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行政地图 > 西安市行政地图 > 户县行政地图
=== 西安市户县行政地图 ===
=== 户县资讯概况 ===
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户县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发达。先后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并曾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户县科技事业蒸蒸日上,先后荣获全国星火西进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等称号.。
人口民族:户县总人口556377人,其中男性287369人,女性269008人,性别比106.83。共有家庭户149299户,家庭户人口514038人,平均每户3.44人,比第五次普查的3.94人减少0.5人。0-14岁人口为77236人,占13.88%,同第五次普查相比下降12.01个百分点;15-64岁为428198人,占76.96%,上升9.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为50943人,占9.16%,上升2.91个百分点。农业人口47.74万,非农业人口10.06万,分别占86.45%和16.55%。城镇人口主要分部在甘亭(占城镇人口48.52%)和余下(占城镇人口33.17%)。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7人,各乡镇差异很大,甘亭镇为每平方公里3400人,全县居首,余下镇为2061人,居第二,密度最小的涝峪镇,每平方公里只11人。全县有汉、回、满、蒙古、朝鲜、白、黎、羌、藏等21个民族,汉族占99.88%,少数民族占0.12%。少数民族中回族占47.13%,满族占19.31%,蒙古族占10.48%,朝鲜族占6.4%,其他16个民族共占16.5%。地区分布,地区常住人口比重(%),全县556377—,甘亭10310618.53,余下6000010.78,祖庵276424.97,秦渡510509.18,大王293155.27,草堂312375.61,蒋村328215.90,庞光269224.84,涝店323465.81,甘河273544.92,石井255844.60,五竹277965.00,玉蝉244774.40,天桥147932.66,渭丰251574.52,苍游167773.01
历史人文:远在前40世纪—前21世纪,先民们就在户县一带生息繁衍,创造了氏族文化。前21世经—前16世纪,为夏代之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春秋战国时,名曰丰邑。秦代,复名“扈”,后改“扈”为“鄠”,名“鄠邑”。西汉初年,成立县的建制,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至东汉,均属右扶风。三国、魏,属雍州三辅之始平郡所辖。北魏、西魏属雍州之京兆郡。北周,属雍州之京兆尹。隋朝,属关中京兆郡。唐初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属京畿道。五代、梁属大安府。唐、晋、汉、周属京兆府。北宋时,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所辖。金代,隶京兆路京兆府。元代,属奉元路。明代,属西安府。清代沿用明制,隶属无变。1912年,属西安府。1913年,属关中道。1928年,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1937年,属陕西省政府第十督察区。1949年5月21日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10月后,属咸阳专区管辖。1953年元月,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直管。1958年11月,划归西安市。1961年8月,复划归咸阳专区。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10月20日,复将户县划归西安市。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2000余年来,历代朝政更迭,隶属各异,而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直延至今。户县是周、秦、汉、唐等十二皇家之上林苑。南部山区森林茂盛,自然风光旖旎,素有“西安后花园”和“银户县”之称。建于公元前401年的佛教译经场草堂寺今天依然焕发着昔日的风采,紫阁峪内的紫阁寺塔经过考证为一代大师玄奘移骨之地,最早的皇家铸币中心钟官城遗址坐落在大王镇境内,建于明崇贞八年的县城钟楼完整地保存了绝世精品雁字回文诗碑,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在高冠潭、紫阁峪等地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作。
户县名人:钟馗、刘海、王九思,赵寿山,殷开山,国民党抗日名将关麟征即出生于此。钟馗、刘海,户县‘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已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唐·钟馗传略》,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扈氏国(今陕西西安户县石井镇阿姑泉钟馗故里欢乐谷)终南山阿福泉人也,生于甘而居于泉,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直不阿,不具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钟馗与财神刘海的传说》,钟馗故里,财神之乡陕西户县由钟馗王整理的传说:“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福泉之水撒人间,行走步步撒金钱,一变十来百变千,有福有财都是仙。”这是流传在“道教祖庭”户县人中关于财神刘海的民谣。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打柴养活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他干活勤快,为人老诚,对母亲也十分孝敬。一日,刘海打柴回来,于村西小石桥边的阿福泉内偶遇一金蟾,生三只脚,背黄腹白,见他过来不躲不闪。刘海甚是稀奇,每次路过,都要和它戏耍一番,才肯离去。年复一年,刘海长大了,担的柴也多了。有一次,他担柴下山,被一位年青女子挡住了去路。那女子说她叫梅姑,从小看刘海在这打柴,勤俭老诚,要与他下山结为夫妻。刘海先是不允,梅姑苦苦追求,恋恋不舍,逼得刘海无法,才答应回家和母亲商量后再说。回到阿福泉家里,母亲听得此事,十分乐意。后来,刘海就答应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梅姑来后,果然对母亲十分孝敬。不久,母亲去世,他们依然相亲相爱,刘海打柴回来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高兴得他整天乐悠悠的。这一天他又从桥边走过,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诉那只金蟾,但朝桥下一看,金蟾却不见了。正疑虑间,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来,对他说:“刘海呀!听说你娶了个好媳妇,但她虽好,却不是人,是个狐狸精。”刘海不信,说他胡说八道,那道人嘿嘿一笑说:“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装着肚子疼,她便给你一颗宝珠,你把这个宝珠吞下肚里,便知她是谁了。”说罢,道人不见了。刘海怀着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放下空柴担就声称肚子疼。梅姑百般抚慰并将王渼陂所赐,熬汤医治,都无济于事,她便转过身去,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让他噙在嘴里。刘海得了宝珠,连忙爬起来就要朝肚里吞。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梅姑听罢,对刘海说:“那跛足道人,是桥下的金蟾脱化,它与我同样修炼了五百年,同样有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修炼的仙丹。多年来,它欲夺我仙丹,凑成千年,急欲成仙,却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坏你我美好婚姻。”刘海这才恍然大悟,把宝珠还给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账,梅姑连忙拦住他,嘱咐道:“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我们耕读传家,钟馗武读传家有赐福驱魔大法,唐僧学了灵验,你去请教请教”,又把宝珠交给他,才把他送出门。刘海来到石桥边,口念“赐福驱魔大法”,照着梅姑的嘱咐,拿出宝珠,刘海逗着它左转十八圈,右转十八圈,不一会那金蟾果然浑身哆嗦,心口作呕,吐出了宝珠似的仙丹来,刘海连忙将仙丹捡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古《刘海打柴》一剧中,有“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的自白,而且在《封神》剧中,自颂“刘海本是‘小八仙’,行走步步撒金钱。金钱撒在福地上,一变十来百变千,福泉之水撒人间,有福有财都是仙。”的台词。刘海的故事被编成戏曲,广为流传。(自古至今人们都尊刘海为“活财神”,“大财神”金蟾吐钱,就来源于这个传说。)参见明·王九思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编《户县志》1980版第十九编社会志第六章民间传说第526页
