图...中铁二局党政工团组织50人专程从成都赶往四川喜德县两河口陵园,与当地100名中.成昆铁路与前苏联人造卫星、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