历史:户县历史悠久,夏为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周为沣邑,汉初置县,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二朝皇家的上林苑。历史人文景观独特。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千年古刹草堂寺、丝绸之路神仙路、道教祖庭重阳宫、古建精品公输堂、钟官城铸币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另外,还有国家级AA免费景区钟馗故里欢乐谷、财神刘海故里度假村、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金峰寺,以及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等。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为后来户县地区方国(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夏代(前21~前16世纪),户县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国”,“有扈氏”为“扈国”。有扈氏国为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商代(前16~前11世纪),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国势强盛,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迁都于丰。武王伐纣时,誓师于丰。当时的丰京实际上已成为政治中心,但仍为商之属国。由于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国政权常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所以有的史书记载,商代户县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虽建都于沣河以东的镐,而丰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于宗庙〔注7〕。在西周时期,一直是丰、镐并举。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户县属内史管辖。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注11、12〕。三国、魏(220~265),置雍州三辅,下设8郡,户县属始平郡。晋代(265~420),户县属始平郡。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设7郡,户县属京兆郡。西魏(535~556),户县属雍州京兆郡。北周(557~581),雍州下设5郡1尹,户县属京兆尹。隋朝(581~618),全国分为109郡,关中设京兆、冯翊、扶风3郡,户县属京兆郡。唐代(618~907),全国分为10道,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改设为15道,户县属京畿道〔注19〕。五代(907~960),梁时户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户县属京兆府。北宋(960~1127),全国分为15路,在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户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金代(1127~1234),陕西分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元代(1271~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明代(1368~1644),明初陕西仍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置陕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民国元年(1912)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民国三年(1914)撤销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户县属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的建制,户县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户县属第10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管辖。1949年5月21日,户县解放后,户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户县属咸阳专区管辖。1953年元月,户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管辖。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户县三中>>首页
户县三中>>首页 户县三中 户县三中 您现在的位置:户县三中>>首页 三中校园新闻[推荐]谆谆话语寄深情 殷殷期望创佳绩(4月14日)[组图]户县三中体育生专业课模拟...
户县西街小学
户县西街小学 户县西小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西安户县租房/西安户县房屋出租信息/西安户县租房网|西安列表...
西安户县租房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西安户县租房信息,西安户县租房、西安户县房屋出租信息尽在列表网房屋出租频道。最新西安户县租房信息:1.人民路中段,银都华府三室二...
陕西户县天气预报、气温预报、风向预报
陕西户县地区今天和未来几天天气趋势预报...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旋转风微风 陕西户县电话区号:029 陕西户县邮政编码:...
户县外派劳务基地
户县外派劳务基地培训中心是经户县人民政府和西安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批准于2006年9月成立,负责我县外派劳务的组织、招收、培训、外派,境外管理、后方家属安抚等...
西安户县电热公司
西安户县电热公司......
户县房产网,户县房产信息网,户县二手房,户县租房,户县房产中介
陕西户县房产网提供全面及时的户县房产信息,包括大量的户县楼盘展示信息、户县二手房出售信息、户县租房信息、户县房产中介公司等,是专业的户县房产信息网站。...
户县新寨小学
户县新寨小学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西安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户县网站建设,户县电脑维修,户县...
西安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户县网站建设,户县电脑维修,户县宏基电脑销售,户县电脑包年维护,西户社区网...
户县农民画展馆_互动百科
户县农民画展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艺术殿堂。位于陕西户县县城画展街中段路南,在西安市区西南约29公里处。...
户县户县生活网--户县商铺、户县吃喝玩乐、户县商铺点评、户县...
户县户县生活网--户县商铺、户县吃喝玩乐、户县商铺点评、户县打折优惠hxw163.com户县最大综合信息门户网站,户县生活网提供户县本地打折消费信息和户县商铺信誉度...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